皇宮、王府、四合院,王府是介於皇宮和四合院之間的一種建築形式。北京王府建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是了解北京歷史變遷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北京有15座王府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但是只有1座王府對外開放,其他王府被各種單位佔用,不對外開放。近來,有全國政協委員提議,在國家層面設立文物騰退和協調指揮委員會,將文物騰退列入首都核心功能。這無疑對北京市民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被佔用多年的王府建築,可以更快的對外開放,讓我們有機會一睹其真容。
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下北京的這些王府!
據史料記載,乾隆年間北京一共有30座王府,到了清末約有50座王府,據調查,截止到目前為止,北京城尚存的王府數目為22座,如果去掉一座公主府、二座貝勒府,則只剩下了19座王府。其中有15座親王府,4座郡王府。
恭王府
xia北京保存最完整的王府:恭王府
恭王府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也是北京對外開放可以遊覽的一座王府。鑑於三代王府主人的關係,恭王府也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在恭王府不僅可以遊覽奢華的王府花園,看看恭王府三絕一寶(後罩樓、西洋門、大戲樓及福字碑)還可以了解三代王府主人的故事。第一代主人,18世紀首富和珅、第二代主人不愛江山愛豪宅的王爺永璘、第三代主人勵精圖治的洋務領袖奕訢。恭王府的精美建築、布局講究堪稱北京王府的典範,讓你不虛此行。
西洋門
北京規模最大的王府:禮王府
俗話說,禮王府的房、豫王府的牆,禮王府的房說的就是禮王府規模大,房子多。整個王府南起大醬房胡同,北至頒賞胡同,佔地30公頃。整個王府共有房屋480餘間。禮親王家族在大清可謂極其顯赫。清初八大鐵帽子王就有三位來自禮親王家族,分別是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的次子,克勤郡王嶽託,代善長子。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代善之孫。祖孫三代均是世襲罔替。因此也被人稱為清代第一王。目前一部分被被軍事單位佔用,另外一部分是民居不對外開放。
禮王府
北京有潛龍邸之稱的王府:雍王府及醇親王府
潛龍邸的意思指的這裡住過一條「潛藏」的龍,也就是出過皇帝,在北京眾多的王府中,當然要數雍親王府及醇王府。雍親王府是雍正沒當皇帝前,居住的府邸,也就是現在的雍和宮,清朝另外一位皇帝乾隆也是在這裡誕生的。現在這裡是北京最著名的雍和宮。另外一個王府就是醇王府,清末,這裡處理兩位皇帝,光緒和宣統。目前這兩座王府,雍和宮對外開放,醇親王北府的花園部分現在是宋慶齡故居,也是對外開放的。
雍和宮
宋慶齡故居
有臥獅的王府:豫王府
豫王府在哪兒呢,現在北京大名鼎鼎的協和醫院的前身就是豫王府。在舊協和醫院古老的門樓及其大門兩側那一對石頭臥獅,王府前的獅子都是威風凜凜的站立在那,但是這裡的獅子確實臥獅。這其實與王府主人豫親王多鐸英勇善戰有關,順治帝為了嘉獎這位為大清朝浴血奮戰、勞苦功高的將領,特下令允許豫王府門前的那對石獅子建為「臥獅」。
豫王府大門
豫王府臥獅
曹雪芹經常走動的王府:克勤郡王府
克勤郡王府又叫平郡王府。而其中的一位平郡王納爾蘇就是曹雪芹的姑父,曹家被抄家後,曹雪芹隨家族曾住在平郡王府。而納爾蘇的祖上,為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克勤郡王嶽託,嶽託是禮親王代善的長子,他英勇善戰,擅長謀略,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惜英年早逝,克勤郡王是死後追封的。納爾蘇的兒子也就是曹雪芹的表兄小平郡王福彭19歲承襲平郡王,據說平郡王福彭便是《紅樓夢》裡北靜王的原型。現在這裡是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克勤郡王府-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離皇宮最近的王府:清初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的王府
東華門外南池子大街普渡寺曾經是清初攝政王多爾袞的王府。睿親王府的第一任主人是明英宗朱祁鎮,這裡原是明皇城東苑洪慶宮的一部分,是明朝太子生活居住的宮殿,土木堡之戰,英宗被俘,景泰帝繼位,英宗成為太上皇,後被蒙古釋放,回京後,在這裡曾經囚禁過明英宗。後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登上皇位。而後一位主人,多爾袞更是大清歷史上頗有爭議的人物,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皇太極在位期間,他幾乎參加了所有重大戰役,成為了傑出的軍事統帥。後皇太極猝死,多爾袞擁立6歲福臨登基。但實權卻掌握他手。成為了高高在上是攝政王。
北京王府花園之最:鄭親王府
鄭親王府位於西單大木倉胡同,原是明初姚廣孝的賜第。清朝入關後,清世祖把它賜與了開國元勳鄭親王濟爾哈朗。鄭王府建於清朝順治年間,因為戰功卓著,力求巍峨而超了王府建制。第八代襲王德沛對花環擴建,起名惠園。惠園一度是北京王府的花園之最。共有17位親王住在鄭親王府邸,辛亥革命後,鄭王后裔坐吃山空,債臺高築,1925年以15.5萬元賣給了中國大學為校址,現為國家教育部所在地。
鄭王府大門
鄭王府標牌
怡親王府:雍正唯一禮遇的胞弟胤祥的王府
北京的第一座怡親王府,位於王府井帥府園,怡親王人稱十三爺,在九子奪嫡事件中,他始終站在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一邊,在眾多兄弟中,雍正對他的感情最深,1722年雍正繼位,封允祥為和碩怡親王,府第在校尉胡同。允祥不但受到重用,而且得到雍正的完全信任。允祥日理萬機,嘔心瀝血,他將自己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雍正王朝。雍正七年十一月,1730年怡親王逝世,他生前曾表示,要將宅院改為寺廟,他死後,雍正親自祭奠,準許他名字上用胤字,四年後他的住宅改為賢良寺。昔日輝煌的王府,今日早已蕩然無存,賢良寺在20世紀80年代,為校尉小學。
校尉胡同
怡親王府位置所在地
校尉胡同小學-怡親王府遺址
胤祥死後,承襲王位的是他的第七個兒子弘曉,由於府邸改為寺廟,所以遷到了第二座怡親王府,也就是今天的孚王府遺址所在地。弘曉是清朝著名的藏書家、詩人。他雖為親王,但沒什麼政治才能,痴迷讀書。他也是最早抄《紅樓夢》的王爺,最大的貢獻為我們留下了一部珍貴的《石頭記》,紅學界稱這個本子為己卯本,或者脂怡本。
孚王府大門
孚王府
清朝唯一一個固倫等級的公主府: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府的主人是清乾隆第三女固倫和敬公主下嫁後的賜第。這位公主之母是極受乾隆寵愛的孝賢純皇后。16歲那年,乾隆把她嫁給了蒙古科爾沁部輔國公色布騰巴爾珠爾。但是乾隆皇帝不忍愛女遠嫁,破例準其留駐京師。她也是居住京師而享受1000兩俸銀的第一位公主。因為清廷有規定,只有遠嫁的公主才可以領取1000俸銀,留京的只能領取400兩俸銀。可見乾隆對她的疼愛。和敬公主府現在為機關單位用房。
和敬公主府
西單商場的前身:洵貝勒府
北京赫赫有名的西單商場的前身,竟然是清朝的洵貝勒府,也就是光緒弟弟載洵的府邸。這座王府的主人叫載洵,他的哥哥一位是清朝的光緒皇帝,一位是宣傳時期的攝政王載灃。載灃上任後,為加強皇權,他委派自己的親弟弟載洵掌管海軍,年僅22歲的載洵和海軍方面專業人才薩鎮冰被派為籌辦海軍大臣。後載洵將王府賣掉,接受貝勒府的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萬福麟,後來萬福麟認為辦商場很賺錢,所以利用當年洵貝勒府的馬圈及花窖等地,辦起了福壽商場。後被火燒,又在胡同北側開闢了臨時商場。北平淪陷後,日本人在福壽商場的臨街處蓋起了高島屋。解放後,臨時商場又稱西單六場,1981年,在這塊基地上改建了北貨場,也就是現在西單商場的一部分。
西單商場-洵貝勒府前身
北京中醫院:中國最後一位公主的府邸
今天的北京中醫院,曾經是中國最後一位公主的府邸。她就是載入《清史稿》的最後一位公主,恭親王的長女,榮壽公主。歷史上慈禧、慈安在恭親王的支持下,發動了辛酉政變,實現垂簾聽政。慈禧太后對奕訢恩寵有加,宣其女進宮生活,將她收養,晉為固倫公主。恭親王固辭,詔改榮壽公主。目前王府遺蹟已經無跡可尋。
大公主府舊址
北京城缺什麼都不缺王府,這些老北京胡同裡的古府舊宅,雖經歲月滄老,但依舊風骨猶存、華貴卓然。雖然他們已是殘缺不全,但是一代一代王府主人在這裡留下了講不完的趣聞和傳說。雖然經過歲月的洗禮,但是他們依然承載著北京優秀的文化資源,相信在政協委員的提議下,可以加快這些文物保護單位對外開放的進程,讓我們有機會一探其全貌!
————————————————
來源:墨客人文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