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困在家九個月,我把劉慈欣的新書出版到了美國

2021-02-06 紐約時間


轉載請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

違者必究


【編者按】Weihua來自美麗的中國濱海小城秦皇島,來美國七年,居紐約西村。2020年這個「困」在家9個月的中國小女子做成了一件大事: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喜歡的中國作家、《三體》的作者劉慈欣的新書出版到美國。


 

文:Weihua


1,吃虧的商科留學生

 

小女今三十而已,無房無車無戶口地「漂」在紐約,「混」跡於美國圖書出版行業近四年,臨近劉慈欣新書出版,在此撰文一篇講講在美國的這些年,同時也登廣告一則,請各位看官,有錢的捧個錢場,有人的的捧個人場。

 

大學畢業後我申請了美國大學讀研,為什麼會來美國?沒出國前我問自己,記得答案是鍍金,鍍了回國有好工作好前程。畢業後我並沒有回國。這兩年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時常會坐在家裡的客廳,給自己調一杯酒,假裝思考人生感嘆三十而已。

 

和70後80後的留學生不同,90後一代人的父母創造的家庭條件允許一部分不具備學霸氣質和能力的年輕人到世界各地讀書——我就是這樣的。家庭條件還行,從小學習不好不壞,湊合著中等偏上。初中高中雖然都是市重點,但我是重點裡的非重點。父親英文非常好,我上幼兒園的時候,他用老式打字機寫英文信,我很仰慕,因為看不懂,英文給了我一種神秘感。後來,美國通過麥辣雞腿堡和炸雞腿,以及各種美劇電影,向我散發著誘惑。

 

大三的時候決定畢業後出國讀研。託福、GRE、GMAT,我都嘗試了兩遍,成績終於過了想要申請的大學門檻。2012年大學畢業我回到北京,2013年初我拿到了幾封錄取信,其中有紐約大學,更傾心的Fordham把我放在了waiting list上,直到6月才錄取我。紐大和Fordham的研究生院都在曼哈頓,一個在下城,一個在林肯中心旁邊,我選擇了Fordham。8月初我到了紐約。


Fordham曼哈頓校區

 

話說回來,我鍍上金了嗎?

 

在美國讀完研究生,我是沒覺得自己變貴了。現在工作了,老媽時不時的暗示我,在美國的工作又能怎麼樣,還是回國好,回國家裡人可以照應幫忙。我媽是我沒工作的時候催我找工作,有了工作又嫌我工作不夠好。不過她說的沒毛病,回國是挺好的,我回她:「你姑娘我作為一隻非名校畢業的海龜,很可能在登陸的沙灘上就被海浪拍掛掉。」 聽起來可能是句玩笑,但亦真亦假。中國近些年發展的很快,而美國這些年不太從容。

 

讀書的兩年很慘,擔心英文說的不好,被笑話,在課堂裡基本沒有發過言。做了兩份無薪實習,直到畢業,沒找到工作。當時的自己不知道能做什麼,讀的是Media Management,東西了學到了一些,但不像會計或者統計學到的是一門踏實的技術。畢業前半年,我不是像,那真就是只無頭的蒼蠅,投了很多簡歷,媒體公司、新聞集團、各種公司,投簡歷呀投簡歷,頭疼。無果。在美國讀商,又是留學生,想要找工作----我太難了。

 

 

2,緣 份

 

畢業前遇到了我現在的男朋友,一邊繼續投簡歷,一邊開始談戀愛。又過了段時間,簡歷索性不投了,順其自然吧,沒準兒結婚直接綠卡了。在這份僥倖心理的關照下,我們手牽手已經生活在一起了五年,但時至今日也沒談婚論嫁。當初他要是真和我結婚了,我可能就不會收穫現在的這份小事業了。

 

男友美國人,波士頓出生,在MIT的media lab混跡過,後來從事了文化娛樂和科技。他給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和我之前的世界非常不一樣的新世界。可能是天平座天生喜歡聚,他隔三差五就會邀請朋友來家裡喝酒吃飯聊天談事情做音樂。我有很多不懂不會,他耐心教我。他牽著我融入美國生活,我從小被散養,精神世界相對獨立,雖然他是美國人,我是中國人,自帶能量圈不同,通過堅持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的戰術戰略,我們成功的實現了今天的和諧。

 

2015年的聖誕節前夕,一個好朋友Alejandro邀請我和男友去他家的pre-christmas party,他當時住在meatpacking,一個很漂亮的三室一廳,當晚前前後後差不多50多客人。那晚Alejandro引薦我和我現在的boss認識,他是無心插柳柳,我是去party玩耍,誰都沒想到後來我會進入現在工作的公司Skyhorse Publishing。為什麼Alejandro要特別介紹我和這位出版人認識呢?公司旗下文學出版品牌Arcade Press從2001年開始與莫言的作品結緣,相繼出版了兩本小說,2012年1月出版了BigBreasts and Wide Hips (《豐乳肥臀》),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


《豐乳肥臀》以及其它兩本書的英文版封面

 

很多事情是緣份,Alijandro介紹說:「 Tony,I want to introduce a very smart young Chinese lady to you. 「 就這樣我和出版人結識,感謝酒精,當晚聊得很高興,具體聊了什麼聊了多久我都忘了,最後他給我了我一張名片,說保持聯繫。

 

於是我們就保持聯繫,我推薦了他一些我喜歡的中國作品,他跟我分享他的拓展中國市場的想法,後來兩個月,我們就保持著這樣的郵件往來。

 

2016年初,我的OPT就快到期,沒找到工作就要拍拍屁股回家。我很焦慮,但焦慮不能解決問題,求人不如求己,繼續找工作吧。2月底,我和出版人約喝咖啡,在西四街和Bank street街角的一家soda fountain house,這家店離我家很近,雖然兩年前關門了,每次路過,當時和出版人見面的情形都會從眼前跑過。

 

我們從走路、鍛鍊、冬天蒸桑拿最終聊到了出版,他表達了一些他想做的事情,和中國出版屆更多的合作。和很多西方人一樣,他相中了中國的市場和人口以及發展的速度。Skyhorse Publishing是2006年成立的,出版人接手了他父親的公司並成功的擴張成為今天將近20個子品牌的出版公司。他的背景是法律,從事出版是自學,也通過父親的言傳身教。

 

當他再次提到有擴展中國市場的想法時,我就問。

 

「What if I help you with it?」

「Sounds good. 「

「You have to know that I have no experience in book publishing. 「

「You can learn. It’s not hard. As long as you are smart and work hard, you learn. 「

「Then hire me. I work for you. Let’s see what will happen with China market「

 

回想當時聊天,我很感激出版人的信任。當天咖啡過後的結論,Skyhorse Publishing創立中國部,員工一人,這個人就是我。在繼續把我們出版的英文圖書引進中國的同時,發掘更多的合作。4月7日是提交H1B材料的最後一天,我的律師很淡定,材料4月3日寄出。承蒙上天不棄與眷顧,我竟然被抽到了。

 

 

3,愛好成了工作

 

小時候,家裡最多的就是書,老爸愛書,買書讀書是他的愛好,家裡小,書就是地毯,走上去隨便撿起一本就可以讀。他對書的愛,就是你動我的書,就是動我的奶酪。因為家裡書太多,有一次,老媽把老爸大學時候的舊書賣給收破爛的,倆人因此大吵一架。其實老媽也愛書,在我還不識字的時候,每天晚上睡前老媽會給我讀一個中西方歷史故事,我喜歡聽,漸漸的聽她讀不過癮,自己識字差不多了,我自己讀的更過癮。後來上中學,我沒事兒就去書店泡著。

 

父親買的書,涉及領域特別廣,其中商務印刷館翻譯出版的書很多,上海譯文,人民文學,這三家出版公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的影響下,後來我的臥室裡也弄了個一個小書櫥,裡面是我在書店沒看夠必須帶回家的書。看書成了我的興趣愛好。

 

2017年1月,我收到了美國政府寄來的工作籤證,打開裝著工作籤證的文件的信封,我突然意識到,本來的興趣愛好變成嚴肅認真的事情了。

 

有時候會問自己,是我找到了工作還是這份工作找到了我,難講。

 

2017年,2018年,2019年, 工作上有很多不會,不懂,磕磕絆絆,摸著石頭過河。三個工作內容,第一把我們的好書引進中國,作為綜合類出版公司,人文,經管,社科,兒童,青少年,藝術設計,法律等等這些門類根據屬性在不同的子品牌下出版。這幾年每一個門類的書裡都有一些被引進入中國,不勝枚舉;第二把中國的好的適合美國讀者的書引入美國,創造市場和效益。第三,創造更多的靈活深入的合作。工作的第一項是公司本身要求的,後面兩項是我思考以後認為必要的。版人的意思是,隨你發揮,只要能為公司創造利潤和價值。

 

中國恢復高考,改革開放,一大批很棒的西方圖書被翻譯進入中國,覆蓋經濟,政治,歷史,文化,哲學,幾乎所有領域。到如今改革開放四十年,不得不說,中國對世界的了解遠遠多於世界對中國的了解。中國成長的很快,就像一夜盛開的花,世界為之美而傾倒,也為之美而迷惑。我覺得,是時候把中國通過書呈現給世界,讓大家讀一讀中國。

 

美國沒有這種大環境,不是所有咱們覺得好的美國讀者就會接受,好書要出對讀者的胃口,不能擰著來。另一方面,公司要盈利,策劃的書出不好,虧了,以後就不好開口推薦。中國的作品在美國容易水土不服,和作品本身沒有什麼關係,文化語境不一樣,讓用刀叉的思維和邏輯學會欣賞筷子的小巧靈活需要點時間。

在我加入公司以前,公司出版了莫言的多本書以外,還出版了劉震雲的 Remembering 1942(《1942》)I Did Not Kill My Husband(《我不是潘金蓮》), The Cook, the Crook, and the Real Estate Tycoon(《我叫劉躍進》)。劉震雲是我非常喜歡的作者,讀他的書總會讓我想起他在《甲方乙方》裡面的出鏡。


劉震雲的三本書英文版封面

 

這幾年我嘗試策劃出版了一些不同風格和領域的作品,我用好友高幼軍(tango)的插畫編輯出來的一個圖冊,Backside of the Moon。tango是一位中年非油膩非專業漫畫師,他居於上海在微博上的「一日一畫」 幫助你打開腦洞笑口常開。今年與中信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英文版的《智能革命》,《把世界帶給孩子:一個美國記者眼中的VIPKID》,還有一本中國女孩寫的英文詩集。


Tango和Xiao Yan的書


《智能革命》和《把世界帶給孩子:一個美國記者眼中的VIPKID》英文版

 

我也策劃了一些美國作者的書,嘗試跨界合作的模式,其中有一本是和Showtime的合作,出版一本基於美劇Billions(「億萬」)的書。本來原定於5月配合第五季上映出版,疫情的突然現身,電視劇之上映了半季,書呢,就順應延遲到了2021年。


 

 

4,魔幻的一年

 

轉眼就到了魔幻的2020年,我揣著兩句話在家蝸居工作,《武林外傳》裡小郭的一句「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第二句來自於約翰甘迺迪,「The Chinese use two brush strokes to write the word 'crisis.'One brush stroke stands for danger; the other for opportunity. In a crisis, beaware of the danger--but recognize the opportunity.」

 

2019年年底聖誕的時候我感染了流感,感覺倍爽兒,狂咳了兩天,感覺肺要被咳出來了,去City MD看了下沒啥問題,就是病毒性流感,醫生只給我開了止咳藥。回家扛著,前前後後半個多月才好利索。

 

有了這次不想再有第二次的經歷,讓我對後來新聞出現的covid-19高度重視,如果流感就能這麼厲害,能讓我躺床上上吐下瀉昏昏沉沉一個多星期,新冠輕也好重也好,我認慫,必須遠離。1月初,我開始關注國內的疫情情況,後來美國剛發現病例的時候,我提醒出版人,早些作準備,如果中國大家在家辦公控制疫情蔓延,美國沒有理由說不,發生的機率小也好大也好,要為最壞的情況作準備。

 

2月底3月初,紐約疫情尚未大規模蔓延前,我們公司就率先宣布在家辦公,不慌不忙當中還是有點懵,公司裁員了十幾個,還被《Publisher Weekly》報導了,國內的一個朋友看到趕忙過來問我還好嗎,我說還行,抱團取暖呢。

 

也是差不多這個時候,我通過銳拓得知了武漢抗疫前線的醫務工作者們寫的一本疫情防護手冊,南山先生作序。我推薦給了出版人,從籤約到出版大概兩周時間。但是疫情來的有點急,一下子書店都關了,印刷的紙質書沒怎麼賣,疫情初期ebook的銷量還行。後來出版了恢復手冊,在此不多贅述。


《新冠肺炎預防手冊》和《新冠肺炎患者康復訓練指導》英文版的封面

疫情的蔓延,各種因素,很多人回國了,家人擔心自然是催我回家,回到家庭的懷抱,安安穩穩的日子不比在外面飄著混著強?!以前每次老媽微信上打字,發一大段文字,總結說就是啥時候結婚,我的處理方式簡單粗暴,立刻馬上屏蔽朋友圈!封7天到14天不等,根據我媽用詞的難聽及嚴厲程度。經過這幾年長期攻堅戰,老媽估計也累了,隨你去吧。

 

我的工作籤證的續籤3月下來了,本來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回國見家人、出差拜訪合作夥伴,今年未能如願。見不了客戶,我的形象優勢發揮不出來啊,形勢有些被動,內心著急,假裝淡定,通過電話微信和郵件繼續和國內已有的合作關係保持聯繫,還好國內的夥伴們沒有拋棄我。

 

版權方面,我們的書繼續通過ANA Beijing Office和我自己推廣到國內的出版公司,另外一方面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中國的、適合美國讀者的好書上。

 

5月,我在中信發來的書單裡看到了劉慈欣原著改編的漫畫系列,國內國際創作團隊,插畫師改編作者等等來自世界各地。和中信出版公司一直有業務往來,Yani是我的對接。

 

疫情前公司每年出版1000來冊新書,疫情後現在差不多500冊,雖然今年公司出版了很多本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口碑理想口袋飽滿,但是在疫情面前,不得不瘦身。我在推薦作品的時候,也就不得不更謹慎。劉慈欣在美國已經有了讀者基礎,他的新書是不是能讓中國作品成功在美國刷一波存在?

 

我跟Yani說了我的想法,Yani做事情很乾淨利索,第二天就通過郵件介紹我和大劉(劉慈欣)新書的版權方北京漫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Kelly認識了,同時介紹了中信目前已經出版的前四冊的情況。和Kelly聯繫上以後,她給我寄了套中文版,內容很贊,製作精美,美貌與才華兼具。

 

緣份,緣,跨過一個太平洋和北美大陸已來,份,就看我們雙方合不合拍了。

 

6月,我和出版人提了這套書,大劉獲得了雨果獎,但是漫畫書的市場仍不好判斷,出版人不可能上來給我個大yes,第一次推薦果然沒等來回復,沒有回覆是好事。於是我就找到了負責相關類型選題的編輯Oren,他非常激動,希望出版,於是我把他的意見整理了再次和出版人提出來這套書的版權事宜,這次出版人同意了。

 

談合約和跳舞很像,雙方有進有退,來來回回。但我們和中方版權方屬於盲跳——雖然我們很多書都在國內出版了中文版,但是認知度不高;因為疫情,我不能回國,無法面談。還好,前後三個來月保持著溝通和聯繫,建立了信任,9月我們正式籤約,拿到了大劉原著改編的漫畫書系列在北美地區的英文版權。

 

合約籤了,我的內心激動,也是壓力爆棚。疫情home office後,負責整套書的編輯Oren,搬去了弗羅裡達,溝通就靠郵件、簡訊、電話,以及zoom。疫情前他的形象有點奧蘭多布魯姆在「指環王」裡的意思,前幾天zoom meeting,他已經開始有點李奧納多迪卡不裡奧在「荒野獵人」裡的意思了。

 

Oren很負責任,公司的各個部門對這個系列也是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郵箱裡差不多得有上百封關於這套書出版的郵件往來。第一本書的封面就來來回回做了10次,扣細節,我被抄送在郵件裡,實在是看的頭疼,最後一版和倒數第二版我在手機上愣是沒看出差異,下載到電腦上也沒有,郵件裡同事這樣說:「I left the gradient fade to the right, but I shortened it so it’s more opaque.」

 

(我看完內心很是不爽,因為沒看懂。主要是卡在了opaque這個很少會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詞,日常生活隨隨便便說一個not clear,not transparent, 再或者can『t see through就好了。但是這個opaque一下就嚴謹了。)


第一集Sea of Dreams封面


大劉原著改編的這套漫畫書會由公司旗下的Talos Press出版,一共十六本,每本的故事是獨立的,就像你看英劇《黑鏡》一樣,每集都是獨立的故事,目前完結的前四冊,我們會以大概一個月一本書的速度出版給北美(美國和加拿大)的讀者們。每本書的改編創作團隊國內國際,畫風整體一致,但是各自散發著一丟丟自己獨特的小氣質。

 

第一集是Sea of Dreams(《夢之海》),3月底正式與大家見面,除了獨家視頻(見下),不能劇透太多,不過可以給大家劇透關鍵詞,藝術,科幻,合作。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廣告時間了,請大家不要走開。

 


你在家刷netflix刷不出新鮮感了嗎?

你喜歡漫畫嗎?

你不喜歡漫畫嗎?

你喜歡看書嗎?

你不喜歡看書嗎?

你的孩子喜歡看書嗎?

你的孩子不喜歡看書嗎?

你是中國人嗎?

你是美國人嗎?

你還在為選擇禮物而困擾嗎?


恭喜你,此書適合以上列舉以及沒有列舉的你!你可以躺著看,坐著看,蹲著看,想怎麼看怎麼看!早上家裡沒咖啡了,看此書提神醒腦,中午看電腦看累了,看此書舒緩眼睛,晚上吃完飯了沒啥事兒,就把此書剩餘的看完了吧,這樣就可以安心洗洗睡了。

 

所以你不能錯過Amazon的預購Sea of Dreams的連結頁面,如果你點擊進去看到的封面不一樣,不影響,現在封面還是第一個版本,美國正在雙旦假期,等一等就會更新了。不管看官你是在北美,國內,還是世界的其它地方,希望動動你發財的小手,在萬能的朋友圈,讓這篇文章多飛一會兒,更多的人知道,都來湊熱鬧。請多多訪問Amazon頁面,多多預購。Amazon頁面,訪問量越大,預售越多,Amazon就會開始推薦給更多的人看到這本來自中國的科幻漫畫書。小女在這裡先謝過了!

 

書已經在中國印刷中,國內的彩印質量非常優秀。所以要請大家體諒,書寶寶們漂洋過海需要一點時間,現在預購的你將會是第一批拿到書的寶寶!拿到書後,歡迎在Amazon頁面留下你的評論評價,希望是一個五星好評哦!

 

點它!點它!點它!

https://www.amazon.com/dp/1945863676/ref=cm_sw_r_oth_api_glc_i_vmJ7FbSF747RZ

 


5,新的一年來了

 

2021年的元旦,做一個小的總結,在美國這些年,生活上學會了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被春風沐浴到了,我感激,被冬雪關懷到了,我多穿點。工作上,把事情按點線面的方式做、不同緯度做,形成一個延展的有生命的三維空間,就這樣一個態度,這樣一個思路。

 

今年除了大劉的書,還會有一些中國的作品會來北美和大家見面。很多工作要做,很多細節要盯著。

 

很多年沒有在家過春節過元旦,很想念姥姥做的炸醬麵、包的大包子、燉的紅燒肉,懷念和老媽當面吵嘴,微信和電話不夠味兒,總掛我。前段時間《三十而已》熱播的時候,好友力薦此劇,我懷著「奶奶的,我也三十了」的心態看了,有很多共鳴,因為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美國,雖然生活工作可能不同,但是人的情感感受是共通的。疫情讓這個看似很大的世界變得很小,雖然Mr China和Uncle Sam有些摩擦,關係不好是暫時的,彼此需要了解是長期的。書是個很好的媒介,我就來繼續做「大自然的搬運工」吧,我們出版的好書我搬進中國,中國好的我搬來美國,能搬多少就多少,能不能搬出名堂?不知道啊,順其自然吧,讓子彈繼續飛。

 

此文頗長,感謝中途沒跑看完它的你們!在此鞠躬。祝福認識的不認識的朋友們元旦開心,在2021年淋漓痛快的工作,健康暢快的生活!



相關焦點

  • 美國最大科幻出版社:今年將出版劉慈欣科幻短篇小說集英文版
    紅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美國最大的科幻出版社Tor在其官網上正式宣布,將在今年出版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短篇小說英文版,取名為「To Hold Up the Sky」(暫譯名《擎天》)。新書封面紅星新聞記者在出版社官網上看到,該短篇集選取了10篇大劉的經典科幻短篇,分別為《坍縮》《全頻帶阻塞幹擾》《鄉村教師》《地火》《時間移民》《歡樂頌》《詩云》《鏡子》《夢之海》和《思想者》。這10篇小說的英文版譯者陣容強大,由四位譯者分別擔綱。
  • 疫情之下出版行業如何「化危為機」?
    我認為,經過這段特殊時期,電子書、有聲節目和線上課程會更多更快地進入到公眾的日常生活當中,並產生深遠的影響。新京報:幾日前,方艙醫院的一位年輕患者手捧廣西師大社出版的《政治秩序的起源》的照片受到關注,「書籍的力量」這一老話題又再次被提及並得到認可。疫情期間,閱讀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明年出版發行,中法漫畫人攜手打造超強IP作品
    2019年11月19日,北京漫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歐洲大型漫畫出版集團法國代勒古集團就《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法文版授權出版事宜達成合作。相關作品預計在2020~2021年陸續在法國出版發行。代勒古出版社總編輯 代勒古先生繼今年五月與中信出版集團確定了中文版的獨家合作後,漫傳奇公司把眼光進一步投向了國際市場。此次與法國代勒古集團的合作,是其邁向海外市場的第一步。目前,漫傳奇公司正在與日本、英國、西班牙、義大利、俄羅斯、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出版機構展開洽談,全力推進《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在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市場的出版落地。
  • 仰望星空,和劉慈欣一起探索宇宙
    ●「劉慈欣科幻繪本系列」擬於3月份舉行新書發布會,計劃首次發布《流浪地球》和《鏡子》□ 本報記者 趙 琳第33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山東文藝出版社重點推介的圖書——「劉慈欣科幻繪本系列」格外引人矚目。作為屢次獲得國際科幻大獎的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被業界認為是「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世界水平」。山東文藝出版社是如何籤下劉慈欣獨家授權出版的?科幻作品改編成繪本,是出於什麼考慮?1月10日,記者採訪了山東文藝出版社圖書編輯王懷瑞。
  • 《三體》在美國遭審查?被改1000多處,劉慈欣: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不過這個沒改,劉慈欣說那幾十屆美國總統還都是男的呢?可人家說馬上就有女的了)根據劉慈欣的說法,編輯對《三體2》改動多達1200多處,其中很多都觸及了女權主義者的敏感點,並慘遭刪除。2017年4月4日,《三體3:死神永生》再次入圍雨果獎決賽圈。
  • 《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在美國成功舉辦
    雖然馬小秋無法出席發布會,但她在22日通過連線活動現場,由衷感謝了所有來賓,她說到:「我從來沒有想過,《秋言物語》這本書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你們在百忙之中、在疫情威脅之下,不辭辛苦、不計回報,從美國各地趕往加州,這一份熱忱令我無比感動,感恩你們的支持和幫助,感恩你們前來參加這場發布會,也特別期待和大家在美國見面。」
  • 哈利波特作者將出版新書,線上免費閱讀,收入幫助受疫情影響項目
    J.K.羅琳再出新書,兒童讀物將免費在線上出版事實上這幾年她的一切動向媒體都是非常關注的,更加令人關注的是她每一次的新書出版,《神奇動物在哪裡》是《哈利波特》在完結以後,曾經受到大家關注的一本讀物,越來越多的朋友表示,這本書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不一樣的魔法世界。
  • 歐巴馬讀完《三體》表示:我第一次發現,原來美國總統如此渺小
    劉慈欣在接受《南方周末》專訪時,曾說過這樣一個趣事。一天,劉慈欣像往常一樣打開電腦,收到一封郵件,而發件人是美國白宮。在郵件中,白宮工作人員恭敬地寫道:「你好,劉慈欣先生,美國總統歐巴馬非常喜歡你的《三體》。如果有《三體3》的英文版,請一定要發給我們。」對於這封郵件,劉慈欣只是一笑置之,認為有人在惡作劇,所以他隨手刪除了它。
  • 《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在美國成功舉辦
    雖然馬小秋無法出席發布會,但她在22日通過連線活動現場,由衷感謝了所有來賓,她說到:「我從來沒有想過,《秋言物語》這本書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你們在百忙之中、在疫情威脅之下,不辭辛苦、不計回報,從美國各地趕往加州,這一份熱忱令我無比感動,感恩你們的支持和幫助,感恩你們前來參加這場發布會,也特別期待和大家在美國見面。」
  • 劉慈欣《三體》劇版要來了?被歐巴馬力薦,美國網飛下「血本」
    早在2018年,亞馬遜就想對《三體》下手,但一聽到遊族要價10億美元後便很快「縮回」了美國。 同樣,網飛很清楚拿下這部劇的版權之後才是「砸錢」的硬仗,但它已經做好準備了。 受疫情影響和科技股的快速上升,網飛的股價前所未有地走高,漲幅接近60%。
  • 臺灣2019年新書出版總量創18年新低
    中新社臺北3月7日電 最新臺灣圖書出版現況及趨勢報告7日在臺北發布。報告指出,2019年臺灣新書出版總量持續下跌,創18年來新低點,但兒童讀物和漫畫書則逆勢增長。據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臺灣媒體報導,數據顯示,臺灣2019年新書出版總量為36810種,較2018年減少2304種。這是繼2001年(36353種)之後,臺灣年度新書出版量再次低於37000種以下。臺灣新書出版量曾於2017年短暫回升,但近2年都呈現連續下降趨勢。
  • 「我的叔叔是全世界最危險的人」 川普侄女新書出版專訪爆料多
    如果今年再讓他連任,將是美國災難的註定的開始,特普總統終於在日前提出回擊,他說這名侄女從小跟他完全不接近,她根本自己的心中才有仇恨。川普早前說:「我非常成功,大家都愛,相信我,我是個最聰明的人。我言行一致,是極度「穩定」的天才。」
  • 《神奇動物2》新照 紐特新書出版或結盟克雷登斯
    《神奇動物2》新照 紐特新書出版或結盟克雷登斯 時間:2017.11.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結冰 分享到:
  • 蘇世民新書紙聲同步出版
    幾十年來,美國金融業風雲變幻,華爾街暗波湧動,如何實現「大而不倒」?如何成為市場歡迎的「野蠻人」?黑石當家人蘇世民又有著怎樣獨到的投資邏輯?近日,由中信出版社打造的2020年度重點圖書《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正式發售,紙質書和有聲書同步上線喜馬拉雅。
  • 連線劉慈欣,人類應對未來任何機遇中隱藏的危機保持警覺
    成都的朋友告訴我說,他們已經逐步復工了。國外的朋友們,請好好待在家裡琴棋書畫吹拉彈唱,不要出門。(此三段翻譯轉自「科幻世界SFW」公號,譯者 / Adrian、龍飛)視頻結尾那句「live long and prosper」,源自電影《星際迷航》中瓦肯人的見面禮,有些觀眾知道這句話也許是來自《生活大爆炸》。
  • 【寶石軼聞】珠寶| 新書出版:動物王國的啟迪
    Davis編譯: 摩尼珠寶資深珠寶作家、編輯Marion Fasel於9月底出版了新書Fasel的新書和展覽同步亮相這本新書作為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法塞爾》(Fasel)展覽的伴奏。這一展覽是該博物館Alison & Roberto Mignone寶石和礦物展廳竣工開幕之後的首個展覽。展覽及書籍中記錄的120件珠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中期。
  • Springer 出版社 英文新書出版
    作為唯一亞洲作者參與的我,負責本書指甲章節內容編寫工作。    距離上次出版社的預出版通知,剛好過去半年。 Springer新書即將出版 Atlas of Dermatology,Dermatopathlogy       這篇文章中,記載了我們的一些成長經歷。
  • 《憤怒》出版引發美國民眾怒火,川普努力滅火,卻難以挽回!
    ,編寫了一部新書《憤怒》,而新書的主要內容就是揭露了美國總統川普早於2020年2月就已知曉新冠病毒的「致命性」,但仍堅持淡化疫情的嚴重性,導致美國近20萬人死亡,六百多萬人感染上新冠。美國疫情指出,川普政府極力的隱瞞美國疫情的情況,甚至,還多次將控制疫情不力的責任甩鍋給中國。但是,川普的甩鍋計謀可不是長久之計,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不再相信川普。
  • 中國出版協會抱團支援全國讀者抗擊疫情
    原標題:中國版協抱團支援全國讀者抗擊疫情 出書的出書,捐款的捐款,直播的直播,自湖北武漢等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出版協會及其直屬單位、各二級協會積極行動,以集體的力量滿足讀者需求,支援全國人民抗擊疫情。
  • 書業訪談錄︱練小川:美國大眾出版面臨洗牌,亞馬遜將更強大
    在這篇訪談中,我們與身在美國的紐約佩斯大學出版系教授練小川聊了聊疫情影響下的美國出版業,採訪人彭珊珊。練小川教授認為,美國近幾年出現的「獨立書店復興」可能會到此結束,幾大出版集團有意維持的紙電平衡在一夜之間被疫情打破,傳統出版業將被迫轉向網絡書店和電子書,亞馬遜或成最大贏家。此外,在目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中美在科研領域的競爭可能會導致科技論文出版成為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