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身體殘疾不可怕,只有勇敢和堅持才能戰勝困難

2020-12-21 小舞聊電影

劇情分析

阿甘出生在二戰後的一個美國小鎮裡,他患有一些輕度的智力障礙。但他卻非常喜歡那個漂亮的女孩珍妮,在珍妮和阿甘媽媽的陪伴和鼓勵之下,他成為了一個喜歡奔跑並且非常正直的人。

他曾經上過戰場,打過球賽,後來還成為了億萬富翁。但是他的一輩子只愛珍妮這一個人,哪怕她喜歡自由,並且喜歡來無影去無蹤。到最後珍妮去世的時候,他們的小兒子福爾斯和阿甘永遠的生活在了一起。

這部電影是1994年在美國上演的一部勵志的電影,最終獲得了很多大獎,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吸引人呢?

電影中的這個男主角,雖然說是一個智能只有75的低能兒。但是他卻用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成為了一個能夠掌控自己命運的人,同樣他也在感染著身邊的人,讓他們能夠戰勝自己。

小時候的他因為後背彎曲,必須要帶上一些矯正器來矯正身體,再加上他的智力比較低,所以沒有人願意跟他做好朋友。只有一個小女孩珍妮能夠接受他,本來帶著一些支架,走路非常不方便的阿甘,竟然在好朋友的表揚之下學會了跑路。

他的奔跑也讓他戰勝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困難,他開始參軍之後,依然會面對小時候的尷尬。沒有人會理他,也是只有一個叫布巴的男孩子,讓他陪在了自己身邊。很多人的內心是冷漠的,但是還是有少數心情比較火熱的人,能夠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別人。

身體殘疾不可怕只有勇敢才能戰勝

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善良的舉動,拉近了這兩個男人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成為了最好的戰友。在阿甘的心中,鄧中尉是一個勇敢的不會害怕死亡的人。在一場戰鬥當中,他救出了犧牲的布巴和這個鄧中尉。但是鄧中尉開始自暴自棄,再次相遇的時候,他始終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已經殘廢的事實。

一個連自己的死亡都不怕,竟然會被殘疾的身體所打敗,他的生活當中只剩下了頹廢。阿甘曾經答應過布巴,在戰爭結束之後要經營一個捕蝦船,現在兄弟不在了,他必須要完成他的願望。阿甘這個堅定的語氣和眼神,讓鄧中尉閉上了自己的嘴,他們兩個人就開始合夥。

一個人是不願意被別人說成殘廢的中尉,而另外一個人是不想被別人說為傻瓜的將士。這是他們的缺點,人生肯定沒有一帆風順的,那麼遇到這些波折的時候,我們應該勇敢,絕對不可以認慫。

阿甘退伍之後遵守了自己的諾言,來到了兄弟的家鄉,購買了一個捕蝦的船。於是就開始了他的漁民生活,雖然說他沒有經驗,一直也沒有捕捉到,但是他卻一直沒有放棄,敢于堅持夢想,不放棄理想。這是阿甘教給我們的人生道理,鄧中尉被阿甘的誠實和勇敢鼓舞到了,於是他決定要跟隨阿甘去幹一番大事業。

我想他應該是想通了一些,知道現實沒有辦法改變,就開始新的生活吧。這些來自大海中的垃圾,被阿甘們不斷的打撈上來,這些垃圾相當於他們的憤怒和沮喪,被這些漁網一點一點的打撈乾淨。

颶風是世界裡的一場災難,沒有辦法來阻止它,就像打仗一樣,我們也是沒有辦法阻止的。阿甘能夠勇敢地接受自己的不足,不會被打倒,於是鄧中尉也開始接受自己殘疾的身體。

阿甘在不斷的影響著他,慢慢的他們開始收穫大量的蝦,最多做到了12艘船同時捕蝦。生活特別的困難,如果你想要得到些什麼,就必須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如果你能打倒他們,那麼你肯定就是生活的主導者,就會打敗生活變為強者。

結語

阿甘是生活當中的強者,他能夠戰勝自己的不足,完成事業,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他用自己勇敢無畏的精神影響著身邊的這些人,和別人一起成長成為了生活的強者。他們敢於戰勝自己的缺陷,老天爺是給他們關上了一扇門,但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打開一扇窗戶。

生活當中不論你是阿甘還是鄧中尉,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都希望你能夠有一顆勇敢的心。戰勝困難,勇敢的去向前方,爭取把自己的事業做得更輝煌一些吧!

相關焦點

  • 豆瓣120萬人評分9.5的《阿甘正傳》:看懂他,才明白阿甘的意義
    本來戴著腿箍,走路都不方便的阿甘,在珍妮的鼓勵下,學會了奔跑。奔跑象徵著勇敢,是奔跑給了阿甘勇敢的力量,讓他用奔跑戰勝生命中的每一個困難。奔跑,讓阿甘脫下了腿箍這個枷鎖,跑的像風一樣快;奔跑,讓智力低下的阿甘成功地進入大學,專門打美國足球;奔跑,讓他收到美國陸軍的邀請,參軍。
  • 《阿甘正傳》:阿甘的成就,是幸運加成還是他自己勇往直前的結果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影片是《阿甘正傳》,一名天生弱智、腿部殘疾的兒童阿甘,卻幸運地成為了橄欖球運動員、戰爭明星和商界大佬,他的成就到底是幸運的加成還是他自己不斷「奔跑」的結果呢?「阿甘,你長大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難道我不能成為自己嗎?」
  • 《阿甘正傳》:生命就是一場終有盡頭的奔跑
    「人生就像一塊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這是電影《阿甘正傳》的經典臺詞,這部影片由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小說改編。影片講述了一個先天患有疾病,智商只有75的福雷斯·甘的一生。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則是由主人公向路人講述自己的故事而延續故事線的發展,傻子阿甘,出生時患有先天性的脊柱疾病,導致運動困難,帶著矯正器的他一直被同學欺負,在校車上他遇到了這一生最重要的人珍妮,珍妮不像別人一樣欺負他,兩人關係也很好無話不說。在一次兩人在外面玩時,阿甘又一次被同學欺負,珍妮大聲的喊「福雷斯,跑!」而這句臺詞成了影片的重要線索也改變了福雷斯的一生。
  • 看完《阿甘正傳》影片,才能真正地理解「奔跑的生命」的含義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是美國的影片中在國外傳播影響力特別大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塑造了阿甘這麼一位勇於挑戰悲慘的人生,故事最後還獲得了尊嚴、友誼、愛情、榮譽和錢財的人物形象。阿甘,一直用一個單純的角度為我們展現出不一樣的世界。每一個人生命運動軌跡都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這樣走出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奇蹟。從智商測試只有75分到跑遍了美國,他天生就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人,上天是公平的,往往,它會收走東西的同時還給你另一些東西,這讓阿甘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中的真實。
  • 《阿甘正傳》:人生是一場奔跑,阿甘證明了後天努力也能成功
    無論面對的處境有多難,還是要堅持做好自己因為阿甘的智力和身體狀況和其他孩子有所不同,他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去學校裡學習。因為這個,阿甘在學校經常受到同學的欺負和嘲笑。阿甘經常被別人說成傻子,但他自己不建議,因為他的媽媽告訴過他,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
  • 從《阿Q正傳》到《阿甘正傳》,見證中國的底蘊文化
    《阿甘正傳》被譽為美國精神的象徵,阿甘堅持、勇敢、正直,這些都不需要我在去贅述;而《阿Q正傳》呢,魯迅筆下愚昧、無知的落後小人物。二者有相似之處嗎?有的,阿甘是小人物,阿Q也是小人物,同樣是小人物,二者的結局不一樣,阿甘憑著堅持、自信贏得了成功,迎娶了白富美,成為了英雄,然而美國又有幾人是憑著堅持成功的?不要跟我說你不知道比爾蓋茨的母親是大學校長、IMB高級主管;父親則是超牛的律師,在美國,醫生和律師往往意味著高收入,而律師更有機會步入政壇。美國哪屆總統後面大財團的影子?如果是在現實中,阿甘真的能憑著堅持獲得成功嗎?
  • 《阿甘正傳》中為什麼珍妮總是頻頻選擇離開阿甘?
    直到最後一次離開是勇敢面對,勇敢面對自己慘澹的人生,勇敢面對自己可能不健康的孩子,這也是她第一次抬起頭和自己的命運之神勇敢對視,畢竟在美國宗教觀裡,神是未知的,暴怒的。阿甘是她最愛的人,但是她要的愛情不是施捨,也不是呵護,而且平等的站在一起。最後,珍妮做到了。珍妮連活下去都要鼓足勇氣,你覺得她離開阿甘出去和哪些人浪是為了保護阿甘還是害阿甘呢?她放縱自我不是因為她覺得這樣子很爽。
  • 《阿甘正傳》觀後感
    我想說的既不權威又不學術,完全比不上專業的電影論文,也不如影評大佬娓娓動人。或許我能做的只有兩點。一是摘要一些我個人覺得不錯的或者已經達成共識的分析,二是結合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和一些觀點進行闡發。忠誠、善良、寬容、勇敢,頭腦簡單的阿甘對功名利祿沒有概念,他豁達、坦蕩地以一顆平常心度過生命中每一個耀眼的時刻。最後,阿甘回歸故裡,與他的小弗雷斯過著簡樸的田園生活。
  • 《阿甘正傳》裡,阿甘跑了那麼遠,合理嗎?
    但是阿甘卻因為跑步,收穫了很多,比如遇到一個又一個美麗的風景,比如收穫了一個無比好的身體,獲得了社會影響力,又收穫一大批追隨者。阿甘遇到的一個又一個美麗風景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在堅持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困難,總會遇到累的時候,但是,這都不重要,遇到困難可以換個方法,累了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但是這都不是我們放棄的藉口
  • 人生就像巧克力—《阿甘正傳》影評
    人生就像是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下一塊是什麼口味。              —題記     是日,我二刷了《阿甘正傳》。看著片尾隨風飄落的雞毛,逐漸變黑的屏幕,一種百感交集的複雜心情湧上心頭。     《阿甘正傳》憑藉花式蒙太奇手法,通過對阿甘這樣一個低智人的經歷的演繹,卻從靈魂深處打擊到了我心中那處柔軟的部分。
  • 《阿甘正傳》:走近「愚人」的光輝一生
    出身平凡的阿甘雖然只有75的智商,卻奇蹟般地成為橄欖球明星、越戰英雄、桌球使者、捕蝦能手,在他的事業成功之後,竟然還擁有了美麗的愛情。《阿甘正傳》看似是一部包含著悲劇色彩的個人傳記電影,但它更深層次上,是一部通過普通小人物映射出的對歷史風雲的描繪和民族精神的時代性表達。
  • 《阿甘正傳》|一直在奔跑
    引子:「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這句經典的話相信所有人都聽過,沒錯,生活或許有許多不如意,或許從一開始就讓你跌入低谷,不過,生活可以改變我們模樣,卻不能改變我們堅實的內心。這是《阿甘正傳》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想借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的道理之一。
  • 跑步電影系列之豁達坦蕩的《阿甘正傳》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你會吃到什麼味。」對的,沒錯,我們今天要來分享的就是1994年上映,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的《阿甘正傳》。聽到片名是不是有點自鳴得意了呢,完全和你猜得沒錯吧。
  • 《阿甘正傳》未解之謎,珍妮為什麼始終不願和阿甘在一起?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奧斯卡金獎大片--《阿甘正傳》,阿甘和珍妮一起長大的,可謂是青梅竹馬。但看完電影之後很多小夥伴們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珍妮自始至終都不選擇阿甘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再來看看這部電影吧!
  • 《肖申克的救贖》VS《阿甘正傳》:天才封神不敵凡人追夢
    它們是《低俗小說》、《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獅子王》、《艾德·伍德》,而讓「安迪」領銜的《肖申克的救贖》排名第一。一個基督山伯爵式的古老故事,贏得今人的無上青睞,想必是因為主人公安迪寄託了人們對自由、希望、友情的最高禮讚,承載了人們對智慧、理性、毅力的最大嚮往,傾注了人們對智謀、成功、悲憫的最美想像!
  • 深度解析《阿甘正傳》:從3個角度探究阿甘成功的因素及現實意義
    《阿甘正傳》的敘事手法分析電影《阿甘正傳》講述的是發生在二戰後美國的事情,主人公阿甘是一個低智商的人,身體上也有缺陷,但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地通過奔跑來獲得更好的人生。在著名電影理論學家馬塞爾-馬爾丹著作《電影語言》中提到:電影節奏並不意味著抓住鏡頭之間的時間關係,是每個鏡頭的連續時間和它所激起的並滿足注意力的運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引起觀眾注意力和激發觀眾情緒的目的。不同的語言能夠在特定的影視作品中產生不同類型的審美深韻,可以給觀眾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審美體驗。
  • 曾經激勵過我們的阿甘,這次也絕不認輸!
    湯姆·漢克斯曾出演《阿甘正傳》《費城故事》等電影,他表示會遵照醫囑,及時更新情況。並提醒大家注意身體。湯姆漢克斯是好萊塢首個公開自己新冠確診的名人。《阿甘正傳》一定名列前位,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他是那個永不屈服,努力奔跑的「阿甘」,他用他獨有的人生方式激勵了很多人。
  • 《阿甘正傳》:一個傻子教給我們的6個人生真相
    阿甘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在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阿甘,得到的愛卻並不比別人的少。在困窘的人生裡,母親一直在用堅強和樂觀為阿甘的人生著色。阿甘天生殘疾,從小便要戴上腿箍行走,可是媽媽告訴他,這是一雙寶鞋,會帶你走遍天下。當別人嘲笑阿甘時,母親堅定地說:「福雷斯特,別讓人家說他比你強,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人人平等,他會給我們所有人腿箍。」母親一直堅信,阿甘和別人一樣,沒有任何不同。
  • 《阿甘正傳》的原型人物是誰?還是虛構故事?
    阿甘正傳的確在美國的歷史上,獲得榮譽勳章、代表國家參加國際運動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肯定會記載下來,但是沒有這樣的記錄和電影中的阿甘對上號,只有在小說《阿甘正傳》中能找到他的蹤跡。但現實生活中真的會有像阿甘的不公的人生一樣,努力奮鬥最終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勵志榜樣的真實故事,我們能在他們的經歷中發現,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阿甘身上的相同點,這也是電影的成功之處,以往我們觀看的電影都是天花亂墜的美好事物,但在現實中去不能找到相同點,但這會被描述成夢,只能在電影想像中才能實現。
  • 《阿甘正傳》:鞋子合腳不合腳只有穿的人才知道
    01 做好自己的角色,走好自己的人生雖然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小孩,但是阿甘的媽媽告訴他跟其他人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她讓阿甘上正常的公立小學。她儘量把媽媽的角色做好,教導阿甘要在上天給予的現有條件下做到最好,讓阿甘自己去探尋自己的命運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