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 讓數碼時代的插圖更溫暖

2021-01-15 中國經濟網

  數碼技術的廣泛應用讓插圖的繪製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傳統的架上手繪插圖似乎在走向沒落。數碼插圖真的會取代傳統插圖嗎?易於複製修改的數碼插圖是否存在藝術性下降的隱憂呢?

  數碼讓插圖靈光消逝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中宣稱,這是一個「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照相、攝影等機械複製技術使古典藝術的「靈光」消逝了,因為複製的作品,其物理的獨一性和對歷史文化信息的承載消失了。

  在數碼時代,滑鼠、鍵盤和數位版代替了筆刷、刻刀,編輯軟體讓創作者可以自由選取顏色和肌理,電腦屏幕是可以天馬行空進行塗鴉的紙張,作品還隨時可以發布到網際網路上。人們可以輕易地抹去或修改屏幕上的東西,這使創作過程逐漸變得模糊,失去個性。數碼插圖與傳統的插圖作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是實在可感可觸的一幅畫,它沒有素描的顆粒,沒有油畫的筆觸,沒有版畫的印痕肌理,沒有水彩的潤澤。

  界面由此變得與讀者疏離。閱讀時手與紙張的觸摸帶來的物質實在感,繪畫時手持畫筆與畫紙、畫布的交流過程,給人身心愉悅的感受,這是數碼時代的電子書和移動終端無法給予的。在信息社會,網絡成了數碼插圖作品傳播的快捷通道,屏幕、電子紙、電子書等數碼界面成為多數人日常視覺經驗的一部分,這使得在傳統媒介上的「讀圖」關係發生改變,逐漸變得冰冷、機械。

  網絡複製和傳播讓插圖過目即忘。大規模複製是數碼插圖最基本的特徵之一。但即使最完美的複製也總是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藝術作品的「靈光」。所謂「靈光」,即是藝術作品的「此時此地」,也就是獨一無二地獻身於他所在之地的這種特性。靈光是作者個性與激情最華麗的閃耀,不能忍受任何複製。大規模的複製即便未完全泯滅藝術作品中的「靈光」,至少也是使其暗淡了下來。

  在數碼時代,插圖與一個世紀以前相比,影響力已經擴大了數百倍,但單件作品的藝術含量卻普遍下降了。藝術作品數量日益增加,壽命卻日益縮短。在數碼插圖更加簡易、快速、大規模製造出來的同時,很多作品就好像阿倫·卡普勞曾經描述的「即興作品」,成為日常生活中「用過就扔」的文化垃圾。

  對話傳統讓插圖更溫暖

  如何在數碼時代保持插圖的藝術性,讓電子書籍和插圖多一點溫暖,和人類更親近呢?我們需要從傳統中汲取營養。

  從傳統書籍插圖認識手工的永恆魅力。我們稱讚一本好書,常用的詞是:圖文並茂。今天看的一些古代版畫,《水滸葉子》也好,《九歌圖》也好,《博古葉子》也好,我們都會被其畫面的工致所吸引。中國古籍的版畫插圖具有恬然悠遠的風格,雖寥寥數筆,卻有無窮意境。我們從中領略到的是人文精神,這些是今天的數碼插圖所極度匱乏的。中國近現代,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書裝藝術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當時,書籍封面設計都是手繪或者採用木刻,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封面插圖作品,如豐子愷、錢君匋等大家為書籍封面所作的設計。當時的印刷技術遠不如現在的先進,他們也享受不到電腦排版繪圖的簡易與便捷,手工感卻保留了書籍的文化氣息。

  閱讀古典插圖可以獲得文化的體驗。中國古版畫插圖在印製上,講究用松煙軟紙,以表達刀法和筆鋒,傳達中國版畫的精神。而這種手工印製的版畫插圖中,由於用力不均,紙張與版面油墨的不完全接觸造成插圖表面連續的線條偶有斷開,或者粗細不均,形成具有質感的肌理和痕跡,細細品味,別有一番滋味。從簡冊、捲軸,到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古人的智慧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在當今的書籍裝幀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到「古典情懷」,一種懷舊和回歸。現在許多書籍裝幀模仿古籍的形式,這也是一種對古閱讀文化的尊崇、敬仰和溫習。

  日趨強大的軟體功能在插圖設計中的運用,雖然會影響插圖設計的程序、方式和方法,但插畫本身的形式法則是不變的。是人的想像力、創造力,是文化積澱的審美內涵,讓技術最終成為進步的推動力量。技術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但我們對美的原始體驗與追求是具有人性溫暖的。在插畫設計中,我們要不斷去調整和把握情感與理性、藝術與技術的關係。筆者即以水彩手繪的方法,努力在畫面氣質上吸收中國水墨的東方韻味,並融入多年學院訓練的構圖和審美方式,力求在布局、設色、觀念和題材上追求現代感。

  手繪讓讀者感知溫度

  傳統架上的手繪插圖,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真性情,能讓筆刷握在手心的熱度,凝聚為注入畫面的能量,並用堆積在紙面的「真實物質」真切地感染讀者。

  手繪插畫能傳遞溫度。筆者於2015年創作出版的繪本《夏夜音樂會》,創作方法是水彩溼畫法,在手工水彩紙上,先打溼整個紙面,再用飽蘸水分和顏料的畫筆渲染整個畫面的色調,這個過程有時需要站立數小時,一氣呵成,之後再花費數日細緻深入刻畫局部,紙上空間慢慢地呈現出20世紀90年代的南方小城的夏日夜景。有讀者說,當帶著孩子翻開繪本第一頁,就好像真切地置身於南方「水汽氤氳」的夏夜,雖然她們看到的已經是掃描原作後印刷成書的畫作了,筆者在創作時由心產生的情感,傳遞到了手上的畫筆,和紙張,最終也通過水彩營造的意境,把溫度傳給了讀者。在這樣一個時代,人們需要溫情,數碼插圖無法取代傳統插圖的溫度。

  手繪插圖的觸感無法取代。社會在發展,技術在進步,藝術的真諦和內涵卻不會失去其意義。在電子垃圾泛濫成災、低俗審美充斥眼球的世界裡,紙張和手繪蘊含的美感和人文關懷是不可取代的。在好的手繪作品中,讀者,尤其是孩子,不僅能觀察到插圖中人、動物和環境的每一個細節,還能感受到繪畫過程中水彩的流淌、鉛筆的觸感,以及它們在紙張上產生的肌理、韻律和呼吸。

  在一段時間裡,藝術素養良好的插圖畫家消耗不菲的時間精力,繪製一張創意獨特、品質精良的插圖,收益卻顯得不成比例。雖然加快創作,提高經濟效益,可以選擇電腦繪畫,或者降低作品的藝術品質,大批量接要求不高的插畫稿件,但一些插畫師仍「頑固」地堅持插畫的品質,手繪每一張插圖。生活充滿著辯證法。我們曾經追求工業化和大規模複製帶來的便利,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時代的審美開始向手工藝回歸,手工藝的情感價值、審美價值和經濟價值正在重估。

  在數碼時代,手繪插圖正在迎來新的春天。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

相關焦點

  • 科學插畫的前世今生:有了數位相機,還需要科普畫家手繪嗎?
    科學插畫的博物學性質 回顧科學史,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學科:Natural history,字面意思「自然史」,不知道怎麼跨度譯成了更討人喜歡的「博物學」;科學插畫便同這門學科有很深的淵源,更具體地說,跟博物學之源起的奇物櫃(Cabinets of curiosities)緊密相關。
  • 非常小清新的一組水果蔬菜手繪,超級喜歡
    插畫師「inky.diary」的水果蔬菜手繪插圖,我很喜歡這種構圖簡單,顏色溫暖,感覺很有一股小清新的感覺。開心的桃子、火辣辣的辣椒、溫柔的蘿蔔還有甜甜的草莓,真的超喜歡。插畫師「inky.diary」的水果蔬菜手繪插圖,我很喜歡這種構圖簡單,顏色溫暖,感覺很有一股小清新的感覺。開心的桃子、火辣辣的辣椒、溫柔的蘿蔔還有甜甜的草莓,真的超喜歡。
  • 細說中國古籍插圖的起源
    這些圖是用刀刻在龜甲和獸骨一類天然材質的「版」上,應該說後世版刻插圖的技法,已經萌芽於其中了。中國的古書,以其生產形式而言,大致可以劃分為寫本書和印本書兩個時代。在漢代以前,人們將書抄寫在竹簡、木牘等天然載體或縑帛等絲織品上。《漢書·數術略》著錄耿昌《月行帛圖》二百三十卷;《兵書略》兵家總記五十三家,有圖四十三卷。
  • 「手繪彩鉛筆漫畫」七龍珠插圖(玄武劍漫畫)
    RT:首先放上一張成稿:【作品名稱】七龍珠插圖【作者】玄武劍【作品尺寸】A3(8開)【作品性質】臨摹,手繪這幅插圖最早在2000年繪製過,我在一個大坑坡上撿到了這張髒兮兮的《畫王》封底,處理乾淨後作為自己的資料收藏了起來,一遍又一遍的臨摹,感覺這個組合人物非常有魄力。
  • [插圖繪本]《餵!小孩兒》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插圖繪本,是我們的老朋友皮痞祖推出的微童話新作——《喂!小孩兒》和《童話與童畫》。歡笑、天真、溫暖、有愛讓人忍不住發出感嘆:「喂!小孩兒。」全書氣氛輕鬆愉悅,故事溫暖動人,以最簡單的文筆,記錄最純善的童年成長。
  • 插圖/手繪『我的口袋裡藏著從你城堡逃跑的星星。』
    插圖/手繪『我的口袋裡藏著從你城堡逃跑的星星。』
  • 配有精美的手繪插圖……這樣的親子讀書筆記,你見過嗎?
    讀書筆記每周一篇,手寫的讀書筆記,並配有精美的手繪插圖……這樣的讀書筆記,你見過嗎?昨天,記者在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第18屆閱讀節的閉幕式上,見識到了獨特的讀書筆記。「一開始沒當回事,準備隨便寫兩句,後來翻到前面家長的讀書筆記,工整的文字還配上了插圖,頓時覺得壓力大了。」雖然老師並沒有強調具體怎麼寫,但她認為還是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必須認真完成。嵇豔告訴記者,居家抗疫期間,她和女兒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兩個人還比賽分享讀後感,兩人加起來至少讀了60多本。
  • 設計界的常青樹——手繪風格運用與案例分析
    數碼時代的平面設計基本上所有都是電腦操作或合成,人手做的工作越來越少,哪怕是專職從事平面設計,手繪好像也不是必備的技能了。前段時間阿里AI每秒製作8000張海報,也讓人不得不懷疑人手繪畫是否就這樣式微下去。但細想之下,手繪的特質真的是機器就能輕易替代的麼?
  • 北航教師手繪200多幅插圖出版流體力學科普書籍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繪圖/楊昕雨教了十幾年流體力學後,他決定「冒天下之大不韙」寫一本書,親自手繪200多幅插圖,排版、設計封面,先後印刷6次,供不應求,施普林格和劍橋大學都想出版。
  • 【柚子插畫·13期水彩手繪】冬日插畫之旅,溫暖起航!
    13期水彩手繪插畫班開課時間2019年11月26日首先來看下柚子老師的水彩作品吧!萌萌的畫風說不定可以戳中你純粹的心靈!水彩班我們學習這種畫風哦~❤️數碼板繪課程詳情戳連結:【柚子插畫·23期數碼板繪】冬日插畫之旅,溫暖起航!
  • 美圖秀秀推出人工智慧手繪特效 深度學習「一秒轉手繪」
    圖片處理 從傳統算法走入人工智慧時代天使之戀、十裡桃花、童話萌主、櫻之少女、人魚眼淚、暗夜女爵,美圖秀秀「手繪特效」的六種風格或唯美浪漫、或古典優雅、或萌力十足、或暗黑神秘,看上去很像小時候看過的一些青春雜誌插圖,但在當時人們想像不到,在人工智慧時代,用戶可以通過圖片處理APP一秒鐘擁有自己的手繪頭像。
  • 王蒙御用插畫師:為王蒙著作手繪漫畫約200幅(圖)
    之後,吉建芳又為王蒙「人生智慧」文字配了一些手繪漫畫。儘管兩人年齡相差41歲,但在藝術感覺上他們卻有一種默契。2012年6月,王蒙終於答應在家中接受吉建芳的採訪。當天前面有央視一個欄目組採訪,後面有出版社老總約見,吉建芳只有半個小時時間。
  • 零基礎繪畫教程—如何把手繪圖變成數碼圖?
    ——扶南 近幾天有點懶怠,不想畫畫,就把原本手繪的畫使用「掃描全能王」掃描一遍,傳送到電腦,用ps扣出來,再打算製作成手機屏保。今天分享的內容是如何利用ps把色彩單一的手繪圖摳出來,製作成數碼圖,明天分享如何把圖片製作成手機屏保,有興趣的可以試試玩玩,自己製作一張專屬手機屏保。工具:PS軟體。
  • "丁丁歷險記"手繪插圖拍2125萬 創世界最高漫畫拍賣價
    新華社巴黎5月24日電 (記者邢建橋)法國艾德拍賣行24日以約250萬歐元(約合2125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賣了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1937年創作的《丁丁歷險記》的一幅手繪插圖,創造了漫畫拍賣的世界最高價格。   此次拍賣的成交價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
  • 手繪玻璃杯 溫暖冬天
    近日,北新橋街道海運倉社區在社區活動室舉辦了主題為「手繪玻璃杯 溫暖冬天」活動,20餘名社區居民參與其中。一大早,工作人員便將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玻璃杯和各種手繪工具擺放好,馬上大家將會把杯子繪製成獨一無二的屬於我們自己的限量款。
  • 繪製各種風格的插圖時的筆刷設定
    繪製動畫、CG、水彩、厚塗插圖時如何設定筆刷?怎麼樣設定筆刷繪製動畫、CG、水彩、厚塗插圖?如何設定筆刷?學習繪畫難嗎?應該怎麼樣學習好繪畫?如何學習繪畫?想必這些都是繪畫初學者們經常在想的問題吧,想繪製動畫、CG、水彩、厚塗插圖時,卻不知道如何設定筆刷那麼,今天畫學反應就在網絡上收集整理了,來自插畫家Sin:cK老師關於繪製動畫、CG、水彩、厚塗插圖時筆刷設定的教程給大家,教程非常簡單,趕緊來看看叭:在還不習慣使用數位方式上色時,應該會產生像「要用什麼筆刷才能辦到這種塗法呢
  • 名牌在疫情下的數碼時代,LV巴寶莉搶奪電競市場,Loewe深耕虛擬店
    今年一整年時尚業都在疫情的陰霾下,受到極大影響,筆者所在的紐約市,奢侈品牌不但要面對疫情封鎖,還要自主裝上木板防止跌宕起伏的社會形勢,客人們更不可能親自到店鋪選購,所以在今年,各大品牌都在網上購物上發力,居家購物也成為不少人的新習慣,時尚品牌為迎合改變,保持生意,更方便顧客,數碼化成為了新趨勢。
  • 名牌疫情下的數碼時代,LV巴寶莉搶奪電競市場,羅意威深耕虛擬店
    今年一整年時尚業都在疫情的陰霾下,受到極大影響,筆者所在的紐約市,奢侈品牌不但要面對疫情封鎖,還要自主裝上木板防止跌宕起伏的社會形勢,客人們更不可能親自到店鋪選購,所以在今年,各大品牌都在網上購物上發力,居家購物也成為不少人的新習慣,時尚品牌為迎合改變,保持生意,更方便顧客,數碼化成為了新趨勢
  • 手繪學習怎麼入門到進階?設計師掌握這些技能薪資分分鐘上漲30%
    如果設計師和PS既懂平面設計又懂手繪的設計師誰比老闆更受歡迎?雖然我以前分享過一些插圖教程但他們更有針對性所以今天飯糰給大家帶你來了140G四套全方位手繪插畫課程為什麼是全方位的?適合人群:零基礎的同學,需要高級插圖的同學手繪插畫基礎篇全套課程+手繪插畫人物篇全套課程+手繪插畫場景篇全套課程+
  • 插圖藝術字
    提到字型與插畫,我更喜歡帶有一點懶散感而更加自然的作品。這種美學似乎也能吸引消費者。但是這項作業的困難就在於我必須創造大量的草圖,以達成完美效果。在我最愛的一個系列裡(如下圖),你可以看到我結合了圖像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