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生態 煥未來:EOD模式引領中國城市發展步入生態文明新時代

2021-01-18 和訊網

  綿延漫長的海岸線上,中國的海濱城市正悄然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而這緣起於很多人的居住夢想——倚海而居:碧海藍天、陽光充沛、氣候宜人、空氣潔淨、環境優美……

  上述這些深入人心的人居理想,卻受制於種種掣肘:我國1.8萬公裡的海岸線多為巖岸,優質平坦的沙岸屈指可數;國土幅員遼闊,南北溫差甚大;從沙塵到霧霾,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並不能一蹴而就……

  自北向南,人們如候鳥一樣逐海而居,這部人居遷徙進程史伴隨著我國房地產政策調控而趨於理性。然而,逐海而居的人們從未對實現海居生活的夢想有所懈怠。

  陸地以南 海島以北——朝滄梧而夕北海

  地處北緯21°的北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端,瀕臨北部灣東北岸,堪稱「中國最大的天然氧吧」,適宜的氣候、優良的空氣,成就了北海得天獨厚的「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之名。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北海城市建設在近年來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一大批「新北海人」的湧入,見證了北海發生的巨變。

  三面環海的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也是西部地區獨家擁有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和鐵路的城市。按照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的發展戰略,北海正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北海房地產市場逐步進入穩健發展期,而「新北海人」不同於隔海相望的海南,坐擁優越的海岸條件、充沛的自然資源,在全新理念的指引下,踐行著前所未有的人居理想。

  北海銀灘以東的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享有7.9公裡黃金海岸線,坐擁國家4A級千頃紅樹林景區。項目以「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為靈魂,融合旅遊、文化、生態等多元素,匯聚生態紅樹林景區、主題公園、海絲路博物館、主題酒店、景觀運河、絲路古鎮等多業態,是北海乃至廣西區內規模最大、海岸線最長的一線海景生態旅遊項目。


  中信國安城市重磅打造的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見證了北海城市的發展與成熟,以EOD模式為引領傾力開發,保持北海的原有風貌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保留北海獨特的人文積澱和濃鬱的風俗民情,全面構建生態文旅型綜合體城市。

  EOD模式書寫北海生態城市名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必須「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等六大原則。中信國安城市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發展理念,積極推動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可持續發展,前瞻性地提出了EOD模式以生態引領城市可持續發展,強調生態建設在城市建設中的引領作用,致力於解決城市建設、經濟發展與環境的矛盾,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北海中信國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隸屬中信國安城市,基於母公司的發展戰略定位及社會責任,積極踐行EOD模式建設的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顛覆傳統的產品生態理念,依託北海優良的自然生態,結合北海總體規劃和生態規劃,先後開展區域生態水系建設工程、項目區域的鹽澤土土壤修復工程以及景感生態示範區等建設工作,構築優質健康的人居環境。

  好看的海景並非千篇一律 有趣的住宅始終萬裡挑一

  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因地制宜,針對所在地7.9公里海岸沿線包含的海洋、紅樹林溼地、木麻黃林、沙灘、灘涂、河道、海灣等多樣性旅遊資源,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和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拓展紅樹林生態環境、研究保護珍稀植物,建設海洋生物多樣性生態示範區,提升區域生態系統服務水平,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生態環境服務及生活品質提升的需求,從而實現EOD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目標。


  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不僅滿足倚海而居,基於EOD模式生態導向城市空間形式的構景要素,打造人工運河構建豐富的生態空間。規劃設計了總面積約25.21公頃、總投資約4億元的水系項目,目前已完成一、二期水系及景觀生態工程和部分區域鹽澤土的改造,將提升整體景觀環境水平,滿足項目區域19平方公裡的雨水排放需求,滿足區域水環境的交互載體和海綿城市建設需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協調水循環各環節利用,實現水資源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淨化,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性。


  在積極推進資源與生態有機結合的同時,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在同一片區域上適時滿足人們24小時內的三個階段需求:事業工作、家庭休憩、休閒娛樂,擁有金融商務、娛樂休閒、旅居生活、高端文娛等各大配套設施,項目內希爾頓逸林酒店與水樂園、紅樹林生態公園、海絲博物館等文旅配套緊密配合,已全面步入實施階段:「海絲文化」水上樂園已經動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北海旅遊新熱點。醫院、學校、遊樂場一應俱全,在消費細化升級的當下,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核心訴求,實現中產階級人群的和諧人文理想,盡享獨特自然生態。


  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希望通過EOD模式開啟戰略發展新境界,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一種有效的實踐途徑,優化提升北海的城市生活環境,在開發中保護自然生態,守護北海的碧海藍天,傾力打造全新生態模式下、24小時不落幕的新型海洋城市綜合體,以「生態、宜居、旅遊、休閒、度假」的高端品質致敬後美好時代人居生活。

  

(責任編輯:徐帥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焦點

  • 王夏暉:綠色發展、生態文明成為時代最強音、主旋律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生態文明·現場】2017年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歷史增長最大
    高峰會結合全球和我國發展現狀,探究通過能源綠色轉型助力全球減貧新途徑,專家一致認為,綠色轉型將成為未來發展新趨勢,而發展可再生能源則是轉型成功的關鍵鑰匙。 「創新發展與綠色轉型」高峰會現場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生態文明首次被提升至「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的高度,我國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 智庫|張永生:以生態文明新思維重新定義黃河流域發展
    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黃河流域,在農業時代興盛,工業時代一度落後;在生態文明時代,又以新的發展範式走向復興、走向世界。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進程。中國過去70年取得的發展奇蹟,不只是簡單學習西方工業化經驗的結果,背後更是5000年無形的中華文化共同作用的產物。隨著傳統工業化模式不可持續的弊端日益暴露,在中華文化基礎上產生的生態文明新發展範式,已經成為中華文化復興所必需,亦有助於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
  • 《設計》專訪|丁繼軍:思維方式轉換是生態文明時代環境設計應對與...
    本次訪談中的思考與實踐的小結是2009年以來,丁繼軍、楊小軍、張小波和翁旨遠等多位老師,依託浙江省生態文明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學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和藝術與設計學院,面向鄉村振興、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圍繞浙江美麗鄉村、特色小鎮、未來社區等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大設計需求和設計問題,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特別是聚焦新時代生態文明的「生態協同」理念,面向以「新文化生活空間系統設計
  • 智庫訪談|張永生:以生態文明新思維重新定義黃河流域的發展
    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黃河流域,在農業時代興盛,工業時代一度落後;在生態文明時代,又以新的發展範式走向復興、走向世界。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進程。中國過去70年取得的發展奇蹟,不只是簡單學習西方工業化經驗的結果,背後更是5000年無形的中華文化共同作用的產物。隨著傳統工業化模式不可持續的弊端日益暴露,在中華文化基礎上產生的生態文明新發展範式,已經成為中華文化復興所必需,亦有助於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
  • 聚焦生態文明 探索新時代地質教育發展新方向
    黨的十九大對「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為新時代地質人才建功立業創造了新機遇,提出了新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根本遵循。在這樣的背景下,新時代地質教育亟待立足優勢、順應形勢,加快推進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努力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地質人才。
  • 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代表作──天津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
    將天津正在加緊推進的七裏海、大黃堡、團泊、北大港四大溼地保護修復和渤海海岸線綜合治理等生態工程貫通起來,形成京津冀區域內從山到海的生態通道,切實築牢首都「生態護城河」。  建設綠色生態屏障,也是天津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的「宣言書」。
  • 雄安擬開「碳中和」時代 — 2020中國雄安生態文明論壇將啟幕
    「2020中國雄安生態文明論壇」,即將於2020年12月28日在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盛大啟幕,會期兩天。與會人員將共同探討:中國雄安——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未來之城,如何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體現「綠色雄安質量」。
  • 越秀商投賦能全新商業生態 悅享會打造「人貨場」私域共享平臺
    「後疫情時代,需要我們去做商業生態的運營者和賦能者,持續助力企業發展。」越秀地產黨委書記、董事長林昭遠表示,悅享會是越秀地產商業板塊(簡稱「越秀商投」)響應政府號召,打造樓宇經濟生態圈之重器,是越秀地產打造「好產品、好服務、好品牌、好團隊」四好企業,實施數位化轉型的重要舉措。
  • 黨建紅引領生態綠——湖南省生態環境廳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生態環境...
    會議要求,深刻領會、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三高四新」戰略中作出生態環境部門的新貢獻,統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做到兩手抓、兩促進。全年中,將黨中央重要會議、重要文件和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生態環境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講話精神作為「首要議題」學習的廳黨組會、廳務會,達到52場次。
  • 【文明實踐在行動】保護生態 阿爾山市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在行動
    【文明實踐在行動】保護生態 阿爾山市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在行動 2020-12-17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使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未來藍圖作出了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  四是構建生態環境保護治理融入到經濟、政治、社會與文化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的「五位一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 北京大學第四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與社會生態轉型博士生論壇」舉行
    郇慶治認為,如果說歐美「綠色左翼」學者更多是致力於「綠色資本主義」話語與實踐批判基礎上的「社會生態轉型」或「超越發展」努力,那麼,當今中國生態馬克思主義者則應著力於「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念的理論闡發與實踐推動,從而融入國際綠色左翼的理論話語與政治戰略,並為社會公正與生態可持續的全球未來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歷史自然的形成和發展
    也正是在這項偉大工程中,習近平同志提出了享譽四海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開創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國先河,也為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發展範式。針對浙江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的環境問題,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你善待環境,環境是友好的;你汙染環境,環境總有一天會翻臉,會毫不留情地報復你。這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茶人分享: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
    鄉村的產業發展要把握好大局,統籌兼顧,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確保產業鏈的生態環保性,在環保建設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產業發展,達到生產空間的高效性,體現出山清水秀的生態鄉村空間。捨棄那些未達標的生態環境功能、布局要求等,堅決杜絕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企業和項目,這主要體現在嚴格控制鄉村的能耗,確保排汙體系的環保性。通過環保體系促進企業產業鏈的發展,形成有效的生態環保體系,體現出生態宜人的鄉村經濟發展模式。
  • 生態文明引領如何唱好「雙城記」?成都這場會上找答案
    四川在線記者 楊藝茂11月26日,由四川省生態文明促進會、西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主辦的「生態文明引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建設研討會」在成都市溫江區舉行,圍繞如何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多位行業專家就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
  • 孫金龍:全面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徵程
    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我們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加快建設美麗中國。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 |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
    在縣域發展過程中,蒙陰縣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出以生態優先倒逼、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以臨沂市委、市政府將蒙陰縣作為生態縣單獨考核為契機,對應建立起對鄉鎮街區、部門的分類考核指標體系,其中生態發展所佔分值達到總分值的73%,把生態文明建設政績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樹立起以生態文明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鮮明導向。探索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生追究機制。先行先試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和環境責任離任審計,對損害生態環境、破壞生態原貌實行責任終生追究制度。
  • 未來,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有新目標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保護好,並明確要求雲南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 2018-2019年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第四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黃潤秋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指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從實踐到認識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要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堅決貫徹,以生態文明示範建設和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為契機,推動各地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不斷壯大生態經濟,培育高質量發展綠色增長點,推動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