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南昌高新區「三風」榜樣人物推薦活動在各村、社區、區屬各單位陸續開展,一批榜樣推薦人物從中脫穎而出。這些榜樣人物都是百姓身邊的普通人,卻在不同時期、不同崗位、不同領域,用不同的方式為高新區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正能量。南昌高新區微信公眾號【「三風」榜樣在身邊】系列展播,今天推出《退而不休!萬仁道防疫一線勇擔當》。
萬仁道是南昌高新區麻丘鎮衛生院的一名退休醫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他主動請纓,來到當地的集中留置觀察站這個最「危險」的地方工作。兩個月的時間裡,他用責任與擔當,守護著當地百姓的生命健康與安全。
老村醫主動「請戰」 勇上前線
「萬醫生,我喉嚨有點不舒服?」
「來,我給你看看。」
在麻丘鎮衛生院,64歲的返聘醫生萬仁道正在給前來就診的患者診治。雖然現在工作已經趨於日常,但只要翻起留置觀察站的資料,萬仁道就能清楚地記起那兩個月的點點滴滴。
麻丘鎮是南昌市武漢返鄉人員較為集中的區域。年初,2000多名武漢返鄉人員給麻丘鎮疫情防控帶來了極大的壓力。1月29日,麻丘鎮航城賓館新冠肺炎集中留置觀察站正式啟用,急需一名醫生進駐,得知這個消息後,萬仁道沒有任何猶豫,向醫院提出了申請。
「我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有實戰經驗。作為一名醫生,我有技術,有經驗,也有心理準備;作為一名黨員,我有責任,有義務,到這個戰場上去,我覺得我再合適不過了。」萬仁道向黨組織報告。
接到萬仁道的報告,麻丘鎮衛生院院長閔忠兵心裡五味雜陳。閔忠兵說:「他年紀也60多歲了還有糖尿病,說不擔心,這是假的。但是,在那種緊急的情況下,我沒有太多的時間考慮,我覺得他業務能力很強,工作認真仔細,這麼重要的崗位,需要一個像他這樣的醫務人員進駐進去。」就這樣,萬仁道帶著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的藥和幾件換洗的衣服,在當天就進駐到觀察站了。
觀察站裡的「拼命三郎」
「你今天會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嗎?會咳嗽、會胸悶嗎?」
「沒有什麼,感覺還好!」
「那就好,來量個體溫。」
「36.5℃,體溫很正常,別擔心,隔離結束了就能回去了。」
「謝謝,萬醫生。」
作為一名主治醫師,萬仁道牽頭負責站點的醫學觀察工作,把隔離人員的每日信息登記在案,為當地防控工作提供了切實可靠的數據和信息。但這項工作其實並不輕鬆,因為萬仁道不僅要照顧好他們的身體,還要安撫他們的焦慮情緒。
3月的一個上午,觀察站住進了一家人,這一家十幾口都是屬於密切接觸者,從年輕到年長的都有。剛一住進來,李女士(化名)的就表現的非常害怕,因為她的丈夫是確診患者,她覺得自己感染的機率非常地大。
為了穩住李女士一家人的情緒,萬仁道每天都會不厭其煩地跟李女士一家灌輸醫學常識、新冠肺炎知識,經常匯報正在接受治療李先生的最新進展,就這樣李女士一家人漸漸地平靜下來,並樂意配合萬仁道的工作。在隔離結束後,李女士還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給他。
「我覺得自己是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但群眾的認可,讓我覺得我的工作就更有意義了。」萬仁道感慨道。
在隔離站的日子,萬仁道除了扮演心理醫生外,還是一個「全科醫生」。因為隔離進來的人,有即將生產的孕婦,有正在讀書的學生,還有長期患病的老人,他們個個問題都不一樣,需要關注的也不一樣,萬仁道唯有認真仔細地對待每一個人。
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在觀察站留觀的有近百人,最多的時候共居住過60多人。萬仁道每天都是24小時待在那裡,時刻準備著,每天行走3萬多步,體溫槍用壞了4個。高強度工作讓萬仁道老毛病復發,嗓子也啞了,身邊的家人朋友勸他不要這麼拼命,但他總是說沒事,為此,同事們都笑稱他是「拼命三郎」。
「有時候半夜三更打來電話說有情況,我們就立馬過來,然後對隔離人員進行進一步診斷,如果有發熱情況,我們會安排車輛對其進行轉移。我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一整天都沒有人發燒。」萬仁道笑道。
繼續紮根基層 服務群眾
「拼命三郎」的堅守沒有被辜負,其他的年輕醫務人員看到萬仁道經驗豐富又如此拼命,打心底佩服,迅速團結到他的周圍形成了一個有力的戰鬥團隊。
閔忠兵說:「他是我們團隊中的榜樣,是我們的定心丸,激勵著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我們要向他學習。」
疫情漸漸平息後,他回到了麻丘鎮衛生院的工作崗位上。他說,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和將來,他都將繼續紮根基層服務群眾。
萬仁道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衝鋒在前是我的應盡之責。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守護他人的健康是我的畢生使命,老百姓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心願。」
供稿:區機關黨委
原標題:《【「三風」榜樣在身邊】退而不休!萬仁道防疫一線勇擔當》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