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的錢花哪兒了?10年儲蓄增長不到1倍,GDP被重慶追趕

2021-01-08 市界

近日,在第一財經發布的35城2010年到2019年居民儲蓄增幅排行中,廣州以93.3%墊底,成為35城中唯一一個增幅不到100%的城市。

也就是說,假設一位廣州市民2010年的儲蓄存款為100萬,那麼到了2019年其儲蓄存款只增長了93萬。

與之相對應的是,這一榜單的前三位合肥、重慶、長沙的居民儲蓄增幅分別達到278.3%、205.8%與200.7%。在北上廣深中,深圳增幅最大為138.4%,北京為119.4%,上海排在倒數第二,只有102.7%。

而在36城居民儲蓄排行榜中,廣州以1.80萬億位居第三,僅次於北京(3.73萬億)、上海(3.17萬億元),但重慶(第四,1.79萬億)的超越之勢不可阻擋。

第一財經報導稱,如果拓展到20年來看,2000年,廣州居民儲蓄餘額是上海的88.7%、是北京的77.6%,超過了重慶和深圳之和。但現如今,廣州居民儲蓄餘額雖然仍位居第三,但僅為上海的56.7%、北京的48%,即將被重慶和深圳趕超。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表示,廣州作為千年商都,傳統商貿業很強,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非常發達,早期藏富於民,很多人是「一鋪養三代」,以前一個幾平方米的鋪位轉讓費動輒上百萬,集聚了大量的財富。但近年來,傳統商貿受到電商等新經濟衝擊很大,批發市場空位很多。傳統的產業受到影響,新興產業、高新產業發展又不夠突出,居民儲蓄增長也就比較慢。

體現在城市經濟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從1989年起經濟總量就位居全國第三的廣州,在2017年GDP總量被深圳超過退至第四,2020年前三季度重慶超過廣州231.24億元。

重慶的發展為何如此迅速?市界了解到,2010年,重慶啟動公租房規劃與戶籍制度改革,這兩項舉措成為重慶吸引沿海產業轉移的重要手段,也極大提高重慶的產業競爭力。兩項舉措相輔相成,被稱為「重慶模式」。

彼時,重慶提出在未來3年建設4000萬平方米的公租屋,解決100到200萬人的居住問題。居住問題解決後,重慶便開始吸引勞動人口落戶。從2013年開始,重慶陸續引入300萬農民工進城給予城市戶口。有了勞動人口,重慶又提出要加強建設IT產業集群,引入了惠普、思科等品牌企業。

「重慶模式」啟動後,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表示,過去一段時間重慶城市化進程較慢,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可吸引農村人口往城市轉移,為產業成長提供充沛而穩定的勞動力,讓重慶在沿海產業往西部轉移過程中把握先機,而通過公租房等保障方式,能讓農村轉移勞動力在城市生存下來、穩定下來。

從住房到勞動人口再到承接產業轉移,一個經濟閉環逐漸形成,並帶動重慶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4年重慶GDP排名超越蘇州,上升至第六位,2017年超越天津,進入前五,2020年前三季度重慶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7萬億元超過廣州的1.75萬元,暫居第四。

(作者 | 市界 王帥國,編輯 | 朗明)

相關焦點

  • 重慶用28年追趕廣州,GDP五強城市大洗牌,下一個就是深圳?
    中國城市的發展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也許你今天還在風口浪尖,也許明天就會倒下,不知不覺,今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三,久而久之,中國城市的GDP在前三個季度陸續發布,最有意思的是金字塔頂端的城市,今天我要說的是重慶用28年追趕廣州,GDP五強城市大洗牌,下一個就是深圳?
  • 2020年上半年重慶GDP超過廣州,說明了什麼?
    在一個艱難的上半年裡,重慶奇蹟般實現了經濟的正增長。而四大公認的一線城市,僅深圳增長了0.1%,廣州以-2.7%的縮水,在GDP的比對中,被重慶超過了200多億。這種位次上的變化,不被注意到是不可能的,於是各種解讀都出來了。
  • 2020年上半年重慶GDP高於廣州,上北深廣一線城市格局要被改寫?
    就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重慶對廣州的追趕反超,幾乎是包圍式的——論GDP總量,重慶從去年落後23億元,變成超出240億元左右。論增速,重慶為0.8%,不僅實現了正增長,而且高於我國上半年GDP增速2.4個百分點;而廣州只有-2.7%,比全國增速還要低1.1個百分點。其他領域重慶同樣優勢明顯。
  • 重慶上半年GDP超廣州背後:工業化和後工業化的不同
    「其實2019年重慶和廣州就差一點點,所以今年上半年重慶超廣州,甚至可能全年超廣州。」8月13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郭萬達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重慶總面積是廣州的10倍,常住人口大約是廣州的1倍,所以經濟總量超越廣州並不奇怪,但重慶的人均GDP是廣州的一半。
  • 「五一」盤點:廣州住酒店的遊客比清明多1倍
    廣州雲臺花園受歡迎12年來最長的「五一」小長假已經收尾,旅遊行業交出不錯的答卷。以探親遊、周邊遊、郊區遊為主題的小長假旅遊帶動目的地消費,旅遊信心也穩步恢復。線上旅行社大數據顯示,全國入住酒店的遊客較清明假期增長2.1倍,廣州增長也達到1倍。
  • 省會城市2019財政支出大盤點:錢都花哪兒了?
    全國31個省會城市/直轄市中,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最高的是上海,達到8179億元,幾乎是排名第三的重慶的2倍,是排名末尾的海口的30倍。共有7個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過2000億,除四大直轄市外,還有一線城市廣州和新一線城市武漢、成都。共有17個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過1000億,6個城市不足500億。
  • 去哪兒網:清明假期度假型酒店預訂量環比增長1.2倍
    4月2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去哪兒網獲悉,在即將到來的清明小長假,城市周邊遊、1小時高鐵遊率先「破冰」,國內度假型酒店預訂量環比前一周增長超120%。回顧3月份,已有重慶、江蘇、雲南、四川、陝西、上海等十餘個省市陸續恢復旅行社企業部分經營活動,全國範圍內也有近4000家景區開放經營,旅遊業逐漸復甦。
  • 去哪兒網:清明假期度假型酒店預訂量環比增長1.2倍
    城市周邊度假型酒店受青睞「回顧3月,已有重慶、江蘇、雲南、四川、陝西、上海等十餘個省市陸續恢復旅行社企業部分經營活動,全國範圍內也有近4000家景區開放經營,旅遊業逐漸復甦。」去哪兒網有關負責人介紹,但疫情也對遊客出行偏好產生一定影響,去哪兒網發現,清明小長假期間,遊客更喜歡城市周邊的度假型酒店。
  • 重慶僅1122.6億元,2020年1-7月杭州蘇州重慶三大主稅收入情況
    2020年1-7月杭州蘇州重慶三大主稅收入情況杭州1-7月,杭州三大主稅收入為1959.4億元;其中,增值稅896.4億元、企業稅754.25億元、個稅308.75億元。蘇州1-7月,蘇州三大主稅收入為1825.13億元;其中,增值稅980.04億元、企業稅682.47億元、個稅162.62億元。按目前情況來看,年底將會逼近廣州,未來幾年內有望超過;當然蘇州並非地級市,它是享受副省級經濟特權待遇城市,絕對不是其它地級市(包括珠海)可比。
  • 五一去哪兒?3小時周邊遊率先恢復,重慶到成都高鐵最火
    重慶市內多條線路受歡迎今年五一假期是自2008年取消黃金周后,12年來最長的一個「五一」假期,不少人4月30日就將踏上旅途。去哪兒網數據顯示,在跨省、跨境跟團遊還未恢復的情況下,今年遊客出遊目的地多集中城市周邊和省內遊,其中深圳北-廣州南成為熱度最高的火車線路,北京至北戴河、上海至德清、重慶至成都的部分車次已經售罄。去哪兒網數據顯示,與清明「小長假」相比,今年五一假期的出遊時間顯然更加充裕,遊客的出行選擇也更豐富,因此高鐵遊範圍已經從「1小時生活圈」擴大至3小時度假路線。
  • 法國2019年四季度GDP環比萎縮0.1% 2019年全年增長了多少
    北京時間31日消息,法國國家統計機構INSEE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意外環比萎縮0.1%,因為消費者支出和企業投資增長放緩,加上企業減少庫存。
  • 愛理財的上海人人均存款才這麼點?錢都去哪兒了?
    都說上海人精明,有錢,尤其是愛理財。很多人對上海人的印象是:一旦拆遷就有數千萬資產和n套房,就連上海丈母娘找女婿,都要求理財年化收益率達到10%。全國只有10%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上海的平均工資就有9000多元。不過,最近有個數據讓人大跌眼鏡。有媒體報導說,上海人均存款是——13萬元。
  • 上海GDP接近6000億美元,追趕紐約東京,全球排名第幾?
    去年9月份,全球航空連接性排名前五位的城市是:倫敦、上海、紐約、北京、東京;然而,到了2020年9月,全球前五強的排名已經變成: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和芝加哥。可以發現,前4座城市都來自中國,這離不開中國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 廣州銀行衝刺A股 發力零售業務 信用卡貸款5年增長近10倍
    截至2019年末,廣州銀行資產規模達到5612.31億,近年來廣州銀行發力零售業務,零售貸款從2014年的146.48億,增長到2019年底的1327.3億,增幅達到806.13%。其中信用卡貸款餘額從2014年底的57.8億,增長到2019年底的604.57億,增幅945.97%。
  • 十一長假景區搜索量漲11倍,去哪兒網推出景區旗艦店
    日前,去哪兒發布《2020年十一長假景區預訂報告》,10月3日各景區將迎來國慶長假的人流高峰,北京故宮、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上海迪士尼樂園等景區成為熱度最高的景區。為了幫助景區直接觸達遊客、打通景區線上線下各類服務,在讓遊客實時掌握景區活動信息的同時,獲得更多優惠產品,9月15日,古北水鎮旅遊旗艦店、烏鎮旅遊旗艦店正式在去哪兒網平臺上線。
  • 上億年輕人被「這些」影響,10年漲22倍!千萬別讓它「毀你一生」
    2019年最大的電商節雙十一,天貓淘寶銷售訂單金額達到了2684億元,購物電商平臺的新用戶也以持續增長的數據不斷增加,消費群體種類越來越多,用戶類型越來越廣,馬雲認為,中國有13億人的市場,中國的消費市場是巨大的,潛力也是無限的。 但其實儘管消費能力高,但是負債能力也高,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未償逾期信用卡規模達到906億元。
  • 中國第三個GDP突破萬億的地級市,今年誕生,卻未入選新一線城市
    比如,我們常說的中國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就是中國gdp最強的四大城市,30年前,東北地區很耀眼,在前10個城市中佔據了幾個位置,為什麼呢?當時的哈爾濱、大連、瀋陽本身就是gdp前十,工業基礎雄厚,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開放,東北地區逐漸弱化,gdp自然下降,所以發展狀況和gdp也是相互影響的,像以前三個區號的瀋陽、西安等城市,曾經可以說是風光無限,現在卻因為gdp薄弱而被國民遺忘,相反,深圳、杭州等城市也因為gdp的強勁增長而廣為人知。所以,只要努力就能成為gdp !
  • 捷克人在過去20年中學會了儲蓄
    由於COVID-19疫情發生的危機,捷克人比以前節省了更多錢。過去20年中,捷克銀行在銀行的家庭存款數量增長了兩倍多,接近3萬億克朗。由於當前的高通脹和低的存款升值,貨幣的價值大大損失。因此,捷克人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捷克國家銀行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商業銀行的家庭存款大幅增加。至少在過去20年中,捷克人本月儲蓄最多。
  • 瀋陽2019年gdp出爐:經濟持續低迷 離國家中心城市漸行漸遠
    2020年2月19日,瀋陽市統計局正式對外公布了2019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經遼寧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19年瀋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470.3億元,按照可比價計算,比上一年增長4.2%,增量為368.4億元。
  • 從儲蓄大國到負債大國,百姓們的錢花哪去了?
    我國百姓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同時,負債也逐漸成為了每個人都面臨的問題。老一輩的觀念中認為,手裡有儲蓄心裡才會覺得踏實,據了解,我國的儲蓄率自2010年開始一直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然而到了2018年的時候,我國的儲蓄率就從原先的50%以上下降到了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