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一款名為《Doctor Care》的「修腳」超休閒遊戲在美國上線,三天後登上Google Play遊戲免費榜榜首,目前已霸榜一周。幾乎是同時,另外一款同樣以「修腳」為主要玩法的《Foot Clinic》攀升到Google Play遊戲免費榜第二。
那麼這兩款以「修腳」為主題的超休閒產品為什麼可以制霸美國手遊市場,核心玩法如何設計,怎樣做好商業化的,又是如何推廣和宣傳的呢?本篇文章綜合分析了兩款產品在美國爆火的原因,希望給到開發者幫助。
治療各類腳病為關卡 收集解鎖工具升級診所為養成線
《Doctor Care》的研發團隊為來自土耳其的Ruby Game Studio,而《Foot Clinic》的研發團隊是以色列的Crazy Labs。從研發和發行體量上來說,Ruby Game屬於小型團隊,目前在美國發行了6款超休閒遊戲,總下載量為1700萬,之前的代表產品是在今年1月風靡美國的《刺客行動》。
CrazyLabs是以色列最為出名的超休閒遊戲發行商,在美國發行了76款產品,總下載量達到了4000萬,推出過上個月霸榜美國的超休閒遊戲《ASMR Slicing》。就像這兩個團隊所在國家距離不遠一樣,這兩款遊戲從創意、玩法到商業化設計都大同小異。
讓玩家扮演治療各類腳病的醫生,通過收取病人費用升級診所設施,通過攻克不同的腳病收集到五花八門的治療器械。模擬腳病的治療過程是遊戲的核心玩法,在模擬治療中插入了ASMR體驗,玩家通過物理觸感、手機震動和遊戲音效表達,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到治療體驗。
闖關玩法之外,為保證用戶的留存,遊戲內醫療器械的搜集、診所的升級成為了養成線。這條養成線的意義在於,除了滿足玩家的成就感,還通過新工具和診所新功能,完善後續關卡的新體驗,不會在短時間內讓玩家流失遊戲體驗。
ASMR遊戲能為玩家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 但並不只會帶來爽感
上文提到,這兩款修腳超休閒遊戲都設計了ASMR體驗,ASMR到底是什麼呢?ASMR(英語: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縮寫ASMR),即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意思是指人體通過視、聽、觸、嗅等感知上的刺激,在顱內、頭皮、背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產生的令人愉悅的獨特刺激感。
CrazyLabs一直是在超休閒遊戲中使用ASMR體驗的高手,在上個月的爆款產品《ASMR Slicing》中,玩家通過切割不同物體,會獲得不同遊戲音效的反饋。用刀切割肥皂、海綿、沙雕時產生的爽感可以通過聽覺、視覺反饋到大腦中,營造出優越的遊戲體驗。用刀切割物品本身就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只是現實世界中這樣的做法會對物品產生無法修復的破壞,而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沒有限制的切割,起到了解壓娛樂的作用。
而ASMR帶給「修腳」超休閒遊戲的,不僅是爽感還有身臨其境的體驗。以《Foot Clinic》的ASMR遊戲體驗為例,玩家需要處理患者腳底插入的釘子和感染所造成的膿包,先用清潔刷清理膿包,再用鑷子夾出釘子,整套流程都伴隨著擬真的音效和物理引擎反饋,除了拔出過程中獲得的爽感之外,模擬體驗也通過ASMR變得更加真實。
但ASMR在「修腳」的過程中也有讓玩家感到不適的情況,本身腳病大部分為皮膚病,在視覺感官上會有噁心的感覺,伴隨扎入肉體的聲音,會讓有潔癖的玩家感到「disgusting」。這兩款產品近一周下載量飆升,但是Google Play上的評分卻僅僅有三顆星,大量的低分來自於廣告和對「過於噁心」的投訴。
在關卡結束階段和獎勵獲取環節插入激勵視頻 Banner廣告持續輪換
商業化設計上,這兩家公司的廣告填充比VOODOO和Lion Studio這兩個頭部發行更多,遊戲全程都有Banner廣告展示,一般是多個手遊產品的下載連結輪播。激勵廣告視頻是遊戲的主要收入來源,分為自動跳出和玩家選擇觀看兩種。
自動跳出的廣告會被安排在關卡結束之後,觀看5秒後才能手動關閉。這樣的廣告設置確實引來了很多玩家的差評,在《Foot Clinic》中甚至是關卡沒有結束,僅僅攻克了一處疾病就開始自動跳視頻廣告。
激勵視頻廣告被廣泛安排在與玩家獲取獎勵、搜集道具之中。每個關卡結束後玩家可以選擇觀看激勵視頻翻倍收益,每天的診所關閉前可以讓本日收益翻倍,可以觀看廣告增加醫療用具和診所設施的搜集速度。
使用生病的腳掌和醫療工具作為icon
超休閒遊戲開發者大飛跟茶館分享到,icon是一款超休閒遊戲是否吸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對超休閒品類更加敏感的美國市場。優秀的icon設計不會插入「人手」這一元素,而是直接凸顯出遊戲的核心主題,以半完成的狀態吸引玩家進入遊戲體驗。
色調方面,一般淺色背景更有利於超休閒遊戲的吸量,因為淺色會帶給玩家輕鬆休閒的第一感覺,《Doctor Care》所使用的的淡黃色象徵著溫暖、愜意,會給玩家帶來溫馨的觀感;《Foot Clinic》淡藍色貼近醫療主題,象徵著專業、冷靜和清潔,為玩家營造了醫療遊戲所需要的氛圍。
題材選擇上,兩款遊戲都將生病的腳掌和醫療工具組合的治療過程作為icon。這兩個素材的組合中,玩家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遊戲核心內容,美術形象和遊戲玩法。滿目瘡痍的腳掌與實際關卡相比,對於患病處的特寫更為詳細,誇張的美術表達效果更利於吸引玩家進入。
誇張的標語、配音和「千瘡百孔」的腳成為火熱買量素材
據App Growing Global平臺統計,近一周《Doctor Care》共投放了99條買量素材在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Unity Ads等媒體平臺上,主要包含了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中國臺灣地區等18個市場,暫時還沒有進入中國大陸。《Foot Clinic》投放了50條買量素材在12個國家地區,該遊戲目前已經上線國內App Store。
從買量素材上看,兩者大同小異都擅長使用誇張的標語、配音和遊戲內「千瘡百孔」的腳,《Foot Clinic》更大膽使用了現實「修腳」視頻作為買量素材。目前該遊戲共投放53條素材,分布在日本、美國、韓國等15個市場。
「千瘡百孔」類素材中首先是一個生病的腳掌映入眼帘,然後便是虛擬治療的過程,往往素材頂部還帶有「你能治好這些腳嗎?」、「這簡直太噁心了」等誇張標語。另一類火熱視頻素材中,將病人醫治成功後,會看到他們開心的跳網紅舞蹈,「騎馬舞」或者「蘇卡不列」。
真人素材兩款遊戲也有投放,但是佔總體素材的比例較小,或是由於真人的腳病治療錄像更容易將「噁心」的觀感具象化,只能突圍制定用戶。在真人素材中,視頻會從治療真實腳掌轉變到遊戲內的虛擬腳掌,優勢是比遊戲素材更有代入感,會博取一些特定受眾的眼球。
《Doctor Care》在買量推廣之外,還運用了YouTube的網紅推廣,選擇了北美、歐洲、東南亞的主播對這款產品進行展示。由於遊戲畫面會出現大量讓人感到噁心的生病腳掌,從主播的五官表情中可以獲得更加有趣的反饋。NOOB、PRO、HACKER對比視頻仍然是這兩款遊戲在YouTube網站上最受歡迎的試玩視頻。
國內開發者快速復刻「修腳」遊戲要謹慎 該主題不一定符合國內玩家審美
隨著超休閒遊戲全球範圍內的火熱,越來越多的國內開發者會關注美國遊戲榜單動態,因為在超休閒領域美國市場更加成熟。之前美國流行的木工創作、畫線跑酷類超休閒遊戲被復刻到國內後,成為微創新小遊戲,幾款成功產品獲得了不錯的反饋,那麼這次的「修腳」遊戲火熱潮流,能否成功復刻到國內呢?
一家發行公司表示對於這個品類並沒有常規休閒品類那麼樂觀,首先「腳病診所」這個概念在國內和歐美是兩個概念。國內偏向於中醫風格,某些地區的「修腳」店還會帶上「揚州」等特殊地域概念,與正規醫院相比「修腳」店更加民間化。
而歐美國家內的「腳病診所」類似牙醫,是非常專業流水線的「Clinic」,用戶會認同這個概念的專業度,比中國的「修腳」更加具有專業度和權威性。而且由於人種的不同,很多腳病只有歐美人種易得,比如腳毛的困擾,在亞洲人群中並不普遍。
除了地域性對「修腳」概念的理解外,本身這類遊戲還存在一大通病,就是「腳病」治療過程中帶入ASMR產生的擬真觀感,會讓一些玩家感到噁心。在Google Play商店頁面和YouTube試玩視頻的評論下面,大量的留言都是感到太噁心了,「真的不敢相信這些腳會得這麼噁心的病」。噁心的觀感對於審美更加粗獷的歐美用戶都產生了困擾,在國內的接受程度應該不會更高。
綜合來看,美國突然火爆的「修腳」超休閒遊戲,由於新奇的主題和沉浸式的操作體驗,獲得了追求遊戲樂趣的用戶認可。在買量推廣和商業化設計上,Ruby Game Studio和Crazy Labs採用了類似的邏輯,目前至少在美國市場取得了階段性成功。「修腳」超休閒遊戲是否適合國內市場尚未可知,開發者可以製作微創新小遊戲進行初步的嘗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