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他們悲憤地喊出「民主不能當飯吃! 」--上觀

2020-12-26 上觀

2010年12月17日,突尼西亞西迪布吉德市的街頭小販穆罕穆德·布瓦齊齊因自己賣果蔬的小推車被沒收而自焚身亡,引發了大規模抗議。這場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的運動很快便如潮水般席捲阿拉伯世界,導致多個國家的政府如多米諾骨牌般接二連三地倒臺,地區局勢隨之發生深刻變革。

  

例如,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2011年1月14日下臺並流亡國外,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於2011年2月11日辭去總統職務。而利比亞反對派在美英法等北約國家直接軍事幹預下推翻卡扎菲政權,並於2011年10月20日將其殺死。2012年2月27日,葉門政治協議正式生效,總統薩利赫退位。

十年過去了,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春天」仍然遙遙無期。不過,這場運動的餘波依然影響著中東地區。很多運動的親歷者對運動發生後這些國家的發展狀況非常失望,甚至認為局勢比十年前更加糟糕。由於「春天」並未如願而至,如今,有多位學者不再用「阿拉伯之春」來形容十年前的那次運動。比如,美國學者諾亞·費爾德曼以「阿拉伯之冬」為名著書描述這段歷史,加拿大學者麥可·伊格納蒂夫也認為這一運動遭到「悲慘的失敗」。

這些學者對這場運動的定位還是比較客觀的。經歷了風捲殘雲式變革的多個國家如今經濟低迷,武裝衝突不斷,民眾流離失所。例如,在運動的起源地突尼西亞,如今四分五裂的議會無法產生穩定的政府,政治動蕩導致經濟發展缺乏穩定環境,一些舉步維艱的突尼西亞人試圖以非法方式移民歐洲,還有些失業的年輕人選擇加入恐怖組織。據日本《東京新聞》報導,在如今的突尼西亞,年輕人的失業率上升至35%左右,有當地民眾感嘆,「民主不能當飯吃啊」。 

而中東大國埃及,雖然目前政局比較穩定,但經濟狀況不盡如人意。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埃及作家阿赫達芙·蘇韋夫認為,2011年2月那些激動人心的日子已成海市蜃樓。她說:「民眾前所未有的貧窮,埃及甚至成了年輕人極力想要離開的土地。」

相比之下,很多國家的情況比突尼西亞和埃及要糟糕得多。敘利亞在「阿拉伯之春」後陷入內戰,目前仍未平息,導致超過數十萬人喪生,600多萬人流離失所,大部分淪為難民。利比亞和葉門同樣也進入了看不到盡頭的內戰隧道,伴隨戰亂的同樣是民不聊生。

對於「阿拉伯之春」造成的損失,埃及總統塞西2018年1月17日曾經表示,阿拉伯世界發生的「革命」導致140多萬人死亡,1500多萬人淪為難民,並給相關國家基礎設施造成近1萬億美元的損失。

此外,這場運動還帶來一個副作用,即恐怖勢力崛起,「伊斯蘭國」組織利用多國陷入戰亂的機會,不斷壯大,一度佔據了敘利亞和伊拉克大片土地,並在歐洲多地發起恐怖襲擊。而且阿拉伯國家動蕩還造成大批難民流向歐洲,並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一些歐洲國家的政治生態,致使極右翼政黨異軍突起,民粹主義抬頭。這種政治生態的改變也是引發英國脫歐的誘因之一。 

不過,被難民危機和恐怖威脅困擾的歐洲國家也要反省自身在「阿拉伯之春」運動中的作用。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對這些問題的產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些西方國家在「阿拉伯之春」運動中,不僅鼓動並支持很多國家的反對派反抗政府,而且還直接赤膊上陣。例如,美英法率北約軍隊對卡扎菲的政府軍進行了多輪空襲,扭轉了利比亞戰局,促成了卡扎菲政權倒臺。

這些西方政客「不辭勞苦」地將手伸向異域,打著「伸張正義」「推動民主」「捍衛自由」等旗號,假惺惺裝作關心別國人權,對不服從自己霸權的國家,極盡挑唆之能事,四處煽風點火,希望通過策動「顏色革命」,煽動暴力、叛亂等活動,以達到危害別國安全、削弱別國實力甚至顛覆別國政權的目的。目的達到後,那些國家人民的福祉決不在他們考慮之列。 

對於西方國家這種虛偽面目,世人也早已認清。有網友就犀利地指出,當美國政客「與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葉門等國(人民)堅定站在一起的時候,這些地方都被夷為平地」。

    

希望那些熱衷幹涉別國內政的西方國家和政客能夠把目光轉向國內,集中精力解決自身的問題,不要動輒對別國事務指手畫腳甚至直接上陣出拳。祝願那些經歷動亂後深陷苦難的國家能夠早日實現和平穩定,找到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迎來真正的「春天」。

相關焦點

  • 民主不能當飯吃
    民主不能當飯吃。這是一句廢話。 何止民主不能當飯吃,美德不能當飯吃,理想不能當飯吃,公平正義也不能當飯吃,……。
  • 阿拉伯之春啟示:民主為什麼不能當飯吃?因為德先生離不開賽先生
    今天小編就拋棄西方哲學的話語體系,試用全新的中國哲學話語體系來解答西方國家民主為什麼不行——阿拉伯之春啟示錄:西方民主為什麼不能當飯吃。十年過去了,被很多人寄予希望的阿拉伯「春天」仍然遙遙無期。不過,這場運動的餘波依然在影響著中東地區。但是很多運動的親歷者對運動發生後這些國家的發展狀況非常失望,甚至認為局勢比十年前更加糟糕。由於阿拉伯「春天」並未如願而至,如今,有多位學者不再用「阿拉伯之春」來形容十年前的那次運動。
  • 李鳴濤:民主能當飯吃
    「民主不能當飯吃」,這是反對民主的人很有力的口頭禪。對此,有人回答說:民主雖然不能當飯吃,但不民主,則很可能讓你沒飯吃(三年人禍造成的大饑荒導致幾千萬人死亡)。7、三年大饑荒造成幾千萬人餓死,易子相食,甚至吃自己孩子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今天在這裡要說的是,民主其實能當飯吃。理由如下:一、可以少養一半的官員,每個百姓每頓飯的碗裡都可以多出幾根麵條。
  • 貴族出身卻致力於民主政治的發展,伯利克裡開創雅典民主盛世
    富裕的家庭使得他在年少時代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曾經師從當時著名的智者達蒙和芝諾,並與他們保持良好的師生關係。但是,對伯裡克利思想影響最深的卻是阿那克拉斯。阿那克拉斯是一位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屬於亞細亞愛奧尼拉的克拉左墨奈人。他品德高尚,學識淵博,酷愛科學,中年時就已經是希臘著名的自然科學家了。他來到雅典後,向雅典人傳播了他的知識,深受雅典人愛戴。
  • 2020「大選」剛落幕又開始談2024,臺灣的選舉真能當飯吃?
    本來以為2020年1月「大選」落幕後,臺灣能消停一段時間,起碼在2020年、2021年選舉話題能告一段落,全島上下可以專心拼經濟。沒想到,島內輿論還是對選舉無法「忘情」。選舉真能當飯吃?這話也不能說錯。起碼政治人物、抬轎者以及文宣、民調等公司,很多確實是靠選舉吃飯,他們甚至已經結成一個利益集團。選舉,是臺灣很多政治人物口中「民主最好的表現形式」,不能對它有一點褻瀆。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幾年前曾稱,「民主對GDP沒幫助,經濟果實才能填飽肚子,民主的動能須化為經濟的成果。」這番話後來被簡化成了「民主不能當飯吃」。
  • 為什麼不能給小寶寶吃「大人飯」?如何科學地添加輔食?
    但是,不能過早讓寶寶吃「大人飯」,你知道原因嗎?一、安全性低很多進食技巧,寶寶尚未掌握,例如不會咀嚼、磨細蔬菜中較長的纖維,不懂得分離魚刺,所以,不應該讓24個月前的寶寶過早吃成人食物。專家建議在寶寶6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寶寶輔食添加要根據寶寶消化道的發育情況及牙齒的生長情況逐漸過渡,即從菜湯、米湯過渡到米糊、菜泥、果泥、粥、肉泥,然後再過渡成軟飯、小塊的菜、水果及肉。如果發現寶寶出現嚴重腹瀉、大便裡經常有沒消化的食物,說明輔食添加的速度有些快。鹽、油、糖等最好少給寶寶吃,且1歲以內不要加鹽。
  • 延禧攻略:嘉嬪被勒死後,嫻妃得意地喊出15字,難怪榮寵一生
    導語:「嘉嬪被勒死後,嫻妃得意地喊出15字,難怪榮寵一生」宮中百花齊開,總是各有各的特色,見的多了,也難怪乾隆能一眼看穿,那些想要爭寵的妃子套路
  • 楊元慶:吃好做好碗裡鍋裡的「飯」,還要收好地裡的「糧食」
    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4月14日上午,聯想每個財年固定舉行的誓師大會首次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回顧了2019年公司的經歷和成績,以及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聯想集團對武漢的援助,提出聯想將在未來十年裡,把服務和解決方案打造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 魯迅聽後極度悲憤寫文致敬
    文·蕭中九歌1933年2月,距離日本全面侵華還有4年中國著名文豪,當代語文課本「釘子戶」魯迅先生,懷著極度悲憤的心情給一位日本人寫下悼詞:「中日兩國人民親如兄弟,資產階級欺騙人民,用血在我們中間製造鴻溝,並且繼續製造。但是無產階級和它的先鋒隊正在用自己的血來消滅這道鴻溝,小林多喜二同志的死就是一個證明!」
  • 民主的危機-虎嗅網
    在他們看來,現代民主政體下的德謨咯葛有四個關鍵特徵,包括「拒斥民主的遊戲規則」「否定政治反對者的合法性」「容忍或者鼓勵暴力」「隨時準備中止反對者包括媒體的政治自由」,而川普至少部分地符合德謨咯葛的關鍵特徵。
  • 為什麼民主起源於西方的古希臘,而不是東方的古中國
    例如,我這裡生產橄欖,但橄欖不能當主食,於是就要跟別人交換小麥,所以這地方貿易盛行。不管做生意還是做海盜,最看重的就是平等,比如一金幣可以換十品託的小麥,不能說我是國王就能換更多。而商業貿易還最看重的就是契約。
  • 《海洋深處》:抽籤吃人,西方紳士們的民主背後,缺了些什麼?
    抽籤吃人,看似的西方民主思想背後,總似少了很重要的一樣東西。 ,但賺錢才是最終目標,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彼此互不待見,卻又勉強包容著對方,出海三個月以後,他們在大西洋捕獲了第一頭抹香鯨,採集了50桶鯨油,一個月後,來到了更遠的合恩角,但太平洋的鯨魚實在太少了,繼續航行一年後,來到了厄爾多瓜,碰到海難死裡逃生的聖瑪利亞船長,他提供了一個南太平洋有鯨魚的線索,當然,也包括一條反抗的大白鯨。
  • 對不起,我知道你對我很好,但好不能當飯吃
    他們初入情海,懵懵懂懂,卻願意過拮据的生活,他們又想辦法讓他們的愛充滿顏色和歡笑。我願意看到他們是幸福的。但今天看到一句話刺痛了我的心「我知道你對我很好,但好真不能當飯吃...」女生父親聽說他們擠在一個小房間多年,再問女生他哥怎麼樣?哥哥有一次來過廣州看他們,廣州的夏天超過38度,3人在房子裡做了飯吃。哥哥沒說什麼話,也沒吃什麼飯菜。實在擠不下3個人,於是哥哥當晚就走了,沒有睡在那裡。
  • 布瑞評論 | 公民參與協商民主靠譜嗎?——評
    某一天,你們15個人要去決定到哪裡吃班飯。大家圍坐在一起,商量著最終的決定。這15個人當中彼此之間有不同的想法,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夠專斷地讓其他人服從,那麼,如何做一個大家都比較滿意的決定呢?接下來,我們再為這個場景各自增加幾個條件:C1:這15個人中有人喜歡多吃青菜,有人喜歡多吃肉。C2:這15個人當中有一個人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也就是英語中的Vegan。
  • 為什麼歐洲很早就有了民主制度,後來變成封建社會而非民主社會
    這不是什麼歷史倒車的問題,「歐洲很早就有民主制度」這個說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而且封建莊園制度在歐洲的建立並不是Bad Ending,那個制度在中世紀早期比其他制度更適用於歐洲。而且封建莊園制度在12世紀之後就逐漸瓦解了,歐洲是在資本主義、小農經濟和中央集權中度過中世紀後半程的。
  • 寶媽懷孕後無人照顧,自製「懶人飯」度日,網友提醒:不能這樣吃
    但並非所有女人都有「十個月皇后」的特權,還有一些準媽媽懷孕後還得凡事靠自己。懂事又堅強的琪琪向兩邊老人宣布:懷孕是小事,自己能夠應付,讓他們不要擔心。琪琪說到做到,整個孕期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孕6個月之前,行動自如的琪琪還會變著花樣犒勞自己的胃。
  • 面對殘存在心裡的悲憤之氣
    為了避免這些惡果,受傷後所產生的悲憤情緒需要解決。若要妥善處理這些情緒,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並且願意承認這股情緒的存在,然後去了解形成的原由,找尋合理的途徑以疏導、化解這股怒氣。 這些殘存在心裡的悲憤之氣,或許與我們童年的經驗更有關。我曾見過一位很保守的母親,對她十幾歲的女兒衣著不滿。女兒襯衫最上面的兩個扣子沒扣,母親就口不擇言地罵她:「真不要臉,這麼小就想當妖精勾引男人呀?」
  • 老婆出軌後,她冷靜地說……
    那天他在酒店將妻子捉姦後,悲憤的恨不得殺人。據說他妻子當時很淡定,看了他一眼,就慢慢地往身上穿衣服。倒是那姦夫,大約怕他激情中做出什麼出格的事,褲衩都沒來得及穿,慌慌張張,居然只披了一個床單,就跑出了酒店房間。她妻子鎮定地對他說,是自己對不起他,既然被他捉住了,要打人還是要離婚,都隨他,她絕無怨言。
  • 理解政治,也必須理解人性——民主:一個最低限度概念?
    民主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直接決定政府政策?只要每個人都有選票,是否就滿足了民主的條件?如果民主不能帶來良好的治理,是因為民主本身具有問題,還是因為沒有實施「真正的民主」?民主制度究竟是解決一切發展問題的靈丹妙藥,還是一套紙面制度?數十年來,不同的政治理論家一直在給出不同的解答。
  • 近孩子們對他上癮了,他們不得不時不時地吃,他們比魚和肉好吃
    土豆是一年四季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他們便宜,有各種烹飪方法和口味,他們可以與雞肉、牛肉和豬肉一起燉,也可以油炸,或者做成土豆泥,他們都很美味,而且,土豆的營養非常均衡,如果你不覺得無聊,常年吃土豆對你的健康不會有任何影響,他是人類最完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