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生態環境工作要求,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贛州市興國生態環境局通過實施「全員執法、交叉執法、陽光執法、績效考核」等四種舉措,著力打造生態環境鐵軍。
一是通過「全員執法」,解決「不會幹」。隨著機構改革的深入,2019年7月贛州市興國生態環境局從其他部門轉隸、調入12名幹部,一定程度上壯大了環保隊伍。但是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是一項業務性很強的工作,致使部分新調入人員「不會幹」。為此,該局結合2020年執法大練兵活動,積極創新執法方式,將全局幹部分為5個執法小組,由局主要負責人為總調度,5個班子成員分別帶隊,配套監測組,全面開展執法檢查。2020年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32起,處罰金額314.16萬元,其中,執法大練兵活動期間查處違法行為25起,處罰金額256.44萬元。通過實施「全員執法」,極大提升了全體幹部的環境執法能力和處突能力,有效解決了新調入人員「不會幹」問題。
二是通過「交叉執法」,解決「不想罰」。機關改革之前,該縣環保執法是將全縣分為五個片區,每個片區安排一個執法中隊進行常態化管理,久而久之易發生只執法不處罰的現象。為有效破解這種局面,贛州市興國生態環境局採取「交叉執法」的方式,各片區對執法案卷相互開展交叉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有效解決了有的幹部當好人「不想罰」問題。
三是通過「陽光執法」,解決「亂作為」。每次開展重大執法行動,贛州市興國生態環境局都會第一時間向當地紀檢部門匯報情況,讓紀檢部門關口前移,使執法行為在紀委監委的監督下執行,防止「任性處罰」。同時,該局還成立了案審委員會,所有涉及處罰的案件,都必須通過案審委員會集體討論,再決定處罰事宜,做到公平公正,有效防止「權利變現」。2020年,該局沒有幹部因為執法「亂作為」被紀委通報或追責。
四是通過「績效考核」,解決「不做事」。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兌現考核年,面對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務,有個別同志出現厭戰情緒,遇到困難繞著走、解決矛盾問題不積極,甚至有「幹得越多犯錯的可能性越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思想。為此,贛州市興國生態環境局全面實施差異化績效考核,讓績效與工作質量掛鈎,與考核成績掛鈎,做到多勞多得,解決了「做多做少一個樣,幹了和沒幹一個樣」問題,極大提高了全體幹部工作積極性。
【來源:贛州市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