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阿沛·阿旺晉美與毛主席、鄧小平的革命友誼

2020-12-26 祖國雜誌社

阿沛·阿旺晉美(1910.2—2009.12.23)

阿沛·阿旺晉美,藏族,西藏拉薩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51年任西藏地方政府赴北京談判的首席全權代表,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籤訂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議》。西藏和平解放後,任國防委員會委員、西藏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55年獲一級解放勳章並被授予中將軍銜。

「農奴死光了,貴族也活不成」

1910年2月,阿沛·阿旺晉美出生於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甲瑪鄉一個有名望的家庭。1932年到西藏地方政府新成立的仲扎瑪尕兵營當兵,歷任班長、排長、營長。1936年任西藏地方政府昌都糧官,1940年任民事法官。在實踐中,阿沛·阿旺晉美對當時西藏的社會情況、政治制度等有了切身體驗。他曾感嘆:「農奴制長此下去,農奴死光了,貴族也活不成。」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解放西藏成為實現祖國領土主權完整統一的關鍵一步,勢在必行。與此同時,以攝政達札為核心的少數分裂主義分子在帝國主義分子直接策劃指使下,蓄意謀求「西藏獨立」,並準備擴軍備戰,武裝阻止人民解放軍進藏。他們的言論煽動了一部分人。官員大會上,阿沛·阿旺晉美是第一位站出來表達不同意見的人。他當時認定,西藏是中國領土的歷史事實改變不了,「西藏獨立」不可能實現。為此,他提出兩點意見:一是西藏自古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歷史事實,西藏問題只能由中央政府解決。因此,應派一個代表團去北京,同中央政府商談。二是同解放軍只能談判不能打仗,打的結果只能帶來不堪設想的災難。阿沛·阿旺晉美的發言後來流傳到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那些原來隨聲附和的人,或者有異議而不敢發言的人,聽了他的話立即活躍起來,說阿沛·阿旺晉美的意見有道理,他不顧個人安危提出意見,完全是為西藏著想。

1950年,攝政達札和噶廈任命阿沛·阿旺晉美為增額噶倫兼任昌都總管,主持昌都地區的文武事務。阿沛在赴任前,向噶廈和攝政寫了報告,請求準許他到昌都後不接任總管職務,而是「一路東去,溯水尋源,找解放軍談判」。但是這個請求沒有被批准,阿沛·阿旺晉美只好去昌都接任總管。

受到鄧小平、毛主席等領導人的接見

1950年10月6日,奉命進藏的解放軍第18軍打響了昌都戰役,西藏地方武裝在這場戰役中一敗塗地。這場戰役,徹底擊碎了西藏地方政府中有些人妄圖依靠天塹阻擋解放軍進藏的幻想。1951年2月,達賴喇嘛和噶廈任命阿沛·阿旺晉美為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權代表,和另外4位全權代表赴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進行和平談判。「阿沛·阿旺晉美接觸到的第一位中央人民政府高級領導人是鄧小平。」阿沛·阿旺晉美的兒子阿沛·晉源回憶說。1951年4月初,阿沛·阿旺晉美等3位代表抵達重慶,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鄧小平接見並宴請了阿沛·阿旺晉美一行。多年以後,阿沛·阿旺晉美回顧說:「儘管我們是在相互完全陌生的情況下見面的,但鄧小平同志坦誠親切的談話,認真具體地解釋中央對西藏的方針政策,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對我當時消除疑慮、增加和談成功的信心,以及後來轉向革命、走上革命的道路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一直把他看作是我投身革命的第一位引路人。」

1951年4月,鄧小平和各界群眾歡迎以阿沛·阿旺晉美(左一)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團途經重慶前往北京。

「到北京以後,最讓他激動的,是在北京前門火車站,見到周恩來總理親自率黨內外民主、知名人士前來迎接。當時雖然西藏距離北京很遠,彼此聯繫也不多,但西藏人民都知道毛主席是最高領袖,對周恩來、朱德等的名字也很熟悉。」阿沛·晉源說,這是父親最為津津樂道的兩件事。5月1日,阿沛·阿旺晉美被邀請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慶祝活動觀禮。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了他,親切地對他說:「歡迎你們到北京來。我們是一家人,家裡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就能辦好。祝你們談判成功。」毛主席的接見對消除分歧、取得共識、談判成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阿沛·阿旺晉美(右)向毛主席敬獻哈達

毛澤東宴請西藏地方全權代表阿沛·阿旺晉美(左一)、班禪額爾德尼· 卻吉堅贊(右三)。

從4月29日起,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的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5人同以李維漢為首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全權代表4人就和平解放西藏事宜進行談判。在充分民主、友好交談、反覆協商的氛圍下,最後雙方代表在各項問題上完全達成了一致意見,於1951年5月23日籤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至此,西藏獲得了和平解放。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在北京籤訂《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堅決維護祖國領土的完整統一

1959年3月,西藏上層反動集團在拉薩發動武裝叛亂,阿沛·阿旺晉美設法向達賴喇嘛送去了中央駐藏代理代表譚冠三和他本人的數封信,為爭取達賴喇嘛盡了最大努力。同時,他及時安排上層愛國人士搬往機關內部,保護了他們的生命安全。中央作出平叛決定後,他作為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的決定,堅定站在反分裂鬥爭的第一線,參與和領導西藏人民平息叛亂、進行民主改革和建設民主政權。此後,他長期擔任西藏自治區領導職務,一直致力於祖國統一和家鄉建設。在多年的實踐鬥爭中,他深深感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各族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者和維護者,只有社會主義道路才是各民族繁榮發展的唯一道路。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在拉薩舉行。阿沛·阿旺晉美當選為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

阿沛·阿旺晉美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揭露所謂「西藏獨立」的反動實質。在1989年前後和2008年的拉薩「3·14」事件之後,阿沛·阿旺晉美不斷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而呼籲。「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3·14』事件是達賴集團內外勾結有組織、有預謀、精心策劃指揮的」,「搞『西藏獨立』是違背西藏人民意願的,是不得人心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阿沛.阿旺晉美慰問部隊

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阿沛·阿旺晉美參與組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制定。他勤勤懇懇,踏實工作,多次深入民族地區和全國各地考察調研,推進民族區域自治進程,保障民族區域自治法的順利施行,為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傾注了畢生心血。

阿沛·阿旺晉美

2009年12月23日,百歲的阿沛·阿旺晉美因病在北京逝世。

本文系《祖國》雜誌社李欣欣據相關資料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他從未帶兵打仗,卻成開國中將,主席:不要忘了1932年的事情
    縱觀這一千多名開國將軍,他們大多都是久臥沙場,指揮過千軍萬馬的革命功臣,值得一提的是有這麼一個將軍,他從沒有上過戰場帶兵打仗,卻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他是誰?又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他就是被譽為「紅色華佗」的軍醫傅連璋,傅連璋1894年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醫館畢業的傅連璋31歲時開始擔任長汀福音醫院院長一職,從此便與醫療事業緊密相連。
  • 鄧小平翻譯:毛主席方言難懂,鄧小平愛講諺語(圖)
    記得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席位,當時毛主席說要去,外交部的領導有一點膽怯,說現在不能打無準備之仗,毛主席說現在形勢不一樣了,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說一定要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當時我們想,如果過去的話都變成楊子榮了,紐約是一個虎穴。」  「飛機快到紐約的時候,機長告訴我們,甘迺迪機場有400多名美國記者等著我們。
  • 毛主席的神來之筆,滅敵2個師又8個團,蔣介石嘆為「奇恥大辱」
    ,遂連打勝仗他與父親在黨內的地位都高於周恩來,被捕後他堅貞不屈被亂刀剁死她是毛岸英與毛岸青共同的嶽母,享年100歲,兩任丈夫皆著名烈士他是抗日名將,起義前是中將,後成開國中將,與毛主席是兒女親家毛主席在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 他是第38軍政委,率第38軍打出「萬歲軍」威名,38歲時成開國中將
    他是第38軍政委,率第38軍打出「萬歲軍」威名,38歲時成開國中將韓戰爆發後,我國打響了「抗美援朝」,志願軍表現非常出色,尤其是第38軍,第二次戰役是他們的第三次成名戰,一舉扭轉整個朝鮮戰局,彭老總在嘉獎令中寫到「第38軍萬歲!」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 最早辭世的開國元帥 在十帥當中,第一個去世的是羅榮桓。他曾畢業於抗日紅軍大學,在革命年代為我軍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毛主席親點的4位開國女大校,其中一位曾霸道的下令將張國燾的衛隊...
    1955年9月,我國正式實行軍銜制,其中有1052位戰將被授予開國將軍,僅次於開國將軍的是大校軍銜,1955年至1965年,我軍先後有3193名開國元勳被授予大校軍銜,這其中就有4位女大校,她們分別是:林月琴(我軍1955年唯一一位被授予大校軍銜的女軍官)、毛誠(1960年授)、肖月華(1960年授)、王長德(1960年授),
  • 湖南邵陽開國中將如雷貫耳,其中一位任鐵道兵司令員時間最長!
    邵陽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比如湘西南特委舊址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龍山之腳太芝廟鎮旗行山下,1928年,湘西南特委從瀰漫著白色恐怖的邵陽城區來到了這裡,老百姓親切地 叫它「新花院子」,邵陽總計有7位開國將軍,其中兩位將軍是中將,他們都參加了平江起義和歷次反圍剿鬥爭,那麼他們是誰呢?
  • 這位開國中將資歷高,三個時期內都是軍長,還有位勤務員當了上將
    在戰爭題材電視劇《亮劍》的原著小說裡,提到過一段關於軍人資歷的故事:馬天生政委有一次看到一名上將給中將敬禮。 在歷史上當然也有原型,起因是三位將軍出自同一個班,而老班長被授予中將,兩名戰士被授予上將,比如開國中將陳先瑞將軍,韓先楚和劉震上將就是例子。
  • 聊聊阿沛和他的「大印設計」
    後來憑著阿沛敏銳的感覺和獨特的設計思路、多次努力推介展示,一片誠心和實力硬是承接了韶山近80%的樓盤廣告設計業務,有些樓盤乾脆直接拿房子和他換設計業務。「大印設計」在韶山紮根並得到了發展,實現了設計業務、攝影事業的雙豐收。
  • 開國上將楊成武的子女,兩少將一中將
    我們時常會說將門之後,而如今有幾位更是當之無愧的將門之後,一家人中,父親是開國上將,兒子、女兒也都成為了將領。這一家人便是楊成武一家,出身將門,這一家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l 開國上將楊成武楊成武,1914年時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之中,小時候的日子並不好過,楊成武一直堅持著努力讀書。在他15歲的時候,就毅然決然選擇了投身革命,並且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隨後光榮入黨。
  • 1982年,開國中將楊國夫逝世,追悼會上為何會出現一群日本人
    一九八二年,開國中將楊國夫逝世,舉國哀悼。為紀念他在戰爭中為新中國的建立所作的貢獻,讓人們記住這位開國將軍的英名,國家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儀式。但是,在追悼會進行到一半時,一群日本人出現在會場上。為什麼在紀念儀式上會出現一群日本人?那還要從楊國夫將軍的成長經歷說起。一九二七年,楊國夫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加入了當地的農民協會,一九二八年又投身於革命事業。
  • 開國大典前,李銀橋回憶:毛主席熬了一個通宵,早上6點半才睡
    ——毛主席  人的一生或許會參加許多場典禮,但是沒有哪一場會比一個國家的開國大典更加激動人心,無論是參與者還是組織者,這都是令人終生難忘的經歷。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在天安門成功舉行,毛主席的一番演講感動了無數中國人。雖然看起來遊刃有餘,但是據毛主席的衛士長李銀橋回憶,開國大典的前夜毛主席的行為和往常大相逕庭,那麼他到底做了什麼呢?
  • 他曾是翻譯,後加入隱蔽戰線,成為開國中將,軍銜僅次於特工之王
    他曾是翻譯,後加入隱蔽戰線,成為開國中將,軍銜僅次於特工之王隱蔽戰線是我軍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條戰線,為我軍提供了大量的情報,能人眾多,其中最有名的一個要數被稱為「特工之王」的李克農了。除了李克農,我軍還有一位特工,他的經歷甚至比「特工之王」更加傳奇,他多次跨區域執行任務,無人能及,他就是劉少文,後來的開國中將,在隱蔽戰線中只比李克農低一級。年少時,劉少文接受革命思想,在老家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加入中共青年團,後轉為黨員。1925年10月,被選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 1957毛澤東訪問蘇聯看望留學生,為何讓鄧小平站著服務?
    幸福的時刻終於來了,毛主席、鄧小平、彭德懷、楊尚昆、陳伯達、胡喬木、烏蘭夫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劉曉大使陪同下,依次走上主席臺就座。頓時全場的人都站了起來,「毛主席萬歲」的歡呼聲和暴風雨般的掌聲響徹大廳。沸騰的情緒久久平靜不下來。毛主席走到講臺的前沿,從左邊走到右邊,含笑著向大家頻頻招手問好,並示意大家坐下來,開始講話。
  • 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生於晉商之家,曾活捉國軍中將黃正誠!
    吳姓有36位開國將軍,有一些史書上也有38人一說,筆者研究發現,湖北的吳傑將軍原名伍書普,江西贛縣石蕪潭的吳保山將軍原名巫寶山。山西唯一的吳姓開國將軍是誰?誰又是黃正誠?小編一一和你道來!10旅29團活捉中將旅長黃正誠、少將參謀長戴濤、少將參謀處主任顧鐵、旅一團少將團長劉玉樹,上級嘉獎道:"如此一舉殲滅『天下第一旅』,出乎意料,29團立了奇功!" 黃正誠1961年去世,活捉他的吳效閔,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吳效閔的旅長周希漢解放後擔任第四兵團十三軍軍長、海軍副司令員兼海軍參謀長等職,為海軍傾注了心血。周希漢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 他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
    1955年-1964年,我國第一次授銜的軍官,有1614人被授予將官軍銜,統稱為開國將帥中,其中有兩個人顯得特別突出。第一個是李貞,她是當時唯一的女將軍;另一個是洪水,他是唯一的外籍將軍。洪水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中越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得到兩國人民的尊敬!
  • 此人一生三次改名,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終成開國中將
    此人參加過無數次戰役,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他一生改過三次名,1955年大授銜時,他在國外學習,聶帥還專門去國外授予他開國中將軍銜,他就是方強。方強,原名方鰲軒、方長,1911年1月26日生於湖南平江縣長壽鎮。
  • 開國中將兩個兒子都是將軍,一門三將星,一位曾獲軍事學碩士學位
    1955年,我國舉辦了隆重的授銜大會,表彰了那些在革命期間做出傑出貢獻和為新中國浴血奮戰的優秀將領,他們是國家的英雄,更是家人們的驕傲。這些開國將領的後代們,大部分都受其影響,躋身軍界,為新中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 開國大典的照片中為什麼沒有朱德?真相令人肅然起敬
    它描繪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性一刻。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張油畫的創作初衷其實不僅僅是為了展現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性時刻,同時也是為了彌補一個歷史性的遺憾。 那這個歷史性的遺憾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