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 藏友不可不知的知識點

2021-01-12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你隔壁家的老張。

粉彩瓷始創於康熙,極盛於雍正,繁榮於乾隆。她以筆意雋逸、粉潤柔和,格調高雅、題材喜聞樂見,被譽為「陶瓷王冠上的明珠」。從清三代的盛行,到民國的變革!

康熙時期

創造了許多藝術瓷器的新品種,粉彩就是其中之一。粉彩出現以後很受歡迎,隨著工藝的成熟,官窯、民窯生產越來越多,與青花、五彩形成最主要的三大品種。粉彩和琺瑯彩幾乎同時出現。琺瑯彩在宮廷造辦處上彩燒制,粉彩則在景德鎮燒制。粉彩的配彩工藝和琺瑯彩有一定的聯繫,但它主要和五彩工藝接近,兩者基本原料相同,熔劑和配彩方法沒有太大的差別。

雍正時期

粉彩瓷進入成熟發展期,從兩岸故宮所存世的雍正粉彩來看,無論從胎體、胎骨、釉層、亦或是繪畫,以及詩書印來看,都可以用「近乎於完美」來形容。雍正時期的粉彩瓷,呈色豐富多變,色澤明亮柔麗,彩料濃淡自然,粉質感強,鮮嫩璀璨,清雅秀美。一件器物用色,多達十種,甚至二十種以上,同一種顏色又有濃淡深淺及陰陽向背之分,並且以油料調色,講究彩料的層次變化,畫麵粉潤柔和,突出畫面的陰陽濃淡,富有立體感。這一時期,由大明五彩瓷發展起來的清康熙五彩瓷,在大清康熙期間雖風光一時。隨著粉彩瓷的進一步發展,清康熙五彩瓷只能黯然離開它的舞臺,成為我國大明五彩瓷到清粉彩瓷的過渡品。《陶雅》云:"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鮮豔奪目"。

乾隆時期

粉彩瓷器的裝飾題材較雍正時更加豐富,除雍正時期的山水、花卉、花鳥外,增加了中國或西洋人物,以及受西方「洛可可」藝術風格影響的各種洋花圖案。還有一品種,即在內壁及底足內施綠彩,俗稱「綠裡綠底」,此工藝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國時期。乾隆朝的「綠裡綠底」極其淺淡,與胎面白釉結合非常緊密,色澤柔和、自然、協調,難有爆釉現象。乾隆後,清嘉慶時期,其早期的粉彩瓷還有乾隆年間的特點,產品比較精細,「百花不露地」,粉彩瓷無疑成為當時彩瓷世界的主角。但是,等到了中、後期,嘉慶粉彩瓷便開始走衰落——品種不如乾隆時期精細規整,所繪紋飾有的顯得呆板,色澤濃重,施彩較厚,釉面不夠光潤,紋飾筆法稚拙,布局凌亂,缺少生機,等。

粉彩的特點

粉彩的繪製,一般要經過打圖,升圖,做圖,拍圖,畫線,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從打圖到拍圖,是一個用墨線起稿,進行創作構思,如繪瓷決定裝飾內容與形象構圖的階段。正式繪製時的定稿叫「升圖」,把描過濃墨的圖樣從瓷器上拍印下來叫「做圖」。接著把印有墨線的圖紙轉拍到要正式繪製的瓷胎上去即「拍圖」,這樣就可進行繪瓷。粉彩的描繪,著色技法是比較複雜細緻的,一般如畫,彩,填,洗,扒,吹,點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畫筆,填筆,洗筆,彩筆,篤筆,赤金筆,金水筆,瑪瑙筆,扒筆等許多特製筆。最近有很多熱衷於收藏的藏友諮詢到老張怎樣鑑別真偽官窯,因老張我自身是一位業內資深古玩經紀人,經常穿梭於各大拍賣行和博物館,曾親自策划過許多大型拍賣活動。目前老張任職於香港一家國際拍賣行,若你手上有珍品瓷器困於出手,有緣者可與老張溝通任何前期費用福羲市場徵集部 老張:LZCS89》。由於本身對收藏的喜愛,老張曾與業界多位教授實踐探討過關於各種瓷器官窯鑑定中的問題,特作此文,自己所要寫的這些,主要是提高大家對瓷器的認識,只有充分認識,才能鑑別真偽。

粉彩特點鑑定

1、 線條具有淡、細、 勻、柔、俏的特點,相較五彩 與青花有非常大的不同

淡, 是指粉彩勾線要調淡些的料, 一般分為「二濃料」和「淡料」。「二濃料」比五彩勾線常用的濃料線要淡—些。如勾枝、葉或衣紋等多用它。「淡料」比「二濃料」還淡些, 這種料線接近工筆花鳥勾白花用的淡墨線。多用來勾白花或淡色的花朵。

細, 是指粉彩大量使用十分細緻的線,反觀五彩所使用線條相較粉彩粗獷許多。這也就讓粉彩在有限的空間內表達更多可以具有觀賞玩味事物。細中有整,粉彩雖以細見長,但它注意全局的效果,這包括裝飾和造型的結合、裝飾的章法布局處理、色調的特點

勻,由於它的線是細緻的,則對線條的的控制需要更加嚴謹和均勻。每一條線的描畫可以想像工匠們都是屏住呼吸,一氣呵成這樣更能體現先人們追求完美的態度。 而五彩線條更多是頓挫多變,但它勻而不板。

柔,是指粉彩線條要柔和, 不似五彩線條那樣挺健遒勁。柔而挺,如鮮花盛開的線條,一眼看去線條都是生機勃勃,柔中帶鋼。

俏, 是指粉彩的線條勾得有巧妙的變化,有時候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地方有些情感的表達。

2、色調柔潤, 由於粉彩的色彩的透明不透明及淨顏色等區別,多數顏色重加入適量的玻璃白打底, 與五彩的色彩對比, 透明純度會五彩低, 冷暖對比、色相對比、明度對相對要比五彩弱, 因而形成了色調淡雅、柔和、溫潤的特點。

3、紋飾十分的嚴謹清秀,接近國畫的繪畫風格, 刻畫細緻,一絲不苟。例如鳥禽, 五彩的畫法是很誇張概括前後兩條曲線的, 而粉彩卻畫法細緻,爪的結構,特點和動態都細緻地表現出來, 更加偏向寫實的風格。但要嚴謹之中顯靈活, 真實感中有裝飾, 細緻之卻不會顯的很繁瑣。粉彩是內外均衡和諧的風格。

5、畫中有「化」 ,粉彩突出的特點之一,借鑑了許多國畫的章法,技法和畫法。除了圖案性強的粉彩裝飾之外,這類作品是大量的。但它絕不是國畫、工筆畫的再現。由於要結合造型及釉色, 結合工藝材料,它雖吸收工筆畫但又有變化,這個「化」就是指把國畫工筆的藝術溶化在自身的工藝技法和藝術處理中去,化成自己的風格特點,富有陶瓷彩繪的裝飾風。

老張認為:看家東西要謹小慎微,面面俱到,儘可能的抓住美一個細節,認真分析麼易細節。平時多做好功課,只有肚子裡有貨才能在用上時有一個思考的方向。最後才能對一個物品做出一個相對正確的判斷。最近也是希望藉助平臺,傳播一些鑑定的乾貨,主要是想讓大家提高一下對瓷器的認識,也讓大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個更加細緻的了解。老張在此也是希望大家可有所收穫,這便是我本人最大的初心。感謝大家的閱讀。

相關焦點

  • 瓷器鑑賞:二件粉彩藏品,一假一真!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140集)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粉彩筆筒藏友諮詢:請崔凱老師鑑定新老和價格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感謝您的支持!很遺憾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同治年制」礬紅彩四字方框印章款識的粉彩博古清供圖筆筒是一件現代仿品,其意在仿製清朝同治時期的風格。
  • 瓷器鑑賞:充滿詩情畫意的「粉彩美人圖執壺」
    瓷器鑑賞:粉彩執壺藏友諮詢:請老師幫忙斷代、估價,高11.5公分,謝謝!粉彩美人圖執壺粉彩美人圖執壺 底部粉彩美人圖執壺 粉彩美人圖執壺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粉彩美人圖執壺是一件民國時期生產的真品。
  • 青楓玉閣:淺談粉彩與新粉彩作品欣賞
    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一般的粉彩瓷像新彩一樣,多畫於瓷板上,也有畫在方瓶、扁壺、印盒、水洗等器型。粉彩早在清康熙年間,以瓷器釉上彩繪的畫法已開始了萌芽,到了雍正時期已經慢慢成熟,並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格,到了乾隆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種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細,色彩柔和。
  • 瓷器玩家一定要學會粉彩與琺瑯彩的區別
    粉彩是受琺瑯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瓷器,也頗受皇家喜愛。單單從外觀來看兩者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如色彩都特別鮮豔紋飾豐富等,有些藏友對於兩者的區分沒有太多經驗。琺瑯彩與粉彩之間到底要怎樣區分那?琺瑯彩與粉彩之間的成分不同「琺瑯彩」與「粉彩」兩者的彩料方面也是有區別的,有些資料中解釋「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化學成分硼,而琺瑯彩中含硼」這一實驗結果似乎成為「琺瑯彩」與「粉彩」的最大區別。
  • 景德鎮粉彩瓷器的填色工藝
    粉彩瓷器是很多藏友喜歡收藏的瓷器品種之一,粉彩是從五彩的基礎上吸收了琺瑯彩和中國工筆重彩技藝發展而形成的,距離現在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早期在康熙時代,五彩的玻璃百,正如國畫中的用粉同時又應用西洋紅、錫黃、廣翠等色料,所以出現了早期的粉刺,期間以怕平填粉黃、宮粉、淡翠等色,使色彩增加變化的粉彩出現,叫做雍正彩,其效果已有五彩的剛勁濃豔的格調。同時降低了燒成的溫度,因此又叫做軟彩,經過繼續發展,豐富和提高了各種表現得手法,逐漸形成了粉彩的初步樣貌。
  • 新粉彩的興起——民國粉彩瓷
    在清晚期以後,傳統的粉彩瓷發展成了相互遞結的兩個分支:一個是以程門為代表的淺絳彩瓷,另一個就是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新粉彩瓷。民國 粉彩軋道纏枝蓮紋地開光花卉紋御題詩瓶 高40cm 成交價:1325000USD新粉彩瓷產生於民國後期。當時景德鎮聚集著如汪曉棠、王琦等一批著名繪瓷藝人,也包括之前的「珠山八友」等,他們在吸收淺絳彩繪畫技巧的基礎上,拓寬了用色用彩的路子,以富麗的濃墨重彩替代了淺淡而年久易掉色的淺絳彩,創出了色彩濃重的新粉彩。
  • 眾籌丨中國人的願望,都藏在這隻粉彩三多杯裡:多子多福多壽!
    三多紋粉彩瓷因寓意美滿,多為皇帝御用。雍正在位僅有短暫13年,所以流傳至今的雍正三多紋粉彩瓷因為極其稀有,每每出現拍賣會上都是藏家們爭搶的寵兒。2020年10月保利秋季拍賣會上一對雍正粉彩三多杯以3000萬天價成交!
  • 斷代清粉彩瓷器各時期的特點
    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清乾隆官窯粉彩瓷器傳世品非常多。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黃地粉彩勾蓮紋佛塔第五,乾隆官窯粉彩的紋飾一般是「大內」送來的圖樣,主題紋飾按不同時節都有嚴格規定。故宮博物院藏清嘉慶粉彩龍鳳穿牡丹紋雙耳瓶清嘉慶粉彩瓷器從傳世品看,已經比乾隆器物遜色得多了。
  • 瓷器鑑賞:此「光緒·青花粉彩盤」,3萬元算撿漏!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606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鑑定參考: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清光緒年制」青花六字楷書款識的青花粉彩花卉壽字紋盤,從款識及青花部分看是一件光緒本年生產的官窯真品。根據其底部款識的書寫方式來看,比較起我們一般能見到的官窯製品,書寫的略顯草率,但是其字的間架結構書寫的富有力道,行筆的筆觸痕跡較為清晰,且青花發色顯得較為豔麗,青料在釉層底部的沉穩度呈現較好。
  • 粉彩瓷器的前世今生,弄懂粉彩瓷,一文就夠用
    瓷器在藝術品收藏市場中地位絕對數一數二,真正賦予瓷器炫麗色彩的當屬這種彩料——粉彩。毫無疑問,粉彩瓷器創燒於景德鎮,正是有了景德鎮師傅們一代代的努力,制瓷工藝才會不斷地革新,發展到粉彩,已經是集大成之作的天之驕子。
  • 雍正粉彩瓷
    康熙官窯粉彩的傳世器物不多,目前僅知故宮博物院所藏幾件花卉紋盤和水丞等。清康熙粉彩花蝶盤故宮博物院藏粉彩以嫻熟的康熙五彩技術為基礎,改單線平塗法為"渲染法",同時借鑑琺瑯彩多色階的配製技法,將含有"砷"元素的白色彩料"玻璃白"與進口"洋彩"融合,使各種彩色產生粉潤柔和的效果,即紅彩變粉紅、綠彩變粉綠、黃彩變淺黃……
  • 精品瓷器推薦-大清鹹豐年制八仙過海粉彩瓷瓶
    瓷器收藏是很多藏友的最愛,但是由於現在瓷器仿造的手段太多,很多人即使想收藏瓷器也怕吃藥,防不勝防,只有了解清代瓷器的燒造工藝、時代特徵才能更好的鑑別瓷器,去偽存真。
  • 博物館的文物|為啥「粉彩「沒有「粉「、「釉裡紅「又不「紅?
    康熙五彩山水人物紋瓶,故宮藏但,總有一些挑戰著觀眾的「知識點」,比如這個也叫「釉裡紅」瓶子:同樣,和「釉裡紅」一樣「命運」的還有「粉彩」!粉彩,它是清代彩瓷中的大宗。無論是以「小清新」審美著稱的雍正帝,還是「愛新覺羅·牛皮癬」乾隆帝,都曾下旨大量燒造粉彩瓷器。在博物館裡,各種粉彩瓷也非常多見。
  • 雍正粉彩的特點是怎麼來的
    康熙官窯粉彩的傳世器物不多,目前僅知故宮博物院所藏幾件花卉紋盤和水丞等。粉彩以嫻熟的康熙五彩技術為基礎,改單線平塗法為"渲染法",同時借鑑琺瑯彩多色階的配製技法,將含有"砷"元素的白色彩料"玻璃白"與進口"洋彩"融合,使各種彩色產生粉潤柔和的效果,即紅彩變粉紅、綠彩變粉綠、黃彩變淺黃……
  • 崔凱:光緒·粉彩花卉紋盤,繪畫愜意,市場參考價1.5萬
    瓷器鑑賞:藏友諮詢:粉彩盤,口徑16.6公分,麻煩崔老師看下市場價值如何?謝謝!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清華珍品"四字楷書款識的粉彩花卉紋盤是一件晚清光緒時期生產的真品,其具體的生產年份應該在光緒後期。
  • 重工粉彩仕女六角雙耳對瓶 粉彩瓷的極致之美
    藝術瓷廠對於所生產的粉彩瓷,常有普通、中級和高級等區分,對於當時扛起粉彩瓷生產大旗的藝術瓷廠來說,最能代表其水平的,便是這高級粉彩。
  • 粉彩與琺瑯彩,有何區別?
    而最受人寵愛的琺瑯彩瓷器和粉彩瓷器的故事也自此開始 。我們先分清什麼是粉彩和琺瑯彩「粉彩瓷」一直由景德鎮御廠所制,有關粉彩的製作地點不存在爭議。說起來,「琺瑯彩瓷」一直在官窯收藏者中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民國時期就曾流傳「古月軒」一說,它的身上藏有太多傳奇,也就不難怪他人山寨模仿了。
  • 玩瓷器:一定要會分清粉彩與琺瑯彩……
    粉彩是受琺瑯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瓷器,也頗受皇家喜愛。單單從外觀來看兩者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如色彩都特別鮮豔紋飾豐富等,有些藏友對於兩者的區分沒有太多經驗。琺瑯彩與粉彩之間到底要怎樣區分那?琺瑯彩與粉彩之間的成分不同「琺瑯彩」與「粉彩」兩者的彩料方面也是有區別的,有些資料中解釋「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化學成分硼,而琺瑯彩中含硼」這一實驗結果似乎成為「琺瑯彩」與「粉彩」的最大區別。
  • 如何區分淺絳彩、粉彩、新粉彩
    由於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清末民初所用瓷土、釉料已不如前朝,但同現代瓷相比胎骨仍較堅緻,釉面還是較瑩潤的。而現代瓷的瓷土質量更差,有的甚至不是高嶺土,釉面蒼白且無內斂的光澤。1928年前後瓷版畫風行。著名繪瓷家王琦提出由8人共同繪製8塊瓷版畫套屏的藝術構想,組織「月圓會」,邀請藝人每月十五聚會,配畫、研討畫藝,時人稱他們為「珠山八友」。新粉彩和淺絳彩開始了深遠的淵源。
  • 國家博物館藏,清雍正粉彩花蝶紋盤,猶如工筆畫般的畫面清新脫俗
    國家博物館藏,清雍正粉彩花蝶紋盤,猶如工筆畫般的畫面清新脫俗中國古代的瓷器的發展,到了清代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情況。這時的瓷器開始引入由西方帶入的一些生產工藝,使得瓷器出現了顏色複雜多變的情況。後來,工匠們在熟練的掌握琺瑯彩瓷器的製作後,開始嘗試粉彩瓷器的燒造。用釉彩筆,將原本濃厚的琺瑯彩釉料打散,成粉狀,使得這種瓷器的顏色由原本強烈的對比,變成過渡更加的柔和的效果,呈現出中國工筆畫的意境。到了雍正年間,在雍正皇帝的大位推廣下,粉彩瓷器的燒造,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