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隔壁家的老張。
粉彩瓷始創於康熙,極盛於雍正,繁榮於乾隆。她以筆意雋逸、粉潤柔和,格調高雅、題材喜聞樂見,被譽為「陶瓷王冠上的明珠」。從清三代的盛行,到民國的變革!
康熙時期
創造了許多藝術瓷器的新品種,粉彩就是其中之一。粉彩出現以後很受歡迎,隨著工藝的成熟,官窯、民窯生產越來越多,與青花、五彩形成最主要的三大品種。粉彩和琺瑯彩幾乎同時出現。琺瑯彩在宮廷造辦處上彩燒制,粉彩則在景德鎮燒制。粉彩的配彩工藝和琺瑯彩有一定的聯繫,但它主要和五彩工藝接近,兩者基本原料相同,熔劑和配彩方法沒有太大的差別。
雍正時期
粉彩瓷進入成熟發展期,從兩岸故宮所存世的雍正粉彩來看,無論從胎體、胎骨、釉層、亦或是繪畫,以及詩書印來看,都可以用「近乎於完美」來形容。雍正時期的粉彩瓷,呈色豐富多變,色澤明亮柔麗,彩料濃淡自然,粉質感強,鮮嫩璀璨,清雅秀美。一件器物用色,多達十種,甚至二十種以上,同一種顏色又有濃淡深淺及陰陽向背之分,並且以油料調色,講究彩料的層次變化,畫麵粉潤柔和,突出畫面的陰陽濃淡,富有立體感。這一時期,由大明五彩瓷發展起來的清康熙五彩瓷,在大清康熙期間雖風光一時。隨著粉彩瓷的進一步發展,清康熙五彩瓷只能黯然離開它的舞臺,成為我國大明五彩瓷到清粉彩瓷的過渡品。《陶雅》云:"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鮮豔奪目"。
乾隆時期
粉彩瓷器的裝飾題材較雍正時更加豐富,除雍正時期的山水、花卉、花鳥外,增加了中國或西洋人物,以及受西方「洛可可」藝術風格影響的各種洋花圖案。還有一品種,即在內壁及底足內施綠彩,俗稱「綠裡綠底」,此工藝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國時期。乾隆朝的「綠裡綠底」極其淺淡,與胎面白釉結合非常緊密,色澤柔和、自然、協調,難有爆釉現象。乾隆後,清嘉慶時期,其早期的粉彩瓷還有乾隆年間的特點,產品比較精細,「百花不露地」,粉彩瓷無疑成為當時彩瓷世界的主角。但是,等到了中、後期,嘉慶粉彩瓷便開始走衰落——品種不如乾隆時期精細規整,所繪紋飾有的顯得呆板,色澤濃重,施彩較厚,釉面不夠光潤,紋飾筆法稚拙,布局凌亂,缺少生機,等。
粉彩的特點
粉彩的繪製,一般要經過打圖,升圖,做圖,拍圖,畫線,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從打圖到拍圖,是一個用墨線起稿,進行創作構思,如繪瓷決定裝飾內容與形象構圖的階段。正式繪製時的定稿叫「升圖」,把描過濃墨的圖樣從瓷器上拍印下來叫「做圖」。接著把印有墨線的圖紙轉拍到要正式繪製的瓷胎上去即「拍圖」,這樣就可進行繪瓷。粉彩的描繪,著色技法是比較複雜細緻的,一般如畫,彩,填,洗,扒,吹,點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畫筆,填筆,洗筆,彩筆,篤筆,赤金筆,金水筆,瑪瑙筆,扒筆等許多特製筆。最近有很多熱衷於收藏的藏友諮詢到老張怎樣鑑別真偽官窯,因老張我自身是一位業內資深古玩經紀人,經常穿梭於各大拍賣行和博物館,曾親自策划過許多大型拍賣活動。目前老張任職於香港一家國際拍賣行,若你手上有珍品瓷器困於出手,有緣者可與老張溝通任何前期費用福羲市場徵集部 老張:LZCS89》。由於本身對收藏的喜愛,老張曾與業界多位教授實踐探討過關於各種瓷器官窯鑑定中的問題,特作此文,自己所要寫的這些,主要是提高大家對瓷器的認識,只有充分認識,才能鑑別真偽。
粉彩特點鑑定
1、 線條具有淡、細、 勻、柔、俏的特點,相較五彩 與青花有非常大的不同
淡, 是指粉彩勾線要調淡些的料, 一般分為「二濃料」和「淡料」。「二濃料」比五彩勾線常用的濃料線要淡—些。如勾枝、葉或衣紋等多用它。「淡料」比「二濃料」還淡些, 這種料線接近工筆花鳥勾白花用的淡墨線。多用來勾白花或淡色的花朵。
細, 是指粉彩大量使用十分細緻的線,反觀五彩所使用線條相較粉彩粗獷許多。這也就讓粉彩在有限的空間內表達更多可以具有觀賞玩味事物。細中有整,粉彩雖以細見長,但它注意全局的效果,這包括裝飾和造型的結合、裝飾的章法布局處理、色調的特點
勻,由於它的線是細緻的,則對線條的的控制需要更加嚴謹和均勻。每一條線的描畫可以想像工匠們都是屏住呼吸,一氣呵成這樣更能體現先人們追求完美的態度。 而五彩線條更多是頓挫多變,但它勻而不板。
柔,是指粉彩線條要柔和, 不似五彩線條那樣挺健遒勁。柔而挺,如鮮花盛開的線條,一眼看去線條都是生機勃勃,柔中帶鋼。
俏, 是指粉彩的線條勾得有巧妙的變化,有時候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地方有些情感的表達。
2、色調柔潤, 由於粉彩的色彩的透明不透明及淨顏色等區別,多數顏色重加入適量的玻璃白打底, 與五彩的色彩對比, 透明純度會五彩低, 冷暖對比、色相對比、明度對相對要比五彩弱, 因而形成了色調淡雅、柔和、溫潤的特點。
3、紋飾十分的嚴謹清秀,接近國畫的繪畫風格, 刻畫細緻,一絲不苟。例如鳥禽, 五彩的畫法是很誇張概括前後兩條曲線的, 而粉彩卻畫法細緻,爪的結構,特點和動態都細緻地表現出來, 更加偏向寫實的風格。但要嚴謹之中顯靈活, 真實感中有裝飾, 細緻之卻不會顯的很繁瑣。粉彩是內外均衡和諧的風格。
5、畫中有「化」 ,粉彩突出的特點之一,借鑑了許多國畫的章法,技法和畫法。除了圖案性強的粉彩裝飾之外,這類作品是大量的。但它絕不是國畫、工筆畫的再現。由於要結合造型及釉色, 結合工藝材料,它雖吸收工筆畫但又有變化,這個「化」就是指把國畫工筆的藝術溶化在自身的工藝技法和藝術處理中去,化成自己的風格特點,富有陶瓷彩繪的裝飾風。
老張認為:看家東西要謹小慎微,面面俱到,儘可能的抓住美一個細節,認真分析麼易細節。平時多做好功課,只有肚子裡有貨才能在用上時有一個思考的方向。最後才能對一個物品做出一個相對正確的判斷。最近也是希望藉助平臺,傳播一些鑑定的乾貨,主要是想讓大家提高一下對瓷器的認識,也讓大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個更加細緻的了解。老張在此也是希望大家可有所收穫,這便是我本人最大的初心。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