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琪
編輯|電商課代表
鮮有消息的十元店「一哥」名創優品,今年卻頻頻有「大動作」。這次不是融資,也不是招股,而是上市。悲喜交加,恩怨往事,皆摻雜其中。
10月15日晚,名創優品正式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發行價高於此前16.5-18.5美元/股的定價區間,定為20美元/股,總發行3040萬股。
上市首日,名創優品高開20%,後又回落,當日收盤報20.88美元/股,較發行價高4.4%,總市值63.47億美元。
因疫情的原因,名創優品部分高管不能親赴紐交所敲鐘,因此在廣州長隆酒店1:1模擬了敲鐘臺,並採用線上連線的方式,完成了中美兩地的上市儀式。
敲鐘現場,名創優品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葉國富表示,名創優品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他表示,「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說起來很容易,要做到很難。就要做難而有價值的事情,這就是名創優品存在的意義。 我們的使命驅使著我們去挑戰難的問題,讓全世界每一個人更輕鬆地享受有品質的生活,這是我們的使命。」
10元店的崛起
2013年,葉國富創辦了名創優品,名創優品依靠性價比和加盟模式,在短短期間內就擴張迅速。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4200家門店,其中國內超過2500家,在海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600多家門店。
不同於一般的十元店,名創優品憑藉其日韓風格的店面裝修以及溫馨舒適的陳設風格放慢了人們的腳步,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脫穎而出。作為日系風格的中國雜貨鋪,名創優品憑藉其「高顏值」、「接地氣」的特點風靡各地。
因為「小而美」的商品和極致化的性價比,名創優品被大眾戲稱為「10元店」。名創優品門店商品價格往往在十幾元、二十幾元左右,非常平價,且種類很齊全。葉國富曾介紹「711戰略」,即以保證產品的快速創新和持續迭代,每7天上100款新品,100款新品則是從1萬個設計方案裡面選出來。
自以來2013年創立以來,巨大的線下流量給予了其極大優勢,始終保持著全球化的高速增長。2015年,公司開啟全球化戰略,門店數量超1000家。2018年獲騰訊與高瓴資本10億元人民幣投資,海外門店數量突破1000家。據統計,2019年國內品牌雜貨零售商市場規模突破一千億元,其中名創優品份額佔比為10.9%,位居行業第一。目前,名創優品8000多個核心SKU涵蓋了生活家居、電子電器、紡織品等11個品類。
據招股書信息顯示,名創優品目前在全球80多個國家擁有4200多家MINISO商店,其中中國有2500餘家門店,海外有約1680家門店。據其披露的業績數據,2020財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名創優品收入達到90億元人民幣(約13億美元),其中海外市場收入佔年收入的32.7%。
多次嘲諷馬雲不懂新零售
名創優品的動態雖不常見,但其創始人葉富國絕不是個「低調」的人。名創優品的負面消息,絕大多數都是因他而起。
2016年,馬雲曾在阿里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新零售」這個網際網路新名詞,「未來的10年、20年,沒有電子商務一說,只有新零售。」當年,以馬云為首的電商潮直擊線下零售行業,而葉國富始終堅定地認為:「線下零售業是不可能敗給電商的,即便是「線上+線下」的新零售也必然離不開實體。」
還在名創優品籍籍無名之時,葉富國就曾多次嘲諷馬雲不懂新零售。葉國富還曾於2016年,再次包下多家報紙的頭版頭條,隔空喊話「杭州老馬」,讓其早點認輸,輸給「北京老王」的一個億。
對於馬雲「新零售是線上+線下」的理論,葉國富一直嗤之以鼻,「馬雲拿電商忽悠人,嚇唬線下老闆」,「過去3-5年實體零售死了一大片,從2016年開始,未來3-5年,電商會死掉一大片」。還出言不遜,「我認為馬雲必敗,電商取代實體零售是痴人說夢。這點我很自信,如果實體零售輸了,我願替王健林出這個錢。」並稱「名創優品是全新零售商業的開拓者」。
據悉,2018年9月,騰訊、高瓴資本斥資10億元戰略投資名創優品。名創優品招股書顯示,IPO前,名創優品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葉國富持有80.8%的股份,高瓴資本和騰訊則分別持有5.4%的股份。IPO後,葉國富持股為72.5%,有82.2%的投票權;執行副總裁Minxin Li持股為4.6%,有3%的投票權;高瓴資本與騰訊分別持股4.8%,及3.1%的投票權。
有騰訊「撐腰」的葉富國可謂是「勇氣可嘉」,直點騰訊阿里這對人盡皆知的「老冤家」。不論是自我感覺良好,還是擅長炒作,熱衷於「碰瓷」,葉富國都賺足了眼球。
阿里的反擊——「一元店」
名創優品上市,本是一件喜事。不幸的是,阿里反擊了,阿里的一元店開業了。這對剛剛上市的名創優品來說,絕對是一場「貼臉搏鬥」。
時隔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4年,阿里終於與名創優品在線下零售領域展開了一場搏鬥。10月9日,淘寶特價版「1元體驗店」在上海推出首家線下體驗店;10月10日,淘寶特價版啟動「1元更香節」,1億件廠貨每件只要1塊錢,包郵到家,活動一直持續到「雙11」。
結合之前葉富國的挑釁,和名創優品日益壯大的境況,阿里此番正式進擊線下零售業,也頗有些耐人尋味。有網友表示,這次阿里推出1元店,多少有點「新仇舊怨一起報」的意思。
有別於傳統街頭1元店,阿里的一元店能夠實現個性化廠貨C2M定製,無接觸購買全鏈路,48小時無憂交付,是阿里連接「新零售+新製造」兩大戰略的一次創新探索1元店的商品來自120萬產業和商家的貨品,阿里計劃3年內在全國開業至少1000家「1元店」。
在外界看來,除了為了反擊葉富國,「1元店」是阿里想要補齊新零售的最後一塊拼圖,完成新零售的閉環。
除了來自阿里一元店的「貼臉搏鬥」,近兩年,宜家的布局也開始趨向「減齡化」。早在2018年底,根基深厚的一家也開始放下其「偶像包袱」,走低價路線,逐漸向「低價創造無價」邁進。
除此之外,名創優品的崛起還帶動了國內其他相似十元店的崛起,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這些店的身影,覆蓋率很高,比如韓流尚品、MIDI、尚優凡品、熙美誠品等,這些商店都看中了名創優品的極致化性價比,相繼模仿名創優品的經營理念和產品風格。
爭議頗多
「價廉」不意味著「物美」,價格放低之後,商品的質量也著實堪憂。9 月 23 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上市。當天,名創優品指甲油因致癌物超標登上微博熱搜。除此之外,對於名創優品的其他商品 ,吐槽也很多。
此前,名創優品還曾和另一家居品牌NOME的母公司廣州諾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圍繞NOME品牌商標歸屬、商業模式抄襲等問題有過紛爭。2018年,名創優品還曾在廣州舉辦了NOME品牌戰略發布會,並於同年6月在上海落地旗下首家NOME品牌門店。
2019年4月2日,名創優品向加盟商下發告知函,指出其同時經營名創優品和NǒME兩個品牌的門店,「逼迫」商家二選一,要求其在限定期限內停止違約,否則將以停止分紅的方式進行懲戒。
但今年9月的招股書中提到,2019年5月,名創優品的董事會批准了一項計劃,在一年內處置NOME業務和其他三種業務,這些業務在2020財年已計入已終止業務。幾乎所有名創優品旗下的NOME門店均已關閉,剩餘的少量門店(不再使用NOME品牌經營)預計將於2020年10月底關閉。
對於名創優品的看法,部分觀點認為其物美價廉,性價比高;也有觀點認為其商品質量差,「買回來都用不了,直接扔掉」。
商品質量堪憂,品牌商標涉嫌抄襲,"逼迫"商家二選一……這些風波使得名創優品本就兩極分化的評價更加向兩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