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詩歌賞析——威廉·莎士比亞的《Sonnet 18》

2020-12-23 小葉學英語

作為英國舉世聞名的詩人和戲劇家的威廉·莎士比亞,在他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著作,如眾所周知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Hamlet)、《奧賽羅》(Othello)、《李爾王》(King Lear)、《麥克白》(Macbeth)以及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和《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

威廉·莎士比亞
《麥克白》
《奧賽羅》

莎士比亞創作了154首十四行詩,其中格律較為嚴謹。每首詩可劃分為三節四行詩(quatrain)和一組對句(couplet),韻律為抑揚五步格(Iambic pentameter),韻式為abab cdcd efef gg。這就是凸顯英國特色的「莎士比亞體」(Shakespearean Sonnet)。今天,小葉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威廉·莎士比亞的《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在這首十四行詩中,我們可以欣賞到英詩中的韻律美和修辭美。就修辭而言,該詩用到了以下幾種:

明喻(Simile/設問(Rhetorical Question: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詩人把好友Herbet比作夏日,並就此提出疑問「我應把你比作夏日嗎?」,但隨之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為他認為Herbet那更可愛更柔和的美勝過夏日。那麼,我們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Herbet究竟有多美呢?很多夥伴會理所當然地把Herbet認為是女性,但其實他是一位男性。由此看出,莎士比亞對美的看待不受性別束縛。

也許有夥伴產生這樣的疑惑:為什麼莎士比亞要把Herbet和夏日作比較,而不同「遲日江山麗,春風花鳥香」春日和「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的秋日甚至是「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冬日作比較呢?其實,這與地域差異和文化差異有關啦。英國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的影響,盛行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英國人也就對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夏季青睞有加啦。當然,英國詩人也習慣於把人的一生與四季聯繫起來,從青春期、成年、中年到老年依次是春、夏、秋、冬。作為成年人的Herbet,當然就可以比作夏日啦。

隱喻(Metaphor/誇張(Hyperbole: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但永恆的夏日是不會褪色的),詩人把eternal summer(永恆的夏日)比作永恆的青春或永恆的美。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詩人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按照自然規律,夏日怎麼會是永恆的呢,夏日的美也會隨之慢慢消逝。但在詩人眼中,夏日卻是永恆的,詩人把夏日的美誇大了。

擬人(Personification: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有時候天空的巨眼太熱),詩人把天空當作人來寫,「天空的巨眼」也就是「太陽」。

雙關(Pun: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漸漸逝去),這裡的第一個fair是指「美的人或事物」,第二個fair則是指「美」本身。

倒裝(Inversion: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和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的語序應為And every fair sometime declines from fair和Untrimmed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當然,該詩的修辭還有頭韻、尾韻等之類的,有興趣的夥伴們也可以自行探索一下哦。除此之外,該詩的詞彙銜接也很棒哦,主要利用同義、反義以及上下義等關係,凸顯了整體美,如decline-untrimm』d-fade,dimm』d-declines/shines,short-eternal等等。(文章為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當之處,歡迎多加指正)

相關焦點

  • 英語漫談|莎士比亞 Sonnet 18 賞析
    Sonnet 18William Shakespeare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十四行詩之十八(莎士比亞)是否把你比作夏季的美?
  • 布魯姆:威廉·莎士比亞
    作為詩歌,如果還有比《湯姆·奧貝德蘭》更好的,那只能在威廉·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和戲劇中去找對手。我在本書稍後將花較大篇幅討論如何讀《哈姆雷特》,現在我先談他的幾首十四行詩。由於莎士比亞如博爾赫斯所言,既是每一個人又不是任何人,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這些十四行詩既是自傳性的又是普遍性的,既是個人的又是非個人的,既是反諷的又是激情的,既是雙性戀的又是異性戀的,既是受傷的又是完整的。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詩歌是美的載體
    威廉·莎士比亞,作為英國文學史和戲劇史上傑出的詩人和劇作家,他創造了近千年來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品,被認為是「俗世的聖經」。其創作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也成為經典,難以超越。 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在詩歌中「你」的美麗會長存。最後兩句點明中心,只要詩歌存在,那麼「你」的芳顏就會永遠留存。詩篇流傳,「你」就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在這首詩中,莎士比亞描寫了時光的力量會毀滅一切,但詩歌卻是永恆的,由此可以看出莎士比亞對詩歌的讚美,詩歌是美的載體。
  • Sonnet18,世界上最美的「你」到底是誰?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點擊視頻欣賞炙熱如火版Sonnet18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大致都與「生命」、「時間」、「詩」息息相關,總體上體現了一個思想:愛徵服一切,美常駐人間!莎翁的十四行詩是英國文學史和詩歌史上的一座豐碑,在他的154首十四行詩中,本期所選的第18首被公認為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 莎士比亞對英語發展的影響
    作為一代戲劇大師,威廉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但除了在文學方面的貢獻之外,莎士比亞也對英語的發展演變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 英語課堂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永恆魅力,讓你愛上英語
    【新東方名師:英語學習成功之路】由新東方英語名師王樹振主講,在這套專欄課程中,王老師會現身說法,剖析英語學習心路歷程,分享英語學習的方法、技巧和經驗,幫孩子培養起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此英語不再難!本專欄每天更新內容,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 華文全球史025《莎士比亞傳》——最可信賴的莎士比亞生平記錄
    《莎士比亞傳》正文共二十一章,以時間為序,以莎士比亞的詩歌創作和戲劇創作為主線,穿插著其身世、婚姻、保護人、現實生活、後世評價、各國相關研究等細節,詳盡地介紹了莎士比亞短暫而卓越的一生。曾先後求學於九江、重慶、上海、澳大利亞昆士蘭,從事語言學、翻譯學及英語教學研究。在《外國語》《英語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主持或主研國家社科基金一項、教育部規劃課題一項、浙江省哲社課題五項及市廳級課題十餘項,並多年擔任浙江省政府門戶網站英文譯員和譯審。主要代表作有《語塊認知加工研究的最新進展》《叛逆:顯性?隱性?
  • 英語詩歌朗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賞析莎翁的這首十四行詩是流出最廣的一首,當然他不僅誇了情人的美,其實也暗示著他對於自己作品將會擁有不朽影響力充滿了自信。本詩的第一句以疑問句引出,「能不能讓我來把你比擬做夏日?」,頗為新奇。多數人誇女孩子美,大概會用「嬌豔欲滴的玫瑰」等表達,而莎翁卻將「她」比作夏天。
  • 「Sonnet130」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30首-選讀
    今天分享莎士比亞的一首短詩,是一首十四行詩。一、什麼是十四行詩?(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詞條解釋,以便大家對十四行詩有個初步理解。)又譯「商籟體,」為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
  • 一起探尋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的前世今生
    王小波曾經援引過一個英國老太的評語:沒有讀過莎士比亞,沒有背過彌爾頓的人根本不配英語寫作。多麼學究氣的話卻暗示了莎士比亞作品在英語文學上地位和重要程度。因此莎士比亞文學貫穿於整個英國初中英語語文課程的學習中,他的戲劇和詩歌是英國國家課程大綱的精讀必修內容,不僅提高學生們學科學術素養(閱讀、寫作、語法以及聽說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對文學的熱愛,自主探索優秀的文化理念,以新的方式發展文化。
  • 英語·美文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 真正的莎士比亞到底是誰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文學歷史上最偉大的文豪,莎士比亞是誰還是一個問題嗎他在英語文學史上的地位在中國文學史上還沒有對應的,曹雪芹算最近的,但實際上恐怕還要加上李白、杜甫、羅貫中等才行。別誤解,這不是說莎士比亞的成就超過李白、杜甫、曹雪芹、羅貫中加起來,而是在各自文學史上的相對地位。但莎士比亞到底是誰,人們並不清楚。 威廉·莎士比亞出生在Stratford-Upon-Avon。
  • 《英國文學1》傑弗裡·喬叟、莎士比亞、約翰·彌爾頓
    歷史上,英國在不同時期包括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曼島和海峽群島等地,所以英國文學除英語作品之外,也涵蓋了多種語言的文學。而English literature這個概念雖有「英格蘭文學」的意思,但通常是指英語文學,包括了歷史上來自愛爾蘭、印度、澳大利亞等地使用英語寫作的作家創作的作品。
  • 雙語閱讀:莎士比亞哲理名言,句句經典!
    新夢想英語口語 口語/美文/晨讀/聽力/打卡/免費 「 ——莎士比亞 」 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
  • 永恆的莎士比亞
    」--The Merchant of Venice莎士比亞被譽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認為,即便與古希臘盲詩人荷馬相比,莎士比亞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
  • 英語世界詩歌的發展歷程
    歷覽過去三千年,基於團體的詩歌寫作改革運動至少出現過10次,每一次詩歌運動都使得詩歌創作出現一次鼎盛時期,包括古希臘詩歌運動、普羅旺斯文學運動、西西里詩歌學派運動、伊莉莎白和莎士比亞時代詩歌、形上學詩歌、浪漫派詩歌、美國的先驗主義詩歌、上個世紀打擊運動等等。
  • 拉貝詩3首賞析
    英語字典中對它的解釋通常比較簡單,僅為「舌伸入對方口中的接吻方式」。如果我們想要探尋得更深入、了解得更詳細的話,不妨再來品味拉貝的這首《再吻我……》。I-sonnetle sonnet retrouvé On voit mourir toutes les1 choses aimées2.Lors que du corps l'âme subtile part.
  • 草堂讀詩|故事: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我們今天要分享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也來一起聽聽詩歌背後的故事。他最著名的詩歌作品,是《十四行詩集》。十四行詩是一種詩歌體裁,最初流行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義大利詩人彼得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16世紀初,十四行詩傳到英國,在英國詩壇上風行一時,當時產生了錫德尼、斯賓塞等著名的十四行詩人,而莎士比亞進一步發展並豐富了這一詩體,寫下154首十四行詩,集結成了《十四行詩集》。
  • 《觀滄海》詩歌賞析、考點解答就這麼簡單
    《觀滄海》詩歌賞析、考點解答就這麼簡單一、詩歌的第一句表達方式和作用是什麼?(「詩眼」即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答: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政治抱負。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
  • 莎士比亞有一首愛情詩,能讀懂一半,你也可以稱為半個情聖了!
    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當時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