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貝母?
珍珠貝母所製作的珠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螺鈿"(額外說一句,螺鈿的「鈿」字,為鑲嵌裝飾之意,本是指用螺殼與海貝磨製成 .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據畫面需要而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的總稱)...但近期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就把珍珠貝製品叫做"螺鈿",我也就將錯就錯吧,哈哈,大家明白是什麼就可以了.
多說兩句,現在的一些海螺做的珠子,也叫做螺鈿了,不過這個海螺的螺鈿,跟珍珠貝母的螺鈿,根本沒有可比性,在明清,也從不用海螺做家具的鑲嵌,明清主要用南珠和東珠的殼做鑲嵌,在清中期,又有採用鮑魚殼做鑲嵌的彩色螺鈿,這些是有實物存世的。
珍珠貝母
螺鈿
下面這種,也算是螺鈿,因為也是用一種產珍珠的貝殼做的,叫黃碟貝,但這種貝殼很脆,密度比珍珠貝母的小,同樣大小的珠子,比珍珠貝母的珠子輕,而且,這種材料,沒有大尺寸的珠子,我見過最大的珠子,也就是14mm,而珍珠貝母的珠子,以前我見過直徑28mm的。
最近幾年,貌似是原材料的減少,大尺寸的珠子已經見不到了,現在我手上最大的珍珠貝母螺鈿,只有20mm.
這種黃碟貝,佩戴時要小心,要是不小心摔在地上,鐵定有硬傷,而且,這種材料做的珠子,一般都會有裂痕。
硨磲
下面這個,一般的玩家都應該知道,硨磲!
現在能買到的硨磲珠子,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剛死的新硨磲,一種是老硨磲,我在這裡說的老硨磲,是指死在海裡數百年,已經有些石化了的硨磲貝,打撈上來做成的新飾品,顏色牙白,紋路清晰,(而非把玩數年的老的"硨磲飾品"),這種老硨磲,把玩越久,紋路月清晰,質地越油潤,很受人喜愛.缺點是小坑點很多,需要精挑出極品來。
以上皆為新硨磲
這兩個是老硨磲
跟硨磲無關的各種螺
下面這個,一般都叫粉紅硨磲,其實跟硨磲沒有半毛錢關係。是用一種叫做女王鳳凰螺的大海螺做的,單獨一隻螺就買到百元以上,所以用它製作的珠子,價格較高,很少能買到.硬度比硨磲高!
下面的這種,也是海螺珠子,這種叫紅嬌鳳凰螺,產量很大,屬於食用螺,因為螺體很小,所以製作的珠子也只有6-7毫米左右,花紋顏色都很好看!最後一個紅色的大珠子,是兩塊拼沾起來的,透明紅色部分是填充的水晶膠。
綠色的夜光蠑螺,成螺20釐米左右,螺軸較粗,大個的螺,甚至可以做出20毫米直徑的珠子!
拋了螺皮的螺,是珍珠光澤的,用它們製作的珠子,有著珍珠光澤,也有好聽的名字,銀絲硨磲,銀硨磲,使用螺軸部位做的珠子,有天然旋轉的花紋,在珠子上正好像一個太極圖案,挑出圖案在正中的,很規整漂亮.太極硨磲,銀絲硨磲,銀線硨磲。
有綠線,是用帶皮的夜光蠑螺製作的珠子!
上面的這些,都是海螺的原色,製作的珠子,下面的這些,就都是染色的海螺珠子!
這種,最早是臺灣人推出的,叫黃金硨磲(金絲硨磲,金硨磲),當時前幾批貨相當的貴,但品質非常好!渾厚有質感,相當漂亮!單顆珠子都賣到好幾十上百元,說是喜馬拉雅山脈的螺化石製成,砸開內部也的確是一樣的顏色,但沒多久,市面上就出了很多顏色鮮豔,著色很浮淺的黃金硨磲,其實都是些染色的海螺珠子!
後來出的價格相對便宜很多的黃金硨磲(金絲硨磲),顏色鮮豔,但總覺得顏色附著於表面....但從美觀角度來講,還是很多人喜歡的,銷售狀況也很好,這種也是染色的海螺珠子.
翡翠硨磲,出了不長時間,小火了一陣,就消失了,現在很少見,估計製作工藝跟以前第一批的"喜馬拉雅山螺化石"一樣,只是改成了墨綠色.
最後,說下血硨磲,貌似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種叫做萬寶螺的大海螺做的,我們在市面上見到是用萬寶螺的唇製作的.萬寶螺,國產四大名螺之一。說到這裡我要鄙視一下我們國人,自從海南搞旅遊,暴炒那個所謂的四大名螺,這種大尺寸的海螺,已經見不到了,15年前,還有長25釐米的萬寶螺,現在,幾乎見不到超過20釐米的,一般只有15釐米,哀!
版權說明
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 愛盤玩 微信公眾平臺!
這裡是最有趣有料的文玩盤玩專家!
想要了解更多文玩知識,購買相關文玩產品
請加礦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