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添加任何顏料 科學家用光精確微觀復現世界名畫

2020-12-13 中國航空新聞網

藍閃蝶的翅膀微結構

光影繪畫的概念圖

生成全色納米繪畫的電子顯微鏡圖像

中國航空報訊:9月中旬,光學權威期刊Optica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十分有趣的論文:其研究主題,是一種全新的「用光繪畫技術」。來自南京大學的徐挺教授和陸延青教授帶領其課題組,聯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一項利用自然光結構色來繪畫的實驗,他們超高精度地復現了17世紀荷蘭藝術家揚·維米爾的傳世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以光代筆

陽光包含幾種顏色?對於這個問題,稍有物理常識的人一般都知道:紅、橙、黃、綠、藍、靛、紫。

1666年,科學巨匠牛頓在家休假期間,做了一項著名的光譜分析試驗,他發現自然光透過三稜鏡折射,可呈現出包含七種顏色的絢麗色散現象,這為後來的光譜學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1801年,英國學者託馬斯·楊研究了人眼視覺對顏色的感知,他指出在可見光譜的位置排列上,只需選擇三種基本色,按不同的比例疊加組合,就幾乎可產生任何一種顏色;而隨後德國學者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在1856年至1867年期間,繼續對視覺顏色進行了深入分析,確立了光的三原色理論。直到現在,我們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彩色顯示屏,都是基於紅、綠、藍三原色組合,來呈現出不同的畫面。

既然可見光中本來就有顏色,而三原色組合又可以產生各種色彩,那你有沒有想過,用自然光直接繪畫,結果將會如何?在這項實驗中,當自然光透過一個承載微納結構的載玻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完美投射出來。

更讓人驚嘆的是:第一,這幅「畫」的實際尺寸只有一毫米左右,需要通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細節;第二,「繪畫」沒用任何顏料,僅靠微納結構材料對光的折射轉化,就為整幅畫精確塗上了應有的色彩;第三,首次實現了對光色明暗過渡的控制,讓整幅畫看上去更加富有立體感。

這項由科學家完成的「藝術」活兒,不僅讓微納光學研究更進一步,將來還會帶來一些有趣的應用空間。

藍閃蝶的翅膀微結構

光影繪畫的概念圖

生成全色納米繪畫的電子顯微鏡圖像

中國航空報訊:9月中旬,光學權威期刊Optica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十分有趣的論文:其研究主題,是一種全新的「用光繪畫技術」。來自南京大學的徐挺教授和陸延青教授帶領其課題組,聯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一項利用自然光結構色來繪畫的實驗,他們超高精度地復現了17世紀荷蘭藝術家揚·維米爾的傳世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以光代筆

陽光包含幾種顏色?對於這個問題,稍有物理常識的人一般都知道:紅、橙、黃、綠、藍、靛、紫。

1666年,科學巨匠牛頓在家休假期間,做了一項著名的光譜分析試驗,他發現自然光透過三稜鏡折射,可呈現出包含七種顏色的絢麗色散現象,這為後來的光譜學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1801年,英國學者託馬斯·楊研究了人眼視覺對顏色的感知,他指出在可見光譜的位置排列上,只需選擇三種基本色,按不同的比例疊加組合,就幾乎可產生任何一種顏色;而隨後德國學者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在1856年至1867年期間,繼續對視覺顏色進行了深入分析,確立了光的三原色理論。直到現在,我們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彩色顯示屏,都是基於紅、綠、藍三原色組合,來呈現出不同的畫面。

既然可見光中本來就有顏色,而三原色組合又可以產生各種色彩,那你有沒有想過,用自然光直接繪畫,結果將會如何?在這項實驗中,當自然光透過一個承載微納結構的載玻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完美投射出來。

更讓人驚嘆的是:第一,這幅「畫」的實際尺寸只有一毫米左右,需要通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細節;第二,「繪畫」沒用任何顏料,僅靠微納結構材料對光的折射轉化,就為整幅畫精確塗上了應有的色彩;第三,首次實現了對光色明暗過渡的控制,讓整幅畫看上去更加富有立體感。

這項由科學家完成的「藝術」活兒,不僅讓微納光學研究更進一步,將來還會帶來一些有趣的應用空間。

來自大自然的靈感

徐挺現在是南京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他一直專注在人工微結構納米超材料在成像和檢測方面的應用研究,方向包括人工超材料、納米光子學、表面等離子體電化學材料器件以及微納米加工技術,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權威期刊發表過60餘篇高水準論文。

徐挺介紹,傳統意義上的繪畫,肯定需要各種顏料,但絕大多數顏料對於環境的友好度、穩定性是比較差的,如果沒有特殊保護,一幅畫掛一段時間就會褪色,特別是在高溫或強光影響下,褪色尤其快,而化學顏料對人體健康也有損害。

但是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十分鮮豔的顏色,實際上並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光的幻象。例如,在南美洲有一種蝴蝶叫藍閃蝶,翅展約15釐米,在陽光照射下能呈現出十分絢麗的藍色金屬光澤。科學家曾對大藍閃蝶的翅膀進行微觀研究,發現其翅面覆蓋的鱗片,在微觀結構上十分精妙,由多層立體光柵構成,當光線照射到翅上時,這些結構對光有折射、反射和繞射等多重作用,最終把藍色、或偏紫色凸顯出來。

這意味著,科學家們也可利用微結構原理,來精準控制光的反射、幹涉或者衍射等,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色彩,業界將這種技術稱為結構色,是近年來學術圈比較熱的研究方向之一。

結構色相比於傳統顏料,其最大的好處是構成物質單一。無論要展現什麼樣的顏色,差別只在於材料結構本身的設計調整,它的物理跟化學穩定性比較高,無論強光照射還是常規的溫差變化,都不會對它產生的顏色造成任何影響,同時,它也不會對環境或人體造成化學侵害。

在這項實驗中,用結構光繪畫《戴珍定的顏色強度有精準的調控方式;第二是加工結構陣列,很多納米柱的尺寸非常小,一般只有幾十到幾百個納米。

徐挺補充說:「從原理看,我們目前用結構光做一幅大的圖像完全沒問題,但做大反而不能呈現出我們的優勢,我們現在能在毫米甚至亞毫米尺度,把這幅畫作的細節完全展現出來,沒有任何細節丟失,這才是我們的優勢。」

第一步就是選擇材料製作基底和納米柱。徐挺介紹,基底載玻片選擇的材料是二氧化矽,該材料對整個可見光頻段的透光率都非常高,而納米柱選用的材料則是二氧化鈦,該材料對可見光沒有太多吸收且折射率比較高,利於對光場的調控。

這幅畫的微結構包含很多複雜的光學珠耳環的少女》旨在探索技術的邊界,其本質就是要基於微納結構,對可見光光譜進行一次精準調控,研究人員抱著這樣的目的開始了「繪畫」研究。

與此前業內的相關研究相比,本研究的最大亮點在於,不但可以產生各類顏色,還能產生明暗強度的變化。產生指定結構色很多科研團隊都能做到,但那種情況下,如果用來繪畫實際上只能是色塊的組合,整幅畫裡只有顏色區分,沒有陰影變化,缺乏生機感和立體感,如果要復現一張油畫的畫面,用結構色是很難實現的,這便是此項技術研究的門檻所在。

操控光線的納米柱

實驗過程的難度跟挑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是理論結構設計。一般來看,結構光顏色透過率越高越好,利用率越高越好,但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則需要考慮到畫面層次分明的細節,需要對某一個特原理設計,簡單概括,就是把二氧化鈦納米柱加工成不同的橢圓形狀和排列,讓它們因為共振效應選擇性輸出紅色、綠色和藍色三原色,類似於顯示屏中的像素。

然後通過改變這些橢圓形納米柱的轉角,讓它們對於入射的偏振光起到偏振方向旋轉的作用,這不會影響它們的出射光強度,卻能把三原色投射在指定區域組合成指定的顏色。最後,研究人員在載玻片的背面放置了一個特殊的偏光濾鏡,來調節光線輸出的強度。如此,不但能實現各種顏色,而且每一個顏色的明暗都能得到控制。

在微結構加工過程中,研究人員採用原子層沉積技術和電子束光刻技術來實現。即首先在載玻片上沉積一層僅數百納米厚的超薄聚合物,然後使用電子束光刻,在聚合物中開挖了數百萬個尺寸和方向不同的小孔,利用原子層沉積技術,用二氧化鈦回填這些孔洞,最終,團隊清除掉孔周圍的所有聚合物,留下了數百萬個納米級的二氧化鈦柱,這些納米柱對光線的轉化清晰地複製了《戴珍珠耳環的女孩》,甚至捕獲了畫布上的紋理細節。

用光繪畫有什麼用?

由於設計製作過程的精密度和複雜度,徐挺表示,完成這項實驗投入的製作成本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但如果想投入大規模產業應用,把第一個模板設計雕刻好之後,可以通過複製的方式,比如納米壓印的方法,來複製這些圖形結構,以降低生產成本。

想必很多人讀到這裡都比較好奇,費了這麼大勁整一幅畫到底有什麼用處?徐挺表示,首先這是一種特殊的加密信息存儲方式,可以通過控制光的不同波長輸出和投射轉化,把圖像或文字存儲到一個玻璃片上,由於每一個像素都是納米級的,保存的信息會非常豐富。

其次,實驗需要通過特殊偏光濾鏡調節才能展現出一張清晰漂亮的畫,如果把這個濾鏡拿掉,那呈現出來的圖案是完全不一樣的,且由於這個微納結構的原始設計和製作相當複雜,很難去仿造,在一定程度上,該技術可以用來做高價值物品的防偽,給某些物品編碼圖像和文字,這個「防偽」標識只有通過一些特殊手段,才能看到它真實的樣貌。

而最廣泛的應用,可能是幫助產業提升對結構色更為精細化的操控能力。結構色的物理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都比傳統化學顏料高,風吹日曬永不褪色,可以用來做一些裝飾類應用。

實際上,當前主流的消費電子產品已經用到了相關技術,很多旗艦手機的背板開始採用那種流光溢彩的顏色,原理就是採用了一些微結構調光的技術,以此來呈現絢麗的顏色;而如果能做到納米級,那麼對光的調控維度就更大,能實現更細緻和獨特的效果,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差異化和美感。

徐挺的下一個計劃,是讓用光繪畫由靜變動。主流的顯示技術基本上都是動態的,但微納結構本身受限於固定的材料結構,如何實現動態仍在進一步研究當中。

他設想,將來通過一些輔助設備對光的角度和強度調節,有望實現在同一個結構上,稍加調整就能展現出另一副油畫,圖像可以動態切換過去,而不像現在這樣只能固定投射出一幅畫。 

相關焦點

  • 【奇妙的微觀世界系列】小小顯微鏡,探索大世界!
    已經添加過客服(小星星,小月亮,小彩虹,小太陽)的無需再次添加註:購買後可將深圳兒童周末【添加到我的小程序】-【小程序綁定手機號】,方便後續查找,如對小程序使用有任何疑問到底微觀世界存在著什麼秘密?我們身體的內部世界又是怎樣的?一滴血液包含了什麼呢?……讓我們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使用顯微鏡,看看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 慎勇中戰鬥力MAX的「世界名畫」,足以完爆任何沙雕大戰!
    如果光看這個名字,不看看正片的話,壓根就不知道這是個沙雕番,各種沙雕表情包層出不窮。今天,紳士君就來說說《這個勇者明明超強卻過分的慎重》中出現的一系列世界名畫,與各種崩壞表情包!當然,最數大家熟悉的世界名畫(表情包),當然是第一集結尾這裡了,因為太過於沙雕了。然後,我們再來對比下表情,主角一臉懵逼,女神一臉喪屍樣,反派給我的感覺,這臉???
  • 丙烯是國畫的重要顏料!你不知道吧?
    相比畫家用的材料和工具,觀眾更在意的往往是畫面的效果,尤其是在藝術發展一派欣欣向榮、百花齊放的今天,只要能實現你想要達到的效果並帶給人美的感受,都可以大膽嘗試。在歷史文化發展的進程中,中國畫在不斷追求精神境界與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廣泛吸收多元文化以及材料、技法等元素的運用。
  • 光和顏料的三基色及三原色
    光和顏料的三基色與三原色
  • 還原了世界名畫?蘭州小學生們模仿世界名畫,還原度超高
    隨著各個地方疫情的緩解,從慢慢復工到現在的很多省份都開始了慢慢復學,一些高三學子一復學就埋入了書中的海洋中,更甚者,一些高三都迎來了魔鬼般的開學考試,讓很多學生們既開心開學又緊張開學,但是一些小學生,初中生就不一樣了,開學的氛圍濃厚,經歷數月的超長寒假,為了讓孩子們儘早的回歸到學習中
  • 油畫修復師是怎麼搶救名畫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油畫藏品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損壞,比如畫布底層發黴、龜裂,灰塵、細菌的汙染,都會使得油畫的顏料受到侵害,導致畫作變形。於是,一種新型的職業油畫修復師就誕生了,對於這些價值連城的作品,修復師們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呢?世界名畫: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 世界十大名畫|西方文藝油畫巔峰之作!
    世界十大名畫之一蒙娜麗莎《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現藏|法國羅浮宮世界十大名畫之一最後的晚餐《最後的晚餐》是藝術家達·文西於文藝復興時期創作的大型壁畫
  • 小小「科學家」探秘纖維微觀世界
    深入淺出的講座和有趣的科學實驗,為參加活動的南寧市沛鴻小學和紅星學校的50多名師生打開了奇妙的微觀世界。   「誰知道什麼是纖維?它長什麼樣子?」當來自上海紡織博物館的高級工程師段玲拋出第一個問題時,同學們都被難倒了。隨後段玲以遠古先民「食其肉,寢其皮」的生活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介紹動物纖維的特點。
  • 名畫cosplay!會澤小學生模仿世界名畫,腦洞大開現逆天神作
    看到這些模仿秀圖片,有網友點讚說東風小學的學生們思維活躍、腦洞大開,也有網友說,作者該穿越重畫,還有網友說看到模仿秀,世界名畫很受傷。這是怎麼回事?原來,近日,東風小學為確保疫情期間宅家的學生在這個假期中有為、有學、有樂,通過網絡渠道通知學生在家與家長配合,開展「世界名畫我來仿」的趣味創意活動。
  • 科學可能性:科學家重新發明了時鐘,使它更精確,命名「原子鐘」
    你手腕上的手錶在日常工作中可能看起來相當精確,但與原子鐘相比,它什麼也不是。科學家將原子鐘用於各種目的,它們越精確,就越能提供有用的數據。雖然最常見的原子鐘比典型的掛鍾精確一個數量級,但它們並不完美。現在,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他們所說的比今天使用的任何其他東西都更精確的東西,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裡,這將使大多數其他原子鐘蒙羞。
  • 淺談高光譜成像技術在世界名畫賞析領域的應用
    文物中,消失的文字、脫落的顏料,由於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徵,而高光譜圖像的特點在於極高的光譜解析度和空間解析度,只要其留有微弱的信號,我們就可以根據光譜特徵將其探測出來、並標明在什麼位置;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文物修復工作取得了明顯突破,一批質量上乘的科學分析儀器被運用到了修復工作中。
  • 微觀角度來看風水
    暗物質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們的能量信息同樣是以波的形式或其它某種未知形式在宇宙中傳播,簡單地說,就是在對外輻射,在對宇宙自然萬事萬物默默地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理論上,宇宙中任意兩個點在同一時間點所對應的能量信息都是不一樣的,對人的影響也就不同。
  • 光引領科學前行,雙縫幹涉實驗催生了量子力學,世界為之改變
    我們誰都知道,光給世界帶來光明,沒有光,就看不到一切,也就沒有我們的世界。但自古以來,人們對光並沒有引起重視,因為光從來就有,是一種永遠存在自生自滅的玩意,這種不需吹灰之力就得到的東西,根本不會引起注意。一直到現代實驗科學的祖師爺伽利略開始對光速產生了好奇心,並展開了對光速的測量,光的某些性質才開始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 名畫惡搞 | 世界名畫被玩壞了!畫風很魔性!
    在如今的娛樂時代,惡搞已無處不在惡搞名畫的梗,也是廣大網友百玩不厭的摯愛前段時間抖音惡搞名畫的H5更是刷爆了朋友圈▽而這種惡搞名畫的行為玩壞了叫「欠揍」,玩偏了叫「網紅」,玩好了叫Hayati Evren這位設計師是一名優秀的"名畫通俗化傳播大使"他選取大眾熟悉的經典名畫並將他們放在當今的世界中,非常地跳躍又好笑
  • 「我抒我讀」投稿讀|《名畫在左 科學在右》有感
    《名畫在左,科學在右》是中國作家、上海大學退休教授,林鳳生創作的藝術科普圖書。林鳳生先生中學時師從豐子愷、唐雲等名師學習繪畫,對繪畫與自然科學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跨學科研究。《名畫在左,科學在右》這部作品主要講述了100餘幅經典世界名畫中偉大藝術品背後的科學知識,書中包含了許多有趣的命題,如「克裡木特、考考斯卡、席勒:洞察內心的維也納分離主義」「賞美食、賞名畫、侃文化:從名畫看西方美食文化」「名畫裡的病人和病人畫的名畫」等。
  • 本周日,全國生態學專家唐建軍帶你探秘微觀世界!
    8月23日(周日),我們還特別邀請到了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科學傳播首席專家、浙江大學生態學國家一級重點雙一流學科研究生導師唐建軍做客省科技館,他將帶領浙江小記者一起探索微觀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動前,他將提前在線上和小朋友們互動,回答大家關心的科學問題。圍繞「超級細菌」,你有什麼樣的疑問?請感興趣的小記者們提前準備,展現你的科學知識儲備!  活動時間:8月23日 上午9:30-11:00  活動內容:
  • H·ART夏令營丨微觀世界——琺瑯夏令營
    夏令營07—微觀世界
  • 被廣告界玩壞的世界名畫!
    西方名畫就多次慘遭毒手。就任你們說廣告不是藝術吧!但我們能手到擒來,移花接木,帶來的廣告效果也是一樣的毒辣辣!NO.1 「訪問天堂被拒絕」——添加了社交媒體符號的名畫NO.2 大衛林奇的頭髮與世界名畫(無孔不入啊)
  • 她用咖啡、啤酒作畫,還曝光世界名畫隱藏的秘密,千萬網友被逗笑
    濾鏡版世界名畫 一幅幅世界名畫,之所以能被後人反覆的鑑賞解讀,不僅僅是因為畫作本身,還因為其背後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比如,蒙娜麗莎神秘微笑的秘密,
  • 腦洞創意:被逆天惡搞的世界名畫
    瞧,梵谷玩起了變裝秀,蒙娜麗莎萌萌噠今天給大家分享超有意思的、被惡搞的世界名畫讓經典穿越時空,重煥新生在21世紀,梵谷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組成了CP初次邂逅,難忘的記憶再次遇見發現你叛逆的一面熱戀,一起共舞一起旅行,一起遇見美好在我家,彈奏你愛聽的小曲做你愛吃的晚餐帶著孩子一起看世界的美好這樣的「小兩口」簡直不要太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