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四年級上6.《蝙蝠和雷達》揭開蝙蝠探路的秘密(內附練習題)

2020-12-16 教育路上的小穎老師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把握文章內容,了解科學家三次實驗的過程及揭示的秘密。

3.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本課學習的課文比較抽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更便於學生理解內容。教師還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他們養成勤於思考、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

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1.播放蝙蝠飛行的視頻,由此引入新課。

2.板書課題(蝙蝠和雷達)

注意「蝙蝠」兩個字都是蟲字旁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地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疏通字詞。

2.指名朗讀生字詞,老師及時糾正。

3.討論識記方法:

偏旁歸類法:蝙、蝠、蠅、

辯析形近字:蠅、繩

4.學生在書寫時,教師巡視指導,並表揚寫得比較好的學生,以激勵他們認真書寫。

設計意圖:可以提升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三、再讀課文,感知大意

1.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的什麼?

2.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1.在漆黑的夜裡,飛機是怎麼做到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2.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3.蝙蝠靠超聲波在夜間飛行。飛機裝上了雷達,得以安全飛行,這是科學家利用仿生學造福人類的體現。

你們還知道生活中哪些發明是受到了動物的啟發嗎?

電子蛙眼——青蛙

有旋轉炮塔的坦克——烏龜

迷彩服——蝴蝶

3.題目是《蝙蝠和雷達》,但是課文第一段為什麼要寫飛機?

(描述飛機平穩地在夜空中飛行,是為了激發學生探究飛機、蝙蝠和雷達三者之間的關係,起到激發讀者興趣的作用。)

4.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來研究蝙蝠夜間飛行?

科學家通過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分析,能夠讓學生感知課文大意,了解課文的結構層次。

四、體會蝙蝠高超的飛行本領

1.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畫出蝙蝠飛行本領高超的句子。

蝙蝠是在夜裡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即使……也……」你知道這個句式強調了什麼嗎?

這個句子強調了蝙蝠高超的飛行本領,為下文人們對蝙蝠進行實驗做了鋪墊。

2.蝙蝠飛行本領這麼厲害,那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敬佩)

3.科學家一共做了三次實驗,為什麼第二次和第三次實驗寫得那麼簡單?

(因為後兩次實驗的方法和第一次相似,為了避免重複所以簡寫了,這樣寫更能讓重點突出。)

4.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

反覆是什麼意思?可以去掉嗎?

「反覆」是一次又一次。不可以去掉,加上「反覆」更能說明科學家為了發現蝙蝠飛行的秘密,做了很多研究,如果去掉就不能表達出這個意思了。

反覆和「終於」這兩個詞告訴我們,人們從大自然中得到啟示,有所發明創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往往要付出艱苦的代價,甚至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

思考:蝙蝠和雷達有哪些聯繫?

1.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嘴巴。

2.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嘴裡發出的超聲波。

3.雷達的螢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對於本課的教學,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緊緊圍繞科學家的三次實驗和由蝙蝠受到啟發而發明的雷達入手。

但無論是蝙蝠還是雷達都離學生的生活都比較遠,因此,學生對於課文的理解和思考都較為淺顯,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提升不大,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於課堂,更加貼近生活。

句段賞析

1.清朗的夜空出現兩個亮點,越來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紅一綠的兩盞燈。接著傳來了隆隆聲,這是一架飛機在夜航。

賞析:這句話運用了一個特寫的鏡頭,描述了飛機在夜空由遠及近地飛行的情景。使原本枯燥的說明文變得更加的生動形象,目的是引出飛機在夜間為什麼能安全飛行的疑問。

2.在漆黑的夜裡,飛機是怎麼做到安全飛行的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賞析:這句話採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先提問,後回答。目的是引起讀者的興趣,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四年級上《蝙蝠和雷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樂於觀察
    四年級上《蝙蝠和雷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樂於觀察一、學習目標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近似做直線傳播,在固體和液體內衰減較小,能量容易集中,能夠產生許多特殊效應。廣泛應用在各技術部門。螢光屏:塗有螢光物質的屏,X射線、紫外線等照在螢光屏上能發出可見光,有的還可以變為圖像。本課指雷達接收無線電波的屏。橫七豎八: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本課指屋子裡拉的繩子多而雜亂。
  • 小學重點課文《蝙蝠與雷達》涉及到的語文知識點和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蝙蝠與雷達》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實驗結論)蝙蝠夜間探路和眼睛無關。第二次實驗:(實驗目的)蝙蝠是否靠耳朵夜行探路。(實驗過程)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讓它在屋子裡飛。(實驗結果)蝙蝠就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實驗結論)蝙蝠夜間探路和耳朵無關。第三次實驗:(實驗目的)蝙蝠是否靠嘴夜行探路。(實驗過程)把蝙蝠的嘴封住,讓它在屋子裡飛。
  •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聯繫?《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課文學習提示
    結合在上一節課提出的問題,交流學到的提問方法。在邊讀邊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後交流哪些問題是針對課文局部提的,哪些是針對全文提的。在交流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提出更多問題。可以篩選出一些有助於理解課文的問題,幫助解決。如學生可能會提出:「蝙蝠在夜裡是怎樣探路的呢?」
  • 暑假預習: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小結(建議收藏)
    上期分享了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小結。今天給各位同學送上一份第二單元的知識點小結,希望對各位即將升入四年級的同學,暑假預習新課有所幫助。把握重點,才能有效學習。《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是 安徒生 的一篇童話,通過描述五粒豆子的經歷和小女孩身體的(好轉),讚揚了 平實、仁愛、敬重生命 的生活態度。2.《蝙蝠和雷達》介紹了科學家經過反覆實驗,揭開了(蝙蝠夜裡飛行的秘密),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保障其夜間安全飛行。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發明創造有所啟示,教育我們要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
  • 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聯繫?課文《夜間飛行的秘密》學習筆記整理
    課文講述的蝙蝠夜間飛行、科學家做實驗、飛機安全飛行等、內容原本複雜而枯燥,但課文語言簡潔,邏輯嚴密,用「夜間飛行的秘密」作為題目,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再逐步揭示蝙蝠、超聲波、雷達、飛機之間的關係,詳寫科學家做的第一次實驗,略寫後兩次實驗,讓讀者明白蝙蝠夜間飛行是依靠嘴裡發出的超聲波,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蝙蝠和雷達》課文筆記,暑假預習專用
    很多小朋友一看課文題目《蝙蝠和雷達》就在腦海裡畫問號啦,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檢測儀器。它們有什麼關係呢?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小朋友們就會找到答案。這是一篇關於科學發明的文章,本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至2段):提出問題「飛機怎麼會在漆黑的夜裡安全行駛」,靠蝙蝠的啟示。
  •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複習,第二單元知識要點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複習,第二單元知識要點《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1.有一個豆莢,裡面坐著五粒豆。豆莢和豌豆都是綠色的,豌豆就以為整個世界都是綠色的。豆莢在生長,豌豆也在生長。《蝙蝠與雷達》1.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科學家從蝙蝠在黑夜飛行能巧妙避開障礙物這一現象開始思考,經過反覆試驗,發現蝙蝠是利用超聲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最後根據這一原理髮明了雷達。
  • 部編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測試卷
    一至五題是字詞練習題,有拼音,有組詞,還有近反義詞。字詞練習比較全面,也都是最基本的題型。能夠高效率地完成這些題目,理解掌握詞語讀音和詞義才是有力的方式。所以,日常的詞語抄寫和課文朗讀,詞義的理解運用很重要。六題是關聯詞的選擇。
  • 統編版_四年級語文上冊:6、蝙蝠和雷達詞語大全_13個同步生詞 - 小...
    例句:從雷達的螢光屏上,駕駛員能夠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沒有障礙物,所以飛機飛行就更安全了。2、顯示(xiǎn shì),動詞,近義詞有:顯現,反義詞有:隱藏。例句: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被雷達接收到,顯示在螢光屏上。
  • 部編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課後練習鞏固題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課後練習題。文末有其他試題。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四年級語文上冊,課內閱讀專項練習題,一至四單元課文節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第8題較難需要這份課內閱讀專項練習題檢測
  • 蝙蝠毫無食用價值,它的真正價值是軍用,讓人類發明了雷達和聲吶
    不過,從歷史上看,蝙蝠真的正價值是造福人類的諸多應用,這種生物可是對人類軍事科技發展作出過很大貢獻的,即使是未來,蝙蝠仍然是仿生學和軍事科學的重要研究對象。蝙蝠最大的貢獻公認的是啟發了人類發展雷達技術。過去,人類對能夠在黑暗中自由活動的蝙蝠感到十分好奇,為何這種生物可以在漆黑的山洞中隨意飛行,卻從來不會撞到障礙物呢?
  •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測試題附參考答案
    今天分享一套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題。書寫、字詞、句子、口語交際、閱讀理解、口語交際等語文要考察的要素基本上都有,作為期末複習練習很不錯。2020春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模擬試題附參考答案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考試題附答案
  • 一線老師為您講解: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期末考試越來越近了,四年級語文會考什麼,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這些知識點你都掌握了嗎?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講解。第一大題是送分題,考查學生的書寫。第二大題看拼音寫詞語,答案:村莊,更改,滋養,讚嘆。
  • 第6課《夜間飛行的秘密》,老師說這樣預習事半功倍
    《夜間飛行的秘密》《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一篇非常經典的課文,多年入選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其他一些版本的教材中也叫做《蝙蝠與雷達》。下面就和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去看看一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吧!字詞梳理,為閱讀掃清障礙名詞解釋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二單元達標測單元主題訓練試卷附答案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達標測試卷基礎百花園(40分)一、給加點的字補充音節。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達標測試卷一、基礎訓練營(35分)1.選出下面加點字的正確讀音,打「√」。四、閱讀檢測臺(22分)(一)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它一邊飛,一邊從嘴裡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作超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蝙蝠的耳朵卻能聽見。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裡,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 蝙蝠有何罪?傳統工藝裡的蝙蝠
    葫蘆形瓶是中國古代陶瓷中的傳統造型,葫蘆的多籽與纏繞的藤蔓被人類賦予多子多孫和延綿不斷繁衍的含義。葫蘆也是道教的聖物,既是通往仙境的法物,也是存放金丹的容器。 此瓶呈寶葫蘆形,小口,短頸,上腹較小,下腹較大。束腰。圈足。瓶內施松石綠釉,外壁松石綠地礬紅彩雲蝠紋裝飾。
  • 我的世界蝙蝠在哪裡 蝙蝠的習性和分布解析
    我的世界中有非常多的生物和玩家一起生存,其中包括了溫順的、可馴養的和會主動攻擊玩家的生物們,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蝙蝠的主要習性和分布情況,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世界蝙蝠的習性和分布
  • 中藥材:蝙蝠
    《雷公炮炙論》:凡使(蝙蝠)要重一斤者方採之,每修事,先拭去肉上毛,去爪腸,即留翅井肉腳及嘴,然後用酒浸一宿,漉出,取黃精自然汁塗之,炙令幹,方用。每修事重一斤一個,用黃精自然汁五兩為度。2.《綱目》:近世用者,多煅存性耳。【性味】 味鹹;性平【歸經】 肝經【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利水通淋;平肝明目;解毒。
  • 最強蝸牛蝙蝠怎麼打 蝙蝠打法攻略
    最強蝸牛蝙蝠怎麼射死?用香射死蝙蝠是一個非常好打死蝙蝠的方法,不過對於香的使用數量,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旃檀射死蝙蝠打法攻略,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有更多了解,成功的完成蝙蝠的射殺,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 部編二年級語文:1-8單元生字注音練習+生字組詞,家長:很實用!
    部編二年級語文:1-8單元生字注音練習+生字組詞,建議列印練習!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一個人只有經歷不斷學習和失敗之後,才會變得比別人更加優秀,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同理,學習也是一樣,只有在不斷學習中成長,才會蛻變成更優異的自己。但學習有方法,並不是一昧的靠著死記硬背來提升成績,而是要根據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和進度,來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語文不像是數學,只要能記住公式,就會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