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原著:從琅嬅喪禮,皇帝發作永璜永璋,看如懿失寵真正原因

2020-12-21 落川公子

孝賢皇后梓宮奉移大禮時,皇帝傷心欲絕,而三阿哥永璋殊無悲痛之色,大阿哥永璜更是眼中乾涸,神情淡漠。

不是這兩位皇子不會裝哀戚,而是早就中了海蘭和金玉妍的招,永璋極力想表現「穩重、不為悲喜左右」的儲君風範,而永璜,因為「孝賢皇后謀害他的生母哲憫皇貴妃」,心中滿滿都是恨意,哪裡還哭得出來?

舉哀

對於這倆兒子的不孝之舉,皇帝是臉色鐵青,狠狠各扇一耳光,怒罵:「不肖子!大行皇后是你們的嫡母,如今薨逝,你們卻不悲不痛,只顧著內鬥相爭!朕如何會有你們這兩個不孝不忠的兒子!」

兩個巴掌還不夠,皇帝指著渾身發抖的兒子痛罵:「大阿哥永璜已二十一歲,此次皇后大事,竟然毫不具人子之心……以他昏愚之見,必是認定皇后薨逝……無嫡立長……才妄生覬覦之心……至於永璋亦不滿人意……更無人子之道……此二人斷不可承繼大統!」

一個親子一個養子被皇帝重叱,絕了儲君指望,純貴妃驚嚇絕望之下,當場暈厥。

絕念

皇帝雷霆之怒,真的是因為兩個兒子對嫡母不孝,罔顧人倫嗎?

後文中皇帝同如懿提到過,永璜和永璋的事,固然有他們不孝之處,但他也明白,兒子們不孝,也有孝賢皇后自己的過失在裡頭,怪不得兩個孩子。

孝賢皇后有什麼過失呢?

一、吩咐阿哥所「精養」永璋,以至永璋自小呆呆笨笨,說話走路都晚於常人,不得皇帝喜愛;

二、永璜生母哲憫皇貴妃暴斃,宮中傳言是孝賢皇后動的手腳,因為先有庶長子,是孝賢皇后最尷尬處。皇帝亦信了此傳言。

挑唆

既然「怪不得兩個孩子」,那麼皇帝的憤怒所為何來呢?

皇帝介意的,是身為他的長子與三子,居然敢覬覦太子之位。

一個自詡為長子,一個自詡為有生母可以倚仗爭寵。這些行徑,是當他這個皇阿瑪死了麼?

皇帝一想到聖祖康熙九子奪嫡之禍,就不寒而慄,前車之鑑啊!

而皇帝最看重的一條,他的兒子,必須聽他的話,順從他的意思。他傷心的時候他們怎敢不傷心?當著嬪妃親貴的面與他不同心同德,他如何能忍?

這才是重點了,身為兒臣,怎可不與君父保持一致?先有君臣,再有父子。

自此,永璜與永璋失了皇帝喜愛,經常挨叱罵,一個兩個都是年輕而亡。講句大白話,活活給嚇死的。

君父

而作為永璜的第一任養母,當時的頭號寵妃,如懿明明已經由此事領悟到天家夫妻、皇族父子,說到底也不過是君臣一般,只能順從。

她甚至還分析出臣子還有直言犯諫的時候,他們這樣的人卻是不能的。只有低眉,只有順從,只有隱忍。

皇帝的后妃和兒女,從來都不是可以有自己主見與意念的一群人。

明白

彼時的如懿,學會了緘默,但她的緘默並不持久。

登鳳位,育兒女,盛寵長佇翊坤宮。於是她得了意,忘記了自己先是臣,她以為自己是妻,可以同他肩並肩、面對面,於是她要了恩寵,又要尊重和信任,要不到,她就冷顏相對。

皇帝要的是恭敬柔順,哪怕一個表相。這個表相如懿不願演繹,有的是妃子演繹。別說只有一心攀爬的魏嬿婉懂得柔順,連再無恩寵的海蘭也懂得恭順,正因海蘭懂得,因此皇帝還頗能聽她幾句。

糊塗

而如懿想要的拋開君臣身份的夫妻恩情,固然是痴心妄想,便是想要一份不相欺不相負的信任,亦是難以得到。她想要的東西,紅牆之內根本不曾存在,不過是鏡花水月之地求無根無存之物而已。

多年以後,垂暮的皇帝同海蘭嘆過:「如懿如果懂得自下而上的敬慕,而不只是喜歡,或許她與朕也不致如此。」

離析

相關焦點

  • 《如懿傳》原著:如果皇后是一種罪……
    琅嬅出身富察大族,端莊大氣,恭順夫君,兒女雙全,算是一位無可挑剔的福晉了。 背靠著伯父,懷抱著嫡子,如願登上鳳位的琅嬅,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如履薄冰。 皇帝對她雖頗為敬重,幾次在太后責備時維護她,但兩人間卻少了夫妻間的一份貼心親密。
  • 《如懿傳》原著:琅嬅和如懿兩任皇后,太后更中意哪一個?
    《如懿傳》中的太后,爭奪過後宮權柄,也插手過朝政,但她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兩個女兒,一旦端淑柔淑兩位公主平安地在她身邊,別說朝政,連後宮那些汙糟事她都懶得理會。姐妹琅嬅作為親王福晉,熹貴妃對這個兒媳婦是千滿意萬滿意,一等到弘曆登基,琅嬅封后,太后的態度就轉變了。
  • 如懿傳的原著小說叫什麼?如懿傳各個人物的結局介紹
    該劇改編自流瀲紫小說《後宮·如懿傳》,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在宮廷裡演繹了一段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流瀲紫繼《甄嬛傳》後,從2011年到2015年曆經五年,完成了《甄嬛傳》續篇《後宮·如懿傳》系列,再造古典完美主義巔峰,前不久,《後宮·如懿傳》大結局終於精彩上市,該書將揭開乾隆帝真情歸何處,解讀乾隆廢后烏拉那拉氏最後的人生。
  • 如懿傳:琅嬅為何會那麼恨如懿,不惜違背皇帝的心意要置如懿死地
    毋庸置疑,琅嬅是恨極了如懿的!站在琅嬅的角度,如懿要麼不出現在絳雪軒,要麼就不要遲到,那樣琅嬅就不會在眾人面前失了顏面。話說選秀當日,如懿未如約到達,四阿哥心灰意冷,按照熹貴妃的意思,把玉如意放到琅嬅手裡時,如懿裙裾飄飄,姍姍登場,四阿哥直接把玉如意拿走,後而轉贈如懿。
  • 如懿傳9-蠢蠢欲動
    上集說到白花丹的事情不僅沒有影響到如懿,反而使得弘曆決定遂了自己的心意跟如懿在一起這不,弘曆去看如懿的次數多了,賞賜的東西多了,整個延禧宮在宮裡的地位都不一樣了
  • 如懿傳25-將計就計
    上集說到琅嬅假借海蘭的名頭給如懿送紙錢,但是如懿並不傻,覺得事有蹊蹺這不中元節這天,如懿果然燒了起來,但是大家細看,這可不是紙錢
  • 《如懿傳》:全劇心機頗深卻愚蠢的琅嬅,她的慘死毀於3個嬪妃
    如懿也是因為在冷宮無意間鐲子掉落,才發現了皇后琅嬅的狠毒心機,也開始痛恨皇后。 然而,高晞月之前一直盡心盡力為皇后做事,但卻得知皇后如此狠心對待自己,她也非常痛恨皇后,在皇帝面前也說了皇后的很多壞話。
  • 《如懿傳》原著:如懿追求的「情深義重,兩情相許」,愚蠢至極
    宜修失寵,被禁景仁宮,還是青櫻的如懿來見她最後一次。 看完《如懿傳》原著,對如懿的痴情,真的喜歡不起來,甚至有點反感,她最後含恨離世,不得善終,都是自找的,她本來可以過得更好,有更體面的結局。 與擁有後宮三千佳麗的帝王,情深義重,兩情相許,這是一件愚蠢至極的行為。
  • 如懿傳46-長子
    其實除了覺得自己配不上小江還有一個原因讓惢心不想出嫁就是如懿雖說還有三寶也是忠心耿耿跟了多年,但是三寶畢竟是太監,和惢心還是不一樣的,惢心是擔心如懿,哎,這姑娘確實是不錯,活該獲得幸福弘曆表示自己是不會去看的,要看如懿就和綠筠去吧
  • 如懿傳4-說話之道
    琅嬅自然知道弘曆說的是青櫻了琅嬅的話是有私心,但是也是對的,不管弘曆真實的目的是什麼,反正看在大家眼裡就是為了青櫻,這不是給青櫻樹敵麼,青櫻明明委屈巴巴的在王府呆著呢,這可不是一般的皇帝,人家可是三皇五帝,這個故事都傳下來這麼多年,說明老百姓都敬重孝順之人
  • 如懿傳17-又一個
    ,是要送到擷芳殿讓嬤嬤們養的,而琅嬅想要小黃住到長春宮呢就想來個順理成章,她的侍女住在她的宮裡生的孩子,她來撫養而琅嬅和小金這邊呢一回到長春宮,小金就自覺的跪上了,表示自己剛剛那麼做都是有理由的永璉身驕肉貴的,那才是真正的嫡子,比小黃矜貴多了,琅嬅應該好好照顧永璉才是
  • 如懿傳37-母親的心
    本來還挺興奮的琅嬅瞬間不說話了琅嬅對如懿的恨意好像又上升了一層,表面功夫都要難以堅持下去了琅嬅這樣的身體,為什麼一定要出來呢就是為了富察氏的顏面啊,要是她不來,什麼大典都是如懿上了,天下人還不都說如懿才是實際上的皇后,那時候富察氏一族也臉上無光
  • 如懿傳22-脫胎換骨
    上集說到琅嬅她們拿海蘭出氣,讓海蘭跪了四個時辰,結束的時候海蘭不要人跟著,自己一個人踉踉蹌蹌的去找冷宮找如懿這個時候的海蘭就跟一個孩子似的
  • 如懿傳:玫嬪白蕊姬結局悽慘,白布裹屍,送回娘家!
    初登場時16歲,比如懿小2歲,為太后安插在乾隆身邊的眼線。新妃朝見時自恃得皇帝寵愛,譏刺慧貴妃被其掌嘴。療傷時利用白花丹自毀容貌,陷害如懿,以致皇后富察琅嬅險些誤斷此案,太后乘機插手宮中事務。因如懿受侍女阿箬誣陷為謀害皇嗣的幕後元兇而脫離陰影,重新走出了雨花閣。知道如懿並非元兇,但為了榮寵,還是用佛珠抽打如懿,以示放下死胎之事,不久受太后提拔晉封玫嬪。如懿離開冷宮後,阿箬被施以杖刑,蕊姬前來親自行刑以洩失子之痛,並挨了如懿一記耳光,以了二人恩怨。後逐漸失寵。
  • 《如懿傳》皇帝冷落如懿十幾年,如懿臨死說的三個字,讓皇帝痛哭
    《如懿傳》皇帝冷落如懿十幾年,如懿臨死說的三個字,讓皇帝痛哭如懿傳正在熱播中,如懿眼看著慧貴妃倒下了,富察皇后也倒下了。
  • 如懿傳20-進冷宮
    其次就是如懿,弘曆要毓瑚保護如懿,不要讓如懿在冷宮裡被人害了就像大家想的一樣,為什麼外面不安全,冷宮就能安全呢,其實哪都不安全之所以讓如懿去冷宮的最主要原因其實不是安全,而是為了平息這件事情這就是如懿覺得看不清楚的原因的想當年的時局難道好嗎?
  • 清宮古裝巨製如懿傳之琅嬅
    點上面  ↑  藍色字,看美女最愛看的資訊清宮古裝巨製《如懿傳》的高清大片,在連著被吊了
  • 《如懿傳》當初審核屢屢不過的原因,看了原著才終於明白!
    《如懿傳》當初審核屢屢不過的原因,看了原著才終於明白!不過這部劇實在是太長,很多粉絲在一開始的時候都等不及電視劇的結局,轉而去找來原著想要一睹為快。當然了,小編也不例外,興衝衝跑去看原著,等真的看了,小編不禁脊背發涼,原著中的宮鬥殘忍程度堪稱五顆星!小編也沒少看過宮鬥類的小說,《如懿傳》的姊妹篇《甄嬛傳》也是從頭看到尾了的,但是沒有哪一篇小說能像《如懿傳》裡描述的那麼殘忍。
  • 如懿傳5-壹次心
    琅嬅額娘還是不放心,所以她就拉著素練的手,要素練幫琅嬅想著做著畢竟素練也是從小跟著琅嬅的,是 他們富察家出來的比較可靠我比較不懂的是為什麼皇后身邊的宮女的頭髮都要搞這麼誇張,那個剪秋不也是麼郎世寧看到如懿挺驚喜的,表示很希望能幫如懿畫畫但是宮裡的規矩是只有皇帝和皇后才可以一起入畫,郎世寧也只能畫畫皇帝皇后和太后,妃子是不能畫的
  • 《如懿傳》原著:春風得意的富察琅嬅,一生輸於「太在意」
    尤其青櫻出身烏拉那拉後族,性子驕縱,姑母又是當今皇后,最後幾年雖被囚禁景仁宮,但另一位姑母純元皇后卻是老皇帝心中的白月光,因此琅嬅雖是福晉,也不得不敬著青櫻三分,凡事同她有商有量。高晞月雖是包衣出身,家世不如青櫻,但父兄是弘曆的鐵粉,隨著弘曆勢頭上升,高斌父子在朝堂上也日漸冒頭,原本家世差的高晞月,在弘曆登基後闔族抬旗,成為尊貴的鑲黃旗高佳氏,入宮即封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