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建設全景報告

2020-12-26 上海熱線教育頻道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專業代碼:080910T,無疑是未來十年最火的專業,甚至沒有「之一」。  2020年3月,138所高校獲批第五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180…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專業代碼:080910T,無疑是未來十年最火的專業,甚至沒有「之一」。

  2020年3月,138所高校獲批第五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180 所高校獲批新增人工智慧本科專業。經過前幾年密集的申報、備案與審批,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高校已達619所,開設「人工智慧」專業的高校達215所。再加上「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中國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高等教育呈現出大爆發態勢的同時,版圖已經接近確定。這也意味著,經過4年的密集審批期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將進入建設期和考核期。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教高﹝2012﹞9號)中規定「 第十八條 高校現設專業連續五年不招生的,原則上按撤銷專業處理。第二十六條 高校設置的專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辦學條件嚴重不足、教學質量低下、就業率過低等情況,高校主管部門須責令有關高校限期整改、暫停招生。」短時間內,這麼多高校密集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必定面臨相當程度的競爭,也必將會有部分高校專業的教學質量不達標而面臨困境。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是新興學科,可供借鑑的經驗較少,許多高校對於完整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還沒有一套成熟的規劃方案,各高校在新專業的課程建設路上還是存在著諸多挑戰。

  首先,投入資金和資源要求高。數據科學相關技術需要的資源配置比較高,這妨礙了許多高校「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落地實施;同時,作為應用型學科,數據科學的教學中需要有大量行業真實數據和項目資源支撐。

  其次,學生實踐機會少,數據科學來源於各類行業場景,注重實踐訓練和案例教學,是一門與實踐高度結合的學科。要進行大數據分析,必須要有充足的高質量數據和統一的實踐平臺,然而多數高校缺少企業項目實戰案例和可以用於研究的商業數據,使得學生難以做到學以致用。

  近期,一份著眼於「數據科學教育」課題的《數據科學教育白皮書》在教育圈內廣為流傳,首次解答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這一未來十年最火專業應該怎麼建設的問題。

  《數據科學教育白皮書》由數據科學協同平臺企業——Heywhale和鯨科技發起,聯合TDU騰雲大學、AWS共同推出,通過豐富的行業研究數據,真實的教育實踐案例,深度剖析數據科學教學流程中的痛點與機會點,完整呈現了數據科學教育的4大階段,新學科教育工作者全面梳理數據科學教育知識體系、學習路徑、產業實踐及生態圖譜。

  《數據科學教育白皮書》獲得了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毛基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統計與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艾春榮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系主任王漢生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周烜教授、AWS首席雲計算技術顧問費良宏等多位大咖的認可和推薦。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中國高被引學者,國際信息系統學會中國分會理事會主席——毛基業教授在序言中這樣介紹道:「為什麼要加快推進高校的數據科學教育?其知識體系包括哪些內容?如何建設高水平的教育項目?這份白皮書給出了非常好的答案(Why, What and How)。隨著中國社會全面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以及大數據應用的相應普及,市場對數據科學人才的需求巨大。美國高校的數據科學教育項目已經遙遙領先,國內企業和高校學生在供需兩端都在急切地呼喚更多更好的數據科學教育項目!」

  《數據科學教育白皮書》認為數據科學教育項目有別於傳統學科項目,需要具備協同性、整合性、敏捷性和生態化的特徵,要完整地打造一體化的數據科學教育項目,需要完成4個階段性任務以構建完整的教育流程:

  第一階段 : 數據科學知識體系的掌握

  數據科學是一門知識體系複合且專業性極強的學科,在數據科學的高校教育中往往會遇到學科背景局限和高校相關資源稟賦匱乏的情況。數據科學是作為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賦能其他應用場景,因此針對交叉學科的培養、課程大綱設置的科學性、以及教學方式的適用性等帶來諸多挑戰。高校中針對交叉學科背景的建設的基礎較弱,成熟度有待加強。同時,高校基礎資源較為分散,教程路徑較為固化,也為數據科學教育的推廣帶來難度。因此一套科學的教綱、知識天梯和流程模塊尤為關鍵。

  第二階段:階梯式實踐路徑與實戰項目

  數據科學作為實操性極強的學科需要科學的實踐路徑與工具的掌握。但是正因為數據科學的知識體系較為龐雜,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教學平臺(工具)的資源缺口和真實數據與案例沉澱缺失的問題。基於此,和鯨認為基於雲端化和協同化的數據科學實操,是在以科學的、循序漸進的實踐路徑中的重要支撐。

  實訓機制是以讓學生完成完整的數據科學項目為導向設置的實踐類型,國外已有較多高校開設實訓營以培養學生達到能用數據科學方法解決實際項目的目的。在現階段國內高校中,依舊存在著實訓統一工具管理困難、流程設置的科學性、目標與成績評估和管理等問題。和鯨認為,以項目為導向的數據科學教育要注重「CBL Design Thinking 全流程雲端工具」,實現「理論知識 數據資源人才潛力」的匯總,把握真實問題、真實業務,創造真實價值。

  第三階段:真實行業場景中創造業務價值

  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是一種能夠賦能泛產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底層技術,數據科學教育的真正價值也在於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場景的可改造性、技術的可落地性以及技術的可迭代性。但在現階段的國內數據科學教育中,依舊存在著場景探索缺失的問題,缺失真實場景用於實踐、數據難獲取以及缺失行業導師的指導解讀。和鯨認為,數據科學教育需要充分挖掘不同的應用場景,要梳理一套完整的、科學的和可復用的價值流程,基於流程化的教育管理完成對於學生場景認知的教育,立足於真實的業界場景,完成創造真實價值的落地閉環。

  第四階段:開放生態的深度連接

  數據科學教育在國內依舊處於迅速發展的階段,關於教育生態的資源整合以及學生就業發展選擇的路徑中,同樣存在諸多痛點。如何更好的銜接科學研究與普適學習?如何在把握教育方向的前提下提高科研效率?如何提高教育生態中資源整合的效率?都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和鯨認為,背靠協同共享的學習機制,充分調動教育生態中的夥伴資源,打造「數據池 人才池 平臺算力支撐協作共享機制」的閉環,可以加速數據科學的落地效果。

  「數據科學是大數據時代應對人類對「數據發現」的需求而成長起來的新興學科,它具有多學科領域交叉的特點以及實際中的應用性。因此,如何構建多學科領域交叉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複合應用型的創新人才是擺在各國面前的巨大挑戰。」中國人民大學統計與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佛羅裡達大學惠靈頓工商管理學院經濟系終身教授——艾春榮教授這樣推薦道,「和鯨科技與騰雲大學發布的《數據科學教育白皮書》,以國際教育的視角審視我國教育現狀,並從數據科學的學科價值和教育痛點,推演出「產學研」結合的教育新範式,對我國數據科學教育具有指導和示範意義。」

  《數據科學教育白皮書》完整版,請至Heywhale和鯨科技或TDU騰雲大學官網下載閱讀。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北國網 作者: 責任編輯:湘湘

相關焦點

  • 中科天璣高校大數據實驗室建設方案 賦能大數據人才培養
    中科天璣攜創新高校大數據實驗室建設方案,亮相本次展會,科技創新賦能大數據人才培養。 多年來,中科天璣依託自身的技術實力和行業經驗,針對學校特點和學生水平,進行課程、實驗、案例共同開發和聯合教學,累計跟數十所高校展開合作,從基礎平臺搭建,到基礎知識教學、專項技能培養,全方位建設大數據實驗室,為高校教學能力建設及人才縱深發展提供教育人才培養整體解決方案,持續不斷為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應用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注入新鮮血液。
  • 「2020生物信息與大數據技術」研討會在株洲舉行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1日訊(通訊員 沈曉慧)12月19日至20日,由中國電子學會生物醫學電子學分會、湖南工業大學、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東南大學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共同主辦,由湖南工大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承辦的「2020
  • 2020愛分析·數據智能廠商全景報告
    掃描圖中二維碼,可下載完整版《2020愛分析·數據智能廠商全景報告》。報告摘要在企業推進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挖掘數據的價值以賦能業務已經成為普遍共識。企業需要AI建模能夠實現自動化、智能化、高效化,以提升建模效率,降低人力研發成本,提高人工智慧的生產效率;AI建模語言和工具學習門檻高,需要包含業務分析師、數據分析師、數據科學家等角色的專業數據團隊,但大多企業往往不具備完善的數據團隊,需要可低門檻使用的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平臺,實現自助式AI建模。
  • 高校數據治理戰略:來自加州伯克利的啟示
    順應時代需求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管理與應用數據資源已成為現代高校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方面,高校需要藉助數據治理來服務校園發展規劃,通過對學校及學科發展數據進行監測,對人力資源、科學研究、硬體環境等各項主題數據進行分析,模擬資源配置方案,進而為上層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 大數據:驅動高校本科教學督導模式轉型的槓桿
    高校「教學督導」是通過監督、檢查、評估、反饋和指導來糾正教學過程的偏差,促進師生的發展,並為學校教學管理和專業課程建設等提供決策依據的有組織的活動[1]。一般情況下,該活動具有「督」和「導」兩方面職能:前者關注「教學過程及其管理體制的改進」和「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後者則關注「引導教師發展和學生學業進步」。
  • 大數據軟體在高校領域的應用探索—智慧高校解決方案分享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黨中央名義專門印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著眼於未來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趨勢,明確提出,教師要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
  • 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建設與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研討會在深圳召開
    深圳市政府副市長艾學峰、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研究院理事長杜平出席並致辭。  艾學峰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研究院的成立,是國家信息中心和深圳市攜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建設的重大成果,也是充分挖掘數據資源、助力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的實踐探索。
  • 數據猿發布產業全景圖:2020中國數據智能產業圖譜1.0版
    網易易數是網易數帆旗下大數據品牌,團隊核心成員來自網易數據科學中心,憑藉集團強大優勢以及團隊技術能力,網易易數以數據分析及可視化(即網易有數)、數據研發、數據治理、數據服務化、數據應用等產品,服務於零售、金融、教育、物流、傳媒、製造、農業7大行業領域,覆蓋超過數百家頭部客戶,網易易數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全鏈路數據產品和服務。
  • 大數據創新實力備受認可,好屋入選《2020中國房地產數位化廠商全景...
    近日,國內知名的產業數位化研究與諮詢機構愛分析發布了《2020愛分析·中國房地產數位化廠商全景報告》。本次入選《2020中國房地產數位化廠商全景報告》,也進一步彰顯了好屋在大數據精準營銷領域的創新實力。愛分析,作為中國領先的產業數位化研究與諮詢機構之一,專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5G、IOT等新興技術等產業數位化,累計擬寫3000+行業深度報告,主要面向網際網路服務、智能產品與大數據精準營銷案例等進行評選,是產業數位化領域的權威報告和風向標。
  • 數據科學 Top10 清單(工具、技術、應用……)
    字幕組雙語原文:數據科學 Top10 清單(工具、技術、應用... 你需要的都在這!)英語原文:The List of Top 10 Lists in Data Science翻譯:雷鋒字幕組(李珺毅)毫無疑問,數據科學是21世紀「最吸引人」的職業道路,由具有強烈求知慾和技術專長的人組成,他們能夠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見解。
  • 【科技日報】開放科學數據,助推科技創新
    作為中國科技的「國家隊」,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一直高度重視科學數據在科研發現、信息化建設中的創新及應用。上世紀70年代,中科院開始建設專業資料庫。1982年科學資料庫被列入中科院「七五」和後十年的10項重大基本建設項目。
  • 河南工業大學2020計算機專業考研數據分析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方向」,並開始招生;1994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並正式以此專業名稱招生;1999年7月,組建成立「計算機科學系」,從原工業自動化專業分離;2000年4月,成立「安徽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2003年,批准設立「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於2004年首批招生24人;2013年9月,更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2020年報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寶典:15年錄取數據和王牌專業大匯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秉持「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風,現已成為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目前,中科大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在2020年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中科大位列大陸高校第三。
  • 福建高校「硬核」抗疫,這些專業來助力!
    而受到疫情影響的福建各大高校,也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作用,助力抗「疫」行動,我們來看看福建高校的一些專業在抗疫中,如何一展身手。、生物技術3個本科專業,擁有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2個省級重點學科;生物醫藥工程技術實驗中心和食品科學工程中心實驗室2個省部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SAS表彰數據科學與數據分析教學活動
    「新冠疫情凸顯了利用數據分析來優化決策的重要性」,SAS教育副總裁Sean O』Brien表示:「今年的獲獎者證明了,世界是由分析來驅動的,越是危急關頭越需要他們的專業分析技能。」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SAS推出了靈活的免費學習課程,培訓形式有短視頻、交互式在線課程等。
  • CIO時代APP微講座:廈門大學林子雨深入探討關於高校大數據教學若干...
    2017年1月10日,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林子雨在CIO時代APP微講座欄目作了題為《關於高校大數據教學若干關鍵問題的探討》的主題分享,從大數據實驗平臺的搭建方法、雲計算與大數據課程知識交叉問題解決方法以及大數據教學資源建設三個方面
  • 百分點入選《愛分析·中國智慧城市廠商全景報告》八大應用場景
    近日,中國領先的產業數位化研究與諮詢機構愛分析正式發布了《2020愛分析·中國智慧城市廠商全景報告》。北京百分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在數據智能領域多年的專業技術積累和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實踐經驗,入選本次報告政府與公共服務領域的八大應用場景。
  • 數據哪裡找?200個數據網站全給你!
    搜索關鍵字的選擇舉例說明,假如我們要搜索大數據行業發展相關資料,如果我們就在百度上搜索「大數據」,結果非常多,無法進行篩選,可以對關鍵詞進一步界定,如「大數據行業」「大數據市場規模」「中國大數據產業」「大數據技術」「大數據企業」等等,需要不停地變換搜索關鍵詞,直到查到滿意的搜索結果。
  • UEA王牌新專業閃亮登場,原來經濟學和數據科學可以這麼般配!
    21世紀,人類對人工智慧以及大數據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可見,在不久的將來,世界工作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社會對數據科學家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作為一所與世界接軌的高校,東安格利亞大學(UEA)當然也在不斷為我們的課程更新換代!
  • 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助力科學抗疫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各團隊、中心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贏抗擊新冠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號召,及時完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以實際行動助力科學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