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懷孕生二胎,產檢的時候醫生說臍帶繞頸一周,不用擔心,結果最後到生的時候,做B超發現臍帶繞頸兩周,經過評估和斟酌,最後進行了剖腹產,朋友說這孩子真調皮,讓她挨了一刀。
臍帶繞頸非常常見,據統計,臍帶繞頸的發生率約佔生產時的1/4,有1/4的發生率,這個數據已經相當高了。通常產檢被告知說胎兒是臍帶繞頸,準媽媽就會非常緊張,其實臍帶繞頸是很常見的事情,準媽媽不用太擔心。
為什麼會發生臍帶繞頸?
醫學上的解釋是臍帶過長和胎兒胎動多造成的。
我們知道胎盤是固定的,臍帶是連接胎兒與胎盤的紐帶,懷孕時胎兒在羊水裡會經常活動,越是在距離預產期時間長,胎兒身體越小,相對來說子宮裡的空間越大,可以隨意的活動,胎寶寶在動的過程當中,臍帶就容易繞在脖頸或者身體上。
就好像有一個人,如果被一根繩子捆住腳踝,繩子的另一頭固定在一個地方,這個人來回走動的話,就很容易被繩子纏繞住。
在孕中期臍帶繞頸不用擔心,因為胎兒活動時很有可能還會繞出來,但是到了孕晚期的時候,隨著胎兒身體越來越大,羊水減少,胎寶寶的活動空間也隨之減小,已經繞頸想再再繞出來就不太容易了。
臍帶繞頸危害大嗎?
臍帶繞頸的情況很常見,至於危害,要看具體的情況,主要是繞頸的周數以及臍帶的長短。一般繞頸1-2周,非常常見,臍帶繞頸三周以上,比較少見。
臍帶繞頸是否有危險,具體還要看臍帶繞頸圈數是不是多,是不是過緊,是不是影響了胎頭下降。如果臍帶繞頸不緊,並有足夠的長度,就不需要剖腹產,如果繞頸的圈數多,臍帶過短,牽拉胎兒導致胎頭不下降,或者因為繞頸過緊,胎心明顯異常,就要考慮剖腹產了,因為順產產程長,而且臍帶纏住胎兒的脖子過緊,對胎兒就會非常危險。
如果臍帶比較長,而且比較松,不影響正常的胎頭下降,胎心和胎動也正常,那麼就可以考慮順產。
怎麼避免臍帶繞頸?
其實臍帶繞頸很難避免,因為胎兒在準媽媽的子宮裡是經常活動的,我們不可能指揮胎寶寶怎麼動,但是可以使用一些方法儘量的減少臍帶繞頸的發生。
因為臍帶繞頸是胎兒活動的結果,那麼就應該減少對胎寶寶的刺激,使胎寶寶不要頻繁活動。
一是產婦要休息好,產婦的狀態也會影響胎兒的狀態,所以孕婦要注意足夠的休息和心情放鬆、愉悅。
二是活動幅度要適度。孕婦鍛鍊可以散步,活動幅度和強度都要適中,不要過大。
三是不要頻繁的摸肚子,摸肚子時胎兒能感覺到,會」回應「準媽媽或準爸爸,胎動的強度和次數就會增加,從而也增加臍帶繞頸的機率。
四是準媽媽睡姿應該採取左側臥位,左側臥位會減少對腔動脈的壓迫,增加對胎寶寶的供血量,胎兒在準媽媽的肚子裡就會更安逸,也會活動量減少。
已經發生臍帶繞頸怎麼辦?
如果產檢發現臍帶繞頸,準媽媽也不必太過緊張,平時要注意數胎動和監測胎心,睡眠時要採取左側臥位,如果一旦因為臍帶繞頸過緊,導致胎心和胎動異常,要儘快就醫檢查。如果胎兒一切正常,在最後生產時再根據實際情況和醫生的建議,來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