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銅頭魚」,性格兇猛長得快,以前水庫常見,如今千元一條

2020-12-14 小馬話三農

我國南方不僅水資源豐富,魚資源也十分豐富,除了我們平日裡所見到的四大家魚以外,還有很多魚類在南方很常見,在北方卻沒見過。比如今天所說的主角,這種魚類生長的十分迅速,性格卻很兇猛,在以前這種魚在水庫和江河中很常見,但是現在卻很罕見,一條能賣到上千魚,你知道這是什麼魚嗎?

這種魚的學名叫做鱤魚,因為它的頭部是銅黃色,個頭大、力氣大,性格兇猛,在水中是一方霸主,所以還被人們稱為「水老虎」、「銅頭魚」。單從鱤魚的別名中就可以看出,這種魚並不一般。銅頭魚以吃其它魚類為生,行動十分迅速,如果水塘中有一條銅頭魚的話,那麼整個水塘中的魚都要遭殃,因為早晚都要被銅頭魚吃掉。如果不小心在水中被銅頭魚撞一下的話,輕者受傷,重者致死。

由於銅頭魚在水中幾乎沒有天敵,再加上它性格兇猛,以吃魚類為生,所以銅頭魚的長勢很快,個頭也很大。普通的銅頭魚差不多長一米左右,有三四十斤重。如果生長年頭較長的銅頭魚,長度可達2米左右,體重也能到達百斤。

雖然銅頭魚的個頭很大,性格兇猛,但是一直都是魚中的珍品。由於這幾年銅頭魚的數量越來越少,銅頭魚還成為了高檔的淡水魚。現在一米左右長的銅頭魚就能賣到千元左右,銅頭魚的個頭越大,價格也越高,五六十斤重的銅頭魚能賣到5000元左右。

銅頭魚的價格之所以會這麼貴,主要和銅頭魚的數量較少有關係。因為銅頭魚的食物是魚類,所以幾乎沒有漁農願意養殖,市面上所見到的銅頭魚幾乎都是野生銅頭魚,一般只有大型水庫中才有可能有銅頭魚的身影,但是因為銅頭魚的性格兇猛,即便是知道水庫中有銅頭魚,也並不一定能逮到,所以現在並不是有錢就能買到銅頭魚,也可以說銅頭魚是可遇不可求。

你們見過銅頭魚嗎?你覺得為何銅頭魚能賣到上千魚一條呢?是真的稀少還是炒作呢?換一姑娘到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小河常見,人稱「菜板魚」,以前沒人稀罕,如今成了搶手貨
    導語:農村小河常見,人稱「菜板魚」,以前沒人稀罕,如今成了搶手貨以前農村的池塘很多,小溪裡常常流著水,山裡的溪澗也特別多,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會見許多個頭不大的小魚,魚頭小嘴巴也小,在我們當地叫做「菜板魚」,也有人稱它為
  • 農村1種「吃貨魚」,長得酷似草魚,卻是淡水魚中的極品,1斤80元
    導讀:農村1種「吃貨魚」,長得酷似草魚,卻是淡水魚中的極品,1斤80元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飲食的選擇方面也更多樣化了,平時去菜市場了也會購買一些肉類、蛋類回來。其中不少人還有野釣的愛好,遇到節假日了就會叫上三五好友出去釣魚,有時候還會釣到一些「大貨」,或者是稀罕的魚類,其中有一種魚被稱之為「吃貨魚」,它長得酷似草魚,卻是淡水魚中的極品,吃它連魚鱗也不要刮,市場上更是賣到80元一斤。草魚大家都認識,它是四大家魚之一,個頭很大、生長也很快。而這種吃貨魚,就常被很多的年輕人誤認為是草魚。
  • 體型巨大、性情兇猛,一條魚竟價值上萬元!
    我們想要近距離看清楚它的模樣,但是剛剛把水下攝像機放入水中,就被龍躉魚誤認為是食物而遭到了攻擊。幸好我們的記者反應快,才從魚嘴裡搶回了水下攝像機。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體型如此之大,性情如此兇猛的龍躉,捕撈起來當然也是煞費心思,只見當地漁民先將網緩慢上提,讓龍躉浮到水面上。
  • 農村1種「變性魚」,體長可達1米,不清內臟也能吃,如今60元1斤
    導讀:此魚天生會「變性」,不清內臟也能吃,體長可達1米,如今60元1斤酷暑天來了,現在小暑節氣也到了,馬上就要入伏了。而在小暑節氣的時候民間有吃三寶的習俗,分別是蓮藕、豆芽和黃鱔。那你可知道,黃鱔是一種天生會「變性」的魚呢?黃鱔又叫鱔魚,是一種很普通的淡水魚,主要是生活在水田、小河、池塘、水庫等有淤泥的水底層。它雖然叫鱔魚,但是和我們平時所見到的魚並不一樣,而長得有點像蛇。一般體長是20-60釐米左右,但是有些年數比較久遠的黃鱔,可以長到一米以上。在過去農村的大黃鱔還是挺多的,經常有人抓到幾斤重的黃鱔。
  • 農村河裡常見的6種魚,一般人看不上,其實很珍貴,第2種千元一斤
    本期給大家介紹農村河裡最常見的6種魚,小時候經常吃,如今一般人都看不上,殊不知營養價值很高,有的一斤售價上千元。 1、竄條魚 農村河裡常見的一種 小雜魚,是很多小孩爭相捕獲的對象,分布於全國各大水域。竄條魚體長十幾釐米,是一個「遊泳健將」。
  • 俗稱「水老虎」生長快胃口大,2條毀掉1個魚塘,今養殖的70元1斤
    導讀:俗稱「水老虎」生長快胃口大,2條毀掉1個魚塘 ,今養殖的70元1斤文/農夫也瘋狂前幾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釣友分享的戰績,他和幾個朋友合力在一個大型的水庫裡面掉到了一條龐然大物大家也許很好奇,什麼魚能長得這麼大。其實它就是過去讓養魚人都很害怕的「水老虎」。它的生長很快,胃口也很大,成年後一天足足要吃三四十斤的食物。魚塘裡面,只要有兩三條它,就可以被它全毀掉。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過去沒人敢養,如今養殖的賣70元一斤。「水老虎」為何物?
  • 山裡一種魚,人稱「細鱗子」,300元1斤,比刀魚鮮美卻少有人知
    山裡一種野生魚,人稱「細鱗子」,300元1斤比刀魚鮮美,少有人知。我國地大物博,豐富的物產孕育了深厚飲食文化。
  • 曾是農業一大害蟲,人稱「土狗子」,如今40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
    導讀:曾是農業一大害蟲,人稱「土狗子」,如今40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現在正是春季耕種的時節,很多農民朋友已經在田間地頭忙活起來了,除了種植農作物之外,還要做2件事,那就是除掉田邊的雜草以及害蟲,畢竟這些東西對於農作物危害都十分的大
  • 人稱「淡水老虎」,被當觀賞物種引入,如今卻成一種「危害」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動物,人稱「淡水老虎」,被當觀賞物種引入,如今卻成一種「危害」。這就是鉛筆魚,它的正式名字叫做小盾鱧,成魚時體側有一寬黑縱帶,幼魚的時候體側有兩條黑色的縱帶中間呈現橙色,當它在水中靜止的時候就像一支鉛筆一樣懸浮在水中,就有了鉛筆魚的稱呼。
  • 峇里島的一種魚外形如同炮彈,以海膽為食,性格比鯊魚還兇猛
    在這裡美麗峇里島居然還有著非常兇猛的魚,看見它的人幾乎難逃它嘴的傷害,那就是扳機魚。宛如炮彈一樣的存在,連脾氣也是這樣的在海洋的世界總是有著無數可能,有這樣的魚也不足為怪,扳機魚它是淺海魚類的一種,主要分布在熱帶海洋,還和河豚是親戚關係,沒想到吧,雖然它們是鱗魨科,但秉性卻不是一樣的。
  • 長得像草魚,卻常被錯認成入侵物種,實際是淡水魚上品,一斤百元
    眼看馬上就要迎來新年了,如今鄉下的集市都變得比往常更熱鬧多了,在我們南方地區,沒到年底的時候,家有魚塘的,都會想著把魚塘的水放幹,之後將魚塘裡的那些魚全都打撈上來,然後將它們扛到集市上去販賣,而且那些魚的種類有很多,都是比較常見的養殖魚類,像草魚、鯽魚、鰱魚、大頭魚等等,當然,也有極少部分是比較稀有的魚類
  • 最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已經不是以前的那些通貨品種和熱門品種了
    我們以前的判定標準就是:最為普通的一些常見小型熱帶魚,以及草金魚之類的,老三樣就是孔雀、月光、斑馬魚,或者瑪麗、曼龍和鬥魚。但是由於它們的價格太過便宜、用藥頻繁、雜交已經非常嚴重,目前看來,即使是小小的斑馬魚也未必適合新魚友們把玩了,體質太差了,我們可以到魚店裡隨便觀察。
  • 農村水庫裡的巨物,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經常被誤認為水中巨怪
    南京有個漁民以前在長江中一個小島八卦洲北側下面投資承包30畝水面,搞水產養殖,由於水場臨近長江邊,乾脆搞起旅遊開發,將魚塘改成垂釣中心。吸引城裡人來這裡休閒。2003年便投放了一萬多尾魚苗。到了第二年又放了一萬尾鯽魚苗,供遊客垂釣,可是時間不長,有垂釣者反映,魚塘裡的魚太少,不好釣。
  • 它看似蜈蚣,曾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卻靠養殖供應,一條5元
    有一年的夏季,在海灘邊發現不少像蜈蚣一樣的蟲子在石頭上爬行,炙熱的石頭上,它們卻可以肆意的爬行,看著它們十分的害怕,但一些南方的朋友卻說,在他們那兒也有一種類似的蟲子,它可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曾經的農村還是十分的常見,如今卻需要靠人工養殖才可以供應市場,而且價格還非常的貴。
  • 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以前沒人要,如今70元一斤
    導讀: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以前沒人要,如今70元一斤春夏之交,雨水比較充足,使得農村的山林能生長出來許多好吃的野菜,比較出名的當屬竹筍。(竹子上的竹燕窩)不過還有一種美味,很多人不一定吃過,因為它是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在以前的時候基本沒人要,但如今卻成了70元一斤稀罕貨。竹燕窩這個名字估計很多朋友是第一次聽到,但筆者能肯定的是,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一定見過它。
  • 泰漁民捕捉到一條怪魚,外形兇猛,眼神犀利讓人產生害怕
    近日在泰國甲米府,就有漁民在拉漁網捕捉魚時,卻捕捉到一條外形怪異的魚,這條魚的外形兇猛,直視魚眼,這條魚的眼神犀利,讓人產生害怕。據介紹:這條魚的魚身不像其它魚類的那麼光滑,反而是非常粗糙,讓人看不出這是一種魚,反而像枯葉或石頭等,但這條魚長著大嘴巴,還有一對大眼睛,一看就是非常兇猛的魚類,禁止隨意靠近。
  • 一些不太常見的,白化觀賞魚和小烏龜,看起來是不是超級可愛?
    哈哈,只不過是一條失去了色素的觀賞魚而已,竟然被冠以升官發財的俗氣之稱,本來是些超級可愛的品種,立馬在我眼裡變成了一文不值。一、白金火箭魚,一條刀槍不入的鱷雀鱔關於鱷雀鱔,養魚老道以前也有介紹,突然間在網上看到了白化品種,確實是很吸引眼球,不過對我來說也只是看看而已,這倒並不是價格過於昂貴的問題,而是這種觀賞魚我實在是養不起,也不想去飼養,只能是過過眼癮了。
  • 在水庫中抓到一條1斤多重的魚,看上去像泥鰍,背上居然長刺,這是什麼?
    刺鰍主要生活在我國中東部的河流、水庫和大型池塘內,以底棲為主,經常藏匿在河湖淺水區底部的泥土和礫石中,主要以小型的無脊椎動物和一些水生植物為食,營雜食性,喜群居。
  • 湖南衡陽一魚塘裡來了條「水老虎」,吃掉無數塘魚,哪來的?
    然而下面這位湖南衡陽的養殖戶,魚塘損失不小卻並非因為洪水將魚塘裡的魚卷跑,而是魚塘裡不知道從哪來了一條「水老虎」,吃掉無數塘魚.......然而,捕起來的一條「大害魚」卻令他目瞪口呆,不僅體型驚人(一米多長),並且外形奇特,並非預想中的黑魚、鯰魚等。原來,這是一條號稱「養殖第一大害魚」的水老虎——也即鱤魚,湘江流域也叫管槍魚、銅頭魚(因魚鰓發黃而得名)。這麼大的水老虎,是從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