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淡水老虎」,被當觀賞物種引入,如今卻成一種「危害」

2021-01-18 村上農民

每一地區都有一個完整的生物鏈系統,相對來說也比較的穩定,不過一旦被打破之後,對於整個生物鏈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樣的例子已經有不少了,比如加拿大一枝黃花,就在我國泛濫了,並且對於本土不少的植物有著抑制生長的作用,雖然各地已經開始治理了,不過看著遍地的加拿大一枝黃花,總感覺成效不大。

這種影響不僅在植物界存在,在動物界也有存在。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動物,人稱「淡水老虎」,被當觀賞物種引入,如今卻成一種「危害」。

這就是鉛筆魚,它的正式名字叫做小盾鱧,成魚時體側有一寬黑縱帶,幼魚的時候體側有兩條黑色的縱帶中間呈現橙色,當它在水中靜止的時候就像一支鉛筆一樣懸浮在水中,就有了鉛筆魚的稱呼。這種鱧科的魚類原產於東南亞地區,主要在越南、印度、泰國等國家有分布,它是一種非常兇猛的魚類,幾乎水中所有的魚類、蝦類、昆蟲都是它的食物,甚至連青蛙和水鳥都可以是它的食物。鉛筆魚的特點也非常的明顯,生長速度快,能夠迅速地稱霸一片水域。

所以它也有「水中老虎」的稱呼,這個稱呼對於鉛筆魚來說一點都不為過。它最大的體型可以超過一米,體重可以達到20公斤以上。鉛筆魚在產卵和保護幼魚的時候最具有攻擊性,甚至有報導說因為人們離幼魚和魚卵太近,而遭遇鉛筆魚攻擊受傷的報導。不過這種魚的幼魚因為身體的顏色非常的豐富,是一種極具觀賞的魚類,我國也於1986年從泰國引進養殖,作為一種觀賞魚,在市場上還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發展到至今還有一些人喜歡把它當觀賞魚來養殖。

引入鉛筆魚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就是鉛筆魚的肉質細嫩潔白,產肉量高,還是一種高級的食用淡水魚,有不少南方的漁民也通過養殖這種魚類獲得了一定的收益。不過,鉛筆魚的食量非常大,生長速度也特別快,作為觀賞魚進行養殖之後成魚之後就沒有了幼魚漂亮的顏色了,看上去就是一條灰突突的普通大魚。而那些作為觀賞魚來養殖的人們,幾乎都會把養殖大了且看上去非常醜的魚作為放生魚進行放生,殊不知這樣的方式卻成為了一種「危害」。

有報導說,在我國的廣東地區,一些水域已經有鉛筆魚的出現,這種魚類對於當地的水域生物鏈可謂是一個致命性的打擊,所有的本土魚類都成為了它的食物,幾乎有它的水域其它魚類很難找了,而且在產卵的季節,還有攻擊人類的危險,顯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潛在的「危害」。不知道您有見過這種「淡水老虎」嗎?您覺得它的攻擊性強嗎?期待您的留言和轉發。

相關焦點

  • 原來淡水中也有這種蝦子
    海水的老虎槍蝦(Alpheus bellulus)是海水觀賞魚市場中常規進口的物種,可以與各種鰕虎魚共生  如上所述,真正的淡水槍蝦物種是非常罕見的。來自西非(尼日三角洲和加彭)的Potamalpheops haugi (Coutiere, 1906)被報導來自純淡水(屬名意思是「類似河產的槍蝦」,種名則是以發表者為名)。P. monodi(Sollaud, 1932) 是西非分布廣泛的半鹹水物種,幾乎可以生活在純淡水中。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所謂外來生物入侵,指某種生物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而被引入一個非本源地區域,在當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並給當地的生態系統或地理解構造成明顯損害或影響的現象。根據2016年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公告,我國是全球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
  • 這種外來入侵物種,國人不要吃了,極易威脅人的健康
    導讀:如今入侵物種已經成為了各國亟需解決的難題,其中一些入侵物種能夠被人們合理利用,例如小龍蝦,如今在我國甚至要依靠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國人的胃,但有一種入侵物種國人卻是不敢吃,其身上的寄生蟲數量高達6千條,一旦烹飪方法不當、生食或未熟透食用的話,極易威脅人的健康。
  • 農村小河常見,人稱「菜板魚」,以前沒人稀罕,如今成了搶手貨
    導語:農村小河常見,人稱「菜板魚」,以前沒人稀罕,如今成了搶手貨以前農村的池塘很多,小溪裡常常流著水,山裡的溪澗也特別多,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會見許多個頭不大的小魚,魚頭小嘴巴也小,在我們當地叫做「菜板魚」,也有人稱它為
  • 原產於我國的野果「桃金孃」,為什麼成了美國的外來入侵物種?
    無論是當下,還是在古代,桃金孃都被認為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野果,如果加以開發利用的話,或許未來還會成為一種商品化的水果。可就是這麼一個「看似與人無害,又風味甜美」的野果,到了美國居然成了入侵的有害植物,這是為什麼呢?美國對桃金孃的引入大約是在1920年的時候,美國人從亞洲引種了桃金孃,栽培到了美國的佛羅裡達州。
  • 個頭大味道甜,引入我國80年,如今佔據消費市場,成了神話
    導語:個頭大味道甜,引入我國80年,如今佔據消費市場,成了神話 消費者對水果的選擇目標是一致的,簡單概括就是個頭大味道甜。從目前來看市面上的大多數水果都能符合這個標準,除非是沒成熟就進入市場,才會影響口感的。
  • 婆婆納一家及入侵物種
    比如說有些危險性的入侵物種一旦列入名單,在海關上就要實行嚴格的檢驗檢疫,把這些危險性的入侵物種攔截在國門之外,國內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也要加強管控,以保護國家生態安全。我們暫時撇開婆婆納的事,後面還會講到,我先拋磚引玉,說說外來和有害這兩個要素,或者說這兩個標準具體怎麼來看待。
  • 小龍蝦被解決後,又一物種「嘚瑟」入侵中國,吃貨:照吃不誤
    21世紀以來,中國確認的外來入侵物種已達544種,其中大面積發作、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使得中國成蒙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度之一。但在一些入侵物種中,有一些也成功成為我們的盤中餐,其中最熟悉的莫過於小龍蝦了。
  • 廣東引進「淡水藍蝦」,一隻一斤比小龍蝦大8倍
    我國在這些年裡,不斷的發展經濟,其中引進外來物種作為本土經濟物種這一做法,得到了很多的發展,不少物種來到中國後得以發展。大家所熟知的小龍蝦,原名「克氏原螯蝦」在引入中國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成為夜市中最火爆的美食之一。
  • 蘇拉威西觀賞蝦,能夠與海水觀賞蝦相媲美的淡水觀賞蝦,飼養入門
    觀賞蝦飼養在水族寵物中,一直都是不溫不火,原因有很多種,包括所謂的高水質要求等等,但是即便這樣,觀賞蝦依舊有著一批忠實的擁躉,而在所有的觀賞蝦中,除了高人氣的水晶蝦外,來自蘇拉威西的米蝦品種,同樣有著不小的人氣。由於地理環境等各種原因,蘇蝦有著可以媲美海水觀賞蝦的鮮豔色彩表現。
  • 英國人從日本帶了一種「觀賞性植物」回國,一場物種入侵爆發了
    日本虎杖看上去是觀賞性植物,實際是可怕的入侵者,日本虎杖19世紀時被引入英國,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物種入侵。如果人類不幹預,對那些受到入侵物種幹擾的動植物而言,就是災難,有些厲害的入侵物種甚至會對人類的日常生活造成惡劣影響。英國人對此深有體會,在19世紀中期,英國人的船隊在世界各地穿梭。當英國人來到日本的時候,他們在富士山周邊發現了一種漂亮的植物,它的根莖是淡粉色的,開出來的流蘇狀花骨朵是淡黃色的。
  • 綠會研究室收到舉報外來入侵物種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是2003年中國公布的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這種熱帶軟體動物,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被當做一種水生經濟動物(作為食用螺)被引入中國。
  • 十大經典淡水觀賞魚,絕對有你養過的
    不僅異性魚即使同性魚也有「接吻」動作,接吻魚的「接吻」並不是友情表示,而是一種爭鬥.NO.09 鬥魚     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外形豔麗誇張,屬於比較容易飼養的觀賞魚之一。其好鬥的性格更是在東南亞形成了一種鬥魚文化.
  • 曾用作飼料,淨水的水葫蘆,大半個中國都能看到,為何如今沒了?
    20世紀30年代,我國實施了大規模地引入,並且在我國華南,華中,華東,西南等地區隨處可見,所以大半個中國都能見到它,並且種植水葫蘆的人也非常多,很快遍及我國19省市,並且大多數都是作為觀賞植物來進行種植。
  • 生態環境部更新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一起來漲點知識
    由於缺乏自然控制機制,外來物種入侵後不斷繁殖、擴散,嚴重威脅森林、草原、農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經濟發展具有極大危害。一些入侵物種甚至能直接危害人類健康。那麼,這些「海外來客」都是通過哪些途逕入侵國內的?主要有以下兩種途徑:1 自然入侵通過風媒,水體流動或由昆蟲鳥類的傳帶,植物種子或動物幼蟲發生自然遷移,造成生物危害。
  • 被稱為淡水觀賞魚的絕世高手,這種觀賞魚又多猛呢?
    ,如果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說,此魚不管大小,讓人乍一看起來就是骨骼清奇,絕對是淡水魚類中的絕世高手。這個科的魚類共有五個屬,不是單獨指的一種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巨水狼脂鯉,它有著一個更通俗的名字:巨暴,最為出名的就是哥倫比亞巨暴。另外還有產地是委內瑞拉的,委內瑞拉巨暴以及其他品種,本文暫不做詳細介紹,因為它們的習性幾乎一樣,只是個體大小和體色有一定差距。
  • 拯救瀕危野生老虎,時尚先行者 KENZO與WWF 攜手合作
    2017 年,他在上海創作了《殘餘的溫度》,用潑墨營造的水墨畫意境裡,畫面中唯一的主角老虎不再顯得虎虎生威,只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回眸,蕭瑟中向人類求救的信號越發深刻。牆繪一邊訴說著老虎與自然的關係,一邊傳遞著保護動物的深刻理念,力圖以一種全球語言引起公眾的強烈情感共鳴。
  • 拯救瀕危野生老虎,時尚先行者 KENZO 與 WWF 攜手合作
    2017 年,他在上海創作了《殘餘的溫度》,用潑墨營造的水墨畫意境裡,畫面中唯一的主角老虎不再顯得虎虎生威,只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回眸,蕭瑟中向人類求救的信號越發深刻。牆繪一邊訴說著老虎與自然的關係,一邊傳遞著保護動物的深刻理念,力圖以一種全球語言引起公眾的強烈情感共鳴。
  • 亞洲獅在分布上有沒有遇到過老虎?是哪一種老虎?
    獅子和老虎的問題向來存在很大的爭議,而爭議的焦點就在誰更厲害上,但是,討論在如今野生環境下不可能相遇的兩種大貓誰更厲害,顯然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雖然從現存的獅子和老虎的分布上,二者沒有任何重合的地方,但是,在歷史上,獅子與老虎還真的在野生環境下相遇過。那麼,是哪種獅子和老虎曾經相遇過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