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騨家具簡史:山裡的椅子很講究

2022-01-05 WOODSHOW

在家具設計裡,似乎沒有比椅子更有影響力、更能與人建立交流的產品。 

椅子與人的身體直接接觸,透過結構和材料體現功能,進行感觸上的交流。 同時,椅子包含了意義和價值,呈現了設計師的理念和製造者的技術,激發人對美感、情感、文化、藝術、科技、經濟等的思考。 

椅子應該也是近百多年來最多人設計、研究、和吹捧的家具。 多少著名建築師和設計師都投身過椅子的設計中,構畫他們心中的「那把」椅子。 而一般消費者在想要尋找心儀的「那把」椅子時,通常都會往歐洲方向看。 沒想到,其實在東邊的日本,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椅子產區 -- 飛騨。 

2018年高山「飛騨家具展」展覽

飛騨,古稱飛騨國,其實是現日本岐阜縣內高山市和飛騨市一帶的地區統稱。 飛騨擁有日本唯一可以引以為豪的木工文化和傳統,從一千多年前的飛鳥時代(538-710)至今都沒有斷過。 

日本文化注重「與樹木共同發展」。17世紀,飛騨地區的木材被大量採伐,江戶幕府頒發了重新植林的政策,從18世紀上半葉開始種植樹木。 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重建國土,日本政府同樣頒發了全國性的植林政策。 如今,日本國土約有七成森林覆蓋率。 雖然正面臨著嚴重荒林的問題,但對「木」的重視、還有日本文化給予「匠」的尊重,無疑給了木工們堅守本業最好的環境與鼓勵。

飛騨是少有以地區名義積極推廣家具的產區。  早在1950年,幾個當地較大的家具廠商已經組成了「高山木工會」, 在日本各地宣傳「飛騨之匠、飛騨家具」。 1974年擴大改組成「飛騨木工聯合會」後,飛騨家具被真正意義上推向海外,在米蘭、洛杉磯、倫敦等地方設展。

只有經「飛騨木工聯合會」認證的家具生產商,在飛騨當地生產,並嚴格按照環境、品質、木材、和設計等基準製造的家具才能被稱為「飛騨家具」。 所有飛騨家具均為純日本國產家具。 

飛騨家具的地域團體商標,摘自「飛騨木工聯合會」網站

飛騨家具又以椅子為主。 

椅子必須堅守其坐具的本質,尊重人體工學,安全、舒適、並且耐用。 所以,飛騨椅子坐起來不會搖,因為在這裡,椅子要是不平穩,屬於結構有問題,是不能出廠的。 椅子也必須非常平滑,因為必須人手打磨,邊磨還得邊摸邊檢查。 隨著科技進步,家具生產已經沒有百分之百純手工之說,都必須使用機械協助。 但是中間的傳統道具和工藝不會少,特別是細節部分。 沒有比人類的手更神秘的機器。 

眾所周知,日本是「榻榻米國家」,自古以來以席地而坐為起居習俗。 椅子何以出名? 這也並不是說日本從來就不用椅子。 歷史記載,早在奈良時代(710-794),「役所」(政府部門)就已經使用椅子和桌子了。

我們可以稍微了解一下椅子的歷史:

擇選並翻譯自History of the Chair, The Chair Institute 

很明顯,坐具最活躍的發展在西方。  中國收藏家馬未都先生在著作《小文65》裡提到,「坐具成為中國人家居用具的必備應在唐代之後」。 唐代,「凳」開始普及。 到了宋代,「椅」登場。 明代是中國家具製造的黃金時代,黃花梨、紫檀、雞翅木等各種名貴硬質木材和漆藝被發揮得淋漓精緻,在當今古董市場裡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反觀日本,椅子的普及非常晚,是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美國駐軍帶入的美式生活,再加上從昭和30年(1955)開始的日本生活電力化才開始的。 當時出現的三種「神奇」 -- 洗衣機、冰箱、電視 -- 極速地令日本家居西方化。  新型房屋內開始有寬敞的廚房和餐廳,許多日本人的用膳方式也從矮桌轉移到高餐桌上。

但有趣的是,日本椅子發展的驅動並不是來自內需,而是出口。 飛騨高山從1920年代開始生產椅子,因其品質、生產線、價格等綜合評估比其他產區優越,在1935年被選為日本第一個出口椅子到美國的家具生產區。1937年4月,出口的數量達每月1萬張。 到了1952年的高峰期,飛騨地區出口的木家具佔整個日本生產的木家具80%以上。

「飛騨の匠博物」展覽

為進一步了解飛騨家具,我在今年5月採訪了Ibata InteriorKijiya、還有Kita Kita三家家具商。 其中,成立於昭和18年(1943)的Ibata Interior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家具生產商之一。

社長井端清秀的兒子、Ibata Interior的二當家井端大介先生建議,在採訪前一天先帶我去參觀「飛騨の匠博物館」,從根源先了解。 一同前往的還有協助翻譯、在Ibata Interior工作了將近20年的唯一華人員工李海龍先生。 

摘自Hida Earth Wisdom Center網站

「飛騨の匠博物館」位於高山市的Hida Earth Wisdom Center內,不但介紹了飛騨地區和飛騨木工千百年來的歷史,還展示了從1920年代開始當地生產的近百把代表性椅子。  除了古董部分僅供觀賞以外,大部分的椅子都可以親身試坐。 整個飛騨椅子的發展過程都配合文圖和樣品詳盡解說。  椅子在飛騨地區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飛騨の匠博物」展覽

家具產業的開始

飛騨家具的開始頗為傳奇,一切從大正9年(1920)三月初的某一天、高山市上三之町的「大野屋味噌店」裡迎來的兩位外地人說起。

「物品的價值在於它是如何被使用 。 所以,哪怕是一棵山毛櫸也能變成一把漂亮的椅子。」 兩位到店的客人聊著說。 聽到「山毛櫸」,在後臺工作的店主舞田萬藏先生頓時對這兩位客人起了興趣。

這裡順帶一提。 大正時代(1912-1926),交通不發達。 高山市距離岐阜市140公裡,在當時還沒有鐵路的情況下,駕車要花9個小時、人力車要花兩天才能到達。 由於四面環山,交通又極為不方便,高山有「陸之孤島」之稱。 這裡的山覆蓋著大量的山毛櫸原始森林。 那時,高山主要的產業為絲綢業和伐木業。 木材的加工以小規模工作坊為主。 山毛櫸被認為除了用作燃料和日本木屐鞋底外,沒有別的用處。

武田先生打斷了客人的談話:「請告訴我如何可以把山毛櫸木變成椅子!」 

其中一位自稱為森前房二的客人回答,他與弟弟五年前在關西的一家工廠工作,把蒸過的山毛櫸木彎曲來做椅子和桌子。 他向店家展示了自己做過的家具的照片,接著說:「我正在找一個可以在飛騨使用我們技術的人。」

就這樣, 一群勇敢的自願者組成了Hida Mokko中央木工株式會社,也就是今天的Hida Sangyo飛騨產業株式會社的前身,成為了飛騨地區第一家家具生產企業。 

學習製作椅子

兩位外地來的木工開始教飛騨木工如何製作Thonet款式椅子。

Michael Thonet Model No. 14 Chair / 1859

摘自 1000 Chairs, by Charlotte & Peter Fiell

1920年代飛騨生產的Thonet-Style椅子,「飛騨の匠博物館」展覽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剛開始學做椅子,就要做至今都公認為難度高的Thonet椅子。 首先,曲木的含水率非常難控制。 木頭太幹,彎曲時容易折斷;木頭太溼,彎曲後不但容易恢復形狀、粘合的部分容易剝落或開裂、還會在未來持續出現木材變形和塗漆剝落等問題。 

飛騨木工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終於生產出一個可以讓他們滿意的產品。 第一次,他們滿懷信心把椅子裝運送去名古屋賣。 從高山到名古屋,馬車花了4天時間在崎嶇的山路上把椅子拉過去,沒想到打開箱子時嚇了一跳 -- 椅子的塗漆嚴重脫落,慘不忍睹。 一開始生產的椅子塗的還是高級的傳統春慶漆。 顯然,需要解決的事情還很多。

那年代,大部分的飛騨地區人們還是習慣席地而坐,很難想像坐在椅子上生活的樣子。 生產西洋家具成為了飛騨木工的革新點。 一方面需要解決技術上的困難,另一方面需要開拓市場、改變日本人的傳統思想。 飛騨匠傳人堅韌、創新的精神,名不虛傳。

曲木的製作過程

李先生說:「原木被切割成木板後,需要先在室外自然風乾,然後再到室內機器風乾。 接下來是蒸,增加木頭的水含量,讓木頭變軟。 再來就是用特殊的機器壓縮、做型。 在彎曲的過程中,木頭其實已經被拉長了。」 

做型就是彎曲定型。 需要使用特製的金屬夾板,先固定中心,再用扭曲的方式來彎曲木頭。 這樣成型後的木頭會更加堅固。 

「飛騨の匠博物館」展覽

「最後就是乾燥定型,需要一定的時間。 在烘乾室和普通室外用的是時間還不一樣。 乾燥室比較快,大概一兩天。 雖然比自然定型的時間快,但不會影響它未來的形狀的穩定性。」

早年,蒸後彎曲的木頭是靠直火來乾燥的(日本使用機器乾燥技術是在1947年、隨著日本第一臺水冷式發振機的發明才開始)。 乾燥的程度完全依靠估算,導致曲木的穩定性成為一大問題。 由於出口美國的椅子款式及數量都不斷增加,所有的椅子也都是分裝後運到當地的工廠再組裝的,所以椅子的卯榫精準度和木材低含水量的穩定度就尤其重要。 

為了改善生產,當年的Hida Mokko在公司裡成立了「飛騨木工青年學校」,訓練工程師,還向德國西門子公司購買了一臺木材含水度測量儀。 這臺機器的價格在當時比一棟房子還要貴,是除京都大學以外日本的第二個臺含水度測量儀。 

「飛騨の匠博物館」展覽

但是,又是為什麼要彎曲木頭,而不直接把直板切割成想要的弧形呢? 

那是因為纖維不一樣。 彎曲的木材保留了木頭原有的纖維,比起被切斷的弧形木頭的纖維更牢固。 直接從直板取出想要的立體弧形也會造成材料的浪費。 曲木椅子之所以能有美麗的曲線、卻又輕盈又牢固,不是沒有道理的。

看到這麼多早年的曲木椅子,我問:「現在還生產這種彎曲幅度這麼大的椅子嗎?」  井端先生說:「很少了。 生產效率的問題,而且設計樣式也沒有太好的了。」 「像Finn Juhl(丹麥四大工匠之一,有「現代椅子之父」之稱)設計的椅子,就不是什麼曲木椅子,比較像雕塑。 現在飛騨地區的產品是曲木加手工塑造的綜合風格,曲木面積比以前小了。」

2018年高山「飛騨家具展」展覽

曲木椅子所花的人力和技術成本非常高。 椅子是消費品,款式自然也就受時代變化和潮流影響。 為了經濟合理性,椅子的設計和生產似乎也需要適當調整。

「飛騨地區由生產這種Thonet椅子開始。 椅子本身是歐洲設計的,日本製作是為了出口。」

李先生接著說:「現在的Hida家具是屬於高級家具。 但一開始,為了出口,這些家具是很便宜的,大量出口美國。 日元升值後,就賣不出去了。1957年開始基本上出口就不是主要面,從此就按照日本國內的需求生產,風格也從北歐風轉變成自己的風格。」

「飛騨の匠博物館」展覽

日本人的專長就是引入外國文化,將其內化成屬於自己的東西。 文化需要長時間的沉澱才成型,但當初由誰、在哪裡、看到什麼、受到什麼啟發後又製造了什麼,有些可以追溯,有些卻無從知曉。

「幾年前,英國設計師Sebastian Conran來這裡參觀時,看到了這套桌椅,得到了靈感,設計了一套幾乎一模一的家具。」 他笑說。

「飛騨の匠博物」展覽

Sebastian Conran設計,2018年高山「飛騨家具展」展覽

「可是話說回來,其實世界上的設計都是互相影響的。 像歐洲早期的Finn Juhl, Borge Mogensen等設計師。 如果說這都算抄襲的話,就連日本最早的椅子也是抄襲中國的明式椅子了。 現代的家具裡,真正沒有人敢說有抄襲成份的可能只有三個:Thonet椅子,明代椅子,還有Shakers椅子。」

(左)Egyptian Chair,摘自The Chair Institute網站(右)Finn Juhl Egyptian Chair / 1949,摘自Finn Juhl, by One Collection據說,Finn Juhl在多年後談到當年在參觀巴黎羅浮宮時被一把古埃及椅迷住,「偷取」了其結構並用在了自己的埃及椅設計上。

17世紀明代黃花梨椅子,摘自Christie's網站

(左) Hans J. Wegner Chinese Chair / 1944(右)CH24 Wishbone Chair / 1949 摘自1000 Chairs, by Charlotte & Peter Fiell與Finn Juhl同期的另一丹麥四大工匠之一的Hans J. Wegner,從古董明代椅子的圓背方底造型中得到靈感,設計了Chinese Chair和Wishbone Chair兩款椅子,成為了北歐現代椅子的經典。 其中的Wishbone Chair,也叫Y-Chair,被譽為「THE CHAIR」。1800-1870美國Shakers製造的家具摘自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網站 Shakers的家具極顯utility, simplicity, beauty,和honesty的特徵,使用美國本土木材,抗拒過度裝飾。Shakers創作的家具不但是許多美式家具的原型,後來還被歐洲學習回去,啟發了Minimalism的運動。

今日飛騨

「飛騨木工聯合會」在介紹飛騨木工時說,「傳統」往往會讓人聯想到「老」這個字,但其實它是積累了當年所有的「新」;而當年的那些「新」,又積累了再之前所有的技術進步。 這一路的軌跡,構成了歷史和傳統。 所以,我們今天所說的傳統木工,其實是一直在不停地結合最新科技進化著。 

各年代、各廠商的椅子玲琅滿目,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非常明顯,就是給人的感覺。 這是飛騨家具的一個非常強烈的地域性特徵。

人根據審美觀、習慣、和用途,選擇的東西自然都不一樣。 椅子的根本是坐具,它應該結構安全牢固,讓人可以使用多年不造成浪費。 它也應該計算合理,以適當的座位高度和靠背弧度讓人以任何姿勢就坐都能感覺舒服。 如果可以的話,它也應該設計美觀,成為家裡一個即亮眼又耐看的點綴。 

未來大家在挑選椅子時,不妨如此思考一下。

「飛騨木工聯合會」https://www.hidanokagu.jp

The Chair Institute https://chairinstitute.com

照片及攝影由植植和本公眾號提供,版權所有

相關焦點

  • 飛騨和牛全制霸!
    而我每次到日本的,必須起碼有一頓扎紮實實的和牛。有句話我一直重複,真正的和牛,是改變人生觀的美味……正好岐阜的特產是和牛,我便一路(號稱收集資料然後)品嘗了各種各樣的飛騨和牛製品。只是作為一隻肉食動物表示那點點肉餡完全沒有存在感好麼哪兒對得起飛騨牛三個字啦!當然啦天冷的時候一邊走一邊吃一個現炸出來的牛肉可樂餅還是非常有幸福感的(還是拍照助攻利器!)。
  • 你的名字聖地巡禮之飛騨古川篇 涵蓋交通指南
    你的名字聖地巡禮之飛騨古川篇 涵蓋交通指南 你的名字這部動畫電影被譽為導演新海誠集大成之作。其中逼真唯美的畫面更引起了聖地巡禮新風尚,下面若菜就帶你們看一下三葉故鄉糸守町的原型,飛騨古川吧!
  • 你的名字聖地巡禮指南之飛騨古川篇 涵蓋交通指南
    其中逼真唯美的畫面更引起了聖地巡禮新風尚,下面若菜就帶你們看一下三葉故鄉糸守町的原型,飛騨古川吧怎麼去飛騨古川從東京出發:東京站搭乘北陸新幹線至「富山」站或「名古屋」站轉搭特急飛驒號列車至「飛騨古川」站或「高山」站約需4.5~5小時。
  • 約起林竹,到日本把飛騨和牛全!制!霸!
    以下是正式的盤點——始飛騨牛可樂餅 ★★★ 200円只是作為一隻肉食動物表示那點點肉餡完全沒有存在感好麼哪兒對得起飛騨牛三個字啦!當然啦天冷的時候一邊走一邊吃一個現炸出來的牛肉可樂餅還是非常有幸福感的(還是拍照助攻利器!)。
  • 真實的飛騨地區,比電影裡還要美……
    除了位於東京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取景地以外,電影中女主角宮水三葉的家鄉糸守町(為虛構)所在的地區,便是位於日本岐阜縣最北端的飛騨(tuó)地區。這個不被國人熟知的日本中部地區安安靜靜,古老的神社寺廟依山而建,明治時期的建築排列在古街上,河邊的小鎮可以讓你享受難得的清靜……走吧,這就讓我們跟隨窮遊er 啤啤女 一起去電影《你的名字。》
  • 日本怎麼吃② 為了吃飛騨牛我從東京追到了它的故鄉
    並非美食家,謹在此分享一點關於在日本吃和牛的不成熟的小建議:)可以忽略的背景被神話成聽音樂做按摩長大的日本和牛,因為產地和品級的不同,有著很嚴肅的血統評價標準。在喜歡搞評選的日本,每一種頂級和牛——松阪牛、神戶牛、近江牛和今天的主角飛騨牛都有著傲人的成績單。
  • 日本家具排行榜TOP20出爐
    柏木工股份有限公司(Kashiwa)位於日本著名的家具產地岐阜縣飛騨市,於1943年以「飛騨木材加工有限會社」這個社名創立,開始生產木料。1948年正式更名為柏木工有限公司,1950年開始製造椅子。官方網站:http://www.pamouna.jp13飛騨產業有限公司飛騨產業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岐阜縣高山市,正式創立於1920年,是日本歷史悠久的家具製造商,產品都是在日本國內生產的,遠銷中國、
  • 小眾日本線路 你知道「飛騨地區」在哪裡嗎?
    這是脫光光後進入衝洗的地方,邊上一圈是淋雨,有小板凳讓你坐著洗,有小木盆讓你盛水衝洗,洗髮水、護髮素、沐浴露、洗面奶一應俱全,確保把自己從頭到腳洗吧乾淨後,先進旁邊的室內池子裡泡一會,然後才可以進入露天風呂。
  • 2016年上半年日本最受歡迎的家具原來是這些!
    溫馨的港灣,堅強的後盾,出發的起點,回程的終點,總是帶給我們無限的感動。而家具,就是點綴在家裡的小精靈,為我們的日常家居生活帶來更多的小確幸。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家具才是最好的呢?浩繁的家居市場,到底哪個才是我的Mr Right?什麼樣的家具才能讓我們的幸福感更上一層樓?今天,一居生活志就為大家介紹今年上半年最受歡迎的家具,信息來源於日本最大的家具網站tabroom,絕對童叟無欺哦,快來看看吧。
  • 老人選擇床和椅子有講究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美國一則報導指出,老人在家防摔倒,不僅要考慮燈光、地面,一些家具如床、椅子的高度也必須有講究。專家認為,如果床太高,老人坐下時不得不身體前傾,沒有扶手支撐,容易失去重心;而椅子如果太低,起身時也會重心不穩,導致跌倒。  「其實,老人房間中很多家具的高度、大小都有具體要求。」北京大學醫學部嚴日柏博士告訴記者。
  • 馬未都:明清家具真值錢,50萬的破椅子,如今價值3000萬
    可能說出來你們不信,任何一個小小的部件,不需要一根釘子就能完成一把椅子,而且經歷100年也不會壞。尤其是每一件家具的背後,都有著極複雜的製作工藝。一件老式的圈椅,看著簡單但光從造型上來講就結合了傳統的中國文化。另外從用料與製作上來講,也是極不普通的。比如製作的時候,一個椅子包含了超過50多個部件。
  • 家居風水有講究:臥室放什麼椅子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椅子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家具,不論是在客廳、臥室、餐廳,都需要椅子的存在來幫助我們休息,現在的椅子款式越來越多了。那麼,你知道嗎?在臥室風水中,椅子的擺放是有講究的,跟著小編來看看吧。1、椅子背後宜有靠所謂「有靠」,即靠山,是指椅子背後有實牆可靠。
  • 家具擺設中的風水講究
    如果擺放符合風水原理,符合你的命理可以幫扶你的命理,做事情會事半功倍,心情舒暢,相反家具如果擺放不當,輕則會讓你煩惱不斷,重則會讓矛盾激化、破財招災,所以家具風水的擺放是個大學問,不容忽視。今天劉易辰老師說說家具擺設的六個風水要點。
  • 椅子學問:解讀紅木家具椅子的尺寸標準
    椅子設計如何最大程度地滿足人體工程學,使椅子的舒服度達到最大,本期我們就通過坐高、坐深、坐寬、坐面傾斜度、靠背高度、扶手高度的研究
  • 現代家具史上最經典的 20 把椅子
    今天這篇文章花費了超多時間和精力,要分享的便是我心目中現代家具史上最經典的椅子 Top 20。總有那麼幾款是你看過的,哪怕是淘寶上的山寨版,但卻不一定知道它們的名字、設計師是誰、背後的故事、適合搭配怎樣的空間…… 沒關係,今天蘑菇帶你重新認識它們。
  • 家具發展史之椅子的世界
  • 中國家具品牌裡7把有故事的椅子
    三年前,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學院的副院長譚平教授看中了木美Maxmarko的家具,兩人一拍即合,譚平教授用自己的畫「換」了家具。這種置換方式不僅讓人覺得很感動,還有點像千裡馬與伯樂,看對眼了,什麼都不是問題。家具是耐用品,所以它一定需要經得起時間考驗。陳大瑞覺得:「它和人應該是一種對望的關係,你坐在椅子上或者在看這把椅子的時候,它應該可以給你帶來美的愉悅感。
  • 北歐家具之椅子王——漢斯·華格納
    他用了92年的生命製作了2500個家具圖樣和接近1000幅家具草圖打造出500多把椅子看看是不是很眼熟呢他的椅子你們在北歐設計中常常看見也是國內北歐家具中仿貨最多的為什麼要做仿貨呢截取下國外網站的價格給大家看下瞬間——秒懂對 你沒有看錯
  • 這幾個小眾又時髦的家具品牌明明更值得一逛
    這款椅子在小編的dream list上躺了很久,非常適合用作梳妝檯的座椅,讓女生可以變美的角落,用如此少女心的家具再適合不過。日本的木藝製作具有悠久的歷史,不少設計師會選擇在叢林茂密的岐阜縣最北端飛騨(tuó)地區建立自己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