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總是讓少女們又怕又恨,特別是對於有m痛的女生來說,來大姨媽肚子痛,大姨媽不來心痛……
去醫院檢查,卻並沒發現什麼器質性異常,這種痛經即原發性痛經。然而,還有相當一部分女生月經量卻一次比一次多,痛經一次比一次嚴重,終於忍無可忍,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子宮腺肌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內膜以外的地方,它可以侵犯全身任何部位,甚至包括肺、手臂、大腿等。而子宮腺肌症,則是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了子宮肌層。
與「熱情似火、四處留情」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有所不同,子宮腺肌症相對保守得多,子宮內膜腺體只在它所鍾愛的子宮肌層裡生根發芽,但照樣也會大鬧天宮,讓女性不得安寧。
因為它也如正常內膜一樣,隨著月經周期發生改變。在經期發生水腫、出血,從而刺激子宮肌層發生痙攣性收縮,從而造成進行性痛經。這種進行性痛經,沒經歷過的人永遠不會明白;那些因此病以致不孕的患者,更是四處求醫,祈求解脫。
子宮腺肌症的人中,大約有15%會合併子宮內膜異位症,有50%左右會合併子宮肌瘤。而這幾個疾病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都是雌激素依賴性疾病。
這是育齡期婦女才會有的煩惱,如果步入圍絕經期,隨著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這些煩惱也會慢慢遠去。
而雌激素的依賴性,也決定了它特殊的藥物治療方式——對抗或抑制雌激素,使得子宮內的異位內膜壞死萎縮,從而緩解疼痛。
對於計劃懷孕卻一胎難求的子宮腺肌症患者,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況下,最好的做法就是打3~6個月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
GnRH-a會抑制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導致卵巢激素包括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出現暫時性的閉經,這種治療方式又叫藥物性卵巢切除。激素水平下降,也就使得子宮肌層裡的異位內膜壞死萎縮,疼痛緩解。停藥之後,復發之前,爭取機會懷孕。
一旦造人成功,在妊娠期間,異位內膜病灶也會萎縮壞死。
至於分娩之後是否復發,得看個人造化了。當然,GnRH-a並不便宜,一月一次,一次費用將近2000元,如果連用6個月,也就至少1.2萬元了。
由於是藥物性卵巢切除,用藥期間,部分人會出現潮熱、陰道乾燥、性慾減退等低雌激素症狀,此時通過添加雌激素等藥物可獲得緩解,停藥後症狀大多可消失,問題一般不大。
對於暫無結婚、懷孕計劃的,或雖為人母但比較年輕,強烈要求保留子宮的,或者年紀較大即將步入圍絕經期的患者,可先選擇以下藥物治療。口服避孕藥 降低垂體促性腺激素水平,並直接作用於子宮內膜和異位內膜,造成類似懷孕的人工閉經,也稱假孕療法。孕激素 如甲羥孕酮。通過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無周期性的低雌激素狀態,並與內源性雌激素共同作用,造成高孕激素性閉經和內膜蛻膜化。孕激素受體水平拮抗劑 如米非司酮。通過抗孕激素作用,造成閉經使病灶萎縮。其不良反應輕,亦無雌激素樣影響。孕三烯酮 有抗雌、孕激素及抗性腺效應,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異位內膜萎縮、吸收。藥物治療近期療效明顯,但停藥後常很快復發,而且藥物有不良反應,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為何不選前面建議備孕女使用的激動劑呢?一是該藥昂貴,二是藥物不良反應多,一般只用到6個月,無法長期作戰。
至於曾經風風火火的達那唑膠囊,是通過抑制卵巢激素的合成,以及增加雌、孕激素代謝,來促使子宮內膜萎縮,出現閉經的。但由於用藥後容易出現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目前,各大醫院已基本將其掃地出門。
如果近幾年都沒懷孕打算,也可以使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俗稱曼月樂的宮內節育器。其以聚乙烯作為T形支架,每日釋放人工合成孕激素——左炔諾孕酮20微克。
通過在子宮腔內緩慢而穩定地釋放左炔諾孕酮,使子宮內膜萎縮,既可避孕,又可緩解疼痛,達到治療效果。
一個曼月樂可以放置五年時間,也免除了每日服藥的不便。當然,曼月樂的不好之處,主要是點滴出血及閉經,有的甚至出現位置下移,失去治療作用。對於年紀較大,或者已育而不堪其擾,又不想長期服藥或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選擇全宮切除術。切除了子宮,也就去除了病灶,不會再有月經,也不會再痛經。當然,卵巢還在,不會早衰。對身體沒有其他影響。
有人質疑,輕易切除子宮,以後就無法懷孕及來月經,似乎失去了女性的特性,是否太過激進了些?
對於子宮腺肌症,其不像子宮肌瘤、卵巢囊腫那樣,病灶明確,包膜清楚,可採取剔除方法。子宮腺肌症異位內膜在肌層內瀰漫生長,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是我們只能「一刀切」的緣由所在。當然,完全的子宮切除,這或許是最後一招了。
編輯:範昶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fd.lyan@jtys.cn
《家庭醫生》版權所有,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