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ITY誕生背景回顧

2021-01-09 汽車網評

來源: 汽車之家 作者: 佚名   2015-07-08 22:24     

  [汽車之家 車系歷史]  本田的都市時尚座駕CITY最早是在1996年問世的,至今已發展至第四代。該車早在2003年就被引入到我國市場,在廣州本田(2009年更名為廣汽本田)實現國產,當時定名為飛度(Fit Saloon),2006年改款後變為思迪。2008年,換代國產CITY再次更名為鋒範。2015年第三季度,全新一代鋒範即將與國內消費者見面,新車上市之前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本田CITY的歷史。

一、本田CITY的源起

  在上世紀70年代初,汽車發動機技術還是在化油器+分電器,連三元催化器都沒有的時代,本田開創性的研發出了CVCC低公害發動機,以純機械的方式實現了分層燃燒+稀薄燃燒。1975年,本田將CVCC發動機率先配備在了第一代Civic上,其突出的經濟性和實用性迎合了市場需求,因此迅速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第一代Civic的成功也使涉足汽車製造領域僅10餘年的本田,在世界汽車舞臺上嶄露頭角。

  1976年,本田在第一代Civic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定位更高的Accord車型(本田雅閣車系歷史回顧),該車外形有著濃鬱的美式風格,加之更為寬敞的空間和採用CVCC技術的環保發動機,Accord一經推出便在市場上掀起了熱潮。1978年,本田又推出了一款名為Prelude的車型,該車作為Accord的轎跑版,造型上更加動感、時尚,市場表現同樣不俗。1979年,Civic進行了換代,第二代Civic的定位有所提高,車身尺寸也明顯增大。

  另一方面,由於日本政府在上世紀70年代初出臺了一系列限制kei car發展的政策,導致本田、馬自達等汽車廠商紛紛退出kei car市場,kei car的銷量也從1970年的75萬輛/年銳減到1975年的15萬輛/年。第二代Civic定位的提高加之本田kei car的停產,導致本田在70年代末時缺少一款入門級產品。為了彌補市場空缺,本田在80年代初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兩廂小車並取名叫作CITY(以下簡稱「兩廂CITY」)。

二、此CITY非彼CITY

  在此前的本田Fit車系歷史中,我們曾向大家介紹過「兩廂CITY」的歷史,以及1996年問世的第一代三廂CITY的來歷、2003年第二代三廂CITY被引入國產的情況等(點擊閱讀:本田飛度車系歷史回顧)。之所以在那篇文章中用將近一半的篇幅鋪墊了大量有關本田CITY的信息,是因為CITY與Fit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傳承關係。在此,我們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兩車的關係,以方便大家更直觀的理解。

  第一代兩廂CITY於1981年問世,當時它是本田旗下身材最小的車型,其採用了「Tall boy」的獨特設計理念,擁有短而高的車身比例。第一代兩廂CITY曾風靡一時,直到1986年被新一代車型所取代。

  第二代兩廂CITY完全摒棄了「Tall boy」的屬性,採用了與同時期本田旗下其它車型相同的「Crouching form」家族風格,車身變得低而寬,猶如縮小版的Civic。不過,第二代兩廂CITY的市場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在1994年停產後,本田做出暫時封存CITY車系的決定。

  之後兩年,本田沒有任何一款產品能填補第二代兩廂CITY退市後的市場空缺,直到1996年,本田推出了兩款全新車型:一款是全球車型Logo、另一款是為東南亞市場打造的廉價車型CITY。

  兩廂車Logo可以看作是第一代、第二代兩廂CITY的延續,不過本田Logo由於外形平庸、缺乏駕駛樂趣等原因,而未能擺脫第二代兩廂CITY的銷量陰影,進入新世紀後不久便停止了生產,同時車系名稱Logo也遭到棄用。

  在總結了之前的失敗教訓後,本田重整旗鼓於2001年再次推出全新車型Fit。本田原本打算用Fitta來命名Logo的換代車型,但在一些北歐國家的語言中,Fitta是女性生殖器的俚語,因此本田將車名縮短成Fit。這就意味著,第一代、第二代兩廂CITY其實是Logo、Fit的鼻祖。

  而新CITY雖然沿用了CITY的名字,但它實際上與兩廂CITY並沒有太多聯繫,而是在第四代Civic(1987年問世)平臺上打造的一款三廂車。2002年,本田CITY也迎來了換代,不過第二代CITY不再與Civic同平臺,而是變成了出自第一代Fit平臺的三廂車。2003年,第二代CITY被廣州本田(2009年更名為廣汽本田)引入國產,當時定名為飛度(Fit Saloon),2006年改款後中文名變為思迪。雖然第二代CITY在2008年就已經停產,但2011年廣汽本田自主品牌理念(EVERUS)又基於第二代CITY打造出了理念S1,並一直生產至今。

  第三代CITY於2008年推出,其是基於第二代Fit(2007年問世)平臺打造的三廂車,國產版定名鋒範,目前國產在售的便是第三代CITY。2013年,Fit和CITY都進行了換代,與前兩代車型的衍生關係類似,第四代CITY是基於第三代Fit平臺打造的三廂車。雖然第四代CITY在海外市場已經上市一年多時間,但國產版卻遲遲未能與消費者見面。據最新消息顯示,國產全新鋒範將於7月28日公布預售價,並將在8月底上市。

  綜上所述,CITY最初的定位是本田的入門級兩廂車,但在第二代兩廂CITY停產後,本田又給新推出的入門級三廂車同樣起了CITY的名字。從1996年起,CITY變成了本田的入門級三廂車,其中第一代CITY基於本田Civic平臺打造,第二代至第四代CITY都是基於本田Fit平臺打造。

相關焦點

  • 引領都市風範 本田CITY四代發展史回顧
    該車早在2003年就被引入到我國市場,在廣州本田(2009年更名為廣汽本田)實現國產,當時定名為飛度(Fit Saloon),2006年改款後變為思迪。2008年,換代國產CITY再次更名為鋒範。2015年第三季度,全新一代鋒範即將與國內消費者見面,新車上市之前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本田CITY的歷史。
  • 豐田有陸巡、日產有途樂、三菱有帕傑羅……本田有什麼?
    若是品牌剛誕生起步的時候,還有理由說本田是因為沒錢,畢竟那會與豐田這樣的大廠相比,本田確實還不夠看。在這個問題上大家有過不少爭執,首先本田的技術是沒問題的,「本田技研」和「買發動機送車」都不是一句空話,但大家爭執的點在於本田的優勢是造小排量發動機,而像陸巡、途樂這樣的越野車往往搭載大排量自吸發動機。這裡並不是否定本田造不出4.0L以上的優秀大排量發動機,而是本田旗下表現出眾並能成為「信仰」的機器,確實都是偏小排量,如當年的紅頭機,2.0L排量在當時真算是小了。
  • 卡西歐發布本田賽車合作款手錶,慶祝艾迪斐斯誕生20周年
    新的金屬手錶採用本田車隊的顏色,以及慶祝性的金色東京2020年4月14日 /美通社/ -- 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Casio Computer Co., Ltd.)今天宣布推出ECB-10HR,這是一款Honda Racing(本田賽車)合作款手錶
  • BLUE | CITY-POP音樂和風格
    想寫一寫關於city-pop這個音樂流派的科普。city pop的誕生、發展/  發展背景  /自二戰以來,美國在日本傳播了大量的流行文化。HAPPY END的另一成員,大瀧詠一的個人專輯《A LONG VACATION》是city-pop歷史上標誌性的專輯,其封面風格是city-pop視覺藝術設計的標配。
  • 卡西歐聯合本田推出定製新表 慶祝EDIFICE誕生20周年
    卡西歐聯合本田推出定製新表 慶祝EDIFICE誕生20周年 3月25日消息,卡西歐公司將於4月24日推出與Honda Racing合作的新手錶ECB-10HR,以慶祝卡西歐推出的高性能金屬手錶EDIFICE誕生20周年,售價38500日元(約合人民幣2485元)
  • 本田Rebel 500 7月上市 售價或7萬以內
    [愛卡摩託 資訊 選車 圖庫]  近日,本田官宣Rebel 500將在7月10日正式發布。相信對於國內老一代車友們來說,本田「叛逆者」的名字一定如雷貫耳,作為本田旗下為數不多美式巡航風格車型,1985年誕生的Rebel系列拉近了消費者與入門級美巡的距離,本田的設計師們又融入了一些日系車型的特點,讓它成為了同級車型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 2019年新款本田雅閣,回顧第10代雅閣車型,中型轎車中的第一名
    本田雅閣轎車在中型轎車中排名第一,新版本的海外價格是$23720~35950,作為眾所周知的本田車,喜歡的理由大致有四個,發動機強大,省油,可靠,車內空間充足,使用高級材料,運動特性使它駕駛起來很有樂趣;標準的結構也配置有許多先進的駕駛員安全輔助設備。
  • 比飛度更大更實用 本田CITY掀背車真香
    網易汽車11月28日報導 日前,本田官方發布了全新CITY Hatchback車型官圖(CITY在國內為鋒範(參數丨圖片))。新車定位為小型兩廂車,是CITY的掀背版車型,;搭載1.0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120馬力、173N·m),匹配CVT變速箱。
  • 本田City兩廂版發布,國內鋒範肯定不會更新?
    本田City這款車其實中國消費者並不陌生,它曾經也被國產,就是廣汽本田的鋒範。鋒範的定位是A-級的車型,定位低於思域,後來由於銷量一般而停產。近日海外曝光了全新本田City的兩廂車型的圖片,可以理解成是兩廂的鋒範。但是這款車國產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因為廣汽本田現在已經有飛度了,不會再生產一款相同定位的車型。
  • 率先登陸泰國市場 本田CITY Hatchback正式亮相
    日前,網通社從相關渠道獲悉,本田CITY Hatchback正式亮相。新車外觀採用全新家族設計語言,整體造型十分運動。動力方面,這款新車將搭載最大功率89千瓦的1.0L三缸VTEC Turbo渦輪增壓發動機。此外,該車將率先登陸泰國市場,並替換Jazz/Fit(飛度)車型。
  • 本田CITY掀背車海外發布,曾經一代名車在國內沒落
    那時他買的還是初代鋒範,緊湊級車型裡面顏值算很高的。鋒範英文名為CITY,是由廣本思迪升級來的。一開始的時候,廣州本田引進本田第二代的CITY車型,而該車型是跟第一代FIT同平臺生產的,進到國內後廣州本田將它命名為飛度,三廂。
  • 本田DCT車型誕生十周年,不用「手腳配合」換擋的跨騎車越來越多
    但是自從本田將DCT雙離合變速器的「黑科技」,應用在大型跨騎車身上後,就刷新了我們對自動擋摩託車的認知。今年距本田首款使用DCT變速系統的摩託車已經過去整整十年,家族車型的發展也原來越壯大,不在那麼新奇和罕見。但是直到現在,能將自動擋摩託車實現量產並不斷推出新品的,依舊還是本田獨一份。
  • 卡西歐聯合本田推出定製新表,慶祝EDIFICE誕生20周年
    【極果播報】3月25日消息,卡西歐公司將於4月24日推出與Honda Racing合作的新手錶ECB-10HR,以慶祝卡西歐推出的高性能金屬手錶EDIFICE誕生20周年,售價38500日元(約合人民幣2485元)。
  • 本田為啥賣得這麼好?Honda在中國的2019和2020
    是因為這家在1948年誕生在日本企業—本田技研,在過去的70多年間,工業觸角涉及了四面八方:摩託、汽車、機械人、噴射飛機、農業機械,這個「技術男「用多項黑科技徵服業界,依靠技術攻勢開闢原本不存在的市場。
  • 本田首款巡航摩託CM500上市 售71800元
    [愛卡摩託 資訊 選車 圖庫]2020年7月10日,本田首款巡航摩託車CM500正式上市,售價71800元。這裡說的CM500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Rebel 500(叛逆者)。現款搭載CB500系列同款雙缸發動機的Rebel 500最早誕生於2016年,它的誕生讓Rebel這一經典系列復活,500cc級的定位不但拉低了巡航車型的門檻,本田的設計師們還賦予了這款車更多的改裝潛力,以此來吸引年輕消費者。此次本田引進的CM500與海外最新版本的Rebel 500相同,均採用了當下流行的LED燈組與液晶儀表組合,動力方面也一刀未砍,與海外保持同步。
  • 第五代本田City近期在馬來西亞市場表現還算不錯
    第五代的斬新本田City在201910月正式於馬來西亞公布上市,在短短一個多月的布置期內City就獲取非常不錯的布置結果,原廠揭露從10月中的公布日期到11月底,就一共賣出5100輛斬新City,闡揚City仍然是馬來西亞非外鄉化BSegment房車的布置合流。
  • 本田CB400 SF歷史回顧
    Big One▲為了扭轉頹勢,本田開始生產價格適中且更為實用的街車,以迎合當時的消費觀念。▲2005年向BOL D'OR 24小時摩託車耐力賽致敬的CB400 Super BOL D'OR,也是本田CB400 SF在1998年Version R停產後再次使用車頭導流罩、方形車頭燈的一部紀念版車型。
  • 全新本田City Hatchback實車 搭載1.0T發動機
    近日,本田官方發布了全新本田City Hatchback(全新鋒範兩廂版)實車,該車率先登錄泰國。從外觀來看,新車前臉基本延續了三廂版的設計,燻黑的中網與大燈組融為一體,下包圍兩側導流槽極為動感,同時,新車還針對輪圈、車窗線、後視鏡等細節進行了黑化處理。
  • 那些不是本田的本田——Honda貼牌產品簡史
    本田Passport,1993年針對北美市場推出。1984年,基於第二代本田Ballade的第一代羅孚200系誕生了。於是,在1993年,本田通過換標的方式有了兩款越野車,其中之一便是本文開頭提到的,基於五十鈴Rodeo打造的面向北美市場的Passport。而另一款,則是本田和羅孚的py交易的產物——第一代本田Crossroad。
  • 國內有錢買不到的機車,這款本田幼獸誕生六十年,全球銷量破億!
    說到本田機車,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作為日系四大機車製造廠商之一,本田的實力不容小覷,在世界機車市場上地位也頗高。但是國內很多人對於本田機車的了解更多的還是CB400、金翼等經典車型,對機車稍有了解的車友可能還會認識其他車款,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絕對是在國內馬路上見不到,卻又在國際車壇十分有名的一款車,那就是全球最暢銷的一款摩託車——本田幼獸(Honda C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