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就願意指責別人的人,感覺離幸福越來越遙遠了」

2020-12-21 卓英若

原創

婚姻的意義在於幫助對方提高,同時也提高自己。 ——車爾尼雪夫斯基

每個人生來都不是完美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不僅是指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還有人生中的自我修養。好的婚姻,是夫妻兩人相互包容,共同進步,一起去創造更好的生活。

但是有很多人在生活中就願意指責別人,別人做什麼都是錯的,不管別人有多努力,他都看不上眼。這種人從來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感覺自己想法做法都很完美。家裡有個這樣的人,真的天天都會感受到負能量,心情沮喪。

網友1 「我媳婦就是這樣,我做什麼他都感覺不夠好,都會指責甚至發脾氣訓斥我,經常說我腦子有問題或者笨得要命,久而久之,我真的懷疑自己能力不行。以前我在企業幹中層領導,她會說我這樣的人怎麼還能當領導,真是走狗屎運了。現在公司縮小規模,我成了普通職工,她更是看不起我,說早就看我不是當官的料。被他打擊的感覺離幸福越來越遠了。」

網友2「我媳婦不僅指責我,還指責孩子,我倆經常被他訓的大氣不敢出。我們家現在兩套房子,一輛車,無貸款,還有不少存款。我不知道媳婦怎麼整天不高興,皺著眉頭,我和兒子稍做的不合她意,就開始各種指責,可憐了我兒子,才三歲半就活得這麼累,一點都不活潑了,就怕自己做錯事惹媽媽不高興。」

網友3「我老公是這樣的人,不管我做什麼,他都會各種挑毛病。我做的菜不是鹹了就是淡了,不是放醬油多了,就是放醋少了。給他買衣服不是顏色不好就是款式不好。我和他一起出去,和別人對話他都會教育我,說我說話沒水平,回家後指責我說話不過腦子。反正我是什麼都不好,不知當時他為什麼和我結婚,在他眼裡我就是個笨蛋。」

網友4「我媽指責了我爸一輩子,我看我爸特別可憐。她會經常拿別的男人作比較,說人家女人真幸福,怎麼能找這麼好的男人。我覺得我爸真的不錯了,勤勞顧家,掙錢也不少。但我媽這種追求完美的人是不會滿足的,雖然她自己也不夠完美。我爸就是脾氣好,寵了她一輩子,讓了她一輩子。天天各種嫌棄我爸,雞蛋裡挑骨頭,我和弟弟就是在她的指責和抱怨中長大的,只想離她遠一點。」

網友5"我公公都把指責發揮到極致,他是一名退休老師,不知是職業病還是怎麼回事,就愛指導和責備別人。我婆婆這輩子真是苦不堪言,天天受教育。我跟老公結婚後,每次回婆家,公公都會給我們開家庭會議,對每個人點名提出批評。我是不能忍他,堵了他幾次再也不敢說我了。他在家就個甩手掌柜,婆婆端茶倒水的伺候了一輩子,還各種挑剔。現在我和老公出去玩都帶著婆婆,讓她散散心,整天守著公公這麼個人真不容易。

網友6「我婆婆強勢了一輩子,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得聽她的。聽說她年輕時和老婆婆打的不可開交,那時都興不分家,她各種鬧最終奪得了家裡的財政大權和話語權。我和老公剛結婚時,感覺她很高傲,很自信,覺得自己本事大。對別人是各種看不上,家裡人不管幹什麼事她都覺得做得不好,就願意指責別人。現在她老了,耳朵聽力都下降了,還是願意操心所有的事,總是批評人。」

可以看出來,這種愛指責別人的人,看到的都是別人的缺點。這種人幸福感也很少,他們對別人不滿,對婚姻不滿,對生活不滿。這種人的婚姻是不幸的,他們會影響到身邊的人,讓生活的質量降低,幸福感降低。這樣天天放大別人的缺點,忽視別人的優點,有些人受不了就會以離婚收場。

婚姻中的夫妻是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你的不滿和指責只會讓家人感到沮喪,讓另一半對生活失去信心,讓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或許孩子長大後會變成另一個你。如果你能對身邊的人,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肯定,適當的給一點讚美,那你一定會收穫更多的愛,會過更好的生活。

如果你是這種愛指責別人的人,看到這篇文章,就好好改變自己吧。不要讓身邊的人,感覺幸福越來越遙遠。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這種指責型人格的人嗎?

-END-

文/卓英若 情感文章作者 用心寫溫暖的句子 圖片來自於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個荷蘭華人的自述:中國,從來沒有一刻,我離你,如此遙遠!
    感覺這才是真正的「回家」,那裡有父母,有妹妹,有親戚,有同學,有朋友們!每次,仿佛踏上國土的那一刻,聽到熟悉的中文,才覺得心安。因此,雖然在地球的兩端,但是我從未覺得,離開了很久。然而這一次,在生離死別面前,在回不去的中國面前,在回國的朋友慨嘆被人人喊打時,忽然感覺,中國和家,從來沒有一刻,這麼遙遠!
  • 哪幾個星座的女生,越是強勢,離「幸福」越遠?
    很難,然後就需要不停地找別人毛病,來讓自己感覺「心安」。也就會變得,誰離這些人距離最近,被「挑刺」的可能性越大。畢竟:「近水樓臺先得月」,同理,就是:「近強勢者被挑刺」。誰願意老是受委屈呢?所以,越是「強勢」的人,她們身邊的人就越「壓抑」,越是想離她遠遠的。而她們自己,也就離「幸福」越來越遠。
  • 為什麼有的人,非常反感別人來自己家裡做客?
    別人周末都睡一個懶覺,好好休息一下,或是陪陪孩子。然而他們家裡的兩個人一到周末就喜歡讓人來家裡做客。因為這件事,妍妍和老公,還有婆婆沒少鬧過矛盾。讓妍妍委屈的是,婆婆和老公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從不體諒妍妍伺候一桌子人,過後還要洗碗收拾屋子的辛苦。
  • 100個孩子中,就有一名「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離我們並不遙遠
    自閉症離我很近,離我們也都不遙遠,發病率大約在1%左右,即平均每100個孩子中就有一位患病。大家庭居住,家裡來往親戚朋友也多,就是家裡總有不少人,也都跟孩子說話的;出月子後,每周末固定出遠門玩一玩,平日裡天晴都在小區遛彎,和同齡孩子玩耍。我家人都說:我是2歲多就能背好多唐詩了,還不只是說話。語言環境、說話頻次、閱讀繪本、外出多接觸人、遺傳基因,無論哪一方面,我都無法理解我的孩子除了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再學不會其他詞語了。
  • 女人不結婚,幸福指數反而更高,所以更多的人願意單身
    很多人開始更享受愛情,享受單身時的生活,而排斥走進婚姻當中。因為這看似兩個簡單的字中,卻藏匿了一生的酸甜苦辣。如果拒絕婚姻就能拒絕這些日常的瑣碎,更多的女人選擇一再地推遲結婚的年齡,甚至有一部分萌生出不結婚的想法。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女人不想結婚呢,不結婚的幸福指數真的會比結婚後高嗎?
  • 【故事】遙遠的你
    很巧、很有緣分。就暫且稱他為L先生吧。L先生是一個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大男孩。但有的時候也沒頭腦,我常常偷偷地笑他這沒頭腦的樣自,有些可愛。L先生有時候離我很近,但又有的時候離我很遠,若即若離。大概是因為他很陽光,所以我才覺得那麼遙不可及吧。可能這就只能是一段暗戀,一段沒有結果的暗戀。我常常在課堂上偷偷地看他,有時我與他對視,我一愣,便立馬將頭轉了過去。
  • 幸福家庭的共同點:家裡沒有愛抱怨的人
    下雨了抱怨天氣,工作量大抱怨老闆;抱怨孩子不夠聰明、聽話,抱怨伴侶不夠勤快、體貼;看別人好像永遠都那麼幸福快樂,看自己的生活哪哪都不順眼······英國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有一段經典名言:「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謝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謝,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 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會去指責別人沒教養
    教養一詞,不僅涉及到個人的道德品質,還涉及到家教,如果隨便罵別人沒教養不僅僅是罵了當事人,還連他們的父母長輩都一起罵了。因此,真正有教養的人,是不會隨便說別人沒教養的。有教養的人,不會隨便貼「沒教養」的標籤有個上幼兒園小朋友回到家,一臉的不高興,媽媽問他怎麼了,他居然「哇」的一聲哭起來了,原來他在學校裡跟一個女孩兒吵架時,來接女孩兒的爸爸罵了他一句:「欺負女孩子,真是沒教養。」
  • 「幸福廚房」有了家的感覺
    清遠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梁建文在餐桌上細心地詢問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  琶逕村回歸小學位於陽山縣大崀鎮,學生36人,其中13人因路途遙遠,需在學校午餐一些小學生對記者說,有了「幸福廚房」,他們感覺又重新回到了家裡。
  • 陳妍希幫陳曉慶生:最好的幸福就是,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始終如一
    願你每日都能睡個好覺,願你的付出都能有多得到。生日快樂。」而陳曉也隨即轉發說:「謝謝老婆,你是不是要表達身體健康,事業順心,不過你這樣比較文藝。」兩個人的話語裡面都沒有什麼秀恩愛的字眼,但是那種甜蜜的感覺卻已經溢出了屏幕,看著一家三口幸福的合影,我的嘴角也跟著上揚起來。陳曉和陳妍希是姐弟戀,兩人相差四歲,他們因戲結緣,結婚,生子,一直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
  • 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願意讓別人來自己家,這樣正常嗎?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嚮往世外桃源,給自己一片淨土,不被生活所累,摒棄名利,不為金錢所動。我喜歡簡單的生活,更喜歡安靜地過日子。幸福生活的標準,是要照自已的愛好來過的,並不是為了別人而委屈自己。只要自己活得快樂,不妨礙,不傷害他人的幸福,那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 幸福的那種人
    如果你沒有感覺到幸福,那是因為一切美好來得過於容易;如果你不懂得珍惜,生活會重新洗牌,讓你切身感受到,當初擁有的真是一幅好牌;如果想做個明白人,一定要切實了解社會,了解真實的自己,尤其要讀書,讀書使人明智。黑格爾在《歷史哲學》裡說過一句話:「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結論就是:人類總是在重複同樣的錯誤。
  • 心理學家:骨子裡自卑的人,幾乎不會拒絕別人,也不願意麻煩別人
    從諮詢的各種案例來看,不會拒絕別人,也不願意主動麻煩別人,可能只是因為骨子裡太自卑。一、沒有拒絕的能力,因為只有付出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拒絕別人,是一種能力,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擁有這種能力。骨子裡自卑的人,就沒有。比如我的來訪者程斌(化名),他是家裡的老大,很早就輟學打工,維持家用,供弟弟妹妹上學。
  • 張彩虹:愛指責別人,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隱情呢?
    張彩虹分享的第87個親子故事昨天晚上收到一個家長的諮詢,長長的幾段話,才說清楚問題。因為這個家長和孩子,身上問題很多,現在又牽扯到第三方。所以,看完簡訊的一瞬間,我就非常不舒服,冒出來的一個意識就是:自己還沒管明白呢,為什麼要去管別人,譴責別人呢?
  • 「見不得別人好」有四種心理,第三種可能會讓你離幸福越來越遠!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只是人的一種防禦機制,是為了保護自己。當你能夠看到這是人性的一部分的時候,可能你就不那麼生氣了。面對這種」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心理,而讓自己痛苦時,人往往會有四種防禦機制。所以在生活中就會有很多背後嚼人舌根,把別人的錯誤放大化,以及醜化別人的人。更有甚者,剝奪別人努力的成果,或對別人施加傷害。第二種:貶低通過自我貶低,讓自己感覺我不配擁有那種美好的東西,覺得總是低人一等。
  • 無論生老病死,我們都不離不棄你願意嗎?新娘:願意。有反對的嗎
    ,有些是你想去卻去不了的,有些是你不想去卻推不掉的,還有的則是你非去不可的,當然不是因為你有多麼的重要,而是你多麼的在意邀請你的人。不斷地詢問感覺怎麼樣不時地給我倒熱水喝,雖只有一面之緣可她們親切和藹的樣貌卻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感謝生命中遇見的好人。第三天 精神稍好一點才有心情細細的看看 這個對於我來說極其陌生的地方——宜都高壩洲鎮,這裡的人家居住的不是很集中零零散散,然而每戶人家的房子修的都很有特點很精緻,與以前民國時候的小洋樓可以相媲美。
  • 在平口、你不知道別人的生活,就請不要隨意去指責
    別人有著怎樣的生活,走什麼樣子的道路,旁人永遠無法真正了解。所以,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指責評論別人,因為未曾真正的經歷,就無法體會其中的一切。也許你比別人智慧一點,別人的生活在你的眼裡可能不算什麼,但你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看待,指責別人。凡事不要說得太絕對,看問題不要太過主觀。其實,有時候我們應該懂得換個角度去看問題。
  • 36歲沒錢沒房想離婚:不是覺得離了能找到合適的人,是現在太失望
    從前的婚姻雖然有種種不愉快,但是多數還是白頭到老,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面對婚姻的不幸福,果斷選擇離開。很多人不顧一切要離婚,比如不顧父母反對,不要一分錢,不要任何財產,甚至有的為了離婚,孩子都可以放棄。有人好奇,是覺得離婚之後能找到更好的嗎?
  • 婚姻過的幸福嗎?三個男人說了真心話
    她本來沒有看上我,可是一個個戀愛談下來,她知道別人不是真正對她好,都是圖他長得漂亮。到30多歲的時候,她傷透了心,而我一直還是不離不棄伴在她左右,經過三年的相處,我們終於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她那顆受傷的心給我捂熱了。現在的我們幸福而快樂,我依然寵她如公主。
  • 內向又高度敏感的人,其實是離幸福最近的人
    當看到這個題目時,很多人可能不太會相信。因為在我們以往的觀念裡,內向又敏感的人通常看做玻璃心。起伏不定的情緒、經常流淚的雙眼,這仿佛就是他們給大眾的印象。是啊,他們好似木訥又被動,敏感有偏激,好像所有與幸福有關的性格都與他們無緣。其實不僅僅是來自別人,就連內向高敏者自己,看到的也大多是自己的劣勢,而很少看到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