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煩,擾也。可用心煩意亂一詞作解;躁,形聲詞,從足,喿聲兼表字義,足是人的腳,而腳的作用是使人能夠走動,喿是出現眾多的事物,合起來的意思是生出要走動的眾多事物。那我們在臨床中如何區分煩躁吶?
煩、躁有別瑣談
煩與躁常並稱,如《內經·至真要大論》說:「少陽之復,大熱將至,心熱煩躁。」又說:「少陰之勝,心下熱,善飢,臍下反動,嘔逆躁煩。」或因之而以為「煩躁」、「躁煩」同義。如《中醫詞釋》說:「躁煩,即煩躁。」
實則「胸中熱鬱不安為煩,手足擾動不寧為躁。」煩、躁兩者,有一定的區別。煩與躁雖多並見,亦可分見。成無己認為:「所謂煩躁者,謂先煩漸至躁也;所謂躁煩者,謂先發躁而迤邐復煩者也。」筆者認為,煩躁是煩而兼躁,以煩為主;躁煩是以躁為主,躁而兼煩。欲明此義,當先知煩、躁之區別。在古籍中,於煩、躁分際者固有之,然煩、躁分論而各含蘊義者亦不乏其例。
《金匱要略·虛勞篇》說:「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黃疸篇》說:「腹滿,舌萎黃,躁不得睡,屬黃家。」《黃帝針經·五亂篇》說:「氣亂於心,則煩心密默,俯首靜伏。」說明煩者雖心中悶亂,懊惱不眠,外觀其形,也可俯首靜伏。
而躁則不安而動,肢體擾亂不寧,其形不靜,若神雖亂而形靜默,就無所謂躁。但總因煩躁每相兼見,仲景論中,亦時有「煩躁」、「煩而躁」等提法,後人由是而不注意分論處各別之蘊義,故常致注經之失誤,如黃疸篇上條,仲景是就少陰黃疸言,證是屬虛寒夾瘀,並非熱證,而注者不明「躁屬陰盛」之理,鹹謂溼熱,殊覺非是。
蓋此條之屬寒非熱,與同書《腹滿篇》「病者萎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條互參自知。
考諸《辭海》:煩之本義為熱頭痛,而躁為不安靜。《辭源》則曰:煩,悶也。躁,動也,擾也。但由於煩亦可引申為煩躁,後人遂不復別其異,致使在近代醫書中,煩、躁兩者,如油入面,幾不可復別其楮葉。但若研讀古醫籍,實當知陰躁陽煩之異同(《明理論》曾有「煩也躁也,有陰陽之別焉,煩陽也,躁陰也」之說)。
古醫家中,李杲深識仲景煩、躁分論之旨,《東垣十書》說:「仲景分之為二:煩也,躁也。」並加發揮說:「蓋火入於肺則煩,入於腎則躁。」又說:「夫煩者擾擾心亂,兀兀欲吐,怔忡不安;躁者無時而熱,冷汗自出,少時則止。
經曰:陰躁者是也,仲景以梔子色赤而味苦,入心而治煩;鹽豉色黑而味鹹,入腎而治躁,名梔子豉湯,乃神藥也。」李氏論該方,並有「煩者氣也,躁者血也。氣主肺,血主腎,故用梔子以治肺煩,用香豉以治腎躁」之說,兩者可以互參。
筆者認為:躁固屬腎,煩則屬心,喻昌「煩為心煩,梔子入肺以治煩,」又雲梔子入心以治煩,所論有欠完善,故有人曾提疑問說:「煩者為心之煩,躁者為心之躁,何煩為肺、躁為腎也?」對此,李杲作了這樣的解釋:「夫心者君火也,與邪熱相接,上下通熱,金以之而爍,水以之而虧,獨存者火爾,故肺腎與心合而為煩躁也。
此煩雖肺,躁雖腎,其實心火為之也。」這是說煩屬肺、躁屬腎,但都與心有關,若煩躁並見,是肺腎與心三髒相合,其說就解釋煩躁兼見之病機,可備一格、但就何以雲梔子入肺治煩,又雲入心治煩來說,仍難使人滿意。
就陰陽學說論煩、躁,大體躁屬陰盛,煩屬陽勝,此無疑義。但陰陽可以轉化,故《醫學入門》說:「煩為陽之相勝」,又說:「煩極則反發厥者,乃陰所致,言熱極則反,與陰盛發躁同。」
陶華認為躁是從煩發展而來,《傷寒六書》說:「煩為擾亂,而躁為憤怒,躁為先煩而漸致躁也。傷寒煩躁,則有陰陽虛實之別,心熱則煩,陽實陰虛;腎熱則躁,陰實陽虛。煩則熱之輕,躁則熱之甚也。」躁是否均從煩發展而來?
這一點很值得懷疑。陶氏論躁,說腎熱是陰實陽虛,則可知此「熱之甚」原是假熱,誠以腎躁是陰盛,雖熱之甚而本質屬寒,故陶氏又說:「陰極發躁(筆者註:此極即盛之意),或陰毒火邪。投熱藥反劇者,不可用涼藥,仍與熱劑,用四物湯輩。」而心煩則不論屬實熱屬虛熱,均不可主以熱藥,此明甚。
對躁雖屬寒但陰中有陽、煩雖屬熱但陽中有陰的問題,王肯堂曾有很好的論述,《證治準繩》說:「先賢治煩躁,俱作有屬熱者,有屬寒者治。獨煩不躁者,多屬熱,唯悸而煩者為虛寒;治獨躁不煩者,多屬寒,唯火邪者為熱。
蓋煩者心中煩、胸中煩,為內熱也;躁者,身體手足躁擾,或裸體不欲近衣,或欲在井中,為外熱也。內熱者,有本之熱;外熱者,多是無根之火,故屬寒也。」煩屬熱為陽勝,躁屬寒為陰盛,此雖非絕對,但不失為一種從經驗中升華而來的理性認識,故值得重視。
從判斷疾病之輕重來說,前人經驗,但煩不躁者輕,僅躁不煩者重。如《醫門法律》說:「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蓋脈不至,陽已先絕,不煩而躁,孤陰頃刻自盡矣。」由是我們還可知,所謂「躁屬陰盛」,是指陰邪盛,因為陰邪盛,才致真陽失守,出現假熱,此假熱雖屬陰(邪)盛陽(正)衰,但真陰亦是不足,故治療不但要以附子、乾薑類熱藥破陰以回陽,並應加補藥如人參、甘草之類於其中,或用腎氣丸或六味回陽飲類方加減,使逐邪而不損正,方克有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