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上門採摘購買 解農產品滯銷難題

2020-12-21 大連新聞網

孫鷺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王藝

日前,瓦房店市太陽街道王店村的村民在村頭排起了隊,輪流向一輛卡車上裝運新摘下來的蘋果和紅薯。近3000公斤蘋果和紅薯全部裝車後,村支書拉起周水子邊檢站執勤二隊黨支部書記楊宇的手感謝道:「多虧你們解決了種植戶的燃眉之急……」

今年9月,楊宇通過大連市慈善總會了解到,王店村的姜大娘老兩口留守家中無人照料。75歲的姜大娘肢體二級傷殘,並患有腦血栓,常年癱瘓在床,日常生活都需要近80歲的老伴照顧,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國慶中秋雙節前夕,楊宇帶著支部幾名同志來到了王店村,為二老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用品。隨後,楊宇向老人和村支書了解村裡的狀況。村支書打開了話匣子:「今年的收成是不錯,可豐收了卻賣不上價錢。」楊宇了解到,由於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村裡部分農作物價格低、不好賣,拉貨進城的成本比較高,一些種植戶索性把農作物留在地裡荒了。

楊宇回到單位把村裡的情況向支部同志們詳細作了介紹,大家紛紛表示要儘可能幫助這些村民。第二天,楊宇帶著執勤二隊黨支部的全體民警又來到了村裡,「這一次,我們是來買蘋果的。」楊宇對村支書說。民警們來到了村民承包的果園,幫助村民採摘,並將摘下的蘋果稱重按市場價購買。一下午,民警們幫村民採摘了500多公斤蘋果,並將這些全部買了。

楊宇意識到,要想真正幫助村民,必須依靠組織的力量。於是,他將這件事情向周水子邊檢站黨委作了匯報。站黨委負責同志表示,「賣不出去,我們幫著賣!」站黨委決定把王店村作為今後一段時期的幫扶對象,通過執勤二隊黨支部溝通聯絡,盡力解決村民在致富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並把王店村作為機關食堂的原料供應商,長期向他們採購蘋果、紅薯等農作物。站黨委面向全站民警發出倡議,並積極聯絡社會各界,力求幫助他們拓寬銷售渠道,號召大家共同為王店村農民增收致富貢獻一份力量。

倡議發出後,民警們反響熱烈,短短一周,就向王店村認購蘋果、紅薯共2840公斤。邊檢站還派車上門取貨,免去農民兄弟的運輸成本。最終,全體民警共同努力幫助王店村銷售蘋果、紅薯等農產品4000餘公斤,幫助村民創收近2萬元,解決了村裡蘋果、紅薯種植戶的燃眉之急。

相關焦點

  • 考德上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農產品滯銷,讓你調查原因,怎麼做
    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地方政府採取了網上銷售,但農民參與積極性不高,領導讓你去調查什麼原因,你該怎麼做?首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一方面,走訪農業部門,查看目前本地農產品主要滯銷種類,橫向對比往年各種渠道的銷售額,了解滯銷的情況。另一方面,我會邀請有農業農村局及對電商平臺較了解的專業人士和我一起,組建調研隊伍。接下來,我會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展開情況調查。
  • 廣西南寧市 電商扶貧破解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
    原標題:廣西南寧市 電商扶貧破解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西南寧市貧困地區農產品
  • 張家界盟員愛心助農 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
    12月2日,民盟盟員、張家界本土企業家楊雄積極響應民盟張家界市委會開展的「愛心助農」活動,來到了桑植縣芙蓉橋鄉福建坡村村民谷臣佳家,購買5000斤共2萬元的黃豆,以實際行動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我們村裡今年一起辦了個種養專業合作社,第一次種黃豆,沒想到受到疫情影響,天氣也不好,黃豆產量不高,又沒有其他的銷售渠道,滯銷賣不出去」,谷臣佳回憶起上半年的困境連連擺頭。
  • 赤水鎮沙洲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錦鉅為村民解難題、送溫暖
    赤水鎮沙洲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錦鉅為村民解難題、送溫暖成為村民的貼心人陳錦鉅幫赤水農戶採摘灰皮冬瓜。前段時間,天氣酷熱,開平市赤水鎮的灰皮冬瓜也進入大面積成熟期。
  • 農產品滯銷、招工就業難?「娘家人」來助力
    農產品滯銷、招工就業難?「娘家人」助力春耕生產:打造平臺,讓農產品變滯銷為直銷,用雲招聘、雲課堂解決招工就業難題,組織力量充實生產一線。為婦女姐妹解難題,「娘家人」的關懷實實在在!為了解決因為疫情造成的農產品滯銷難題,涪陵區婦聯成立了「解決鄉鎮街道農產品滯銷工作群」,收集滯銷農產品信息、對接電商平臺、解決銷售難題。   「我們要保障貧困戶的產品產得出、運得走、賣得好!」
  • 伊犁州直各縣市多舉措助農銷售農產品
    得知轄區蔬菜種植大戶辛苦種植的蘿蔔、辣椒、小白菜等農產品面臨滯銷困境,周紅軍立即與卡拉蘇社區聯合開展「愛心助農活動」。依託卡拉蘇「智慧社區」平臺,將農產品進行「線上訂單、線下配送」,既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又保證了居民的餐桌更豐盛、更新鮮、更安全。
  • 這些農產品滯銷了——香菇、黑木耳、甜桔柚、土雞……
    這些農產品滯銷了——香菇、黑木耳、甜桔柚、土雞…… 2020-03-07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界首:貧困戶農產品滯銷 紀檢幹部「硬核」帶貨
    「泉陽鎮的鴿子6隻100元,靳寨鄉的萵苣4個10塊錢,代橋鎮的蘆花雞1隻60元……有需要購買滯銷農產品的,可以到辦公室登記。」近日,安徽省界首市紀委監委微信群裡發出這樣一條倡議。 南瓜、小蔥、鴿子、紅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界首市部分農副產品遇到滯銷難題,為幫助解決問題,界首市紀委監委積極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匯總幹部職工需求的農產品種類及數量,主動與出現問題的鄉鎮對接,切實解決銷售難、難銷售等問題。 倡議發出後,不一會兒功夫,大家就購買了32隻雞、鵝,44隻鴿子,紅薯200餘斤。
  • 疫情之下農產品滯銷,本土電商來幫忙!今日微話題:說說網絡買菜新體驗
    疫情之下,農產品滯銷的問題凸顯出來,尤其是對於一些沒有固定銷路的種植散戶更是如此,很多好好的農產品都有爛在地裡的風險。面對這一問題,島城本土的電商平臺積極行動,產地直採、物流快速配送,把新鮮農產品送到市民手中,也幫助農戶緩解滯銷難題。
  • 共青團阜陽市潁州區委助力貧困戶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新年伊始,疫情肆虐,農產品面臨滯銷問題,尤其是貧困戶的蔬菜滯銷導致他們面臨的收入壓力更是各級黨委和政府關心的重中之重。團區委與區委辦公室所共同幫扶的潁州區三塔集鎮拐灣村有兩戶貧困戶由於種植面積較大、銷售途徑不暢等因素導致精神和生活壓力倍增,這兩戶的幫扶責任人——團區委陸雲龍同志會同駐村工作隊和村包點幹部想方設法解決這一火燒眉毛的難題。
  • 多地區農產品滯銷,大面積堆積如山,這現象如何破局?
    導讀:疑問:多地區農產品滯銷,農民有苦難言,滯銷難題如何解決?農民朋友維持生計的營生都有什麼呢?無非就是種植和養殖兩大類。相比於種植來說,搞養殖的投入成本高、風險也高,所以養殖專業戶在農村並不普遍。除了小麥玉米水稻這些糧食作物外,一些農產品的種植在農村更為常見。畢竟不管是蔬菜種植還是水果種植,帶來的效益都比種莊稼多一些。當然了,種植農產品有時候並不一定能掙錢,畢竟這些農產品每年都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幾乎每個農產品都會出現的「滯銷」現象。農產品滯銷,對於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可以說至今仍有人難以想通。在這裡筆者再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 安徽巢湖:微信點單線下配送 農產品滯銷變暢銷
    與秦蘭平一樣,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巢湖市不少地方的鮮活農產品讓種養殖戶們在銷售上犯起了愁。不過,大多數種植戶在疫情當頭,迅速調整思路,不等不靠,通過社區銷售和網絡銷售,將鮮活農產品進行線下配送,既解決了銷售難題,也方便了「宅」在家裡的群眾。
  • 淘寶: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農產品滯銷幫到底!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日全國多地果蔬出現滯銷,令人揪心。阿里巴巴緊急開設線上愛心助農專線,在政府的支持和協調下,2天打通蔬果從採摘、包裝、運力到銷售的全部困難。(淘寶APP搜索:吃貨助農,一起愛心助農吃瓜果)僅五天時間,全國吃貨就拯救了2400多萬斤滯銷蔬菜水果,光是海南就賣出100萬斤哈密瓜。(工人正在將果蔬搬上「愛心助農」專車)但這還遠遠不夠!
  • 土豆賊面,毛蔥質優,雞蛋愁賣:第一書記為滯銷農產品代言
    希望大家都伸把手,把這批因疫滯銷的毛蔥賣出去。本報將持續關注此事。毛蔥代言人:公主嶺市懷德鎮張家店村書記叢國良電話:15568555185「我們村劉海利種的30多萬斤尤金885號和延薯4號土豆,光灌袋就花了20多個工人,連續加班4天才幹完,一個工人一天就要支付100多塊的費用!
  • 揭秘農產品滯銷和城市農產品價格居高不下
    我們最近看得最多的就是蘋果滯銷了,到底為什麼呢?滯銷你在城市裡面能夠買到一塊錢 以下的嗎?對不起真的沒有,那麼為什麼農產品會滯銷,城市消費者購買價格有居高不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 網紅禍害農產品讓農民苦不堪言。
  • 滯銷農產品變線上「暢銷」安徽蚌埠助農脫貧有實招
    城裡缺菜,村裡難賣,一場疫情阻斷了原來的銷售渠道,農產品流通面臨新難題。為解決疫情防控期間道路不暢造成的農產品滯銷問題,蚌埠「農糧驛站」負責人黃計亮在復工的第一天就和公司的技術人員一起加班加點,在農糧驛站手機APP上開發出「抗疫助農」欄目,以收購滯銷的農產品。
  • 疫情期間,河南郵政助滯銷農產品進城,配送蔬菜水果5萬多件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 通訊員 劉銘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南一些貧困地區農產品受疫情防控隔離措施影響銷售不暢,而在城市中,居民日常購買蔬菜也成了問題。針對這一現狀,河南郵政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和物流優勢,主動幫助全省貧困地區農民找銷路,積極搭建郵政綠色助農橋梁,連接農戶與市民,助力滯銷農產品出村、上路、進城、上桌。
  • 農產品滯銷?來走安徽省農產品綠色通道!
    農產品賣不出去了?現在有辦法了,不管是個體農戶,還是規模化商家,只要你有貨,渠道在這裡。  有走電商渠道銷售意向的農產品,請識別上圖二維碼,按照引導填寫表格並提交。  縣融媒體中心依託海豚雲安徽省級平臺與京東合作,開通「安徽省農產品綠色通道」,全面打通供應鏈、物流、運營等能力,解決滯銷農產品上行問題。
  • 「電能替代」助力,滯銷枇杷果成香甜美酒
    楚天都市報6月11日訊(記者陳詠 通訊員杜嘉怡 孟玉婷)通山縣大畈鎮已有300多年的枇杷種植歷史,「大畈枇杷」已然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因為枇杷不易保存,往年每到枇杷成熟的季節,滯銷成為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然而今年,大畈鎮的果農們再不用愁銷售了。
  • 海南果蔬出島恢復暢通 滯銷難題逐漸破解
    中新網海南新聞3月13日電 泰國《星暹日報》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題目:海南果蔬出島恢復暢通 滯銷難題逐漸破解  中新社海口3月6日電 (記者 王辛莉 王子謙 王曉斌 張茜翼)海南是中國冬季「菜園子」,新冠肺炎疫情讓農產品面臨銷售難題。記者近日在海南全島採訪獲悉,海南省及時出臺政策打通運銷渠道,目前果蔬出島恢復暢通,滯銷難題逐漸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