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公路治超「聯合汽車稱重儀執法」進入新常態

2020-12-21 新科技治超

去年底,柯橋區啟動組建了公路治超聯合執法大隊,即由區治超辦牽頭,聯合交通路政、運政、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門聯手攜帶汽車稱重儀開展公路治超工作,探索公路治超「聯合執法」新模式,公路治超聯合執法進入新常態,開創多部門聯合執法的治超新局面。目前,區治超聯合執法大隊已完成階段性組建工作,交警、城管、交通等部門派駐人員已上崗;首批新招錄的40名協管員已全部完成上崗培訓實習工作,並在全區重要道路節點設置的6個治超卡點上正式開展治超聯合執法活動,實行24小時不間斷治超。執法大隊堅持每月2—3次治超專項整治行動,已開展「春雷」系列治超專項行動3次,共查處超限運輸車輛162輛;今年累計查處超限超載違章車輛1072輛,罰款215萬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5倍。

相關焦點

  • 榆次區治超辦:聯合可攜式稱重儀治超 我們一直在行動
    為進一步推進治超聯合執法工作,有效遏制超限超載違法運輸行為,8月20日下午,榆次區治超辦組織運管、交警三大隊、藺郊超限站、峪頭超限站,在東外環、南外環、旅遊線、龍城大道、東蒜峪、西蒜峪等重點路線開展多部門聯合可攜式稱重儀治超,共同打擊超限超載違法行為。
  • 可攜式稱重儀和無人機參加治超
    市交通運輸局執法支隊執法人員日前來到市區葉挺大道三棟執勤點,將一臺可攜式稱重儀放到路面,引導過往大貨車接受檢查,10秒內就能得到檢查結果。廣泛運用可攜式稱重儀、無人機等科技裝備,這是我市「治超」工作的一大亮點。
  • 動態稱重行業前景及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3)道路養護意識不斷加強,「治超」行動常態化 我國的公路裡程大幅增長,高速公路裡程已達世界第一,已達到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目標。未來,除公路裡程的拓展外,會更加重視對現有公路的養護,「治超」行動即是重要體現。「治超」是指車輛超載超限治理。
  • 聯合治超科技治超路政巡查 禹城查處1200輛「雙超」大貨車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靳冬群通訊員馬純強畢學剛蔣成松)11月13日,記者從禹城市交通運輸局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獲悉,禹城市採取聯合治超、科技治超和路政巡查等超常規措施,建立超限超載整治長效機制,確保道路交通「雙超」(超限、超載)整治保持高壓態勢。
  • 「福建」南平市公路科技治超試點工程(一期)通過評估
    12月16日,南平市公路科技治超試點工程(一期)項目順利通過成效評估。 該治超項目新建22處車輛路面動態檢測技術監控、30處重點貨物裝載源頭稱重監控、1個市級治超監測監控指揮中心和10個縣級分中心。會議觀看了現場演示、聽取了現場核驗組以及南平市交通執法支隊的工作匯報,經過參會代表和特邀專家對項目的綜合成效評估,認為南平市公路科技治超試點工程基本達到試點目標。
  • G205當塗治超站持續開展路警聯合夜間行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冬季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鞏固治超成果,紮實開展全市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聯合整治工作,實現路警聯合治超工作常態化和長效化。12月以來,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G205當塗治超站聯合駐站交警,持續開展夜間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聯合整治專項行動。
  • 王新宇暗訪督查治超零點行動
    12月7日深夜,益陽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新宇帶隊暗訪督查市中心城區超限超載治理「零點行動」開展情況,市交通運輸副局長張建明、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何銘參加。23時30分,王新宇一行暗訪市超限超載治理謝林港檢測站。
  • 王新宇暗訪督查常態化治超「零點行動」
    12月7日深夜,益陽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新宇帶隊暗訪督查市中心城區常態化治超「零點行動」開展情況,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張建明、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何銘參加。23時30分,王新宇一行暗訪市超限超載治理謝林港檢測站。
  • 張家港204國道動態稱重系統升級改造工程通過驗收
    12月22日,蘇州張家港市204國道動態稱重系統升級改造工程通過驗收。該工程位於204國道K896+200處,主要對石英傳感器、地感線圈、工作儀表、後端服務設備、軟體平臺、動態稱重控制器等軟硬體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完善了車輛動態監控考核結果統計、軌跡查詢、數據共享等功能,打破傳統「蹲點守候」的治超模式,為公路部門加強動態監控提供更有效的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
  • 吳江加快完善多點位治超網絡 超載「百噸王」深夜也難逃
    本報訊(記者陸宇其通訊員胡偉達)通過強化動態檢測系統建設,吳江已形成了由一個超限檢測站、兩個收費站檢測點、五個動態稱重檢測點組成的治超網絡。記者從吳江區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獲悉,截至昨天,吳江2020年現場查處超限超載車輛2360輛,超限非現場結案414起,轄區超限率為歷年最低。
  • 可攜式貨車超重檢測磅開展治超行動
    近日,縣交通運輸局執法所、縣環保局、交警隊、運管局、楊埠鎮派出所在高速下路口處開展治超行動及交通安全整治。執法人員在該路段設立流動檢查點,對過往的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其中,經檢測認定的超限超載車輛,就近引導至公路超限檢測站進行處理;對短途駁載、避站繞行、車託帶車、夜間偷運等逃避檢查的行為依法從嚴處理。
  • 公路超限站用的是什麼稱重設備治理超載的
    每個地方的公路超限站都安裝的有稱重設備,這些稱重設備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稱重準確的靜態稱重-電子汽車衡(地磅),一種是動態稱重-軸重秤。電子汽車衡俗稱地磅,屬於靜態稱重設備,地磅的稱重方式是整個車輛完全上磅然後進行稱重,所以地磅稱重很準,誤差可以達到萬分之一,但是地磅它的缺點是太佔用地方,施工費用高。
  • 廣東路警聯合治超案件7.33萬宗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交綜)全省2369輛「營轉非」大客車被納入重點監管,1.7萬輛變相掛靠客車得到清理整改;全省路警聯合執法查處案件7.33萬宗,同比增長32%;全省高速公路貨車超限超載率下降至0.2%,居全國第三……12月21日,記者從廣東交通運輸行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暨貨運行業亂象整治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
  • 市交通執法支隊致力維護道路"暢安舒美" 升級城市之美
    治理超限亂象 城市「五官」更立體  公路就像城市的「五官」,協調才能展現出城市的美。該支隊聯合多部門推動出臺了《廈門市交通建設項目移交接養管理暫行辦法》,新建、提升改造公路移交接養的,需向交通執法機構辦理移交確認,將路域環境基本達到「八個無」等標準列入移交要求,保證廈門城市的「五官」立體、好看、協調。
  • 廣東路警聯合治超案件7.33萬宗 涉黑涉惡線索基本辦結
    同時,聯合省公安廳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先後處理了河源紫金交警放行「人情車」、惠州市治超卸貨場涉嫌亂收費以及東莞市貨車利用拼裝貨櫃、梅州蕉嶺貨車利用「跳磅」等方式逃避執法監管等問題。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省路警聯合治超案件7.33萬宗,卸載貨物145萬噸,同比增長均在32%以上;全省高速公路貨車超限超載率下降至0.2%,居全國第三,普通國省道貨車超限率下降至1.91%;實施貨運源頭處罰4466宗,同比增長77%;處罰符合「一超四罰」情形的車輛3492次、駕駛人2322人次、貨運企業1770家、貨運場所1529家,分別同比增長38%、128%、78%和123%;非現場執法共立案
  • 武安市交運局回復 路政人員執法被打
    關於「路政人員無故打人」有關問題的答覆    河北新聞網:    關於「路政人員無故打人」有關問題,我超限運輸車輛檢查站對此事進行了調查,現答覆如下:    2010年10月30日晚(並不是司機所反映的2010年10月29日),我治超站執法人員範彥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