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懷抱|著名山水畫家石峰作品鑑賞

2020-12-13 瀟湘晨報

中國山水畫「有體」與「本體」之我觀

文|石峰

中國山水畫是充滿詩意境象的語言體系,在詩意中講究法度,用理性約束感性,用有法規範無法,形成了一個複雜而辯證的有機體系。自魏晉到唐、五代,山水畫在理論和語言技巧等層面,已經發展到了相當完備的程度。從宗炳的《畫山水序》、王薇的《敘畫》,再到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山水畫在理論上的體系建構隨著山水畫的成熟而愈加謹嚴;從荊浩、關仝的氣勢雄渾,到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無論是巍巍高山還是一片江南,山水畫至北宋已經形成了在精神、圖式以及在筆墨上的規範法度。

《潮平兩岸闊》137cm×68cm紙本設色2020年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寫道,「畫山水有體,鋪舒為宏圖而無餘,消縮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體,以林泉之心臨之則價高,以驕侈之目臨之則價低。」郭熙第一次在理論上,將山水畫的構圖規範與審美標準以「有體」的概念表述出來,這是他在前人畫理畫論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體會與實踐,對山水精神、技法以及審美的一次高度概括。「體」與「用」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對重要概念,一般認為,「體」是事物的本質與規律,而「用」是外在的表現與屬性。從山水畫創作的角度來看,所謂「體」就是規律,是中國山水畫的內在精神,是山水畫構成的原則和根本。「有體」是創作山水畫需要遵循的法度,「本體」就是山水畫本身的內在規律。

《祥雲籠山》137cm×68cm紙本設色2020年

在「有體」這種理論的指導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創造性地提出了「高遠、深遠、平遠」三遠構圖。「自山下而仰山巔」,「自山前而窺山後」,「自近山而望遠山」,三種空間結構、三種邏輯關係,將山水的內在邏輯梳理成可視可感的空間關係。不僅如此,郭熙還給出了將這三種空間關係落實到紙面的具體而可操作的技術路徑。比如,「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派則遠矣。」以「煙霞鎖其腰」,以「掩映斷其派」,這種「隔與不隔」的藝術,正是畫家的真正匠心,以留白來平衡了整個畫面,從而建立了一個無限廣闊的意象空間。在郭熙「三遠」的圖式框架中,群山溪流、樹木山石、雲水山嵐互相對立又互相依託,統一在一個有機而複雜的結構之中,各得其所,各歸其位,所以,才能「鋪舒為宏圖而無餘,消縮為小景而不少」。

《路入松聲遠更奇》137cm×68cm紙本設色2020年

三遠法的提出,實際上是郭熙對山水畫邏輯結構的高度概況,自此,中國山水畫構圖,要麼是三遠並俱,要麼是平遠曠遠,要麼是高遠深遠的融合,但萬變不離其宗,豐富而多變的圖式,都統一在一個有機的結構形式之中。如此,畫鴻篇巨製,則群山朝揖有序,樹石森然整齊,大中見小,有豐富的內容細節則不會顯得空泛直白;畫雅致小景,近處景物燦然有序,遠景群山杳渺,則小中見大,小畫已有大格局大氣勢,這正是對「畫山水有體」的實際運用。

《錦繡圖》紙本設色68cm×35cm 2019年

實際上,郭熙不僅在圖式上設定了山水畫的「有體」的應用,在山水精神與審美上,也融合了儒道兩家思想精髓,提出了以「有體」看山水的審美維度,提出了「林泉之心」的哲學思考。郭思在《林泉高致序》中,曾說:「先子少從道家之學,吐故納新,本遊方外」,郭熙認為,畫山水應該體悟山水精神,要先「飽遊飫看,歷歷羅列於胸中」,而後「目不見絹素,手不知筆墨」,最後達到人與物融「身即山川而取之」。很明顯,郭熙對山水體悟方式是道家的,是對老莊「虛靜」、宗炳「澄懷」的進一步發展。「看山水亦有體,以林泉之心臨之則價高,以驕侈之目臨之則價低」。「林泉之心」即心之林泉,郭熙要山水畫家要以「虛靜」的心態來觀照和發現自然之美,以「觀道」的方式與自然山水產生共鳴,建立一種審美關係。

《涇川人家》紙本設色68cm×67cm2016年

「有體」,是山水「本體」精神在構圖與審美等實踐領域的具體應用。山水精神就是中國繪畫藝術的「本體」精神,「夫聖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身融萬物」,在澄明透徹的自然中洗滌自我的靈魂,山水精神其實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與宇宙觀。「三遠」構圖就是山水精神在山水畫創作領域的「有體」實踐;「林泉之心」則是面對山水時的審美標準,「看山水有體」,以林泉之心欣賞山水,才能真正懂得山水的詩意與妙境。

《心境一如》紙本設色68cm×35cm 2018年

實際上,在《林泉高致》中,在「畫山水有體」主張的基礎上,他從立意、構圖、筆墨以及意境營造等方面,系統梳理了山水畫的基本理論和架構,提出了中國山水畫千百年來屢屢以繼之的基本法度。在所有的法度之中,筆墨是實現中國畫山水畫千百年不變的精神與法度的根本,山水精神與筆墨精神,構成了中國山水繪畫的宏觀與微觀的兩個核心層面。山水精神是中國山水畫的「本體」表達的核心,而筆墨是中國繪畫的「本體」語言,中國畫中的外在形態與內在精神都是通過筆墨來實現的,在這個意義上,筆墨精神就是山水精神,是連結中國山水畫「本體」與「有體」的核心載體。

《山光物態弄春暉》紙本設色137cm×68cm 2020年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明確的筆墨觀,他認為山水畫用筆需「近取諸書法」,他認為善書者多善畫,以「取諸書法」之用筆,則「轉腕用筆之不滯」。用墨則可「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等等不一而足,甚至「青黛雜墨水而用之」。郭熙在用筆、用墨上表現出靈活多變,不拘一格的態度,但筆墨審美與筆墨所承載的精神,卻是千白年來繼之不變的底線。筆墨是呈現物象的載體,也是山水精神的本體表達,在筆與墨交融中,水墨的氤氳滋養出滿紙菸雲,在筆筆生發中,呈現出萬千丘壑的磅礴意象。筆墨亦可超越物象而存在,好的筆墨是表現的,是畫家心性的抒發,也是畫家修養與審美的表達;筆墨還是時代的,石濤認為「筆墨當隨時代」,筆墨本身除了獨立的審美意象,還承載了時代精神,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筆墨表達,也有不同的筆墨意境。因此,我們討論筆墨在山水畫中本體因素,一方面要堅持筆墨的獨立審美,另一方面也要堅持筆墨的時代精神。中國畫是由有意味、有獨立審美的筆墨構成的,缺失了筆墨的生動的表現,藝術家是無法創作出有生命力的有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

《松石圖》紙本設色扇面 2016年

中國山水畫之「有體」與「本體」,本體是永恆的山水精神,有體是表達山水精神的有機法度,而筆墨是承載山水精神,表現山水精神的本體語言。因而,我們今天討論中國山水畫的「有體」與筆墨「本體」,就是要以「溫故知新」的踐行,努力回溯傳統,激活傳統中可服務於當下的有機資源,讓中國畫回歸到按其山水精神、內在法則與審美觀念去發展的正途大道。

於京西披雲山房

2019年6月

更多作品欣賞

《雨後復斜陽》紙本設色68cm×35cm2018年

《山光積翠遙疑逼》紙本設色137cm×68Cm 2019年

《青山重疊樹蒼蒼》紙本設色137cm×68cm2020年

《聲喧亂石中》紙本設色 扇面2018年

《無邊落木瀟瀟下》紙本設色137cm×68cm2020年

《景色沉沉綠暗山》 137cm×34cm紙本設色 2020年

《陽朔紀勝》137cm×68cm紙本設色 2020年

《泉聲入耳送清寒》137c m×68cm紙本設色2019年

《山高水長》137cm×68cm紙本設色2018年

(圖文來自收藏雜誌公眾號)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來源:齊魯晚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當代著名山水畫家——王軍河
    當代著名山水畫家王軍河藝術簡歷王軍河1964年生於河北省寧晉縣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理事中國三峽畫院特聘畫師1984年畢業於河北國畫專科學校1988年進修於河北省群眾藝術館國畫山水中級班,師承著名畫家江楓2008年進入北京畫院高研班深造,得到王明明、李小可、石齊、郭寶君等名家的指點2017年作品《蒼巖積翠》入選常德市全國中青年美術家獲獎作者作品邀請展2020年作品《城市故事》入選2020「江山如此多嬌·新餘傅抱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2020年作品《時代印跡
  • 山水情深融筆墨:著名畫家楊金書作品賞析
    實力派畫家,秦風堂主人,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舞美協會會員,多年軍旅畫家生涯。1988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師從郭線廬,陳國勇,張立柱等。深造於清華美院任澤濤山水畫高研班,並得到著名畫家黃永玉及彩墨大家施雲祥老師的指教。發表了大量美術作品,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全軍、省市美術作品展,並多次獲獎。設計了多臺大型文藝晚會舞美,受到專家觀眾的高度稱讚。
  • 「山水靈魂」為中國為數不多的當代著名詩境山水畫家王崇鋼而作
    (作者:崔成森)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筆者委託在日本和臺灣的親朋為中國著名的山水畫家王崇鋼先生先後舉行兩次「崇鋼詩境山水畫展」。百十副「田園山水」作品均以「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被海外書畫愛好者爭相收藏。由此可見,王崇鋼先生山水藝術的匠心獨運和超凡功力。
  • 「山水之城·美麗之地」——中國著名畫家畫重慶美術作品展在武隆...
    「山水之城·美麗之地」——中國著名畫家畫重慶美術作品展在武隆仙女山開展  胡振民張鳴出席  本報訊 (見習記者 何春陽)9月23日,「山水之城·美麗之地」——中國著名畫家畫重慶美術作品展在武隆仙女山博象美術館舉行開展儀式,中宣部原副部長
  • 當代著名山水畫家吳成斌蒞臨漢唐創作交流
    在繪畫作品中,「氣」是通過形、勢、筆、墨、色體現出來的,能使人感受到其存在。我們常用氣勢、氣氛、氣象、氣韻、氣息等詞語來表達對繪畫作品的整體感受。山水畫在整個中國畫作品中算最代表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畫種。12月6日,當代著名山水畫家吳成斌先生攜夫人來我院創作交流。我院院長李成平陪同接待,同時參觀院內名家畫作。
  • 世紀來美術館舉辦著名山水畫家馬山國畫作品展
    2020年12月19日上午10:00,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由張大千畫派藝術創研中心、故宮專家書畫藝術交流中心主辦,世紀來美術館、收藏中國珍寶館、世紀來國際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泓澄冷泉色 寫我清曠心——著名山水畫家馬山國畫作品展」開幕儀式於世紀來美術館成功舉辦。
  • 著名大寫意潑墨山水畫家餘和平國畫作品欣賞
    餘和平,筆名術平,1958年生,湖南瀏陽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南分會會員,長沙美協會員,瀏陽美協顧問,中國田漢研究會書畫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家資料庫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專家顧問委員會終身藝術顧問,金陵畫壇籤約畫家,雪梨中國書畫院特邀藝術家,北京名人資料庫入駐藝術家,山東菏澤牡丹美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長沙閱讀會藝術總監,北京國韻漢畫研究院院士
  • 著名焦墨山水畫家林曉麗——水墨淡彩風景山水畫欣賞
    林曉麗,焦墨山水畫家,藝名文川,筆名墨林,沐林,齋號沐林軒。1970年出生於山東省,臨邑縣。畢業於河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拜著名畫家趙小海先生為師。職業畫家,美術研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鼻煙壺研究會會員。林曉麗用枯筆濃墨創作了以白石山為主的焦墨山水,並形成了我獨特的雲霧焦墨山水系列。
  • 當代實力派山水畫家許欽松作品欣賞
    這些年來,他在山水畫的探索已引起學術界的關注,美術界的同行們不僅看到了他在山水畫研究與創作上投入的持續熱情,使自己從一位著名的版畫家成功「轉型」為一位著名的山水畫家,更在他的山水畫創作道路和創作方法上看到了許多屬於他的突破與創新,為當代中國畫山水畫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 當代畫家系列訪談:走近山水畫家吳宏澤
    ,做為嶺南派系的山水畫家,經過數十載筆耕墨韻,吳宏澤的作品在業界內外嶄露頭角,從經濟視角上講也有了一定的價值觀,慶祝建國六十周年、七十周年暨廣東省美術作品展上,他參展的作品分別先後入圍,成為美術展一道亮麗的藝術風景,並多次參加本地區美術展,屢獲殊榮。
  • 深切悼念當代著名山水畫家陳國勇先生
    當代著名國畫家西安美院教授陳國勇先生於2020年12月10日因病逝世,享年73歲陳國勇簡介:30多年來,他一直著力於中國山水畫的探索和創作,作品追求中國山水畫的精神內涵,講究傳統筆墨技法和個人風格的獨特性。陳國勇藝術成就:1980年,山水作品《巴山鬱秀》入選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獲二等獎。1986年―1996年,山水作品六次入選「中日書畫聯展」。
  • 「藝展中國」逸氣山水·清風徐來——霍群洪國畫山水作品欣賞
    >逸氣山水·清風徐來——記著名畫家霍群洪文/史峰著名書畫評論家傳統山水文人畫的發展,在元代曾達到了一段黃金時期,期間湧現出了以元四家為代表的眾多山水畫家今得幸觀賞當代畫家霍群洪的山水丹青,他的山水畫亦是屬於典型的文人畫範疇,作品承襲了元代山水畫的創作風韻,古樸渾厚,淡泊篤定,眾幅山水作品,經由傳統中來,而又不為傳統所拘泥,實乃深入傳統而出筆新奇,簡潔生動,澄練不俗。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被譽為滿家山水。因為他不僅在青綠山水領域進行了獨具匠心的探索與創造,還在景致、空間、筆墨與複色等方面構建起了新的視覺表達形式。滿維起的滿家山水以其鮮明的筆墨語言獨步當代畫壇,成為當代新青綠山水畫家的傑出代表。
  • 內於山水 抒於筆端,畫家林德坤山水畫作品欣賞
    【天極網IT新聞頻道】電視臺專訪畫家林德坤老師,天資聰慧才氣過人,初學設計,未涉山水,隨後進入國家畫院,師從阮榮春門下始學山水,他潛心研究山水畫,以中國傳統繪畫為根基,結合自身深厚的西畫基礎,吸古今大家之精華,打下了比較堅實的繪畫基礎。
  • 北派山水畫家參加書畫頻道抗擊疫情慈善拍賣作品圖錄
    武漢疫情爆發以來,牽動著每位北派山水畫家們的心,大家情注筆端,以筆鑄劍,以墨抒懷,用一顆顆滾燙的仁愛之心,弘揚家國大愛情懷,表達對疫情的關切,奮筆為武漢助力。北派山水畫家參加的 「美善不息」全國書畫名家抗擊疫情主題創作慈善拍賣, 由書畫頻道主辦,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承辦。
  • 山水墨點染 意造境生---畫家林德坤寫意山水畫欣賞
    寄情山水,以山水抒情,春夏秋冬,不一樣的山水,不一樣的情。 作為中國當代畫壇上的實力派畫家林德坤筆下的寫意山水畫,風格多樣,自然一體,渾然天成,樸素地體現了「仁者樂山,樂者愛水」的中華情結,滲透出濃濃地「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人文精神,一動一靜的描繪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備受關注與追捧。接下來易從網帶你一起欣賞幾幅當代實力派畫家林德坤新品力作,帶你感受老師的藝術世界!
  • 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簡單又實用
    中國國畫發展至今已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也出現了很多的分支,水墨山水畫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水墨山水畫自唐朝開始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現在也有許多優秀的水墨山水畫畫家,下面一起欣賞國家一級美術師諸明的江南水墨畫,並學習一些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吧。
  • 女畫家馮琦水墨山水畫作品欣賞
    馮琦  女,北京  2009年結業於國家畫院周韶華藝術精英班;  2013年結業於清華美院師恩釗北派山水研修班。  北派山水藝術中心研究員,師恩釗北派山水工作室助理、助教。2020年榮寶齋畫院師恩釗北派山水研修班助教。  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畫院特聘畫家,中國長城書畫院特聘畫家。
  • 攬祖國山河 寫胸中丘壑——賞析畫家王寧的山水之作
    在中國,從古至今人們對山水是無比崇敬的,覺得它是天與地的連接,是有生命有靈氣的地方,也是至高無上的。山水畫家們是在抒胸中之丘壑、寫心中之意境,山水畫並非只是山川的再現,而是再造。能稱得上山水佳作,起碼要有中國畫的文化內涵與筆墨語言。
  • 筆墨雄厚 意境迷離:畫家曹鑫山水作品賞析
    【畫家簡介】曹鑫,1968年生,吉林長白山人。現為中國美術教育家協會副會長,國家畫院範揚山水畫工作室畫家,榮寶齋唐輝工作室畫家,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大石橋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西太行山國畫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