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死了吸管廠:麥當勞、星巴克or喜茶?

2020-12-15 雲掌財經

作者|黑羊

來源|AI藍媒匯(lanmeih001)

塑料吸管必須死。但餐飲業巨頭們掀起的吸管戰爭才剛開始。

莆田市郊,那家十幾人的吸管工廠,終于堅持不住,上個月被迫停產了。

解散了部分工人,僅留下幾個人維持剩下的訂單後,工廠經理張然開始為以後的生計做打算。

他不是莆田人,只能算高級打工仔。在莆田這家吸管廠,張然負責的工作無非是接訂單、來料加工、發貨,這家工廠只能生產散裝塑料吸管,供貨國內的一些餐飲企業,技術簡單到匱乏。

大約一年前,張然就意識到只生產塑料吸管會很危險,那時他跑去找老闆,勸說他應該向這個行業的頭部企業靠攏,研發或引進紙質吸管技術。

老闆不同意,理由充分——不少人詬病紙質吸管,不僅喝飲料困難,且作為吸管而言,唯一的功能也成了雞肋。

「這東西不會長久的。」老闆斬釘截鐵。

但淘汰塑料吸管,看起來只是時間的問題。2018年,星巴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紙質吸管,隨後麥當勞等企業也跟進,速度之快有目共睹。

在國內,雖然塑料吸管勉強熬過了2019年,但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對於張然所在的這間小工廠,一隻吸管的成本1分錢左右,財富積累得緩慢低效,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可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最終,政策的強制性,加上疫情之中訂單量銳減帶來的雙重打擊,讓這家企業蒸發掉最後生命力,在餐飲業潰敗之中,一起垮掉了。

張然有時候覺得,自己的現狀就跟那隻塑料吸管差不多——他要逃離這個行業,而塑料吸管的時間也真的不多了。

在8公裡外的莆田市區,6月,公交車站廣告牌換上嶄新的麥當勞新杯蓋廣告,上面寫著「為了地球,我不『管』了」,人們駐足觀看,卻對於替換吸管的杯蓋疑問頗多——用塑料杯蓋替換塑料吸管,真的環保嗎?

莆田市中心,萬達廣場的星巴克店員不厭其煩地告訴顧客:要儘快喝掉飲料,否則紙質吸管時間一長就會不太好用。

星巴克紙質吸管的bug頗多,麥當勞塑料杯蓋換塑料吸管又頻遭質疑「換湯不換藥」。

但不可否認,國際餐飲巨頭對吸管「關注」所掀起的環保浪潮,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那些小而慵懶的作坊式吸管制造企業頭頂。

現在,這把劍掉了下來。

「如果沒有提前布局(生物材料領域),很多小的吸管制造企業就停掉了。」義烏雙童吸管廠創始人樓仲平說。

雙童吸管廠是星巴克早期的供貨商,但從2007年開始,這家吸管廠就已不在星巴克的供貨名單中。樓仲平對此的解釋是,「沒有自身品牌價值。」

2007年,在中國的塑料界還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這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下稱:限塑令)發布。

幾乎每個人的生活都被這道禁令所影響,塑料行業的布局悄然改變,在此之後的十二年裡,中國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註冊總量翻了4倍,總數超過300萬家。

雙童從那之前就開始布局生物材質等吸管制造,並逐步減少塑料吸管的生產線。在當年,這是一個過於超前和冒險的舉動,但到了2018年,當在國際餐飲巨頭帶動的吸管大換血後,這股潮流迅速反映到雙童吸管廠的訂單頁面上,顯現出的數字令人震驚。

2018年5月,雙童可降解吸管的銷售量,比過去十三年的總和,還要多。

訂單和產能不會說謊。一條清晰的訂單路徑可以描述過去幾年生物材質吸管的戲劇性變化:2006年之前,這類吸管佔雙童總訂單量不到1%,十年之後佔1%到2%,2015年之後佔了3%到4%。

2018年一下增長到55%。

如今雙童吸管廠的6個車間,只保留1個生產塑料吸管。

數字的變化,讓早已布局生物材質的頭部企業感到欣喜,雙童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在百萬級,對於一家僅靠製造吸管存活的企業來說,研發費用雖然高昂,但顯然,雙童與莆田那家殘喘在時代局勢下的小吸管廠,如今天各一方。

而作為全球更換紙質吸管潮流的推動者,星巴克在決定頂住壓力「換管」之前,也與它的吸管供貨商進行了商議,這家企業叫南京鵬力,是一家國有企業。

南京鵬力最早在2016年開始涉足環保材料吸管的研發,也是麥當勞、伊利、蒙牛等企業的老牌吸管供貨商。

其實2018年星巴克倡導禁用塑料吸管時,就已經開始向顧客提供紙質吸管,所以有理由相信,這場轟轟烈烈吸管戰爭,其實2016年在供貨商端,早就悄然打響了。

雖然疫情期間,南京鵬力的國外市場訂單減少了50%以上,紙質吸管的成本也居高不下,但好消息是,紙質吸管相比塑料吸管的利潤基本持平。

但南京鵬力沒有透露星巴克和麥當勞的吸管供貨量,不過一組數字也許能說明問題。

麥當勞中國曾對媒體說,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約400噸;而星巴克在中國地區年消耗塑料吸管也在200噸左右;另一組數據是,2019年全國塑料吸管產量近30000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

這個市場太大了。

風口在,國內餐飲企業馬上參與進來,也開始不服「管」。

比如喜茶的動作就很快。在北京,喜茶的外賣已全部默認配送紙吸管;在上海,喜茶甚至開了一家「快閃店」,拿丟棄的塑料杯做文章。全場都是醒目的可回收標誌、滿滿的綠植,以及無處不在的環保主題屬性——無時不刻的在告訴客人,中國餐飲企業也在參與全球環保。

供貨端,也有人向南京鵬力這樣的頭部企業發起挑戰。

一位叫陶澤鑫的90後青年開啟了紙質吸管暴富神話。他在今年3月份跟朋友合夥租了一間800平米的廠房,在東莞花了20萬採購三臺紙質吸管制作機器,到了4月,陶澤鑫的電商店鋪就開始陸續接到了很多餐飲店的訂單。

之後他擴大生產,招了15個工人,日夜不停的製作紙質吸管。7月1日到10日,10天時間裡,陶澤鑫賺了100萬,這些訂單都是一個星期後開始發貨,為了增加產能,陶澤鑫又去購買了三臺機器……

小夥子的「事跡」被搬到網上,文章的最後發出誘人的提問:面對這個百億商機,你會如何做呢?

但現實的另一面,也表達出製造紙質吸管的水土不服。

一家位於安吉的企業進入紙質吸管領域。然而每吸管都需要用三層紙卷制而成。由於每個客戶的需求不一樣,紙張的規格也各不相同,每次生產都需要調試機器。即使能順利完成製作,烘乾又是一個讓不少沒經驗的企業頭疼的難題。

所以這場吸管的戰爭打到今天,根本就不是塑料吸管和紙質吸管的戰爭,而是消費平臺之間,供貨企業間的戰爭。

一切看來都是美好的——綠色、環保、可持續、錢,這似乎是一個誰都想進來大賺一筆的市場。但行業內人士卻對不斷增加熱度的吸管秀表達了隱憂。

一位長期從事環保政策研究的學者對此非常擔心:用來製造紙質吸管的紙漿,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生命周期非常長的產品,要從樹林開始,然後製成紙漿、製成紙,這個環節是一個高汙染的行業,它的整個全生命周期比塑料耗費的社會資源是遠要多,它無非把下一端的白色汙染轉化成上一端的工業汙染而已。

他還認為:麥當勞杯蓋替換吸管,是在綁架輿論給自己做嫁衣,棄用傳統吸管採用蓋子+吸嘴的方式反而增加了塑料的消耗量,你說塑料吸管和加吸嘴的塑料杯蓋本質上解決了什麼問題?

這樣的疑問,在C端消費者看來,正是環保背後令人無法捉摸的商家理念。

除了詬病紙質吸管質量堪憂外,也有人在微博上發出耐人尋味的評論:雖然塑料吸管不環保,但好多紙質吸管很容易破損,反而會加重浪費和汙染,希望不會像限塑令那樣,現在的塑膠袋依然很泛濫。

事到如今,紙質吸管取代塑料吸管的步伐是無法停下了。有關吸管的戰爭看似一片人聲鼎沸,但在各方利益驅使之下,環保事業和莆田那個將要下崗的經理張然一樣,真的能找到出路嗎?


相關焦點

  • 誰淘汰了吸管廠:麥當勞 星巴克還是喜茶?
    2018年,星巴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紙質吸管,隨後麥當勞等企業也跟進,速度之快有目共睹。  在國內,雖然塑料吸管勉強熬過了2019年,但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星巴克、麥當勞、喜茶們都在幹了!
    全球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今天在回復小食代查詢時表示,該公司從去年4月就從深圳和上海開始試點,停止提供塑料吸管,改成使用直飲杯蓋與紙質吸管。具體做法是,對於不含攪打奶油的冰飲,其提供特別研發的直飲杯蓋。對於其他需要吸管的,則提供紙質吸管。
  • 誰要淘汰塑料吸管?
    莆田市中心,萬達廣場的星巴克店員不厭其煩地告訴顧客:要儘快喝掉飲料,否則紙質吸管時間一長就會不太好用。星巴克紙質吸管的bug頗多,麥當勞塑料杯蓋換塑料吸管又頻遭質疑「換湯不換藥」。雙童吸管廠是星巴克早期的供貨商,但從2007年開始,這家吸管廠就已不在星巴克的供貨名單中。樓仲平對此的解釋是,「沒有自身品牌價值。」2007年,在中國的塑料界還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這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下稱:限塑令)發布。
  • 年底全面禁用|星巴克|購物袋|吸管|麥當勞中國
    點擊播放 GIF 0.1M但其實,目前在餐飲行業內包括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喜茶等多個品牌已經加入限塑行動之中主要替代品有杯蓋自飲嘴和紙質吸管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同時在杯蓋的設計上進行了微調。
  • 星巴克賣行李箱,喜茶開科技公司
    可口可樂搞環保,麥當勞打造95後「打卡新地標」,喜茶賣行李箱……餐飲品牌最近都在怎麼玩,今天來盤點一下。星巴克即將售賣限量款行李箱7月3~28日,星巴克將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019年咖啡旅程特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即將推出限量100隻星巴克旅程行李箱。這是自2014年星巴克開始在臺北舉辦「Coffee Journey咖啡旅程」特展以來,第一次推出這麼大的周邊商品。
  • 星巴克與麥當勞停用塑料吸管
    據央視財經7月12日報導,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對此,麥當勞以及星巴克做出積極回應。
  • 一次性塑料吸管年底前全面禁用!使用幾分鐘降解500年,麥當勞、喜茶...
    麥當勞中國表示,相關減塑舉措將於2020年內覆蓋中國內地,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地有超過3500家麥當勞餐廳,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約400噸。而作為全球最大咖啡連鎖企業星巴克,在2018年就宣布,2020年在全球範圍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此前星巴克在中國地區的塑料吸管年均使用量為200噸左右。
  • 星巴克要哭了!喜茶吸管杯顏值逆天,再不買就斷貨了!
    最近喜茶又又又上熱搜了,這次不是因為別的,是咱們喜茶竟然開始賣杯子了!?
  • 星巴克要哭了,喜茶吸管杯顏值逆天,再不買就斷貨了
    圖源 | @瑪小粒Marley這款黃色芝士吸管杯顏色很鮮亮,上面的芝士塊也很萌,讓人忍不住想要捏一下。圖源 | @想要吃不胖的靴寶寶草莓吸管杯是很正的紅色,滿滿的少女心,草莓控必入~吸管是硬的那種,可以吸水也可以攪拌,中間還有防漏片
  • 麥當勞前臺的吸管盒宣布「退休」,原因竟是...
    吃了那麼多年的麥當勞裡前臺熟悉的吸管盒宣布「退休」你能習慣嗎?6月起,許多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同時在杯蓋的設計上進行了微調。麥當勞在麥當勞餐廳,換裝之後,杯蓋上有一個飲用嘴,只要打開上面的小蓋兒就可以直接飲用了,替代了過去塑料吸管的使用。星巴克
  • 從星巴克的杯子之路,到喜茶吸管杯的杯子經濟
    星巴克除了賣咖啡和輕食以外,也會賣一些咖啡豆、杯子等「周邊產品」。但是開始的銷量並不算太好,杯子這種東西又不是一次性消耗品,誰會沒事買七八個杯子回家呢?因為去年中國消費者對貓爪杯的狂熱,想必也讓星巴克和其他飲品界的翹楚看到了杯子經濟在中國市場的潛力,於是,同樣是飲料消費商家,喜茶也開始在發展飲料之餘,發展杯子經濟。
  • 麥當勞、星巴克停用塑料吸管!珍珠奶茶怎麼辦?
    麥當勞、星巴克停用塑料吸管!珍珠奶茶怎麼辦?頭條  餐飲人必讀 / / 2018-11-02  平常到奶茶店買飲品,或到星巴克買杯咖啡,吸管已成為我們飲用必不可缺的「工具」。  因為塑料是汙染環境的頭號殺手,所以,麥當勞近日宣布,停止提供吸管。
  • 緊跟星巴克 麥當勞宣布停止主動提供塑料吸管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麥當勞中國表示從2018年11月起,北京10家麥當勞餐廳將試點不主動提供吸管,並使用「免吸管杯蓋」。麥當勞宣布,減少材料使用、不主動提供吸管是推進可持續化計劃的一部分。 此前7月,星巴克也宣布,2020年之前全球所有門店禁用塑料吸管,同時公布了無吸管杯蓋設計。現在問題來了,不用吸管和飲料,你能接受嗎?
  • 麥當勞星巴克官宣不提供塑料吸管 杭州還能拿嗎?
    這兩天,因為一根小小的吸管,星巴克、麥當勞攜手上了微博熱搜。  考慮到環保問題,從11月1日開始,麥當勞中國在北京10家餐廳試點吸管減量方案。其中部分餐廳提供全新的「免吸管杯蓋」,其他餐廳則不主動提供吸管。
  • 星巴克麥當勞都在淘汰的塑料吸管,你可能還離不開它
    前兩天星巴克宣布將在 2020 年之前全面停用塑料吸管,此前麥當勞肯德基等餐飲餐飲品牌就陸續加入了這個行列,淘汰塑料吸管似乎是大勢所趨。此舉能讓星巴克每年減少消耗 10 億支塑料吸管,不過沒了吸管以後都要昂著頭喝飲料嗎?對此星巴克除了推出一款無需吸管的「吸口杯蓋」外,也會提供其他由可回收材料製成的吸管。這些吸管真的真的能取代塑料吸管嗎?
  • 麥當勞和星巴克不再提供吸管 網友:自帶不鏽鋼吸管
    麥當勞將不提供吸管,其實就是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之一。
  • 星巴克最大的對手,會是喜茶嗎?
    那麼,問題來了:  1、 以喜茶、茶顏悅色為代表的新式茶飲,其生意本質是什麼?  2、新式茶飲能搶走多大的市場?  3、誰是喜茶、茶顏悅色們最大的對手?  (3)廉價咖啡打不過便利店、麥當勞甚至加油站的降維打擊。10塊錢以下的咖啡肯定是有市場的,但自建新產品新品牌成本太高,不如便利店、麥當勞、加油站順便賣兩杯。  (4)新式奶茶橫插一腳。大多數人喝咖啡是圖咖啡因,這玩意,茶裡邊也有,而且喜茶、茶顏悅色們給你的咖啡因還有點甜。
  • 尷尬,麥當勞為環保所用的紙吸管並不能回收
    至少對於麥當勞來說並非如此。去年 5 月,麥當勞開始在英國啟用紙吸管,以響應此前近 5 萬人要求該公司停止使用塑料吸管的請願。然而,消費者們很快發現,環保和口感有時候並不能兩全,紙吸管質地太軟,用起來一點都不如塑料吸管舒服,在消費者一片抱怨聲中,麥當勞只好把吸管加厚再加厚。
  • 無吸管杯蓋已在上海門店「上崗」,麥當勞中國...
    上海的麥當勞門店全面投入使用無吸管杯蓋了! 繼今年5月發布全新品牌理念「因為熱愛,盡善而行」之後,麥當勞中國於今天宣布這一理念下的首項環保舉措:公司將在食品包裝上進一步減塑,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對於珍珠奶茶、麥旋酷等含有固形物的冷飲,以及麥咖啡冷飲,目前仍將配備吸管。今天,周到君在上海麥當勞門店看到,無吸管杯蓋已經啟用。以往的吸管盒上,貼上了「本吸管將與近日隱退」的「退休公告」。店中用餐的顧客,有人已用無吸管杯蓋喝起了可樂。
  • 話題| 麥當勞星巴克不主動提供吸管,南大學生怎麼說
    2018年10月31日起,麥當勞將在北京10家試點餐廳使用「免吸管杯蓋」並不主動提供吸管,同時麥當勞英國負責人保羅曾表示:「如果你從下個月開始進入麥當勞,你會被問到是否需要吸管」。星巴克在7月宣布,2020年之前全球所有分店禁用塑膠吸管,同時公布不用吸管的新杯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