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平東(湖北)
編輯/不倒翁
離放學還有一節課,王老師正撲在辦公桌上打瞌睡。
他很疲憊。
這不僅因為他忙了一天,更主要的是,他還是昨天的人。昨天夜晚築了一夜「長城」,還未上床。
「報告!」
王老師極不情願地抬起頭,咪起眼睛一看,一條紅領巾站在辦公室門口。
「進來!」聲音像蚊子嗡了一下。
紅領巾拿著一個學生的練習本,遞上去:「老師,同學們本子上的紅勾是順的,我的紅勾怎麼是倒的?」
王老師接過本子一看,可不是!這一頁上打的紅勾像一個個「人」字,兩隻腳蹬在本子上,穩穩噹噹呢!
王老師愣住了,豈有不愣之理!
「報告!」學習委員蘇方領著正芳又進來了。
蘇方遞上正芳的數學練習本:「老師,正芳這個題是錯的,您為什麼給她打勾?」
王老師接過來一看,「1/2+1/2=2/4」打的一個大大的紅勾。王老師傻眼了,豈有不傻眼之理。
王老師搪塞地說:「你們先回班,明天我來解釋。」
同學們走了,王老師想起批改作業的情景。今天早晨7點下場,輸了一個月的工資。他先回家拿過早錢,再趕到學校。到了學校,又是飢又是寒,更是心痛,自己的三魂丟了兩魂,哪有心思上課改作業呢!他坐在椅子上,拿過一疊作業本,想伏在上面休息,忽然,他想起這本子還未改。這時離上課只有十分鐘了,於是他拿起紅筆,連眼皮也沒有睜開。
他眼皮有千斤重,怎麼也睜不開,提起筆飛快地改起來。到底怎麼改的,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就在這時,王老師的愛人來了。
一臉怒氣:「電話又打到家裡了,狐朋狗友找你呢!」
「我……」王老師語塞了。
「兒子的老師把我找去了,問家長籤字為什麼倒著籤。」
「那是我籤的呀!」
「你倒順都不知道?」
「今天早晨,我疲乏得很,兒子把書遞給我,叫我快籤字,我也沒看,就寫了一個名字。」
「這就是你做父親盡的責任?!」這句話似利箭,擊中了王老師的心。
正在這時,趙主任來喊王老師,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一趟。王老師邁著沉重的步子,走進了校長辦公室。彭校長對他說:「王老師,剛才我們去班上了解情況,發現你批改作業中的問題,你看你看,我們把它展出來,讓大家引以為戒。」頓了頓又說:「王老師,是什麼迷了你的心呢,你應該好好檢查。」
順著校長手指的方向,王老師看見公布欄裡用大頭針釘著兩上練習本,那上面一個一個倒勾特別顯目。他感到那是一根根針,在刺他的良心。
(原載《監利報》)
附:可怕的倒勾一一評微型小說《倒勾》
(陳勇)
娜薩洛特在《懷疑的時代》一文中,對小說創作有過一段精闢的論述:「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面下,往往隱藏著某種奇特的激動人心的事物。人物的每一個手勢可以描繪出這種深藏的某一面,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擺設可以反映它的面目。小說的任務正是要寫出這種事物,尋根究底,搜索它最深隱的秘密。這樣的小說題材既新穎又豐富,它雖堅實難改,卻能激起探索的熱情。」
教師批改作業,是一件極平常細小的小事,但平東先生卻把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演繹成了一篇小小說,一篇十分耐讀而又耐人尋味的小小說。一般教師批改作業,都用順勾,但小說中的王老師,卻反其道而行之,用倒勾批改作業,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小說末尾,公開欄裡用大頭針釘著兩個打有倒勾的練習本,像一根針,不僅刺痛了王老師,也刺痛了家長,更刺痛了讀者。
平心而論,王老師打倒勾屬於過失,而非故意,是偶爾為之,而非長期如此,這從王老師為其兒子倒籤名字上,可以得到佐證。可這種偶然的倒勾,也是十分可怕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們的影響是深刻而長久的。我們的教師及其他行業的人員,從《倒勾》中一定能悟出更多做人與做事的哲理。
令讀者感到欣慰的是,王老師最後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良心受到震撼,心靈經過了洗禮。
眾所周知,故事講究「核」,優秀的故事在於它的「核」吸引人。小小說也應當有它的「核」,我暫且稱之為「文眼」。就是那個倒勾。
,其實,「文眼」的選取,看似漫不經心,信手拈來,實則要經過一個極其漫長而艱苦的思考過程。平東先生是位老教師,對校園生活爛熟於心,加之他十分注意觀察與積累,故寫出來的文章頗有角度與新意,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