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最近重讀了日本加藤諦三的《情感暴力》,它是對親密關係的一種深度察覺,對我們在關係中的自我認知及探索很有益處,我總結了本書中直戳人心卻很在理的十句話,分享給各位父母。
02.第一句話: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的父母;其次,是不愛子女自己也意識到這件事的父母;最壞的,則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子女的父母。
第二句話:虐待狂會使用各種手段讓他愛的人變成自己的奴隸;這個世界上沒有比來自父母的傷害更可怕的傷害了。
03.第三句話:「只要你幸福,我怎樣都可以」這句話,本質上是希望孩子能夠讓「我」幸福,希望孩子覺得能有「我」這樣的父母是何其的幸運。表面上看並沒有對孩子有什麼要求,實際上卻是給孩子的心裡上了一把枷鎖。
第四句話:奧地利精神科醫師沃爾夫有句名言:「人會因對方的潛意識而行動。」孩子也會隨著母親的潛意識而做出反應。
04.第五句話:失去自我的父母,如果不能夠讓孩子保持高興,自己就會變得不安,甚至是不滿。
第六句話:不解決自己心中的問題是無法教育好孩子的,在教育孩子之前請先正視自己的問題,然後解決它。
05.第七句話:後悔的時候,只是忍住後悔的情緒的人並不會成長,而將此視為自己成長機會的人才會成長。
第八句話:自私的設定孩子的未來,明明是為了安撫自己的自卑感而說的話,卻深信是為了孩子好。
06. 第九句話:沒有生存的能量,所以一點小事都特別的在意。有生存能量的人,別人隨隨便便說什麼話,自己也不會認真的對待。而生存的能量來源於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第十句話:有心理問題的人一般不會做出學習的姿態;而心理健康的人,就算遇到了自己不想做的事、不想讀的書,也能以學習的心態面對,從中思考自己能學到些什麼。
07.很多時候,孩子出現的問題恰恰在於父母認為這都是對孩子好的。關於親密關係,我們邀請您關注11月30日-12月1日的《愛中管教·親密關係》線下課,幫您掌握親密關係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