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種格鬥正面交鋒!《捍衛聖域》:從反抗暴力到控制暴力

2021-02-15 搏擊周評

男人經過某個階段後,往往會對孰強孰弱失去興趣,對於暴力所導致的犯罪行為更是深惡痛絕。

然而有一小撮人,不會改變自己的價值觀。

那就是無法忘記自己曾經是弱者的人。

——《捍衛聖域》作者-森恆二

「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這樣不安定的我們,有著自己的空間。自己可以作為自己存在的空間,一個可被原諒的空間,而我,在那裡面選擇了夜之都市,混亂無序,充斥著被暴力隔離了的社會,是的,在那裡,那裡的名字叫做『聖域』。」

這是日本格鬥電視劇《捍衛聖域》的開篇語,也是原著漫畫的開篇語。它講述了一個青少年時期被暴力困惑的少年如何對抗暴力,被暴力控制,最後通過暴力救贖自己的故事。

正如開場白所述,青少年時期不僅是荷爾蒙旺盛無處安放的時期,還是既非小孩也非成人的尷尬時期。

在這個對個人性格、成長有著決定性作用的時期,恰恰最容易誕生沒有底線的暴力侵害,因為從某種程度來說,這是一個還可以「犯錯」的時期。

當人類最原始的生存技能和懲戒技能——「格鬥」與「暴力」最直觀的體現在生活中,如何面對暴力,掌控暴力,理解暴力,這部經典的日劇給出了答案。

劇情是以主角格鬥技的逐漸成長為主線,每一種格鬥技的使用者擁有一種獨特的性格,這是大部分格鬥漫畫的主體風格,但翻拍成電視劇做得好的,還是這部《捍衛聖域》。

讓我們一起來解析一下,這部格鬥場面設計出彩、深刻挖掘練習者內心故事的佳作。

 1  神代勇

日劇版《捍衛聖域》一共13集, 故事主角神代勇是一名普通瘦弱的高中生,他和其他這個年齡段的人一樣,精力旺盛,同時對外面的成人世界充滿恐懼。

因為在每天下晚自習回家的路上,他都會遇見很多不良少年,他們霸佔著城市最繁華的路段,最好玩的遊戲廳,那些本該屬於所有年輕人共享的地方。你如果不認識其中的人,不給他們好處,就沒有資格在這裡玩耍,換言之,也就失去了享受青春時光的部分權力。

這些路段既有吸引力又讓人恐懼,神代勇每次顫顫巍巍走過這些街道、天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因為自己的眼神或著裝被打,但每天還得經過這裡,還想證明自己並不害怕。

單親家庭的他在家找不到歸屬感,每日回家後都是偷偷躲在自己房間,按照格鬥書上所教的拳擊技術一點一點磨練拳法,從蹬地發力到扭腰轉跨,從前手拳的旋轉到後手直拳的銜接。日復一日練習,為的是讓自己變強。

讓自己變強,是很多青少年都曾有過的想法,或許因為變強以後就不會受欺負,就可以毫無顧忌展現自己的個性,而不用擔心因被嫉妒而遭受打擊。

很多校園暴力的誕生,正是因為嫉妒同齡人有某方面強過自己,所以用暴力來獲得心裡安慰,找到自信。而青少年時期渴望的戀愛,有時也需要暴力去維護,那種爭奪優質異性的行為會更加直接。

面對這一切,你可以選擇躲避,安安靜靜做個好學生。但讀書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讀得進去。

讀不進去書的人,就有很大概率跌入暴力的怪圈。神代勇就是其中之一,而他為了反抗暴力,找到歸屬感,練習得更加拼命刻苦。

 2  伊澤真崎

伊澤真崎是一個退役的拳擊冠軍,因為失望墮落,差點誤入歧途。

浪子回頭的他,在東京年輕人夜生活聚集區下北澤,開了間小酒吧,想就此穩定下來。但沒想到他的這個選擇卻因為神代勇的闖入,徹底被打亂。

那是神代勇再次走入下北澤的一個夜晚……

不良少年組織成員八木在下北澤比較囂張,欺軟怕硬的他經常欺負勒索來下北澤玩耍的學生,伊澤一直看他們不順眼,但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也不過多幹涉。

就在伊澤給員工講解拳擊前手拳技術的同時,八木把正在打電玩的神代勇抓起來,帶到廁所準備勒索一番。但沒有想到,神代勇用伊澤正在描述的前手直拳KO了八木。

簡單直接的KO,仇怨就此開始….

混混獵手

原來下北澤最近一直流傳著「混混獵手」的傳說:這個專挑落單混混下手的人,通常一下就KO一個,連續尋找獵物,弄得人心惶惶,沒人知道這個獵手是誰,更不會有人想到他是弱不禁風的神代勇。

畢竟常在學校被人欺負的神代勇,就連伊澤心地善良的妹妹小舞也認為他是需要被保護的對象,卻不知道神代勇每天在家裡空擊練習5000次……

神代勇KO八木後,顫顫巍巍混跡街頭,既害怕又想去接觸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獨特心理。

神代勇有個同學叫小慎,人不錯,但為了能在街頭的遊戲廳玩耍,不得不認識幾個所謂的幫派份子,這也是當年日本的普遍現象。

小慎很同情神代勇,但他並不知道神代勇就是傳說中的「獵人」,還放言自己能罩著他,結果兩人被「世田商」幫會成員抓住,被神代勇KO的八木就是幫會的成員,幫會頭目吉井為了挽回聲譽,不惜聘請柔道選手巖戶來擊敗神代勇,以找回幫會面子。

拳擊VS柔道

這種異種格鬥技的交流,是最能體現格鬥魅力的,因為習練者會嚴格恪守自己掌握格鬥技的特點,神代勇也是如此,面對壯實的巖戶,他只用直拳進攻。

《捍衛聖域》格鬥場面的把控很好,因為是寫實+科普格鬥技術的路線,為了不讓這種動作風格出格,變成拆招套招,基本都會兩人按照實戰反應的打法來打,關鍵時刻配上慢鏡頭和旁白講解,讓觀眾看的時候能理解兩人在做什麼,所以打鬥場面一般不會長。

神代勇面對巖戶的進攻一直退讓、躲避,在巖戶分神說話的時候迅速上步,以前後手直拳連擊,擊倒了巖戶,但很快巖戶就站了起來,神代勇還是只會簡單前後手進攻,連續撥開進攻逼近的巖戶抓住了機會,雙手控制住神代勇,重重將他摔倒在地。

巖戶用的是封鎖壓制對手手臂的技術來限制神代勇的技術,這一切都是有格鬥邏輯在裡面的,但後來神代勇在被抓住用來重擊對手的右手後,右腳上前,把左架換成右架,空出來的左手變成後手,一記勢大力沉的左直拳重重擊打在巖戶頭上,順利KO。

贏了的神代勇本來可以離開,但世田商的人準備群起而攻之,圍觀的伊澤真崎挺身而出,救下了神代勇,也開啟了兩人日後的糾纏。

伊澤覺得神代勇很像年輕時的自己,因為害怕暴力而選擇學習暴力,但因為擔心神代勇迷失在街頭,所以告誡神代勇要一直走下去,還教給了他拳擊的步法移動以及假動作。

技能加成的神代勇大感欣慰,但他隨即就遇到了一個新的挑戰,空手道習練者綠川。

作為另一個幫會組織「代澤高」的成員,綠川一直看不慣「獵人」神代勇,在單挑KO掉習練摔角的代澤高頭目後,綠川獲得了單獨收拾神代勇的機會,而神代勇也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遇到了巖戶。

本以為要爆發衝突的神代勇獲得了巖戶的肯定還有鼓勵,身形寬廣的巖戶有著同樣寬廣的心胸,符合他使用柔道這種果斷奔放的技術。

拳擊VS空手道

作為日本國技之一,空手道的演化和實戰價值一直備受推崇,神代勇這一戰學會了使用繃帶保護手腕,成長是循序漸進的。

戰鬥一開始他不適應綠川的掃踢,這也是他第一次面對真正的格鬥技掃踢。和街頭混混的亂踹不一樣,綠川一記掃踢將他掃倒在地,重新站起來的神代勇利用伊澤教授的封手技術+後手重擊擊倒了綠川,但隨後綠川迅速恢復。

神代勇準備故技重施的時候,被綠川一記轉身肘擊倒,神代勇再次站了起來,他的學習能力很快,再次使用同樣的招式迷惑對手,誘發綠川反擊,躲過攻擊後一拳擊打在綠川腹部,然後抓著他的手摔在地面,綠川的手被壓脫臼,戰鬥結束。

被代澤高混混衝上去圍毆的神代勇,被趕來的警察救起。

輸掉比武的綠川被幫會開除、追殺,幾經周折和神代勇結成聯盟,並且開始教授神代勇腿部的技術。

綠川本身有武者風範,空手道也是講究光明磊落的正面對壘技術,所以不恥幫會的做法離開也屬正常,神代勇的技術因此得以繼續增長。

但接下來遇見的對手之強悍,是他們沒有想到的。

八木一夥設計讓小慎被刑滿釋放的加藤襲擊,重傷住院,這一次刺激了神代勇和綠川,發誓一定要報仇!

空手道VS街頭格鬥

綠川找到加藤,要為小慎報仇。

玩過KOF拳皇系列的玩家都會對一個角色有很深印象,以各種格鬥技術為基礎的人物裡有一個用「喧譁流」的人物,這個技術是街頭各種打架技的集合,他擅長發出訕笑,但殺傷力很大,這個人物就是街鬥代表人物山崎龍二。

加藤就是這樣一個人,天生的大骨骼讓他在打鬥中很佔優勢,這種骨骼給人的壓迫感很強,而綠川依然恪守空手道的技術規則,他沒有想到的是「有些在道場裡或擂臺上反覆薰陶而養成的習慣性動作,在街頭打架的時候反而成為致命的錯誤。」  

加藤是全劇最出彩的一個角色,雖然是反派,但他深刻地刻畫了街頭格鬥的含義,出招散亂,但中一下就是重擊。

綠川以一連串左右正拳擊腹+高掃踢的組合擊倒了加藤一次,重新站起來的加藤發出訕笑,那是對格鬥技的蔑視,「格鬥家在街頭打架的時候經常會被自己定下的規則所束縛,比如空手道的修行者不願攻擊倒地的人。」綠川就是這樣的人,他已經錯過了一次機會,也是最後一次。

再次進攻被加藤抓住後,加藤開始了街鬥中最難以防禦的攻擊招式——頭槌。

一般的格鬥習練者除了緬甸拳以外,基本沒有比賽是允許頭部撞擊的,但對於街鬥來說,頭槌是近距離最好的武器,連續頭槌撞擊讓綠川失去了戰鬥力,然後瘋狂的拉扯拖拽讓他失去重心,最後被摔到在地。

居高臨下的加藤訕笑著看著他,氣勢上已經完全壓制了綠川,綠川哭泣著雙手護頭,被加藤掰開後開始瘋狂的打擊……

另一方面,收到消息的神代勇開始復仇之路,裝備了護具的他四處尋找加藤,見人就打。

代澤高的頭目土屋是個俠義的人,本來想用摔角技術阻止神代勇復仇,但被神代勇用剛剛掌握的掃踢KO,他告誡神代勇加藤是前所未有的強敵,但這一切依然阻止不了神代勇好友被重傷的憤怒,「必須幹掉加藤!」

街頭拳擊VS街頭格鬥術

眼睛重傷的綠川告誡神代勇:加藤沒有底線沒有規則,而自己就輸在講規則。

本來加藤準備神代勇一進來就群毆他,不擇手段,但為了服眾,還是接受了神代勇的單挑。

神代勇吸取綠川的教訓,對加藤採取了快速的直拳擊頭+高掃技術,但加藤受創後立馬本性爆發,順手就抄起一根棒球棍,左手握著打火機,瘋狂揮舞棍子打擊神代勇。

幸虧神代勇手臂裝了護具,能擋一下攻擊,但就在他擋著攻擊準備反擊的時候,加藤左手的打火機朝他臉上丟了過去……先往對方臉上扔一個小東西再一拳打過去,這種打法很常見,加藤顯然精於此道。

神代勇被擊倒後,加藤使出了對綠川的技法,瘋狂的拉扯神代勇的軀體,目的是展示自己的力量,也摧毀對手的信心,但他沒想到,他的一個錯誤葬送了自己。

綠川曾經告誡過神代勇一定要背靠牆壁對敵,這樣有把握得多,正好加藤揪著神代勇的衣領撞在了牆壁上,神代勇在危機時使出了左右連續肘擊的技術,把加藤的臉打開了兩個口子,鮮血直流。

被激怒的加藤喪失了一切理智,瘋狂衝過去,而神代勇也看清了他的技術,用綠川的空手道架勢迎敵,抓住機會一記高掃KO了瘋狂的加藤。

但隨之而來的是神代勇對已經失去意識的加藤瘋狂的攻擊,他已經徹底被暴力侵佔,無法自拔……

「誰能阻止年輕的武士們去赴死,他們聽不到啊聽不到啊……」——宮本武藏

伊澤試圖勸說神代勇放棄繼續留在街頭,因為他已經證明了自己是有價值並且有實力生存在街頭的,但神代勇已經徹底被暴力控制,覺得街頭才是他唯一可以宣洩的地方。

一個遭遇校園暴力或者街頭暴力的少年,基本都會想著有一天要以暴制暴,但真的走出那一步成功以暴制暴後,自己反而變成了暴力的操縱者,隨之而來的名聲、吹捧,會把年輕氣盛的自己架著往前走,要麼發展成一個更厲害的不良少年,要麼就在強出頭中惹來更大的危險…..

果然,神代勇的事情驚動了真正的日本黑社會,黑幫高層也知道了最近有個少年攪亂了自己的地盤,這已經不是小混混打架這麼簡單,而是要除掉神代勇。

伊澤為了神代勇的安全,再次找到他,神代勇不明白為什麼伊澤教會他在街頭生存後又要讓他放棄,兩人爆發衝突,對於這一段打鬥,片子處理得很像常規動作片,互相試探後各自進攻,最終伊澤使用類似空手道的掩手打法迷惑神代勇後,用掌擊擊中神代勇下巴。

神代勇喪失意識,被KO在地,聞訊趕來的幫派份子本想做掉神代勇,伊澤見狀立馬開始毆打昏迷的神代勇,證明自己不是神代勇老大的同時,也在保護著神代勇。

神代勇徹底被擊潰了,雖然他也知道伊澤曾經自暴自棄得想自殺,有過相似的經歷才走出來,但他不再敢面對街頭,發覺自己從頭到尾還是個懦弱的人,生氣了就只會用暴力,似乎那句「強者不習武,習武是懦夫」的話有幾分道理。


到底什麼樣的人才會練武?大部分還是想變強的人,只有弱者才想變強,但變強了不能掌控自己依然還是弱者,只有真正掌控了自己的人,習武才有意義。

神代勇的心病還得從心裡來破除,好在他有好友小慎,以及差不多算女友關係的伊澤舞,小舞沒有放棄鼓勵神代勇,神代勇也因為街頭的實力獲得了戀愛的資格。

任何時候戀愛都是需要實力的,成人的世界是經濟、名聲、才華等各種隱性的實力,而少年的世界很簡單,就是暴力、武力,神代勇能帶著小舞在街頭約會不被騷擾,就是因為掌握了暴力,甚至還獲得了一些粉絲。

本想回歸平靜生活的神代勇因為伊澤受到幫會份子的圍剿再度回歸街頭,這一次,他明白了暴力的意義,可以傷人,也可以救人,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真正體驗、控制過暴力,控制好了,暴力就能變成正義的武力,不是止戈為武,而是正+戈=武!

街頭拳擊VS劍道

世田商頭目吉井找來了劍道高手對付伊澤和神代勇,伊澤為了解決糾紛帶傷應戰,選擇了指虎作為自己的武器。

劍道的攻擊距離很寬廣,而劍尖又是迷惑對手距離的最佳武器,伊澤反應再靈活也因為距離問題打不中對手,結果被對手一個大踏步用木劍壓制手臂。

劍道的速度太快,距離優勢大,近身後用劍柄撞擊對手,獲得距離後上段擊頭,整個動作一氣呵成,伊澤瞬間被擊倒。

隨後趕來的神代勇代替倒下的伊澤繼續作戰,面對對手的快速進攻,神代勇突然後翻滾躲開攻擊,出其不意的技法讓對手距離感判斷大為錯亂,神代勇抓住機會瘋狂進攻,但被對手一一擋下來。

本想出其不意用轉身腿攻擊對手的神代勇,被一劍砍中背部,擊倒在地。艱難爬起來的他把握好時機,再次故技重施,轉身後仰躲過對手攻擊的同時,一記轉身後踹,踹中對手肋骨,險中求勝,KO了對手。

最後,世田商頭目吉井違反街頭規則使用真刀報復神代勇的行為,受到了大家的鄙視。

真正的小刀亂捅是很難防禦的,沒有犧牲一個肩膀給對手刺的決心,徒手對刀基本不可能有勝算,影片這裡的設計估計是想讓幫派頭目迅速崩潰掉。

在被神代勇擊落小刀後,吉井跪在了拳頭下,失去了他在幫會的地位,更失去了在街頭生存的權力,一敗塗地的他讓人有些許憐憫,但暴力本身就會反噬使用者,無論是單人的還是集體的,他現在才明白,也不算晚。

神代勇在街頭「聖域」徹底證明了自己的脫變,從反抗暴力到控制暴力,他在這裡獲得了實力,在成長中收穫的友情、愛情,似乎告訴大家,能幫你走出來的只有你自己。

唯有正確理解暴力,才能拯救你。

行使暴力不是好事,但不可否認,暴力的確存在於你我的世界。

大人為了禁止使用暴力,制定了許多規矩,那麼年輕人從此放棄暴力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他們非但沒有放棄,甚至還比受限之前更崇尚暴力。檯面上的暴力有法可管,然而臺面下的暴力卻變得更具破壞力。

我無法否定暴力,也無法肯定暴力(除了少部分為暴力而暴力的行為之外),我只是想藉著故事中的年輕人,來提醒社會大眾正視暴力行為所產生的社會風險而已。

——《捍衛聖域》作者-森恆二

感謝雷武龍老師供稿

#互動討論#

你是如何看待「暴力」的?

你是否也曾陷入以暴制暴的泥沼?

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借刀殺人》:兩種人生哲學的衝突,是對「暴力美學」的另類思考
    從《壯志凌雲》到《碟中諜》,湯姆·克魯斯作為幾十年來在全球範圍內頗有票房號召力的國際巨星,大多以正面形象示人,稜角分明的硬朗線條、堅毅又不失溫柔的眼神、陽光又富有親和力的笑容,使得他成為銀幕上理想化的精英、職業男性的代表。
  • 這是一份失傳已久的女性反抗暴力兵器譜 女性自救指南
    女人面對傷害,就應該「暴力」反抗。暴力,並不一定就是魚死網破的流血事件,反抗包括不再沉默,勇於說不,積極發聲……如果不想在暴力只剩下「殺殺殺」一種形式可選時才動手,那就請在暴力還有多種選擇時行動。暴自己的力,讓直男癌、聖母癌丟人去吧。《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2010)反抗宣言:很痛嗎?
  • 精神暴力經濟控制是家庭暴力嗎?聽聽律師的說法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是她在長篇大論,而他只回應「嗯」「哦」  世界上最冷的婚姻  是她沒經濟收入,而他不捨得讓她多花  精神暴力,丈夫的經濟控制,是不是家庭暴力?  聽聽本報讀者律師顧問團律師的說法  當妻子滔滔不絕,而丈夫卻回應「嗯」或「哦」,這是家庭冷暴力嗎?
  • 從新法西斯的故事探究:美國右翼暴力團體是如何形成的?
    去年,在維吉尼亞州,「奮起反抗」的另外四名成員對他們參與夏洛茨維爾團結右翼集會的反暴亂指控認罪。此外,也有其他極右翼組織遭到了各種暴力犯罪起訴,這些組織包括「驕傲男孩」(Proud Boys)、新納粹組織:核武器(Atomwaffen)和「基地」組織(the Base)。但在聯邦法院系統記錄中,朗多的「奮起反抗」所引發的暴力犯罪率遠遠高於這些組織。
  • 精神暴力
    一旦家庭暴力成為習慣,最後的後果是婦女徹底喪失反抗的勇氣。鑑於精神暴力在現實中對婦女的危害,有人認為,應立法對其加以預防和懲治。但也有人發出了反對、質疑的聲音。有網民發表言論,認為精神暴力引申、誇大了暴力的含義。還有的網民認為所謂"精神暴力"只不過是一種借代的用詞,其含義表示了精神傷害,不能作為嚴格界定的法律概念。
  • 直言反抗暴力不後悔,還說自己問心無愧
    此外,她也承認自己有過反抗暴力的行為,但是並不後悔。她說:「現在偶爾會接收到當時反抗暴力的行為帶來的麻煩,但也沒有一刻因為我沒有用更『妥善』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後悔,現在的我是我,那時候的我也是我。 」可能是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田曦薇在評論裡解釋了什麼叫暴力行為,稱除了肢體暴力外,語言暴力和孤立暴力也算暴力。
  • 家庭暴力傾向的人有什麼表現 帶你分析有家庭暴力傾向人的特點
    家庭暴力傾向的人有什麼表現如果想辨別一個人有沒有家庭暴力,那首先你可以看他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一個控制不 好自己情緒的人,絕大多數都是有家庭暴力傾向的。所以無論是你在談戀愛也好,或者是你們已經 決定要結婚了也好。那經過你們這麼長時間的交往,你應該已經非常清楚的知道了他能不能控制住 自己的情緒。
  • 警惕精神暴力
    因為你很有可能遭受到了精神暴力,你們之間的這段關係可能會對你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精神暴力無處不在西班牙《世界報》的女記者尤蘭達·帕斯卡爾常年受到她前夫的言語騷擾。去年11月,她在地下車庫停好車準備回家之時,在車庫潛伏許久的前夫突然持刀出現,在她身上連捅數刀後將其殺害。
  • 校園暴力頻頻發生,孩子為什麼會變成校園暴力的對象,家長要知道
    「校園暴力」的受害者。這些不良少年或許不會意識到這樣一場他們認為是小打小鬧的事情會給小王帶來什麼樣的傷害,他們只是一味的覺得看一個人不順眼便可以拳腳相加。 孤僻高冷的孩子 有些孩子獨來獨往習慣了,在學校就會顯得很孤僻且沒有朋友,這樣的孩子往往也很容易遭受到校園暴力的侵害
  • 《驚奇的傳聞》男主與校園暴力正面剛,大快人心!
    校園暴力已經成為了韓國校園電視劇的標配,韓國幾乎有涉及到校園的電視劇,特別是高中都離不開對校園暴力的描述,側面也反映出韓國的校園的現狀。每部電視劇中主角對於那些看不慣校園暴力的主角解決校園暴力的方式不同,如《梨泰院CLASS》中的女主角將校園暴力加害者拍下來直接發到網上,藉助網民的力量讓輿論發酵,而且女主武力值不錯,看起來特別爽。剛出的這部韓劇《驚奇的傳聞》中的男主在獲得力量之後與校園暴力者們正面剛的樣子真的太帥了,而且劇中所有人員智商和武力值在線,看起來特別爽。
  • 被情緒暴力傷害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看到這一幕,她氣急了,將女兒推到旁邊說:「就讓你端個菜,也端不好,還能做什麼?」女兒被媽媽突如其來的情緒嚇住了,呆呆地站在一邊。看到傻站著的孩子,她更生氣了:一邊去,看見你就煩。吃飯時,女兒躲在房間哭泣,老公叫女兒吃飯,女兒也不吃,看到孩子的樣子,她更生氣了,將孩子從房間拽出來,並說道:「打翻菜你還有理了?」女兒嚇得不敢說話,低著頭邊吃邊掉淚,這頓飯,孩子是伴著淚水一起吃下的。
  • 精神暴力算不算家庭暴力,遭到家庭暴力怎麼保護自己!?
    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素質的提高,家庭暴力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家暴現象依然沒有杜絕。家暴的含義也不再局限於身體上的傷害和毆打。 精神暴力的情形也越來越普遍。據最高法統計,全國約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 婦聯繫統每年受理4到5萬件家暴投訴; 近10%的故意殺人案件涉及家庭暴力。家暴現象依然存在,為遏制家暴現象,國家出臺了《反擊家庭暴力法》,規定了人身保護令制度。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根據上述法規,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如何制止家庭暴力。1、什麼是家庭暴力?
  • 如何應對職場情緒暴力
    本來大家都以為,她畢業於名牌大學,應聘到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很幸運,所以聽到這個消息都很驚訝。後來,才發現,她一直有些焦慮抑鬱。而誘因也與她先前這份工作有關:「總是被主管職責,很小的錯誤也被她無限放大,甚至在會議上點名批評,一點也不給我面子。」後來她嘗試主動去溝通,但是對方一直推脫拒絕。
  • 就是要發洩:盤點十大限制級暴力單機遊戲!
    好在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這件事真的存在過,斯諾登曝光的文件的確記錄到了情報部門曾潛入《魔獸世界》監視嫌疑人,但那畢竟只是個案。遊戲不是恐怖分子的工具,將遊戲和暴力聯繫起來的,更多的是一些血腥、殘忍的暴力遊戲,試問一下自己:暴力遊戲真的會導致暴力行為嗎?恐怕沒人會確切地說出「會」或者「不會」,這個問題,連頂尖的學術研究都沒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 十大埃及主題桌遊④ | 《聖域》
    十大埃及主題桌遊④ | 《聖域》 每當有人推薦互車遊戲的最佳選擇的時候,《聖域》(Kemet)永遠都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 盤點十部暴力美學電影,少有的動作爽片,你看過幾部?
    這樣的色調與黑色的故事基調極其契合,在雙色的暴力與血腥中構築一種蠻荒與虛無,精緻的影像與惡趣味和漫畫包裝下的粗礪黑暗讓觀眾獲得一種酣暢爽快的體驗。3、《低俗小說》;極為優秀的敘事結構和臺詞功力,能夠把黑色幽默暴力美學和一絲人生哲理完美整合在兩個半小時內,並且還能有順暢甚至可以說舒服的觀影體驗,年紀青青就留下如此的影視經典,給電影這個一百年的藝術開闢出一片新天地,鬼才之稱實至名歸。4、《被解救的姜戈》;醫生有自己的原則和平等精神,最後誓死捍衛尊嚴。
  • 選擇另一半時,請先排除有暴力傾向的人
    最近看到網上有報導,某某女網紅被家暴住進醫院,某某女教師被家暴,並把視頻發到了網上,可以說很悲慘。看到這樣的視頻和報導是令人氣憤的,但又沒辦法去改變。暴力傾向這種性格的人是確實存在的,並且從日常的行為習慣中可以看出端倪,隱藏的再深也會漏出馬腳。一,強烈的佔有欲和控制欲具有強烈的控制欲和佔有欲的人概率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 為什么女性對家庭暴力的容忍度要高於欺騙男性?
    ,我太愛你了,愛不能呼吸,不能呼吸,我有太多的控制欲,這對我都是不好的。渣男以為這個女人還是控制得很好?一次又一次,家庭暴力、精神控制和自我虐待的道路開始了。第四,因為愛上渣男付出太多所以很想得到回報,讓對方愛死自己,最後得到回報。這是娃娃教授的癌症,我一直在告訴女人要忍辱負重,總有一天會一直保留雲開直到月亮放晴,房車的錢都是你的。
  • 《失控的校園》:如何遠離校園暴力
    他們內心的憤怒和不滿達到了頂峰,決定奮起反抗,以暴制暴。約瑟偷了他父親的槍,兩人開始了屠殺式的報復。在影片的最後,報復的鏡頭長達8分鐘,讓每個人的內心受到衝擊。第二部分哺乳類腦負責情感食慾、性慾、短期記憶,第三部分靈長類腦則是用來控制衝動。假如爬蟲類腦與哺乳類腦發達的話,人就會成為野獸,所以第三部分腦對學習和人性方面非常重要。靈長類腦像哺乳類腦一樣,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三為止成長速度最快。男性大約30歲左右發育成熟,女性在24歲左右就會發育成熟。
  • 暴力小英反暴力 蔡英文在乎「人民的名義」?
    蔡英文素有「暴力小英」的「雅號」,在馬英九時期,她橫衝直撞、大殺四方,簡直稱得上是民進黨的「女戰神」。都說歲月會磨平人的稜角,這才沒過幾年,她儼然又成了反暴力的代表。暴力小英反暴力,聽起來有些諷刺。對於以街頭政治起家的民進黨及「時代力量」等綠營政黨來說,遊行抗議和如影隨形的暴力行為是他們所熟悉的套路,甚至是「法寶」。不過,當他們掌權時,也許並未想到原來這些套路也能被民眾用來「反治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