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為他們開設拍賣專場:價值連城寶貝你一定不知道!

2021-01-15 民藏聯盟


盧愛玲與貝聿銘,香港,1988年 | 由盧愛玲及貝聿銘家族檔案提供



據剛剛來自佳士得的新聞,國際建築巨匠貝聿銘與妻子盧愛玲結縭72載期間搜集的臻品油畫、繪畫、紙本作品和雕塑將於本季在佳士得拍賣。這批珍藏匯聚東西藝術大師的佳作,將於佳士得紐約、香港和巴黎舉行的秋季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戰後及當代藝術、亞洲二十世紀藝術和中國書畫各類拍賣中亮相。


貝氏與來自故鄉中國、歐洲及世界各國的藝術同好聚成親密的僑民群組,矚目藏品包括這些與貝氏私交甚篤的藝術名家代表作,如巴內特·紐曼(Barnett Newman)、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和趙無極,另外還有法蘭茲·克萊因(Franz Kline)、張大千、齊白石、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亨利·摩爾(Henry Moore)、雅克·利普茲(Jacques Lipchitz)、許士騏和野口勇。整批珍藏的總值預計超過2500萬美元


貝聿銘夫婦在紐約家中,約1970年代攝。攝影:Dennis Brack / Black Star。藝術品:© 2019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ADAGP, Paris; All Rights Reserved – The Estate of Jacques Lipchitz

貝聿銘夫婦育有三子一女,分別是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和貝蓮。在強調創意思維和個人探索的教育氛圍下,旅行、藝術和同藝術家交流成為貝家生活的重要一環。貝聿銘之女貝蓮表示:「父母的收藏就是他們生活的寫照。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我有不少與他們旅遊的美好回憶。無論到訪哪個國家,總會有朋友接待我們,當中不少是藝術家、建築師、畫廊主又或博物館館長。他們非常尊敬對方,關係親厚。記得我們每次到訪巴黎,都會拜訪我稱為『無極叔叔』的趙無極並欣賞他最新畫作。多年後,我記得有一次與安娜麗·紐曼(Annalee Newman)結伴遊覽威尼斯,我很喜歡她,她就像祖母一樣。她和巴內特·紐曼、還有安東尼·卡洛(Tony Caro)、野口勇和彼埃·馬蒂斯夫婦(Pierre and Tana Matisse)經常到我們家中作客。媽媽廚藝出眾、熱情好客,總會準備豐富美食招呼客人,爸爸則準備相配美酒。他們很重視這些朋友。即使這些朋友身在遠方,感覺依然親近,因為他們的作品每天也在我們身邊,就像他們從未離開。因此,我相信父母實在很幸福,因為他們總有好友相伴,並深受他們啟發。」


佳士得美洲區主席Marc Porter表示:「佳士得非常榮幸能夠獲委託拍賣貝聿銘與盧愛玲伉儷的珍藏,這批藏品見證二人鶼鰈情深,在婚姻、學術、設計和藝術收藏各方面均水乳交融。貝聿銘揚名世界,多個大城市也有貝聿銘設計的美術館、演奏廳、大學、醫院、商業大樓或公共建築為地標。我們非常期待今秋將分別於歐洲、亞洲及美洲舉辦盛大巡展,與客戶及公眾分享這批珍藏。為了向貝聿銘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作品致意,佳士得巴黎將會率先展出焦點藏品,延續我們的宗旨,向全球廣大藏家提供欣賞顯赫家族珍藏的寶貴機會。」


佳士得高級副總裁暨戰後及當代藝術部拍賣主管Johanna Flaum補充:「貝氏收藏的巴內特·紐曼作品,是他們在藝術家逝世後數年向遺孀安娜麗購買,而多幅杜布菲的作品也註明贈予貝氏夫婦。在貝氏夫婦親手設計的家中,這批藝術珍藏相當重要,見證他們與二十世紀藝術巨匠之間的對話和交流,以及貝聿銘在建築方面的美學視野。」


貝聿銘夫婦在巴黎羅浮宮,2009至2010年攝。攝影:Frédéric REGLAIN / DIVERGENCE


貝聿銘與盧愛玲 貝聿銘於1917年生於中國廣州一個名門世家,家族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朝。1920年在中國天津出生的盧愛玲同樣家世顯赫,其舅母的父親唐紹儀是中華民國(1911-12年)首任國務總理,外祖父張蔭棠則是二十世紀初中國駐華盛頓大使。學養深厚的盧氏於韋斯利學院修讀藝術,於1942年畢業後隨即與貝聿銘結婚,當時他剛從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並展開其建築師生涯。



貝聿銘於1955年創立I.M. Pei & Associates,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之一,他的創意之作遍布全球各大城市,而最知名的代表作包括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搖滾樂名人堂博物館及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翼等。


私人珍藏焦點拍品 貝聿銘曾表示:『優秀的藝術家需要優秀的客戶。』貝氏伉儷發掘藝術新作時也一直恪守這個簡單信條,而盧愛玲更憑著過人的慧眼,令二人得以造訪杜布菲及利普茲等人的工作室,並直接買下多幅作品。

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手推車(La Brouette(The Wheelbarrow)》油彩畫布,35 x 45 吋,1964作,估價:歐元 350,000 – 550,000

《手推車(La Brouette(The Wheelbarrow)》(估價:歐元350,000–550,000)是杜布菲自1962年開始歷時12年才完成創作的【烏爾盧普(Hourloupe)】系列中的重點作品,在這段漫長的創作時期中,杜布菲利用日常物品及用具創作而成為其一大特色(最初為平面創作,其後轉為立體雕塑),對象包括煤氣焗爐、椅子、船、樓梯、咖啡機、茶壺和手推車。手推車也令人聯想起杜布菲對農務主題的興趣,從他早於1940年代的農耕主題作品,以至於1950年代創作的〔肌理學〕及〔物質學〕作品,均可見一斑。貝氏伉儷更委託好友杜布菲為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翼創作一件獨特作品,該館由貝聿銘設計並於1978年6月開幕。


巴內特·紐曼(Barnett Newman)《無題4,1950》74 x 6 x 3 in. 吋,1950 作,估價:美元8,000,000《無題4,1950》及《無題5,1950》來自紐曼於1950年創作的少量畫作。事實上,可以看到《無題5,1950》(估價範圍:美元5,000,000)的黑色背景延伸至前景,並圍繞四周和上下的邊緣;《無題4,1950》(估價範圍:美元8,000,000)則由三個成直角的色塊組成,兩個深啡紅色的色塊包圍中間較柔和的紅色。中間的色塊則落色於較之更深濃的色塊之上,質感顯得更厚重。兩幅作品為紐曼同年創作的六幅作品之二,另有三幅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及休斯頓曼尼爾美術館。與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及克萊佛·史提(Clyfford Still)的大型抽象作品相比,紐曼的作品看似含蓄克制,但構圖講究,仔細呈現創作者的心理狀態。兩幅作品由貝氏夫婦於1970年代中向紐曼遺孀安娜麗直接購入,她於丈夫1970年離世後仍一直與貝家維持緊密聯繫。


趙無極《27.3.70》油彩 畫布,52 x 77 ½ 吋,估價:港元38,000,000 – 48,000,000


趙無極(1920-2013)《27.3.70》,1970年作。將於11月23日在佳士得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呈獻 © 2019 Zao Wou-Ki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ProLitteris, Zurich;野口勇(1904-1988)《地上框架》,1962年構思,1974年鑄造。將於11月14日在佳士得紐約戰後及當代藝術日間拍賣呈獻 © 2019 Estate of Isamu Noguchi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趙無極的《14.06.50》及《27.3.70》是兩個不同時期的作品。生於北京的趙氏與妻子謝景蘭於1948年移居巴黎,並深受西方現代主義,以及印象主義和表現主義作品影響,畫風逐漸變得抽象。《14.06.50》是他初抵歐洲的早期作品,當時他深受到中國傳統繪畫以及保羅·克利(Paul Klee)作品的影響,以利落明確的筆觸,同時融合了抽象及具象,以嚴謹的畫風描繪了優雅的雀鳥和植物,作品呈現了這一時期趙氏作品中線條的重要性。他的作品在隨後的幾十年內變得更抽象,開始摒棄著重細節的風格,畫風更大膽和更有力量。《27.3.70》趙氏更重拾在祖國所學的水墨技法,利用明暗,正負反差形造富戲劇性的畫面。1952年趙無極在巴黎結識貝氏伉儷,自此他們成為畢生摯友。他們有著共同理念,希望能夠彌合東西美學傳統之間的鴻溝,從這兩幅由貝氏收藏且令人的讚嘆趙氏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概念的實踐。


李可染(1907-1989)為貝聿銘62歲壽辰而創作的《不老松》,1979年作。將於11月26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近現代書畫拍賣呈獻


雅克·利普茲(1891-1973)《彈吉他的男人》,1925年作。© 2019 Jacques Lipchitz. All Rights Reserved - The Estate of Jacques Lipchitz. 將於11月12日在佳士得紐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日間拍賣呈獻


威廉‧德‧庫寧(1904-1997)《棕與白》,約1947年作。將於11月13日在佳士得紐約戰後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呈獻 © 2019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弗裡茨·沃特魯巴(1907-1975)《小型坐像》,1952至1953年作。將於11月12日在佳士得紐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日間拍賣呈獻


↓↓↓↓↓友情推薦中視鑑寶小程序 點擊圖片預約老師團隊交流鑑寶↓↓↓↓↓

—END—

收藏投資 | 交易 | 鑑賞 | 教學 | 合作

歡迎全國各地藏友們在線交流文化鑑賞,座機號碼:020-31007239

廣告合作:136-5090-5800(微信)

微信聯繫:laotan2172

聲明:分享好文章,傳遞正能量。本著傳播收藏文化為宗旨,圖文、背景音樂選自網絡,我們尊重原創!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及時糾正刪除。本刊作整理,轉載註明來源

民藏聯盟,只為民間藏友謀福利!

加入我們,成為民藏會員!


關注訂閱號民藏聯盟,請掃一掃二維碼

了解精彩民藏動態!

 ▼

「閱讀原文」進入交流社區

支持民藏點亮下方小黃花

相關焦點

  • 雲中玉筵:香港佳士得古玉專場先覽
    這幾年,古玉在香港藝術品拍賣市場大賣。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行在香港陸續推出了多個極為重要的高古玉專拍,如大家所熟知的養德堂專場、思源堂專場等,皆大獲成功,確立了古玉拍賣的新標杆。而香港市場古玉拍賣的火爆,與一位資深大玩家密不可分,臺北「雲中居」主人張偉華不僅是許多重要收藏家倚重的藝術顧問,其本人也是一位古玉頂級大玩家。
  • 2020佳士得香港七月拍賣翡翠珍品秀!
    日前,佳士得香港和保利香港拍賣終於公布了最新春拍日期,將在七月上旬開展,相比往年推遲了兩個月。佳士得香港拍賣日程介紹2020年佳士得香港拍賣日程預展:7月4日-7日開拍:7月9日 下午3:00地點:香港中環遮打道18號歷山大廈22樓佳士得藝廊下面小編帶你欣賞一下此次拍賣的部分產品吧!
  • 佳士得秋拍將推出「韶華璀璨—斯普菲博物館珍藏」專場拍賣
    據悉,佳士得香港秋拍將重磅推出「韶華璀璨 — 斯普菲博物館珍藏」專場拍賣,呈獻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斯普菲博物館(Springfield Museums)珍藏的中國藝術品,涵蓋12件清代玉器及掐絲琺瑯器精品。
  • 「拍賣」佳士得香港七月拍賣預展揭幕
    7月8至13日,佳士得香港七月拍賣將於中環歷山大廈22樓佳士得香港隆重舉槌,多場精彩拍賣將呈獻亞洲及西方巨匠傑作,包括現代及當代藝術、中國書畫、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另有珠寶、名表、名酒及手袋等琳琅滿目的雅逸精品,更有多種精彩拍品於網上專場推出。
  • 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正式開啟
    11月27日至12月5日,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正式舉槌,一系列巨匠名作及顯赫珍藏齊聚亮相,除了常玉、趙無極、安迪·沃荷(Andy Warhol)、奈良美智及張曉剛等藝術家名作之外,還有紅寶石系列珍稀百達翡麗時計、極尚羅曼尼康帝單一藏家窖藏珍釀和瑰麗珠寶等雅逸精品。
  • 關於佳士得蘇富比億元珠寶拍賣成交背後的秘密!不得不看啊!
    同樣拍珠寶,有的拍賣行能賣幾個億,有的卻「賣不動」,能賣幾個億珠寶的拍賣行,他們所選擇的珠寶,那是絕對和普通珠寶店的天差地別,而換句話說,如果把珠寶拍賣當作珠寶店來經營,這樣的拍賣那是絕對「賣不動」的。這背後的門道,才是珠寶拍賣的秘密所在!一份知名的財富調查報告顯示,身價5億以上的富豪中,珠寶在他們家庭資產中的比例其實是相當高的。
  • 2020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開拍在即
    2020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開拍在即。本季佳士得香港秋拍古董珍玩類共有四個專場,大部分拍品來源顯赫,出自安思遠、張宗憲、張偉華、杜月笙、史喬沃、威廉·克裡夫利·亞歷山大、貝萊爾、霍明志、山中商會、細川護立等著名藏家和機構。
  • 一把被佳士得選來拍賣的椅子
    此對雲搖椅為佳士得拍賣專場特製材質為紫光檀+楠木癭及花梨癭椅面2015年,佳士得選中璞素的雲搖椅上「中國及亞洲當代設計專場拍賣」,起初估價為60000,不斷被人舉牌溢價,直至以162500元落槌,一開始,天地圈椅的線條還不像現在這麼簡潔,因顧忌穩定性,在靠背處設計了兩根與椅腿貫穿的椅柱,在最後一次修改中,發現這兩根支撐對結構本身並無助益,因而刪去了。
  • 佳士得首次啟動全球4個拍場的同步拍賣 刷新歷史拍賣成績
    北京時間7月11日凌晨,具有254年歷史的佳士得通過網際網路開啟了第一次全球4個拍場的同步拍賣。香港、巴黎、倫敦和紐約,拍賣官、職員、買家一齊發力,「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拿下4.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5億元,刷新歷史拍賣記錄表。
  • 香港佳士得即將舉辦珍罕名釀及烈酒現場拍賣
    香港佳士得將於下月舉行珍罕名釀及烈酒現場拍賣,據主辦方介紹,領拍之作當數精彩紛呈的波爾多一級酒莊及右岸的著名佳釀,還有勃艮第傳奇名莊的珍品,例如羅曼尼康帝莊、勒樺酒莊和魯索莊。拍賣現場還將呈現國際知名酒廠出品的蘇格蘭及日本單一麥芽威士忌,並首度推出由著名酒造十四代釀造的精選頂級日本清酒。此次拍賣將會為全球愛酒之士呈獻逾660項臻美窖藏。佳士得亞太區名酒部主管陳文珣表示,此次拍賣的主題是多元化,匯聚橫跨185年的美酒,包括一瓶1830年份的馬德拉陳釀,以至2015年的波爾多葡萄酒和最新推出的清酒,讓每位藏家也能覓得心儀的窖藏。
  • 2014年,佳士得拍賣一尊青銅器,卻讓兩家中國博物館大打出手
    2014年2月份,紐約佳士得拍賣現場人聲鼎沸,其中一件標號為1888的中國青銅器,吸引到了全世界各大收藏者的關注。不過這件青銅器卻引起中國兩家省市的博物館互相競爭購買,最終湖南博物館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成功拍得這件商皿。
  • 佳士得高層拆解「2020+」、「全球連線」及7月香港拍賣新思路
    同樣是去年9月拍,佳士得現當代藝術專場中50%以上是西方現當代藝術,並有6個西方藝術家首次到內地拍賣,其中像亞歷克斯·卡茨和艾迪·馬丁內斯都取得了不俗的成交,近期都在上海舉辦了個展。拍賣和上海機構之間的節奏越來越契合,所以我們希望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更多的創新。大家可能對佳士得與中國嘉德的合作很驚訝,也有很多猜測。
  • 佳士得將呈獻奧黛麗•赫本私人珍藏主題拍賣
    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邢賀揚) 據佳士得近日透露,2017年9月將在倫敦呈獻著名電影及舞臺演員奧黛麗•赫本私人珍藏主題拍賣。旗艦專場拍賣將於9月27日舉行,此外於9月19日至10月3日同時舉行網上拍賣。
  • 佳士得紐約亞洲藝術周首次線上拍賣成績斐然,9月拍賣即將舉槌
    7月舉行的佳士得紐約亞洲藝術周首次以線上形式呈獻,吸引了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藏家踴躍競投,成交總額高達8,952,625美元,為亞洲藝術網上系列拍賣歷來最高。回首7月的佳士得紐約亞洲藝術周,"南亞現代+當代藝術"拍賣成交總額高達4,825,000美元,刷新亞洲藝術品類網上拍賣單場成交總額紀錄。其中,泰伯·梅塔(Tyeb Menta)對墜落人體的早期探索巨作《無題(墜落的人體)》以975,000美元成交,成為本季拍賣最高價拍品。
  • 佳士得拍賣史上首次全球四地聯拍
    北京時間2020年7月12日訊,近日,擁有254年歷史的佳士得拍賣行完成了自己成立歷史上第一次全球四地的聯動拍賣,涉及香港、巴黎、倫敦和紐約。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長達7小時的拍賣創下了5億美元的成交總額,其中香港場成交達8.2億港元,全球8萬名觀眾見證路七位藝術家都刷新了個人拍賣成交記錄。據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表示:「四位拍賣師在自己的拍賣廳裡面對現場、電話委託和網絡一起報價,最後由主場香港的拍賣師落槌。新穎、便捷、有趣,從而能調動與服務全球各處的買家。」
  • 拍賣| 佳士得香港秋拍古董珍玩明星拍品搶先看
    原創 孟語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拍賣32#藝術113寒冬已至,東方之珠的香港依舊溫暖如春。2020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即將拉開序幕。本季佳士得香港秋拍古董珍玩類共有四個專場。韶華璀璨 - 斯普菲博物館珍藏美國麻省斯普菲博物館(Springfield Museums)專場,共12件清朝藝術品,其中7件為掐絲琺瑯(即景泰藍),其餘5件為玉器,皆源自美國斯普菲博物館史喬沃伉儷的舊藏。
  • 著名藝術品拍賣行佳士得,帶著畢卡索、達利的作品來上海!
    作為目前在中國大陸唯一一家獨立舉辦拍賣的國際拍賣行,9月21日,佳士得2019年上海拍賣將於半島酒店隆重舉槌,精心呈獻「中國之醉 — 貴州茅臺酒」>「開創|上海:隨藝而居」以及「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三場拍賣。
  • 紐約佳士得中國書畫網拍成交精選
    紐約佳士得近日開設了一個名為「與古為徒:中國書畫網拍」的線上專場,門檻相對較低,東西不貴,仔細揀選,還是會有不錯的機會。這種機會雖然不能讓你撿到大漏,但是如果你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獨到的眼光,對貌似普通的作品有著高於常人的理解力,對某些品種具備超前的判斷力,依然能夠以合適的價格買到大拍上反而遇不到的好東西。
  • 疫情下的藝情丨應對拍賣「寒冬」 蘇富比裁員 佳士得減薪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由於疫情蔓延,歐美重要拍賣全線進入「休克」狀態。以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龍頭拍行為例,3月至5月的所有重要拍賣全部延期:包括紐約的亞洲藝術周、日內瓦的鐘表珠寶拍賣周、紐約的現當代藝術拍賣周。而原定於5月底的香港佳士得春拍能否如期開幕目前同樣存疑。
  • 佳士得:國際公司首度獲得中國拍賣執照
    佳士得在上海落地,這將是迄今為止首家在中國獲得拍賣執照,且獨立開展拍賣業務的國際藝術品拍賣公司。此外,佳士得還宣布,將於今年秋天在上海舉行秋拍。 佳士得中國區執行董事、國內業務負責人蔡金青在第一時間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