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四川省籃協主席周仕強是中國籃球著名的投資人,自從2009年投資四川男籃,僅僅4年多時間就從NBL升入到了最頂級的CBA;升入CBA之後又只用了3個賽季,便問鼎了中國籃球聯賽的最高榮譽——CBA聯賽冠軍。
1974年,12歲的他對籃球展現了濃厚的興趣,加之身體素質突出,便進入業餘體校開始練籃球。然而到了1979年,他考取西南師範大學體育系之後,教練卻讓他改練了跨欄。「當時教練認為我的條件適合練跨欄,就讓我改了項目,但其實我還是想練籃球。」 1983年,周仕強大學畢業,順利地進入四川交通學校(現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當老師,端上了當時很多人都羨慕的「金飯碗」。
然而,就是這樣一份令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周仕強卻在30歲時主動放棄了。當時正好是下海潮,周仕強也順應這股潮流開始下海做生意。
「當時大家都是在摸索階段,不知道怎麼做生意。所有人都是剛剛才出來下海,啥子都不曉得,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這股下海潮中,周仕強做過不少的事,副食、研究批發甚至還收過塑料,做過磚頭和煤炭的生意:「一開始創業的時候非常的辛苦,當時在做一些生意,比如說在A地買磚頭拉到B地去賣,然後從B地又拉煤炭回A地。有時候夜裡這邊拉完磚頭,還要過幾個小時才能去拉煤,只能在車上將就一晚上。捨不得那20、30塊錢一晚的住宿費啊!」
生意做了幾年卻沒有特別大的進展,周仕強也在苦惱到底該怎麼辦。這個時候他發現了新疆和四川在油菜籽,化工原料,棉花等物品上存在著巨大的差價:「當時感覺到在四川已經沒有什麼商機了,感覺什麼都不好做,沒有什麼前景,但是發現新疆那邊在原材料方面跟四川有很大的差價,覺得還是可以做。然後我就跑到那邊去慢慢摸索,我記得當時一噸化工材料能有七八千元的差價,油菜籽也能有一兩千的差價,還有棉花這些的也有利潤空間。做了四五年,挖到了第一桶金。」
周仕強記得很清楚,他當時從烏魯木齊開車到邊境地區去收原材料的情景:「從烏魯木齊出發,開很久的車,都快要到邊境地區了。晚上除了車燈,什麼都看不到,一片漆黑,甚至能聽得到狼叫。我記得有一次,零下20多度的天氣,車開著開著就壞在了路上。司機去找人修車,而我就被留下來看車。一開始的10多分鐘,車裡還有引擎的熱氣,穿著厚厚的棉大衣還很暖和。差不多15分鐘之後,引擎涼了,車裡立刻就成了冰窟窿,感覺腳趾都凍僵了。我趕緊從車上跳下來,圍著車跑了一個多小時,等著司機找人來接我。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不是練體育的,有個好身體能夠支持我在寒風中跑那麼一個多小時,可能當時就直接凍死了。」
2008年,周仕強開始回歸體育圈,先後贊助了四川籃球隊以及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川籍健兒們提供了房產獎勵。2009年,他出資成立了四川金強男子籃球俱樂部,正式回歸了籃球圈,開始對這家俱樂部長達10年的經營。在這段時間裡,四川男籃既有輝煌的時刻,也遭遇過很多的困難,但周仕強一直以一種體育人的情懷和信念在支持著球隊。遇到再多的困難,他也能夠想起當時在新疆的那個雪夜。
因此,周仕強對於先下的九零後有這樣的忠告: 「對於現在剛剛滿30歲的第一批90後,我的忠告就是,一定要鍛鍊好身體,這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有好身體這樣的基本條件,才能贏得一個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