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副行長維多利亞•克瓦:中國的減貧進展具有全球意義

2020-12-09 中國扶貧在線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標誌,中國扶貧開發進入脫貧攻堅的新階段。中國政府致力於自力更生解決貧困問題,積極參與國際減貧事業,構建國際減貧交流合作平臺,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共享減貧經驗,共同發展進步。國際機構、國外媒體、國際專家對中國減貧給予高度評價。

2019年10月16日,世界銀行亞太區副行長維多利亞·克瓦在2019中國扶貧國際論壇開幕式視頻致辭中表示,中國的減貧進展具有全球意義。她指出,中國經歷了40年持續高速增長,使8.5億人擺脫貧困,減貧成就從速度和規模而言都是史無前例的。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的減貧人數佔全球減貧人數的四分之三。世界銀行集團要與中國這樣的減貧成功國家合作,可以加強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向全球其他國家傳授成功的減貧經驗。

(編譯:葉開)

相關焦點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當前全球減貧事業取得長足進展,但徹底消除貧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疫情帶來嚴重衝擊的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在多邊主義框架下找到合作方法。  近年來,柬埔寨減貧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通過推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保證社會公平和完善政府治理,柬埔寨人民的生活有了顯著改善。2019年,柬埔寨經濟增速為7.1%,貧困率降到10%以下。
  •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經驗」
    冉昊 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立足我國減貧經驗,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闡釋了中國減貧的世界意義。從全局看,在世界貧困形勢不容樂觀的情形下,中國減貧卻呈現「風景這邊獨好」。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目前全球約有接近20億人口處於「中度貧困」,即每人每日可支配收入少於3.1美元。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由於戰亂、自然災害、部族矛盾衝突激烈等因素,導致經濟發展長期停滯,減貧、脫貧更是無從談起。
  • 綜合消息: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借鑑...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4日在北京開幕,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通過視頻參會。海外人士表示,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許多國家學習和借鑑。
  • 《亞洲減貧報告2020》:中國減貧成果令人矚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訊 (記者 施普皓)12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
  • 每日一詞∣全球減貧進程 global poverty relief process
    習近平強調,全球減貧事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然很嚴峻,需要各國政黨在內的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知識點】今年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通過5周年,全球減貧事業取得積極進展,但如期實現減貧目標仍任重道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減貧事業面臨嚴峻挑戰。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2020年全球預計將有7000萬至1億人因疫情陷入極端貧困,近3年來針對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減貧成果將被吞噬。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報告文學《厚土中國》首發 中國太保輸出防貧減貧中國經驗
    報告文學《厚土中國》首發 中國太保輸出防貧減貧中國經驗 2020-06-08 11:06:27   中新網6月8日電 6月6日,中國太保旗下中國太保產險與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中國作家》雜誌社、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辦公室聯合在北京舉辦報告文學《厚土中國》作品研討會暨防貧減貧座談會。
  • 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  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  詹姆斯·林奇  臨近歲末,中國在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
  • 世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體遭受疫情帶來三重衝擊
    來源:一財網世界銀行(下稱「世行」)在2020年10月期《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從遏制疫情走向復甦》(下稱「半年報」)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東亞太平洋地區發展中經濟體造成了三重衝擊:新冠大流行本身,防控措施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
  • 潘基文:亞洲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
    原標題:潘基文:亞洲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為人類減貧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中國減貧實踐贏得國際社會高度讚揚。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由區域扶貧開發到精準扶貧、由輸血到造血、由單一到多元的探索之路,創造性地構建起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正是依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所以才創造了短時間內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5億人、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的歷史性成就。
  • 「中國減貧奇蹟」 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減貧項目官員安娜·坎波斯指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為始終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且在扶貧方面有清晰的目標,中國在減貧領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誠如所言,在中國,消除貧困一直是重要的政治議程。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消除絕對貧困明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
  • 「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減貧項目官員安娜·坎波斯指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為始終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且在扶貧方面有清晰的目標,中國在減貧領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習近平曾自述說,「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 讓數億人脫貧 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如何走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具有卓越遠見的計劃,讓數億人脫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的發展不僅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中國為全球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拓展貿易、擴大投資等都作出了貢獻。」……在日前召開的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來自比利時、匈牙利、柬埔寨、塞內加爾等國家和地區的外方參會人士紛紛高度肯定中國減貧成就及經濟發展貢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說,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減貧是世界減貧的重要組成部分。
  • 翟崑:中國與東協減貧合作致力於實現「第三個奇蹟」
    東協就經濟開發和減貧合作進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內外統籌」的實踐經驗。從東協內部看,東協各國政府在促進就業、農民增收、社區發展及社會保障等方面採取了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例如,柬埔寨推出「四角戰略」,通過促進資源開發、加快治理改革、確保市場發展等手段來達到減貧的目的。同時,東協也將多邊合作機製作為減貧的重要依託。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中國婦女扶貧減貧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扶貧減貧領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減貧進程乃至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一、堅持用黨的光輝思想指引婦女扶貧減貧的前進方向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婦女群體。
  • 中國脫貧成績貢獻榜樣力量:832貧困縣全部脫貧 多措並舉合力減貧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有8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今年,中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中國的脫貧成就吸引全球矚目,中國的減貧經驗受到國際社會熱議。
  • 阿根廷學者:中國減貧方案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2月12日電(記者倪瑞捷 陳瑤)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古斯塔沃·吉拉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並嚴重衝擊世界經濟的背景下,中國在扶貧方面取得的成就反映其直面挑戰、堅持不懈實現脫貧目標的決心和能力。他強調,中國減貧方案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重要參考。
  • 世行預測:今年美國GDP增長3.5%,日本增長2.5%,那中國呢?
    此前,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稱2020年是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經濟衰退,全球經濟萎縮3%,而世界銀行則預測下滑4.3%。 2020年已結束,但由於第四季度的經濟還沒披露,所以暫時還不知道全球經濟的下滑真實數據。不過,至少前三季度的數據是出來了。
  • 世行警告:全球經濟將進入「失去的十年」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5日報導,在新冠疫情暴發前,世界銀行就已經下調了其對從2020年開始的十年裡全球經濟增長所做的預測。世行周二表示,新冠疫情正在加劇這一趨勢,未來出現「失去的十年」的可能性越來越高。世行還下調了對未來一年經濟增長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