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餘件海派旗袍亮相上海歷史博物館

2021-01-08 鳳凰江蘇

在上海歷史博物館的「海派旗袍展」現場,刻著描寫張愛玲的一句話:「愛玲穿一件桃紅的單旗袍,我說好看,她說:『桃紅的顏色聞得見香氣。』」

海派旗袍是極具上海地域文化特色的服飾,她誕生在1920年的上海,是傳統文化與西式文化融合的典範。8月9日下午,「衷藏雅尚•海上流暉——王水衷捐贈服飾展」開幕式暨文物捐贈儀式在上海歷史博物館舉行。臺北中華文物學會理事長、臺灣收藏家王水衷先生將其珍藏的338件海派旗袍等服飾和相關飾品慷慨捐贈,並表示這些海派文化的優秀作品能夠入藏上歷博,是呼籲海峽兩岸同胞共重中華文化之根。

據悉,王水衷捐贈的服飾以海派旗袍為主,還包括清代旗女袍服、長馬甲、倒大袖上襖等。其中典型的長馬甲、倒大袖圓下擺上襖、陰丹士林旗袍、火腿紋印花旗袍等均是具有代表性的珍貴服飾。本次展覽選取王水衷捐贈海派旗袍70餘件,分「時尚盛宴文化沙龍」、「現代女性摩登生活」、「民族工業上海製造」三個板塊,此外還特別設置了影視放映區,播放《海派旗袍的小故事》。

上海歷史博物館館長胡江表示,上歷博作為全面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上海城市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一直以來盡心徵集各類與上海有關的文物、文獻和重要史料,並努力利用館藏文物、文獻來向公眾展示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目前上海歷博已收藏各類藏品11萬餘件,此次王水衷的捐贈進一步豐富了上歷博的服飾收藏,讓海派旗袍回到她的發祥地,也表達了兩岸藏家對傳統文化的關懷。

來源:中國日報網、澎湃新聞網

《藝術博物館》雜誌編輯劉蓓、繆亞麗

相關焦點

  • 100餘件「老上海」和潮服亮相東華
    100餘件「老上海」和潮服亮相東華 2020-12-24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亮相東華大學
    圖說: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街頭潮牌與上海「老底子」味道小楊生煎的跨界服飾,顛覆刻板印象如藝術品一般的毛衣,由柔性的面料、立體的輪廓曲線與充滿力量的建築感構成的禮服——12月22日,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
  • 海派時尚服飾展上海揭幕 民國旗袍驚豔亮相(組圖)
    海派時尚服飾展上海揭幕 民國旗袍驚豔亮相(組圖)     4月22日,「上海摩登——海派服飾時尚展」在東華大學內的上海紡織服裝博物館揭幕,該展覽也拉開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暨「環東華國際時尚周」大幕。
  • 海派旗袍與上海「老字號」
    提及「海派旗袍」,總能觸發起與上海城市文化相關的聯想。穿上旗袍的女人儀態優雅,旗袍將中國女性的古典氣息表達得淋漓盡致。如今,由旗袍改良而來的服裝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海派旗袍」與上海「老字號」鴻翔密不可分,直到現在,服裝行業許多人仍公認「鴻翔」是海派旗袍的始創者。「海派旗袍」的往事就從鴻翔的故事說起。
  • 看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在東華...
    2020年12月22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東華大學、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聯合主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行,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輪番舉辦,集中匯聚海派時尚的魅力。 海派時尚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 東華上海紡博館「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 看海派時尚前世今生
    今天,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百餘件服飾參展 現場感受海派時尚的「古」與「今」海派時尚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 東華大學「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活動...
    ,由柔性的面料、立體的輪廓曲線與充滿力量的建築感構成的禮服……   今天,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
  • 海派旗袍走進上海高校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源遠流長
    學生模特展示海派旗袍  東方網記者奚亮1月7日報導:今天下午,由市教衛黨委、市教委、市文廣影視局主辦的上海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之「衣冠王國——多姿多彩的服飾文化」在上海商學院亮相,上海非遺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高春明為大學生們帶來了一場有關中國傳統服飾的講座
  • 百年旗袍展浙江湖州開展 呈現海派服飾魅力
    中新網湖州12月18日電(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臧涵)「燈火初上,著一襲旗袍香風細細在城市的陌陌紅塵裡。沉靜而又魅惑,古典隱含性感,穿旗袍的女子永遠清豔如一闋花間詞。」作家葉傾城對旗袍的讚美之詞令人印象深刻。目前,「衣襲華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文化展正在浙江湖州市博物館展出,市民可以藉此領略一部旗袍發展史。
  • 用設計的眼光看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
    街頭潮牌與上海「老底子」味道小楊生煎的跨界服飾?前幾天,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
  • 時尚200秒 | 用設計的眼光看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
    前幾天,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跟著200秒的腳步一起看一下吧~百餘件服飾參展 現場感受海派時尚的「古」與「今」海派時尚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 上海書城來了「旗袍美探」,共話海派旗袍之美
    這次的「海派旗袍」專場,特邀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會長、知名女企業家沈慧琴,海派旗袍文化大使、上海滬劇院院長、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海派旗袍文化大使、全國勞模吳爾愉,及中國十大旗袍品牌之一、上海市著名商標「蔓樓蘭」總經理陳黎,化身「旗袍美探」,通過分享自己與海派旗袍從「相識」到「相知」的故事,在探索海派旗袍服飾之美、文化之美的同時,更展現海派旗袍與上海女性在氣質與精神上的契合。
  • 傳統與當代的交融 在東華大學感受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
    日前,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系列活動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東華大學、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聯合主辦。
  • 海派旗袍走入「市民文化客廳」
    活動現場展示的手繪旗袍旗袍,旗人之袍,起源並不在上海,直到上世紀20年代才成了「新上海人」,並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海派旗袍。多了「海派」兩個字,旗袍的味道卻是完全不一樣了。海派旗袍在繼承歷史賦予它的豐富底蘊的同時,又勇立時尚潮頭,融會中西方服飾美學精華,在上海城市文化氣息的涵養下,形成了優雅中帶著性感、柔美中暗藏堅韌的獨特氣質。 2009年海派旗袍製作技藝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海派旗袍首次亮相,驚豔世界。
  • 「老上海」的記憶|「鴻翔公司」與「海派旗袍」
    可以說「改良旗袍因金鴻翔兄弟而風行發展,金鴻翔兄弟因改良旗袍而發家致富」,這就是後來大家稱之為「海派旗袍」的起源。現在服裝行業裡許多人還是公認「鴻翔」是海派旗袍的始創者。報紙上、電視裡,時不時可以看到老少麗人穿著旗袍的身影。旗袍,顧名思義與滿清旗人服裝有關。古裝旗袍在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裡還有陳列,類似京劇「四郎探母」裡太后和公主穿的戲服。
  • 認識海派文化 上海歷史文化淺談
    "兩千年歷史看西安,一千年歷史看北京,一百年歷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時間迅速崛起,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可謂是一奇蹟。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氣和活力的源泉。  追溯上海的文明淵源,可以發現在上古時期其文明已有相當水平。
  • 龍鳳旗袍閃耀浦江 國潮高定打造海派文化名片
    「四大品牌」建設,讓海派文化傳承遠播。   活動當天,「申城之光」輪一樓船艙內的龍鳳SHOW展示區儼然已成為小型的旗袍博物館。參觀者穿梭時光隧道,一步一景,從1936年龍鳳旗袍的誕生,到順應新時代創新改良的旗袍新款,海派旗袍的歷史變遷與光輝歲月盡收眼底,一場以「不一樣的潮,一樣的潮動」為主題的旗袍文化捲軸就此展開,從品牌歷史到非遺技藝,從國粹文化到都市創新,仿佛再次喚醒了不同年代的旗袍之美與摩登潮流。
  • 上海市服飾學會「金木水火土」海派商務旗袍再次閃耀愛丁堡藝術節
    今年8月25、26日,「愛丁堡藝術節﹒上海季II——From Shanghai With Love」海派時尚旗袍展演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舉行。上海市服飾學會通過「金木水火土」海派旗袍商務風作品將海派文化與時尚結合,打造頗具國際商務風格的旗袍,驚豔亮相。
  • 館長訪談|上海大學博物館:溯源海派文化的背景與興起
    上海大學博物館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其館藏體系是以文學院歷史系舊藏逐步建立起來的,收藏的一批特色海派文化藏品很好的講述了海派文化的形成背景和興起。如「1884年的點石齋畫報」、「舊校場年畫《豫園把戲圖》」、光緒八年吳友如繪的《靜安寺圖》」、「《聯華畫報》悼阮玲玉號外」等藏品均以生動的歷史細節鉤沉出晚清民國時期的上海。
  • 海派旗袍:記錄了一個時代服飾文化的發展歷程
    作者:徐璐明  無論是在光影世界還是在現實生活中,上海的風情少不了上海女人,上海女人的風韻少不了旗袍。在近一個世紀前的上海,身穿改良旗袍的年輕女子被視作個性自由、女性解放的象徵。  上世紀20年代末,上海得風氣之先,服裝風尚幾與歐美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