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體一推就倒,地面開裂,漏水,開發商:不是質量問題,存在瑕疵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買房子是大事,說不定這一輩子的奮鬥就是為了一套房子,所以房子的質量肯定要做好,要是交房之後發現房子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餘先生在貴陽市觀山湖區花150餘萬全款買了一套房,結果收房後卻發現房屋質量問題不少。而他在業主群裡一問才知道,房屋存在質量問題的不只他一家。餘先生說交房之後他準備第一時間裝修,結果裝修根本就沒辦法進行下去,他發現牆面一摳就掉,牆體一推就倒,後來又發現地面開裂漏水補疤。
問題發生之後,餘先生把情況反映給了開發商和物業,雙方都來看過,給出的方案是把牆面重新修復,當時承諾的是十天修復,而且也出了書面的報告,結果十天修復變成了七十天。跟餘先生家不同的是,業主黃先生家已經完成了裝修,餘先生家遇到的問題,他們同樣遇到了。
黃先生說在裝修的時候,牆面抹灰層水泥標號不達標,當時泥工師傅說貼磚是貼不上去的,牆直接會垮,把牆體的抹灰層鏟掉之後,牆體輕輕一推就倒了,尤其是在貼衛生間牆磚的時候,情況最明顯,他還拍了視頻。業主們說牆面問題和漏水問題幾乎是14號樓的通病。
業主張女士說她家在裝修的時候,正在給客廳貼瓷磚的時候,物業給她打來電話說漏水漏到樓下業主家了,其他業主反映本來一個很小的陽臺,上面竟然有33個疤,作為老百姓來說,根本就不敢住在這樣的房子裡面。為了掩蓋房屋漏水的事實,開發商專門給一些還未交付的房屋刷了一層水泥,有的房屋則是到處補疤,這樣的做法實在讓人難接受。
面對業主們反映的情況,開發商的一位負責人說他們交房的所有手續都是齊全的,至於房屋漏水的情況,確實存在,不過也是個別的情況。至於業主說的整棟樓大面積漏水,但是他們接到的反饋是八戶裡面有六戶漏水,這樣的數據是否能代表整棟樓,這應該不用他們過多的去闡述。
負責人說因為有些業主還沒收房,具體有多少戶漏水還不清楚。至於為什麼會出現房屋開裂漏水的情況,開發商在致業主的公開信中表示,混凝土結構出現輕微的裂縫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是寬度小於0.4毫米的裂痕,就符合規範要求,負責人認為他們的房屋不存在質量問題,只能說有一些瑕疵。
負責人說工程行業中,可能這一棟在施工的過程中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工人也好,在操作過程中受溫度的變化,大環境的變化,材料裂隙的原因,各種原因都有。可業主們表示就算有瑕疵,也不可能有這麼多瑕疵吧。對此,負責人說施工過程中他也不好去做一個評判,畢竟他也不是專業的。
負責人說為了確定房屋的安全性,他們也找了第三方鑑定機構,對14號樓出現裂縫最多的房屋進行了鑑定,為此第三方鑑定機構的一名工作人員也來到了現場。這名工作人員說鑑定結果是尚不影響承載能力,不過房屋開裂,必須要進行處理,按照道理來說這些問題是可以處理好的。
聽到檢測中心工作人員的說法,業主們的心裡都很不是滋味,但是開發商負責人承諾經過他們的處理,肯定不會再出現漏水的問題,如果業主不放心,也可以自行請第三方鑑定機構來鑑定,如果確定是他們的責任,他們是不會逃避的。
作為老百姓來說,買到這樣的房子,心裡肯定是不接受的,畢竟房子是用來住人的,要是因為房屋質量發生了什麼安全問題,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出現房屋質量問題時,沒有哪個房企不是說他們交的房子都是各種手續其全,驗收合格的,質量是合乎規範的,就像這位負責人說的那樣,房子不存在質量問題,只不過有瑕疵。但是這個瑕疵也太厲害了,牆體一推就倒,雖說不是承重牆,但畢竟是牆體,出現安全事故誰來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