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法論白疕/銀屑病/松皮癬

2021-03-04 小白郎中

以案說法論白疕/銀屑病/松皮癬

銀屑病是以紅斑為主,伴有閃光銀白色脫屑的慢性皮膚病。因抓去脫屑,有點狀出血,如匕首所刺,故名「白疕」,因形狀如癬,脫屑有如松皮,故又名「松皮癬」, 皆由外形而命名。《醫宗金鑑》「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癢多不快,因由風邪客肌膚,也由血燥難營外」。今舉一案以論之。

宋姓男,三十七歲,零八年五月案。患銀屑病數年,輾轉治療,效不如意。見除面部外,全身泛發,皮損大如五角錢幣,小則如針眼大小,大者表面白色,底部潮紅,輕刮之即露出淡紅色之薄膜,再刮之即有露珠樣出血;小者如新出之疹。兩小腿因抓撓方便,已有肥厚、苔癬樣變,狀如「牛皮癬」。此所謂常見之「尋常型銀屑 病」。

顧伯華先生所撰《實用中醫外科學》對此病論述甚為良善,但臨證總覺漫無邊際,無所適從。其所論之證型若無幾十例乃至上百例之積累,殊覺無憑。

其分型如:風寒,風熱血熱、溼熱薀積、血虛風燥、血瘀、肝腎不足、火毒熾盛,分型甚眾,可作臨證之「教科」。

中醫治病向來有異病同治之法,此病之基底部出血乃是熱甚血燥,熱毒鬱於肌表血分,與溫熱發斑同理,故可取溫熱斑疹之治法而統治之。

犀角地黃芍藥丹,血升胃熱火邪幹,斑黃陽毒皆堪治,或易柴芩總伐肝。

此方出《備急千金要方》為療熱病清營涼血之要方,藥僅四味,而清熱解毒、涼血散瘀、和營洩熱之法備;清熱之中兼以養陰,使熱清血寧而無耗血之偏,涼血之中兼以散瘀,使血止而無留瘀之弊。

若阻斷該病之基底部出血,就截斷了其發生發展之重要環節,其餘之起屑、脫皮、瘙癢不藥自愈。更無所謂「紅皮病型」、「膿皰型」之變。


宋案所出方為: 水牛角50克  生地30克  赤芍15克  丹皮10克  紫草10克 當歸10克  蟬蛻10克   麻仁15克  地膚子30克  土茯苓15克  白癬皮10克  甘草10克


除犀角地黃湯為主外,所用之藥皆為輔助,大法就是,清熱解毒涼血兼以祛風潤燥。

外治法也不可少,用青黛、五倍子共研極細末,調膏外擦。
   
我用此法治癒已有五例,病情輕重不等,遠期療效尚在觀察之中。一己之得,無以慨全,閱者慎之。



相關焦點

  • 白疕(銀屑病)
    白疕白疕是一種因營血虧損,生風動燥,肌膚失養而成的膚起紅疹,上覆白色糠狀鱗屑,搔之而起,抓去皮屑可見點狀出血為特徵的皮膚病
  • 十大頑疾之一的「銀屑病」,俗稱「牛皮癬」,看趙老如何妙治!
    銀屑病又名牛皮癬,屬中醫白疕、乾癬、松皮癬、風癬、蛇蝨等範疇。臨床表現:①進行期:初起為大小不等的紅色丘疹或斑片,邊界清楚,逐漸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自覺瘙癢或劇癢。皮損不斷出現,可相互融合,形狀不一,呈點滴狀、片狀、錢幣狀、地圖狀不等。以後銀屑病損布滿全身,刮去鱗屑後,露出發亮薄膜,再刮去薄膜即有點狀出血。
  • 十大頑疾之一的「銀屑病」,看老中醫如何妙治!
    銀屑病又名牛皮癬,屬中醫白疕、乾癬、松皮癬、風癬、蛇蝨等範疇。臨床表現:①進行期:初起為大小不等的紅色丘疹或斑片,邊界清楚,逐漸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自覺瘙癢或劇癢。皮損不斷出現,可相互融合,形狀不一,呈點滴狀、片狀、錢幣狀、地圖狀不等。以後銀屑病損布滿全身,刮去鱗屑後,露出發亮薄膜,再刮去薄膜即有點狀出血。
  • 銀屑病名老中醫治療經驗
    因有大小不等的紅斑,覆蓋銀白色鱗屑,刮之可見點狀出血等特徵,中醫學又稱之為「白疕」、「松皮癬」。該病病因不明,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增多,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 世紀人類十大頑症之一。現代醫學將銀屑病分為尋常型銀屑病、膿皰型銀屑病、紅皮病型銀屑病及關節病型銀屑病。目前中醫醫家對於銀屑病的分型辨治見解不一,眾說紛紜,有以血論治的、有以風論治的、有以熱論治的及以毒論治的。
  • 銀屑病的識別和用藥
    銀屑病是以鱗屑性紅斑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發病率高且易復發,也稱為牛皮癬、白疕、松皮癬、乾癬、蛇蝨、白殼瘡等,臨床可分為尋常型
  • 銀屑病辨證論治方法​
    方劑舉例:克銀一方,涼血瀉火消風湯,白疕1號方,消銀一湯,牛角地黃湯,生地涼血方等。常用藥物: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白茅根、黃芩、黃連、知母、生石膏、板蘭根、大青葉、忍冬藤、北豆根、苦參、土茯苓、草河車、白鮮皮等。3.血瘀證異名:血瘀型,血瘀風燥型。證候概念:本證由於病程較久,氣血運行失暢。
  • 紫癜風(扁平苔蘚)中醫辨證論治
    【鑑別診斷】       臨床應與牛皮癬(神經性皮炎),松皮癬(皮膚澱粉樣病變),白疕(銀屑病),黏膜白斑等相鑑別。【辨證論治】1、風熱搏結證證候:發病較急,皮疹泛發全身,紅色丘疹,斑丘疹或起大皰,自覺瘙癢,舌紅,苔少,脈浮數。治法:疏風清熱,佐以通絡。方藥:消風散加減。
  • 中成藥治療尋常性銀屑病專家共識(2014)
    中醫藥被廣泛用於治療尋常性銀屑病,形成了大量的臨床研究文獻,由於治療方式多種多樣,辨證分型和療效判斷標準不統一等原因,導致治法方藥各異,雖有一定療效,但臨床應用時使人難以掌握。本共識對中成藥治療尋常性銀屑病提出適當的建議,以便形成易於掌握、可行性好的指導意見。
  • 皮膚科的「不死的癌症」,銀屑病可能就在你的身邊,還需高度重視
    在我國,北方銀屑病患病率略高於南方,且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此外,銀屑病患者通常都合併出現一系列的代謝異常性疾病,如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銀屑病,中醫謂之「白疕」、「牛皮癬」。3、中醫治療銀屑病中醫內治法以中醫辨證論治為原則,結合患者體質、症候變化,主以清熱、涼血、潤燥為法治療銀屑病。中醫外治法是中醫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常用和特色療法,如中藥塗擦療法、中藥燻蒸療法、中藥封包療法等。
  • 【杏林醫話】防治銀屑病,小膏方具有大作用
    銀屑病(中醫病名「白疕」,俗稱「牛皮癬」)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紅斑鱗屑病,疾病初起多由風寒或風熱之邪外襲肌膚、氣血失暢,阻於肌表而生;或由溼熱鬱久化火,溼熱火毒,外不能宣洩,內不能利導,溢於肌膚而成;或風寒溼邪、合而為痺
  • 銀屑病中醫辨證論治
    銀屑病,中醫也叫做「白疕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其特徵是在紅斑上反覆出現多層銀白色乾燥鱗屑。銀屑病這種疾病並不影響身體的內臟,只是影響美觀及生活質量,只有嚴重時,才可能會影響關節等。治療上,得過銀屑病的人都知道,該病的治療時間比較長,且非常容易反覆,目前治療銀屑病的內用藥物大多屬於免疫抑制劑類,對正常的免疫功能有不良影響。如果盲目長期用藥,會使該類患者的抵抗力低下,嚴重影響治療。治療白疕病關鍵是對症用藥,根據患者自身的具體病情合理準確選擇用藥。
  • 【傷寒論醫案】 第39期 皮膚經方醫案 銀屑病(麻杏苡甘湯合土槐飲)
    患銀屑病2年多,冬重夏輕。此次再次發作如重1個月,有少許新發點滴狀及小片狀皮疹。現見頭皮、面、腋、龜頭部散在紅斑、鱗屑,瘙癢。形體壯實,肌膚緻密,納寐可,口稍幹。舌體胖大,偏暗,苔白厚微膩,脈細弦。四診合參,此屬太陽表實夾溼之麻杏苡甘湯方證,兼入陽明。
  • 【德道】銀屑病(牛皮癬)-認知、預防及三生產品輔助調理
    中醫古稱之為「白疕」,古醫籍亦有稱之為松皮癬。西醫稱為銀屑病Psoriasis,俗稱牛皮癬,其特徵是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邊界清楚,好發於頭皮、四肢伸側及背部。男性多於女性。春冬季節容易復發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緩解。
  • 牛皮癬辨證論治方法​
    方劑舉例:克銀一方,涼血瀉火消風湯,白疕1號方,消銀一湯,牛角地黃湯,生地涼血方等。常用藥物: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白茅根、黃芩、黃連、知母、生石膏、板蘭根、大青葉、忍冬藤、北豆根、苦參、土茯苓、草河車、白鮮皮等。3.血瘀證異名:血瘀型,血瘀風燥型。證候概念:本證由於病程較久,氣血運行失暢。
  • 玄府與銀屑病(一)——宋坪
    我想說的第二個想法就是感動,我依然記得差不多是十四五年前,我跟皮膚科的一個老醫生,然後說起來我是一個搞中醫皮膚科的,我想做一些關於銀屑病方面的研究,他當時確實很關心我,說搞什麼銀屑病,你這一輩子也搞不出來,也出不了頭,跟著我一塊兒搞心病吧。
  • 中醫治療銀屑病
    以上病症,要根據中醫辯證論治,立足整體,重視局部,整體與局部兼顧,內治與外治結合,嚴重患者採取紅外蒸洗結合治療,縮短治療周期,才能取得最佳療效。3臨床表現編輯  根據本病的臨床特徵,一般可分為尋常型、膿皰型、關節型或紅皮病型四型。
  • 胡愛玲:銀屑病頭頸部紅斑瘙癢脫屑中醫怎麼調理?
    胡愛玲:銀屑病頭頸部紅斑瘙癢脫屑中醫怎麼治療?銀屑病大家一般叫做牛皮癬,中醫稱之為白疕病,中醫治療銀屑病是建立在臟腑功能和五臟六髒的調節基礎上的,需辨證論治,分型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