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染髮劑的危害一直被議論紛紛,尤其是「染髮致癌」的說法日囂塵上,這主要是因為染髮劑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有些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最近,一項涵蓋12萬人的研究,對染髮劑的危害給出了定論。
一、一項12萬人的研究發現:永久染髮劑會增加多種癌症風險
今年的9月2日,《英國醫學期刊》發表了一項有關染髮劑和癌症風險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是從1976年就開始的,涵蓋了121700名30歲到55歲的美國女性護士。參與研究的人,她們最初填寫了關於使用染髮劑的詳細調查問卷,而且問卷信息每隔兩年會更新和重新調查填寫一次,從1976年到2012年,36年來研究者監測著所有參與者的健康狀況。此外,還加入了年齡、人種、頭髮的自然發色、體重指標、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
最後的分析結果顯示,如果使用永久性的染髮劑,和不使用者比起來,皮膚基底細胞癌的發病風險有一定的增加,如果發色較淺的話,這種發病風險會增加6%。
此外,使用永久染髮劑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病風險也升高了,而且使用頻率和劑量跟乳腺癌的發病呈正相關。染髮次數每增加50次,發病風險就會提升1%到2%。而且,卵巢癌的發病風險,也因為使用而增加了21%,且使用劑量和次數跟疾病的風險相關。
而使用永久染髮劑頭髮顏色較深的女性,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增加了289%,但是發色較淺的女性卻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不過研究也表明,使用永久染髮劑和其他的癌症疾病之間沒有明確的相關性。
二、永久性染髮劑致癌,一次性染髮劑就沒事?
染髮劑為什麼會致癌,這就要看染髮劑的構成是什麼了。染髮劑的主要成分是對苯二胺、對氨基苯酚、甲基苯二胺等及其異構體和衍生物。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之前就把染髮劑劃歸到了3類致癌物中,三類致癌物是該物質的致癌性證據不明確,我們日常所飲用的咖啡,也屬於三類致癌物。
資料來源:食藥監局
相比於永久性染髮劑的風險,一次性的染髮劑只要洗頭就會掉,這是因為它使用的染料色素顆粒大,色素只能暫時性的掛在毛鱗片的間隙,並不會深入毛髮內部。而半永久性的染髮劑,它的色素顆粒依舊不大,仍然進入不了毛髮的內層,只是比一次性的染髮劑稍微深入了一些,一般洗6到12次頭就掉了。
所以正是因為染髮劑不同的特性,所以永久性的染髮劑相對於後兩者,患癌的風險可能就會大一些。但是,這並不表明後兩者沒有危害,只是相比於前者,風險可能會小一些。但是具體到臨床上的話,由於沒有相關數據研究做支撐,因此醫生也只是建議大眾儘量少用永久性的染髮劑。
三、健康與美麗兼得,你得這麼做
而在具體的染髮上,相對安全的做法是,首先要減少染髮的頻次。美國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染髮的頻次和發病風險呈正相關,所以女性朋友染髮,一定要降低頻次,將傷害降低到最小。一般來說,每年染髮不超過兩次最好。
其次在染髮劑的選購上,儘量選擇相對正規的大品牌,使用才有保障。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過敏性體質,不能輕易的染髮。如果不能確定是否過敏的話,可以提前做一個過敏測試,這樣對身體才是負責的。
總之,愛美之心可以有,但是對於這些不能明確性質和原因的化學物質,最好還是少往頭上抹,畢竟,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