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染過頭髮?」
「多少時間染一次?」
這是金教授最常問患者的問題。
金潔教授是浙大一院血液病科主任、浙江省血液學科帶頭人。在血液病領域深耕37年,金教授接診過無數血液病患者,讓她惋惜的是,很多都是青年人。
她說,面對來門診的患者,首先都會詳細問他們發病前做過什麼,比如病毒感染史、最近有沒有裝修房子、家裡有沒有人得過白血病,還會特別問到有沒有染過頭髮,頻次是多少。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很多年輕人而言,染髮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關於染髮的危害、染髮致癌的討論,卻從未停止過。
染髮致癌嗎?36年12萬人的多國研究告訴你
2020年9月,世界著名四大頂級醫學期刊之一的《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論文,研究「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癌症風險和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這項研究始於1976年,研究人員招募了121700名美國女護士,每兩年或四年對這些人開展調查。在長達36年的隨訪中,研究對象一共報告了20805例實體癌,1807例造血癌,22650例基底細胞癌和2792例皮膚鱗狀細胞癌。除此之外,有4860例癌症相關死亡記錄。
在分析了諸多變量後,研究人員發現:使用永久性染髮劑,患上基底細胞癌的風險略有增加,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也有增加。使用永久性染髮劑積累的劑量越大,患上乳腺癌的風險就越高,與劑量呈正相關風險的還有卵巢癌。
更早之前,2019年12月《國際癌症雜誌》也發表相關論文,研究結論認為,使用永久性染髮劑或頭髮拉直劑的女性,比從來不使用這類產品的人患上乳腺癌的風險更大;使用淺色染髮劑的女性相比於使用深色染髮劑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風險更高。
染髮是不是真的有損健康?
即便如此,染髮致癌尚無定論。
上面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被研究對象的職業都是醫療專業人員(護士),護士在染髮過程可能更善用預防措施,如遵循指示、戴手套、使用跟蹤時間等,都對結果有所影響。
而且,其中有超過96%的女性具有歐洲血統,主要是美國白人女性,無法研究不同種族之間的異質性,各種易感基因類型、不同暴露環境、不同時間、使用染髮劑的顏色深淺等也需考慮。
可以確定的,頻繁染髮會有其他的危害。
不少人脫髮就是頻繁染髮導致,永久性染髮劑的化學物會滲透進頭皮,發生過氧化反應,導致頭髮乾燥、斷裂,甚至脫髮。還有過敏、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超過20%的接觸性皮炎是染髮劑引起的。一些不合格的染髮產品,為了增強效果,會加入汞、鉛等重金屬,長期使用的話,重金屬就會蓄積在體內,侵害身體。
頭髮可以染,但要注意這幾點
作為血液病專家的金潔教授,並不排斥染髮,她以前也染髮,後來就做了頂假髮,省得去染。關於染髮,金教授有建議有幾個細節最好注意一下。
1、染髮全程要戴手套
在自己進行染髮的時候,要一直戴著手套,避免染髮劑和自己的皮膚發生直接接觸。
2、避免染髮劑和頭皮直接接觸
在染髮之前,可以先在頭皮上塗上少量的凡士林油,可以起到一定的隔離作用,避免頭皮直接和染髮劑接觸。
3、頭皮破損時不要染髮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頭皮有破損的時候,就不要染髮了,避免染髮劑從皮損處進入體內。在染髮後洗頭時,要輕一點,不要太過用力,注意不要抓破頭皮。
4、不要混用染髮劑
不同染髮劑的化學成分可能有一些差別,如果混用染髮劑的話,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引起不良後果。
很多人覺得染髮好看,但最好不要經常染,中老年人在把白髮染黑後,沒必要次次全染,在髮根的白髮長出來後,補染一下髮根就行。
參考資料:
[1]Zhang Y , Birmann B M , Han J , et al. Personal use of permanent hair dyes and cancer risk and mortality in US wo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J (online), 2020, 370:m2942.
[2]「有沒有染過頭髮?」「多少時間染一次?」每年要接診上千位患者的全國知名血液病專家告訴你,為什麼要儘量少染髮.杭州日報.2020-10-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