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從5月1日起實行「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商品零售場所普遍實施「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在流動攤販較多的菜市場,「限塑令」能否落實到位?今天(5月9日)上午,記者走訪部分農貿菜市場看到,不同型號的塑膠袋均明碼標價,商戶告訴記者,很多顧客都自帶塑膠袋或購物袋,相比以前,塑膠袋用量至少減了一半。另外,塑料手撕袋不屬於塑料購物袋,可免費提供。
塑膠袋用量明顯減少
今天上午,記者跟隨東城區市場監管局的執法人員,對大佛寺東街的兆軍盛菜市場和朝內南小街菜市場的塑膠袋使用情況進行檢查。
在兆軍盛菜市場,記者走進大門看到,右側牆上張貼著「市場購物袋價格公示牌」,寫著「按照5月1日起實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要求,市場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公示牌標明了塑膠袋收費標準:大號0.3元/個,中號0.2元/個,小號0.1元/個。市場內的各個攤位上,也懸掛著紅色塑封的購物袋價格表。
閆女士的蔬菜攤位就在市場進門處。「拿個袋兒。」一位顧客買了兩根黃瓜,三個土豆。閆女士說,「塑膠袋要收費,大袋3毛,中袋兩毛」。「行,拿個兩毛的。」顧客說。
記者在攤位旁觀察發現,前來購物的10多位顧客裡,僅2位顧客提出要塑膠袋,大部分的顧客,尤其是老人,都拎著布口袋或拖著小拖車來買菜。一位女士除了手中的無紡布袋,還從衣兜裡掏出兩個團成球的紅色塑膠袋,「家裡這種塑膠袋多的是。以前塑膠袋免費,從來沒帶過。」在閆女士的攤位上,除了有三種不同大小規格的塑膠袋,另外還有手撕式塑料包裝袋。顧客買豆芽等蔬菜時,她會提供手撕袋,「這種免費,不收錢」。
兆軍盛菜市場負責人曾兆軍表示,塑膠袋收費以後,市場裡的塑膠袋使用量大大減少。各攤位提供的塑膠袋,都是由市場統一定製的。「以往一個月大約使用3000斤,近10天左右,手提的塑膠袋用量減少了一半以上,免費的手撕袋用量增加,不過手撕袋沒提手,老年顧客不愛用。」「看這個情形,以後一個月大約1200斤塑膠袋就夠了。」曾兆軍說。
為方便購物,推廣手撕包裝袋
朝內南小街菜市場也張貼著購物袋價格公示牌,這裡提供4種規格的塑膠袋,除大中小規格外,還有特大號,0.5元/個。
東城區市場監管局食品市場科科長郭琛表示,從5月1日起,執法人員開始對轄區各類商品零售市場開展「一日兩巡」。嚴查提供、銷售、使用厚度在0.025mm以下的超薄塑膠袋違法行為,一旦違規,將視違反情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除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立即改正之外,對於首次違反的,還將處以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截至目前,在檢查中未發現轄區農貿市場使用超薄塑膠袋或無償提供塑膠袋的行為。東城區14家市場主辦單位全部按照標準、要求從正規廠家定製了市場專用塑膠袋,供消費者購買。
郭琛表示,為方便群眾購物,東城區市場監管局也借鑑超市管理模式,在市場內推廣使用手撕塑料食品包裝袋代替手提式塑膠袋,促進顧客自帶口袋或菜籃購物。
釋疑
1、超薄塑膠袋的超薄厚度是多少?
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國辦發〔2007〕72號)、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國家發改委第29號令)等規定,塑膠袋厚度不得低於0.025毫米。
2、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連卷袋、垃圾袋厚度也需要符合上述規定嗎?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國家發改委第29號令)已將「厚度低於0.025毫米的超薄型塑膠袋」,列為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產品。《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禁止在北京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
從目前國家標準來看,塑膠袋主要包括三類:日用塑膠袋(如超市常用的連卷袋,標準為GB/T24984-2010《日用塑膠袋》)、塑料購物袋(俗稱背心袋或手提袋,標準為GB/T21661-2008《塑料購物袋》)以及塑料垃圾袋(標準為 GB/T 24454-2009《塑料垃圾袋》)。該三類產品厚度均應符合上述規定。
3、超市生鮮區中常見的連卷袋也要收費嗎?
按照《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塑料購物袋是指由商品零售場所提供的,用於裝盛消費者所購商品,具有提攜功能的塑膠袋。超市生鮮區常見的連卷袋,是基於衛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於裝盛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麵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所以這種連卷袋不是塑料購物袋,為免費提供,不在該規章規定範圍內。
(文章來源:新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