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塑令」能落實到位嗎?有攤主仨小時沒賣出一個收費塑膠袋

2020-12-21 北晚新視覺網

本市商品零售場所已普遍實施「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這一舉措,但在流動攤販較多的菜市場,「限塑令」能落實到位嗎?今天上午,記者在部分菜市場發現,小號和中號的塑料購物袋已經取消,攤主只提供大號收費塑料購物袋。經營多年的攤主告訴記者,買塑膠袋的人很少,「仨小時都沒賣出一個塑膠袋。」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位於永定門外的寶華裡菜市場,是永外地區唯一一處綜合性菜市場。一進菜市場的大門,記者就發現,牆上貼著的海報標明「5月1日起,北京商超、集貿市場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違反者市場將依法處罰」,同時明確「塑膠袋收費標準:大號袋0.3元」。在各個攤位,也懸掛著用A4紙列印的《塑料購物袋收費通知》。

市場攤位上,擺放著由菜市場統一印製提供的塑料購物袋。「拿個袋兒。」一名顧客來到賣雞蛋的攤位前。「這種購物袋收費,3毛錢。」在寶華裡菜市場擺攤10多年的馬廣亮,主要銷售各種蛋類商品。在他的攤位上,豎著兩大圈手撕式塑料包裝袋,收費的塑料購物袋則只有薄薄的一小摞。他告訴顧客,帶提手的塑料購物袋要收費;而成卷的手撕式塑料包裝袋,屬於食品包裝,不收費。

寶華裡菜市場負責人寧秀菁表示,這麼一改,塑料購物袋的使用量大大減少。「從早上7點開門到現在10點多了,這種收費的塑料購物袋,一個都沒賣出去呢。」馬廣亮說,手撕袋沒有提手,很多人也不愛用,大部分老人都習慣拎個尼龍兜子或者布口袋來買菜。

裝了滿滿一袋子雞蛋,卻發現實在沒法拎回家,顧客有點兒發愁。東城區永外街道青年志願者立刻遞上環保布袋:「以後塑料購物袋沒有免費的了,鼓勵重拎布袋子。」志願者們還將綠色的廚餘垃圾袋和灰色的其他垃圾袋分發給顧客,鼓勵大家回家進行垃圾分類。

今天上午,市場監管部門的執法人員也來到寶華裡菜市場。東城區永外街道市場監督管理所副所長張志中告訴記者:「從5月1日起,開始對各類商品零售市場開展『一日兩巡』。從目前的檢查情況看,沒有發現違規問題。」

按照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規定,禁止在本市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一旦違規,將視違反情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除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立即改正之外,對於首次違反的,還將處以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楠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記者暗訪北京「限塑令」:小超市塑膠袋隨便拿,有人檢查就收費
    記者探訪「限塑令」「有人來查,我們就收錢」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5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限塑令」進行重申。但記者走訪發現,在一些流動商販較多的菜市場以及小超市、便利店往往最容易「掉鏈子」,有的菜攤攤主甚至直接說:「平時都免費提供,一來人檢查,塑膠袋就收費。」
  • 新版限塑令來了:外賣快遞超市將限用塑膠袋
    店內並未發現任何與塑膠袋收費相關的標識,結帳時店主也不會收取塑膠袋的錢。根據新版限塑令,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目前,大型超市使用的塑膠袋是可降解的嗎?
  • 【聚焦】升級「限塑令」 抑住「反彈」的塑膠袋
    「超市賣菜的攤位,一頭大蒜都要裝一個袋子,買一回菜沒有五六個袋子下不來」……「限塑令」實施10多年了,塑膠袋、泡沫盒等不但沒有被限住,反而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塑料製品行業匯總統計企業累計完成產量6042.15萬噸,同比增長1.10%。「限塑令」可以說是沒有真正得到落實。
  • 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小小塑膠袋?
    各地近來也相繼推出了新版「限塑令」。「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從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限塑令」至今,一段時間內,不可降解塑膠袋的使用有所減少。但近一兩年來,在一些農貿市場,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出現反彈。同時,外賣、生鮮電商成為塑料製品使用大戶。
  • 一說收費就沒人買 青島限塑令求「解」不能全靠商家
    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那麼在「倒計時」即將吹響之時,島城市場執行情況如何?記者多地調查發現,目前島城大型超市、商場已經有償提供可降解塑膠袋,但大部分集貿市場攤主仍免費提供普通塑膠袋,作為「白色汙染」的重災區,外賣和快遞行業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和餐具。可喜的是,部分商家積極響應「限塑令」,已完全更換可降解塑料產品。
  • 「限塑令」即將加碼 青島農貿市場普通塑膠袋仍難禁絕
    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禁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倒計時」哨聲吹響之時,島城市場執行情況如何?距離完成塑料汙染治理階段性目標任務還有多長的路要走?記者多地探訪發現,目前島城大型超市、商場已經有償提供可降解塑膠袋,但大部分集貿市場攤主仍免費提供普通塑膠袋,作為「白色汙染」的重災區,外賣和快遞行業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和餐具。可喜的是,部分商家積極響應「限塑令」,已完全更換可降解塑料產品。
  • 新限塑令實施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小超市便利店「限塑令」前「掉鏈子」
    在一處菜攤前,見有顧客詢問菜價,攤主一邊搭話,一邊主動遞上了一個塑膠袋。記者觀察發現,這處菜攤並沒有像以往那樣把塑膠袋成沓地掛在外側,供顧客隨意取用,而是顧客挑好菜遞給攤主,攤主在稱重的同時直接裝袋。不一會兒,這位顧客挑好了三四樣蔬菜,每一樣都單獨裝在了一個塑膠袋裡,可直到付完錢,攤主也沒有提示塑膠袋需要收費,最終也沒有向這位顧客收取塑膠袋的費用。
  • 記者探訪北京「限塑令」:小超市塑料購物袋隨便拿
    記者探訪「限塑令」「有人來查,我們就收錢」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5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限塑令」進行重申。但記者走訪發現,在一些流動商販較多的菜市場以及小超市、便利店往往最容易「掉鏈子」,有的菜攤攤主甚至直接說:「平時都免費提供,一來人檢查,塑膠袋就收費。」
  • 多個菜市場仍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攝 「五一」開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明確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限塑令」實施近兩周,落實情況如何?近日,記者探訪多個菜市場、便利店發現,多數便利店採取對塑膠袋收費的方式,但也有部分商家在顧客提出索要後,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多個菜市場目前仍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
  • 限塑令升級 昆明準備好了嗎
    在和平農貿海鮮糧油綜合市場,幾乎每個攤位前都掛有塑膠袋,顧客來到攤位前,不管買不買,攤販都會扯下一個塑膠袋遞過去。記者採訪的幾位商販,都表示沒有聽說過新版「限塑令」,也分不清什麼是可降解、什麼是不可降解。「我們一直都免費提供塑膠袋,不然拿什麼裝菜?」攤販王大哥說,一些老年人會帶著布袋或手推車來買菜,但蔬菜和肉類還是需要用塑膠袋分裝。而年輕人大多是下班後直接過來買菜,沒有塑膠袋很不方便。
  • 「限塑令」實施7年 有超市靠賣塑膠袋年賺千萬
    限塑令」在我國實施七年多以來,效果並不明顯。為減少使用塑膠袋產生的汙染,多地提倡使用「環保袋」「菜籃子」,甚至推行「禁塑令」,試圖破解塑膠袋的難題。按照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遺憾的是,這一規定一直難以嚴格落實。
  • 新版「限塑令」實施 農貿市場塑膠袋使用量依然很大
    新版「限塑令」實施 農貿市場塑膠袋使用量依然很大金羊網  作者:丁玲;鍾雯詩  2020-12-21 新版「限塑令」已經實施,廣州農貿市場塑膠袋使用情況如何
  • 徐州人,升級版「 限塑令 」來了!喝奶茶的吸管變樣了,你怎麼看?
    記者在黃河新村農貿市場觀察了10分鐘,沒看到一個市民自己攜帶買菜的容器,都是大大方方地扯著塑膠袋用,即使只買一個洋蔥、兩個土豆,也要分別用一個塑膠袋裝上。農貿市場塑膠袋使用廣泛關於塑膠袋的使用量,幾位攤主都表示「沒有統計過。」一名女攤主說,她都是按斤購買塑膠袋,中等大小的塑膠袋5.5元/斤,一次買10斤,用完再買,也沒留意過多少時間買一次。
  • 限塑令升級倒計時 青島商家主動求「解」
    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那麼在「倒計時」即將吹響之時,島城市場執行情況如何?記者多地調查發現,目前島城大型超市、商場已經有償提供可降解塑膠袋,但大部分集貿市場攤主仍免費提供普通塑膠袋,作為「白色汙染」的重災區,外賣和快遞行業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和餐具。可喜的是,部分商家積極響應「限塑令」,已完全更換可降解塑料產品。
  • 調查:「限塑令」升級倒計時 青島商家主動求「解」
    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那麼在「倒計時」即將吹響之時,島城市場執行情況如何?記者多地調查發現,目前島城大型超市、商場已經有償提供可降解塑膠袋,但大部分集貿市場攤主仍免費提供普通塑膠袋,作為「白色汙染」的重災區,外賣和快遞行業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和餐具。可喜的是,部分商家積極響應「限塑令」,已完全更換可降解塑料產品。
  • 昆明新版「限塑令」要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劉欣是一個火鍋愛好者,每次外賣火鍋食材都是用一個一個塑料盒打包好,一頓火鍋下來至少要消耗10餘個塑料盒,吃完盒子也就扔了。因為愛購物,家裡的快遞也數量龐大,紙質快遞盒可以直接回收給快遞驛站,但是塑料快遞袋一般都是打開後就丟進垃圾桶了。「有時候買衣服,會連套幾個塑膠袋,這些袋子也不實用,只能丟掉。」劉欣說。「您需要袋子嗎?」
  • 最嚴限塑令來了 不可降解塑膠袋你還在用嗎?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春煒 文/圖進入2021年,升級版「限塑令」落地實施,不可降解塑膠袋和一次性塑料吸管還在使用嗎?記者走訪發現,石家莊大部分商超和餐飲門店的購物袋、塑料吸管已然「換新」,不少市民已經開始自帶購物袋逛超市。
  • 「限塑令」相繼下發 環保餐具收費你願意嗎?
    「限塑令」相繼下發 環保餐具收費你願意嗎?琳琅滿目的傳統塑料製品。飲品店提供的紙質吸管。飯店工作人員打包外賣。近日,深圳一家快餐店對一次性餐具收費引熱議,一度推上微博熱搜。針對環保可降解塑料製品投放,不少商家表示成本價格會有不同程度上漲。那麼,你願意為可降解塑料製品買單嗎?走訪多數行業仍銷售使用普通塑料製品從流通源頭入手,記者首站來到批發市場。在瑞德摩爾等批發市場看到,垃圾袋、食品袋、包裝袋、一次性餐盒等各類塑料製品琳琅滿目擺放在櫃檯上。
  • 北京菜市場塑膠袋收費了用量至少減少一半
    北京市從5月1日起實行「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商品零售場所普遍實施「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在流動攤販較多的菜市場,「限塑令」能否落實到位?閆女士說,「塑膠袋要收費,大袋3毛,中袋兩毛」。「行,拿個兩毛的。」顧客說。記者在攤位旁觀察發現,前來購物的10多位顧客裡,僅2位顧客提出要塑膠袋,大部分的顧客,尤其是老人,都拎著布口袋或拖著小拖車來買菜。一位女士除了手中的無紡布袋,還從衣兜裡掏出兩個團成球的紅色塑膠袋,「家裡這種塑膠袋多的是。以前塑膠袋免費,從來沒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