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情暖萬裡,國際舞臺閃爍海大光芒

2020-12-14 澎湃新聞

一封家書情暖萬裡,國際舞臺閃爍海大光芒

2020-09-28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劉丹丹

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2017級產業經濟學專業

中國海洋大學博士生在讀

2020年上海市優秀畢業生

2020年上海海洋大學優秀畢業生

2019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

2019年第三十一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

選拔賽(英譯漢)二等獎

2018年 "外研社杯" 全國英語閱讀大賽

校級初賽一等獎

2018年第三十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

英譯漢優秀獎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與導師平瑛教授的交流中,導師經常鼓勵自己多開闊視野,抓住機會全面提升技能,因此在入學時劉丹丹就確立了出國交流的目標。堅信積累在平時的她,在研究生期間積極抓住各種機會,全面鍛鍊自己的英語能力,不僅經常參加各種書面英語比賽,還報名參加了國際遊泳比賽的志願者和國際會議的志願者,以鍛鍊自己的口語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為後期申請FAO實習打下了語言基礎。

當在班級群裡看到FAO GLOBEFISH選拔實習生的通知時,劉丹丹先去該部門的官網對主要的工作內容和方向進行初步了解,在瀏覽官網信息的過程中,她發現該部門的工作領域與自己研究方向非常契合,這更進一步堅定了她申請這個實習機會的決心。但在渴望得到這個寶貴機會的同時,她又夾雜著些許猶豫,因為實習期剛好和國內大部分學校申請博士研究生的時間相衝突,如果有幸得到實習機會,就意味著一定程度上要放棄在國內讀博的機會,這讓從本科就確立了讀博目標的劉丹丹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經過與父母、同學和老師的多次交流權衡之後,最終還是決定珍惜這次機會,嘗試進行申請。

在FAO實習的半年中,劉丹丹經常參加在FAO舉辦的各種會議和小型研討會,與同事交流,積極了解國際上漁業研究的熱點領域,收穫頗豐,一是語言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口語和聽力,二是對國際組織的工作有了一定了解,三是在周圍的同事和實習生上發現了很多閃光點,與他們交流後也開闊了思路和眼界,獲得了提升自己的動力和方向,四是專業知識方面,獲得了很大提升,以前可能關注國內的漁業情況比較多,到了FAO之後開始從國際的視角看全球漁業的情況,更全面,豐富了專業知識。這次實習機會讓劉丹丹加深了對海洋和漁業情況的了解,同時也堅定了她繼續在海洋和漁業方面進行研究深造的想法。

2019年世界糧食日

在FAO旁聽關於中國扶貧經驗的會議

在國際漁業可持續性研討會期間負責的展臺

2019國際漁業可持續性研討會

溫暖團隊,成就科研達人

在研究生期間,劉丹丹師從平瑛教授,主要研究漁業生產經營組織,同時也進行休閒漁業的相關研究。目前已在《中國農村經濟》發表論文一篇,參與編寫《國外休閒漁業:經驗與啟示》一書,同時在導師指導下參與多次課題研究,進行研究報告的寫作,其中包括《中國休閒漁業發展報告2018》,這是我國公開發布的第一個休閒漁業的發展報告。

參加學術報告

這些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劉丹丹的導師和溫暖的師門。「師傅領進門」,在研究生階段,劉丹丹的導師平瑛教授在學習和生活上都給予她充分的關心。在讀研之前,劉丹丹從未接觸過漁業經濟的相關研究,一時不知道如何入手。研一時,導師經常與劉丹丹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幫助劉丹丹解決研究上的困惑,並鼓勵和支持她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調研活動,以了解漁業經濟領域的研究現狀,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主題,明確自己的研究的方向。同時在微信中導師也經常轉發給她相關領域的論文、科研經驗、寫作技巧等文章。在經過一定的知識積累後,導師開始分派一些研究任務,劉丹丹開啟了「幹中學」的過程,在幫助老師完成課題研究的同時,自己也對漁業經濟領域的研究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學術寫作的規範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劉丹丹所在的研究團隊也是一個溫暖上進的「小家庭」。師門內部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經常自發組織學術討論會。科研、科創、出國、就業……大家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一些學習和生活上的小困惑,往往在和同門的交流中就得到了順利解決。

研究團隊成員集體照

2020年3月,劉丹丹結束FAO實習回國。在酒店隔離期間,在準備畢業論文的答辯工作的同時,也開始進行博士研究生的申請。談及博士申請,劉丹丹認為在家庭支持和個人意願的基礎上,要通過平時的科研和實習中不斷明確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同時也要結合自己以往的研究基礎和專業背景。經過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以及FAO的實習經歷,她從一個漁業經濟的小白成長為熱愛漁業經濟和海洋領域相關研究的研究生,深刻認識到涉海研究的重要價值,希望可以繼續進行海洋領域的研究,其次結合她自己的本科專業基礎(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選擇報考中國海洋大學。在報考的過程中多次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最終被中國海洋大學錄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爺爺寫的一封信

劉丹丹的成長也離不開和諧開明的家庭環境。從小到大,家人一直鼓勵劉丹丹要充滿自信,勇於嘗試,不斷努力提升自己,支持她追求自己的理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身在羅馬的劉丹丹在微信上的家庭群裡收到了爺爺寫給自己的信。

以下為信件內容的節選,與大家共勉:

一個有志青年,一生事業成功都要靠自己不懈努力

國家政策好,你才能施展智慧,施展才幹,才有用武之地

不要忘記,養你長大成人的爸媽,把你培養成材的國家

長大了,不管身在何處,都要孝敬你的爸媽,報效你的國家

與共和國並肩成長,求真務實工作,實現自己的理想,奔向遠大的目標

在學習之餘,劉丹丹也喜歡看各種展覽。在運動方面,劉丹丹每周固定去健身房健身,不去健身房的時候,就在宿舍做做瑜伽,保持身體的狀態。每次疲憊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健完身感覺自己又充滿了繼續奮鬥的力量。

畢業寄語

感謝學校提供的廣闊平臺,導師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度過了充實的三年,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自身的經歷,並在碩士研究生的學習階段找到了自己未來的方向。

濁浪排空,總有舟楫穿行

心懷危懼,不忘仰望星夜

希望大家可以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無論順境逆境,始終保持自信,以夢為馬,乘風破浪,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

更多精彩

乘風破浪,直掛雲帆!海大研究生新生報到

@萌新,快來籤收最全Q&A手冊

海大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海大通訊社

感謝丨國際交流處

文字丨劉丹丹

文案整理丨劉欣雨

編輯丨葉曉琳

責任編輯丨顧葉

策劃丨上海海洋大學黨委宣傳部 海納網絡文化研究室 海大官微

原標題:《一封家書情暖萬裡,國際舞臺閃爍海大光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郭麒麟送于謙的生日禮物是一封家書 于謙的回信意味深長.
    郭麒麟寫給師父于謙的一封家書,包含的不僅僅是對師恩的感激,更有他從師父身上學到的為人之道。在收到郭麒麟的一封家書之後,師父于謙也回復徒弟一封言簡意賅卻飽含為人師者對徒弟的用心教導。 「寫一封家書,致最愛的你。」這就是《一封家書》最想傳遞給所有人的溫情力量。愛無大小。無論你是手握重權的關鍵先生,還是平凡普通的勞動者;無論你是光鮮亮麗的明星,還是為生活奔波勞碌的普通人;愛都在彼此的牽掛與在意之間。
  • 和雅校園 | 紙短情長,一封家書讀懂舐犢情深
    從前,時間很慢,車馬很遠,一封家書跨越山水才能送到親人手中,薄薄數頁紙,承載萬重情,寫信人飽含深意,讀信人滿懷感動,那是人之摯情在尺素之間的激蕩。用家書傳遞愛,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最為含蓄,但卻真摯的情感表達方式,這在電子通訊極為發達的當今時代,更具儀式感和紀念意義。
  • 李春波《一封家書》歌詞樸實卻動人心弦聽了不要哭
    《一封家書》是由李春波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李春波1994年由中唱廣州發行的同名專輯《一封家書》中。李春波的哥哥和姐姐都曾是上山下鄉的知青,家書是那個年代維繫家庭的一條重要紐帶。哥哥姐姐經常給家裡寫信。李春波放學回家後的任務就是幫爸媽給哥哥姐姐寫回信。《一封家書》的格式就是當時寫信時常用的。1993年,李春波在廣州生活得很苦,有一天李春波給父母寫信,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全是豆腐帳,昨天幹嘛了今天幹嘛了,每天的內容差不多。
  • 【一封家書】濃濃相思,訴盡萬般思緒
    【一封家書】濃濃相思,訴盡萬般思緒 2020-10-04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給業主的一封家書 見證鼎龍灣繽紛海居新紀年
    給業主的一封家書 見證鼎龍灣繽紛海居新紀年 來源:鳳凰網房產廣州站&nbsp&nbsp&nbsp2020年09月14日 15:26
  • 筆與紙的約定|用一封家書觸碰時代的溫度
    不斷演變的書信載體記載了許多私人之間交流的內容,如果你看到了清聖祖康熙爺的信件,想必會大跌眼鏡,裡面的內容和《一封家書》一樣不能免俗的兒女情長。根據《清史稿》記載,愛新覺羅·玄燁在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丁亥開始親徵噶爾丹,五月乙未回到北京,大概三個多月的樣子。這期間康熙的家書都是由一個叫顧問行的大太監保管的,並在40年後的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存檔在懋勤殿洪字八零八號箱內。
  • 廣州芭蕾舞團創排《一封家書》
    原創作品芭蕾雙人舞《一封家書》正在創排之中。戳視頻!看芭蕾雙人舞《一封家書》——言為心聲,紙短情長;一封家書,綿綿思念。你守護大家,我等你回家。廣州芭蕾舞團2020年原創芭蕾雙人舞《一封家書》以一對年輕夫妻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主動請「戰」,面對疫情逆行而上的真實故事為創作藍本。
  • 家書抵萬金
    家書,千百年來總是在細碎的嘮叨中傳遞著最溫暖的親情,閃爍著書寫者的智慧和思想光輝。無論是曾國藩家書的「慎獨、主敬、求仁、習勞」,還是梁啓超寫給孩子們的「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在今日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 《QQ飛車》手遊光芒閃爍表情怎麼獲取 光芒閃爍表情獲取攻略
    導 讀 《QQ飛車》手遊光芒閃爍表情我們應該如何獲取呢?具體的獲取攻略是什麼呢?
  • 一封家書|致親愛的奶奶
    一轉眼,我又出來上班幾個月了,在外工作期間,孫兒非常想念您,特寫家書一封,望能表達孫兒對您的想念!最近,廣東的天開始涼了,想必家裡早該冷了吧?2020年即將過去,馬上又要迎來新的一年。為了給新的一年帶來好運氣,此刻您是又在忙著將房間裡裡外外重新打掃一遍,還是在忙著準備各種新年吃食?我還記得,以前每逢過年前,您總會叫我去貼對聯、大福字,然後再來個大掃除。
  • 家書抵萬金!70歲老者 10餘年寫下30餘萬字家書
    13年、30餘萬字,從家書到家報,一個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折光和中國教育史的鮮活樣本——家書,千百年來總是在細碎的嘮叨中傳遞著最溫暖的親情,閃爍著書寫者的智慧和思想光輝。無論是曾國藩家書的「慎獨、主敬、求仁、習勞」,還是梁啓超寫給孩子們的「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在今日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 一封家書 ∣ 木葉動秋聲,八月錦書鑑美好
    日積跬步,潛心築家,為您獻上8月家書一封,共鑑美好家音。融信雙杭城2020年9月地塊四樓體走道精準預備進場施工,主景觀區域鋼構廊架在建,其他室外園林景觀施工完成80%;地塊五樓體紅線內地面景觀鋪貼完成70%,主景觀鋼構廊架初建;地塊三6#7#樓單體工程:首層大堂精裝完成50%、入戶門安裝60%,水電穿線施工中。
  • 一封家書抵萬金,感動了無數人!
    在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的故事中,有許多講到家書的故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
  • 新疆空管局空管中心團委組織開展《中秋一封家書》活動
    9月25日,考慮到他們培訓任務重,局空管中心青工輔導員小組「精挑細選」團建項目,在不影響新員工學習的前提下開展《中秋一封家書》活動。該活動以「感恩」為話題,感念家鄉,感恩親人,感謝朋友,分享在單位的收穫成長,抒發感恩之情、展現當代新青年風採,激勵新員工勵志做新疆空管的有用之才。成功是總結出來的,為了達到更好的活動效果,空管中心團委品牌特色活動--「一封家書」也在不斷推陳出新。
  • 50米長卷,這是一封寫給衡水中學學子的家書!
    自從鄭彥星老師到衡中上班,鄭東玉先生就親自給兒子的學生寫家書,有時長,有時短,多數是座右銘之類的鼓勵性話語,比如今年春季,因為疫情學生居家上網課,鄭東玉先生就親自給兒子班的學生寫家書,鼓勵他們刻苦學習,這些家書隨著學習資料一起寄給了班裡的每一個孩子。這時,我們會又一次肅穆的沉默,因為我們終於明白書法長卷的事情在鄭東玉先生這裡,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長久恆定的文化。
  • 福州茶亭街道廣安社區收到一封特別的「家書」
    (受訪者供圖)福州日報記者 顏瀾萍 通訊員 林言枝近日,臺江區茶亭街道廣安社區收到一封特別的「家書」,居民季先生在這封「家書」中寫道:「一句『迎風飛翔、歸來如往』,送給何書記——我那尚未看清面龐、戰鬥在一線的家人!」季先生信中的何書記便是廣安社區黨委書記何聲。春節前季先生一家自駕前往武漢旅遊,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
  • 「四都坪鄉」致四都坪鄉在外優秀人才的一封家書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千裡萬裡回首時,不老是鄉愁。當年,你們帶著家人的殷殷期盼,走出故裡,奔赴他鄉,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和汗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傲人佳績,展示了四都兒女勤勞質樸、包容開放的精神風貌,挺起了四都人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不屈脊梁,你們是四都坪人民的驕傲,家鄉人民為你們感到自豪!
  • 家書 | 一封寫給苗先生的信
    與其說這是寫給你的一封家書,倒不如說這是給你的一封感謝信暨我的工作感言。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我的理解、支持和包容。希望你今後能夠戒驕戒躁,繼續保持。未來道阻且長,萬望我們能成為彼此最堅實的後盾。 2018年4月19日愛你的元元
  • 在你心裡,海大有多大?
    在你心裡,海大有多大?在你心裡,海大有多大?海大有多大?400米的塑膠跑道環繞足球草場還有藍排等熱門球場這是幾十公裡陽光跑的場地是海大學子揮灑青春汗水的赤色舞臺
  • 一封家書 一封家信 一封大學生寫給父母的信(範文)
    雖然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一個電話就能慰藉我對你們的思念,但我還是決定寫下這封家書,寫下我種種的感懷。媽,我前兩天剛讀完了《傅雷家書》,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書信成了連接大洋兩岸的唯一方式,每一封書信都包含了傅雷先生和他妻子對兒子的聲聲叮嚀和諄諄教導,飽含了無限的愛意與思念,讀完之後我深深地感到――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