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義大利安徒生獎、環境聯盟獎等榮譽,還因為太有趣,在義大利被翻拍成了電視節目。
每冊書都用「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一位著名科學家的故事,從孩提時代到白髮蒼蒼全都包含。宛如日記一般,把這些影響全世界的大人物的一生展現。
想像一下,還未提出相對論的少年愛因斯坦,跟你分享和自己喜歡的女孩子在一起的感受:「每當我和她在一起時,時間總是轉瞬即逝。昨天,我看到一束陽光掠過她的頭髮,在我看來,那個畫面簡直太美了。光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時間也是!」
篇幅雖小五臟俱全,鮮明刻畫出每個人的個性,讓小讀者能在最短的時間認識名人。漫畫插圖+幽默語言+背景知識旁白,讓孩子感覺這些名人就是自己身邊的老師和朋友,倍感親切。就像這句「我有一個十分偉大且光明的未來」,孩子讀到會特別有代入感。
《達·文西和描繪未來畫筆》
《牛頓和萬有引力》
《愛迪生和他的發明》
《愛因斯坦和時光機器》
與教材關聯緊密,橫跨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哲學等多個學科,是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生不可多得的科學啟蒙好書。
天才少年達·文西、經典物理學奠基人牛頓、用思想徵服世界的亞里斯多德、花畢生心血研究星空的伽利略……在這套書的裡,10位天才科學家將親口講述自己的傳奇一生,孩子們將從他們身上學到智慧思想和堅韌品格。
《閃光的天才》,現一條生活館獨家首發▼
在詳細介紹這套書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讀科學家的人物傳記?
在學習一門學科的時候,開篇總會有這麼一個環節,就是介紹一門學科的發展歷程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人物。
科學史所能告訴人們的科學思想的邏輯行程和歷史行程,對學習科學理論肯定是有益的。而科學家的個人經歷,本身就是其解決問題的經歷,能很好地與教材聯繫在一起,理出一條清晰的學習思路。
對於初次接觸的孩子來說,多少有些理解障礙和興趣缺缺。
但如果孩子提前讀過這套書,他們就會發現,原來在孟德爾生活的時代,人們會把一個長鬍子的女人看作是人類與猴子的「過渡人」。這說明當時的人類已經開始接受進化概念,但還有許多小問題沒有搞清楚。2000年創作愛因斯坦和達爾文的傳記,2001年是牛頓和達文西,2002年則研究伽利略……2018年完成亞里斯多德的生平。
撰寫每位科學家時,諾維利都要花一年半載的時間打磨。就這樣,從一名50歲的作家,寫成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他出色的寫作水平獲得了史蒂芬·霍金基金會(Stephen Hawking Foundation)的關注,在其贊助下出版了《閃光的天才》系列的第20冊《霍金與黑洞的奧秘》(中文版已引進,暫未出版)。為了寫好這套傳記,他跑遍世界各地查找資料,並把自己置身人物的環境中,去還原去思考。他去過達·文西的埋葬地,想要弄清這位16世紀最偉大天才留下的「蒙娜麗莎微笑」之謎。
他在達爾文誕辰200周年之際,重新坐上那艘著名的「小獵犬號」開啟環遊世界之旅,以今天的眼光重新看待進化論。
在查找人物背景資料的過程中,諾維利說,自己總能收穫比預想中多得多的東西。不僅了解科學家的生平和科學成就,更被背後隱藏的東西所感動:想要用科技改變人類生活的美好願望、投身科學追求真理的信念、為平凡人爭取治療疾病權利的無私等。「這些思想是我們人類共同的遺產,而且很難通過除『人物傳記』以外的其他形式呈現。」
其次,這是一套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去介紹科學家的傳記。旁觀者的視角相對客觀冷靜,但面向孩子的名人傳記,吸引人是首先要具備的。作者認為,一本好的人物傳記,比世界上最出色的小說更引人入勝。畢竟無論什麼情節,也沒有真實的人生來得精彩,尤其這本書寫的還是站在人類之巔的那些科學天才們。不僅如此,首都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所所長石鷗在他的《教科書的記憶:1978-2018》一書中專門做過剖析。《閃光的天才》,現一條生活館獨家首發▼
每冊開頭,都會有科學家本人化身「導遊」,為你進行一次概括式介紹。
加上生動的配圖,讀著一目了然。
講故事時,用的都是可愛拙趣的孩子般語言,為你展現科學家們真性情的一面。和我們小時候沒什麼兩樣,孩子們讀起來毫無壓力。
倘若牽扯到複雜的歷史、政治背景和人物時,作者會給這些人加上符合性格的旁白。既別出心裁,又輕巧好懂。
因為說的是科學家的生平,書裡也收錄了許多珍貴的照片。比如這張科學家的大合影裡,你能找到居裡夫人和愛因斯坦嗎?
比如《孟德爾和他的遺傳實驗》這一冊裡,關於孟德爾考教師資格證屢次失敗的曲折經歷,作者也只用「不太幸運的時光」來形容。孩子讀到心裡,也會覺得:原來失敗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是漫長人生裡很小很小的存在,潛移默化間收穫豁達和坦然。用關鍵詞的形式,總結科學家一生的重要研究成果與經歷,方便記憶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