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影響全人類的科學家講故事,在孩子心裡種下相信的種子

2021-03-02 一條
畫雞蛋的小達·文西、做小板凳的小愛因斯坦、被蘋果砸中腦袋的牛頓……這些令人嘖嘖稱奇或由衷「thump up」的故事,總能為孩子打開科學世界的大門,在心裡種下堅持、相信的種子。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套「盡攬全世界聰明腦瓜」的厲害書:《閃光的天才》!這套書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暢銷全球,深受義大利、德國、西班牙、日本等多個國家兒童的喜愛。

獲義大利安徒生獎、環境聯盟獎等榮譽,還因為太有趣,在義大利被翻拍成了電視節目。

每冊書都用「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一位著名科學家的故事,從孩提時代到白髮蒼蒼全都包含。

宛如日記一般,把這些影響全世界的大人物的一生展現。

想像一下,還未提出相對論的少年愛因斯坦,跟你分享和自己喜歡的女孩子在一起的感受:

「每當我和她在一起時,時間總是轉瞬即逝。昨天,我看到一束陽光掠過她的頭髮,在我看來,那個畫面簡直太美了。光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時間也是!」

篇幅雖小五臟俱全,鮮明刻畫出每個人的個性,讓小讀者能在最短的時間認識名人。漫畫插圖+幽默語言+背景知識旁白,讓孩子感覺這些名人就是自己身邊的老師和朋友,倍感親切。
(小編我讀了兩冊後甚至覺得,如果小時候有這樣一套書,我一定會愛上理化生。)比如介紹希臘著名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時,作者就用堪稱「小謝耳朵」的語氣,刻畫出一個可愛、自戀的小畢達哥拉斯。

就像這句「我有一個十分偉大且光明的未來」,孩子讀到會特別有代入感。

《達·文西和描繪未來畫筆》

《牛頓和萬有引力》

《愛迪生和他的發明》

《愛因斯坦和時光機器》

與教材關聯緊密,橫跨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哲學等多個學科,是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生不可多得的科學啟蒙好書。

天才少年達·文西、經典物理學奠基人牛頓、用思想徵服世界的亞里斯多德、花畢生心血研究星空的伽利略……

在這套書的裡,10位天才科學家將親口講述自己的傳奇一生,孩子們將從他們身上學到智慧思想和堅韌品格。

《閃光的天才》,現一條生活館獨家首發▼

在詳細介紹這套書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讀科學家的人物傳記?

在學習一門學科的時候,開篇總會有這麼一個環節,就是介紹一門學科的發展歷程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人物。

科學史所能告訴人們的科學思想的邏輯行程和歷史行程,對學習科學理論肯定是有益的。

而科學家的個人經歷,本身就是其解決問題的經歷,能很好地與教材聯繫在一起,理出一條清晰的學習思路。


比如生物課本裡著名的孟德爾豌豆實驗。課本上只給出了嚴謹的公式和實驗過程,附帶著遺傳啊、基因、性狀啊這些與生活距離略遠的專業名詞。

對於初次接觸的孩子來說,多少有些理解障礙和興趣缺缺。

但如果孩子提前讀過這套書,他們就會發現,原來在孟德爾生活的時代,人們會把一個長鬍子的女人看作是人類與猴子的「過渡人」。這說明當時的人類已經開始接受進化概念,但還有許多小問題沒有搞清楚。
於是,孟德爾就開始瘋狂種豌豆、觀察豌豆。年復一年,大名鼎鼎的遺傳學說就這麼建立起來了。

作者諾維利是義大利知名作家,他花費20年創作本書,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2000年創作愛因斯坦和達爾文的傳記,2001年是牛頓和達文西,2002年則研究伽利略……2018年完成亞里斯多德的生平。

撰寫每位科學家時,諾維利都要花一年半載的時間打磨。就這樣,從一名50歲的作家,寫成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他出色的寫作水平獲得了史蒂芬·霍金基金會(Stephen Hawking Foundation)的關注,在其贊助下出版了《閃光的天才》系列的第20冊《霍金與黑洞的奧秘》(中文版已引進,暫未出版)。

為了寫好這套傳記,他跑遍世界各地查找資料,並把自己置身人物的環境中,去還原去思考。他去過達·文西的埋葬地,想要弄清這位16世紀最偉大天才留下的「蒙娜麗莎微笑」之謎。

他在達爾文誕辰200周年之際,重新坐上那艘著名的「小獵犬號」開啟環遊世界之旅,以今天的眼光重新看待進化論。

在查找人物背景資料的過程中,諾維利說,自己總能收穫比預想中多得多的東西。不僅了解科學家的生平和科學成就,更被背後隱藏的東西所感動:想要用科技改變人類生活的美好願望、投身科學追求真理的信念、為平凡人爭取治療疾病權利的無私等。

「這些思想是我們人類共同的遺產,而且很難通過除『人物傳記』以外的其他形式呈現。」

其次,這是一套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去介紹科學家的傳記。旁觀者的視角相對客觀冷靜,但面向孩子的名人傳記,吸引人是首先要具備的。作者認為,一本好的人物傳記,比世界上最出色的小說更引人入勝。畢竟無論什麼情節,也沒有真實的人生來得精彩,尤其這本書寫的還是站在人類之巔的那些科學天才們。不僅如此,首都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所所長石鷗在他的《教科書的記憶:1978-2018》一書中專門做過剖析。
「講述科學家故事時,最好讓科學家化身成和小朋友用同年齡段的孩子,這樣啟發、引導學生,更能夠實現文學作品中的『共情』,能更好達到教化目的。」

《閃光的天才》,現一條生活館獨家首發▼


每冊開頭,都會有科學家本人化身「導遊」,為你進行一次概括式介紹。

加上生動的配圖,讀著一目了然。

講故事時,用的都是可愛拙趣的孩子般語言,為你展現科學家們真性情的一面。
比如少年牛頓,一高興就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好學生專屬的桌子上;被學校課程無聊到時,也會大大咧咧地抱怨:「哎呀哎呀好煩好煩」。

和我們小時候沒什麼兩樣,孩子們讀起來毫無壓力。

倘若牽扯到複雜的歷史、政治背景和人物時,作者會給這些人加上符合性格的旁白。

既別出心裁,又輕巧好懂。

因為說的是科學家的生平,書裡也收錄了許多珍貴的照片。

比如這張科學家的大合影裡,你能找到居裡夫人和愛因斯坦嗎?

比如《孟德爾和他的遺傳實驗》這一冊裡,關於孟德爾考教師資格證屢次失敗的曲折經歷,作者也只用「不太幸運的時光」來形容。孩子讀到心裡,也會覺得:原來失敗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是漫長人生裡很小很小的存在,潛移默化間收穫豁達和坦然。

用關鍵詞的形式,總結科學家一生的重要研究成果與經歷,方便記憶和理解。


快帶上這套書,和孩子一起學習他們的故事,感受科學的魅力吧!

相關焦點

  • 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聽
    眼看著我家二寶就要上學了,所以讓孩子每天晚上形成規律,早早的睡覺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就是讓孩子聽我的故事伴她入夢,其實我家二寶還是挺喜歡聽故事的,所以我特地給她買了一本厚厚的故事書,這樣保證每天晚上都能給他講一個故事聽。
  • 詩文典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詩文典每周從清華附小必讀書單中精選一本,給大家做簡單介紹~【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科學夢,長大想當太空人、科學家、工程師,提到科學時,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晦澀枯燥,深奧難懂,又奇幻無比...很多孩子都以為科學家們一定是天賦異稟、智慧超群,成為科學家是不是難度很大?事實上,他們確實非常優秀,但並非所有科學家們都是天才,但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永遠執著探索、不畏艱難、充滿好奇心和求知心..
  • 董卿自爆閱讀習慣,科學家:從小聽睡前故事的孩子,口才好成績棒
    美國兒科學會(AAP)的研究發現:從小聽父母讀書、講故事的孩子,將來的語言能力和學業成就更突出。因此,他們曾發布過一份政策性聲明,建議家長,從孩子出生時開始,就要多給他們讀書,多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為什麼早期閱讀會影響孩子的口才和入學後的成績呢?腦科學家會告訴你,看看你給寶寶讀書時,小傢伙大腦裡的變化,你就會有答案了。
  • 【聽1001夜講故事】
    》阿凡提打算整治一下貪婪而愚蠢的國王,於是假裝在沙灘上種金子。阿凡提摸著鬍子恭敬地回答:「陛下,我正忙著種金子呢!」 國王聽了驚詫不已,瞪大了眼睛:「快告訴我,快告訴我,聰明的阿凡提,這金子種了又怎麼樣呢?」  「尊敬的陛下,是這樣的,現在把金子種下去,只要到了星期五,就可以來收割,把金子收回去了。」  國王滿臉堆笑:「親愛的阿凡提,你的種子只有這麼多,能發多大財呢?要種就多種一點。
  • 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掌握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我家若蘭雖然喜歡聽故事,只可惜我小時候真沒聽過多少故事,也沒讀過多少課外讀物,真不擅長講故事。那些講故事的高手,能把寶寶帶到那個故事的世界裡,展開一場神秘之旅,然後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會抓重點,分析故事能力,總結人物經驗教訓,從而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  非常感謝那位寶媽,她向我分享了給寶寶講故事應該注意的8大技巧,告訴我只有掌握好技巧,才能讓寶寶聚精會神,充分享受到聽故事的樂趣,而且還能在故事中學到很多東西。
  • 睡前要給孩子講故事,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事實上睡前給孩子講故事除了有助於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之外,還有下面這兩個好處:好處1: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睡前給孩子講故事不僅能讓孩子安靜入睡,而且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
  • 瞧,她們心裡有顆魔力種子......
    「我小時候就沒有穿過新衣服,如今日子都過好了,看到有的孩子還是穿不暖,心裡很不是滋味.」潁上縣美女會公益部長劉永琴不止一次這麼說
  • 孩子不願意聽媽媽講故事?抓住這4點,做會講故事的媽媽
    2-6歲的孩子是沒有閱讀能力的,所以很多孩子都會纏著媽媽給自己講故事聽,他們想要不一樣的世界。媽媽多給孩子講故事能讓孩子心情愉悅,還可以加強親子之間的交流,想想就覺得是很溫馨的畫面。出現這樣的畫面,還真是很搞笑呢,媽媽可能沒有掌握講故事的正確打開方式哦,那就一起來看看怎麼樣講故事,孩子更愛聽吧~選對內容媽媽如果發現自己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跑走了或者是睡著了,那就要看一下自己講的故事是不是寶寶喜歡聽的呢,如果孩子不喜歡聽,當然就不會再繼續聽下去啦!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
    孩子3歲左右正處於想像力最豐富的的時期,在這段時間有多少家長陪著孩子,給他們講睡前故事呢?還有的家長即使給孩子講故事,也是三心二意,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效果。人在臨睡之前是大腦記憶最清晰、最牢固的黃金時期,如果家長能夠藉此機會給孩子講個睡前故事,對孩子的幫助是非常大的。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示,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每天是否經常聽睡前故事,會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軟之後的表現和學習成績。給孩子聽睡前故事有什麼好處呢?
  • 你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嗎?講故事對孩子有什麼好處?需要注意什麼?
    奶奶愛講故事,只要孫子瞪著眼睛聽,她就不停地講,什麼童話故事呀,成語故事呀,小動物長什麼樣啊,怎么喝水呀,都吃什麼呀,講得津津有味。可是第二天,心裡總放不下,就想去看看,平時這個人膽子比較大,他就想一探究竟,結果第二天又去了那片墳地,發現是有人來祭拜過,在那放了一個小型音樂盒,裡面在講評書,電池還沒有耗盡,所以一直有動靜。這個人終於不再害怕了。奶奶說:」我怕我孫子害怕,還特意解釋了,說聽完就不害怕了,誰知道我孫子還是嚇著了,唉,真是的!」
  • 孩子每天睡前要聽故事,但你真的會講故事嗎?
    但是,孩子每天睡前要聽故事,你真的會講故事嗎?接下來,我就圍繞著這一話題,從為什麼、操作偏差和該怎麼做三個角度入手,進行探討。一、我們為什麼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1、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楊絳曾在書中提到,當自己和丈夫坐在書桌前看書時,女兒阿圓也自覺地搬了個小板凳,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書來。阿圓這種對於讀書的興趣,顯然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養成的。
  • 給孩子的繪本|5個最適合在春天講的故事,和你一起等天晴
    如果你也體會到了這種閱讀帶來的情緒變化,不妨說給孩子聽。       這個故事最美好的地方還在於,它真的可以用在生活中——仿佛一本遊戲指南,和孩子一起,帶上它,像小熊一樣去外面的世界尋找真實的春天。阿地在櫻花樹下思念奶奶,手中的櫻花瓣帶著他走進巨大的神木,在這個過程中,他了解了奶奶的故事,並且救活了櫻花精靈,春天重新回到了阿里山。畫風很美,故事也有趣,讀完卻有些傷感。沉睡的春神。阿地找到了櫻花精靈。       人的一生似乎都是在尋找,在尋找的路上發現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往哪裡去。陪著孩子讀完,你也許會陷入沉思。
  • 橘子:會「魔法」的老奶奶,為孩子的心中種下了愛與分享的種子
    她的繪本作品便是最好的驗證,前幾天入手的繪本《橘子》,畫面清新溫暖,別說是孩子了,作為大人的我都非常喜歡。充滿生活氣息的村落裡有一位特別喜歡吃橘子的老奶奶,有一天她在吃到第九個橘子的時候發現了一顆種子,於是老奶奶把種子種到了地裡。
  • 與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書,學偉人的科學思維,讓小小科學家茁壯成長
    ———方舟子《物種起源》的出版,「不僅改變了一個學科,而且改變了全人類的思維方式、認識方式和行為方式」,這本書被譽為「科學界至今為止最重要的書」。書中提出的生物進化論學說,被恩格斯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它不僅推翻了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還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等學科甚至全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 在孩子心中種一顆善良的種子,卻不逆來順受《木偶的森林》
    這部分的孩子不僅是嬌縱過份,更多的是在孩子心裡缺失「善良」,而這種「善良」的缺失,久之會形成各種不良結果。我們都已看到,近年來社會上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有稍微不滿家長管教就跳樓危嚇的,或是真正的「說到做到」,造成父母的終身悔恨;也有離家出走,嚇唬家長,或是真正一去不歸的,還樂此不疲;更有甚者,危害別人的利益,霸凌、毆打別人,鬧出人命的。
  • 【聽小樹媽講故事】《愛胡鬧的露比》(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WIFI下打開);或者點擊頁面左下角「閱讀原文」收聽。※如想聽更多經典故事,請點擊帳號右下角的「聽故事」菜單進入故事寶盒,還可以點擊帳號左下角「去搜索」,根據關鍵詞搜索想要聽的故事。!♬主播♬ 吳老師的太太=小樹媽媽聽不到故事的重啟一下手機或清理一下微信緩存☟☟點下方音頻題目聽故事☟☟每一個愛胡鬧的孩子都有自己的道理要講
  • 我把繪本故事講給你聽——《楊奶奶講故事》一行走進平涼中國小記者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金玉之下,皆為「故事」。9月18日晚7點,《楊奶奶講故事》欄目組一行2人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多功能廳,和現場的近60位中國小記者一起分享故事裡的生活,生活裡的故事。
  • 種子法則:你想要幸福,就先種下幸福的種子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幸福種子,幸福關係、幸福家庭、幸福生活因你而生根發芽!
  • 力薦| 《共和國脊梁》,這8位科學家才應是孩子的時代偶像
    」 在科教興國戰略下,國家對科學家的認可、科學研究的支持可見一斑。當然,科學也是教育發展的側重點。 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探究精神、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家精神?
  • 孩子聽睡前故事的兩大危害
    最近孩子總是晚上哭著求媳婦講故事,我感覺孩子過於依賴睡前故事,但是有些話又不能直接跟媳婦說,(說了她也不一定聽)所以我就寫一篇文章,來解決一下內心的煩躁。我看到網上有一些這樣的看法,1、可以幫助孩子的神經系統得到發育,甚至在慢慢的潛移默化的行為中,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方面能力2、父母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可以提高孩子們在感情交流方面的情商3、學習故事裡的內容,提高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