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比原鏈開啟SUP流動性挖礦略晚於多條國產公鏈,但MOV超導協議其實已穩定運行3個多月,早於諸多全球知名的DEX。但在今天這個時間點,國內外已有多個流動性挖礦項目崩盤,其治理代幣歸零或接近歸零。比原鏈推出SUP流動性挖礦猶如火中取慄,值得玩味。
但不能否認,DeFi已進入下半場,有產品,有用戶,有共識的協議推出流動性挖礦或許是提高協議護城河,DeFi賽道去蕪存菁的必然選擇,比如被SushiSwap吸血的Uniswap,治理代幣也在17日宣告推出。
因而,如果把MOV超導協議和治理代幣SUP放到DeFi的歷史長河裡研究非常有價值,它不僅是觀察國產DeFi項目含金量的試金石,也是DeFi到底能不能成功的一個側影。
那麼,比原鏈MOV超導協議和SUP到底是什麼?SUP如何在MOV生態裡捕獲價值?它對MOV的價值又在哪裡?SUP是不是財富密碼?一起來看看吧。
▲初始六個流動性礦池
1
新幣SUP,它到底是什麼?
SUP就是MOV超導協議的治理代幣,因為MOV超導協議是比原鏈官方團隊開發的一個DEX,某種程度上,SUP就是MOV超導協議的開發團隊把控制權和相關利益雙雙下放。
從治理角度講,協議從「管理員治理模式」切換為「社區治理模式」,即由官方治理走向去中心化治理。這像極了Maker DAO,產品歷經創始團隊多年打磨後開啟去中心化治理的探索。
因而,持有SUP可以參與MOV超導協議的鏈上治理,比如,投票決定未來協議的交易手續費費率,決定儲備池(交易對)的上線或下線,也可以通過提案和投票區決定MOV超導協議的未來發展方向。
從利益下放角度講,通過交易手續費回購的方式,SUP持有者可以分享協議發展帶來的收益,也激勵SUP社區做出更多正確決策。
SUP總量僅有10萬枚,做為新幣,它完全採用了流動性挖礦的分發模式,自比原鏈側鏈 Vapor 72576000 區塊高度(大概是9月17日上午)起,對MOV超導協議提供流動性就可以獲得SUP。大約,1個月內即可完成10萬SUP的分發。
從存粹的流動性挖礦角度看,我們總結了SUP的幾個特點。
第一,BTM交易對權重更高。起初,MOV超導協議提供6個交易對(交易池),包括BTC、ETH等主流幣及USDT、DAI等穩定幣。流動性挖礦開啟後一天,增加SUP/BTM交易對。其中,SUP/BTM交易對可獲得5倍的SUP產出。這種設置無疑是為了增加市場對BTM的需求量,並且在前期鎖定SUP,減少流通。
第二,延遲滿足機制,鎖住前期代幣流動性。「農民」獲得SUP後可選擇即刻獲得或延遲滿足,前者可解鎖SUP並進行交易,後者可以把SUP用合約鎖定3個月、6個月或12個,從而獲得最高3.3倍的SUP產出,這一點也會影響10萬SUP的最終挖礦時長。
第三,越早參與收益越高。SUP發行期共分四周,每周呈線性遞減,第一周分發4萬,最後一周只有1萬。
第四,無預挖,無預留,無私募。與Sushiswap等DEX協議選擇部分私募,部分挖礦不同,SUP全部由流動性挖礦分發,對任何人都公平,也避免私募情況下大戶集中拋售風險。
第五,雙收益。開啟流動性挖礦後,LP既可獲得原來最高14.5%的年化收益,還可以額外獲得治理代幣SUP。
第六,銷毀機制。照前期MOV運營數據,超導協議會將 20% 的手續費用來回購銷毀 SUP,且每周回購銷毀一次,從而實現場長期通縮的經濟模型。
第七,MOV超導協議與很多DEX不同,其資金池的交易對隨存隨取,沒有鎖定期。
自比原鏈宣布MOV超導協議開啟SUP挖礦後,社區反饋如何?或許有一個指標可供參考,16日下午4點,SUP挖礦頁面數據顯示,等待參與挖礦的MOV超導池質押代幣價值突破了千萬美元。
2
SUP,治理代幣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很多人質疑治理代幣的價值,認為它很像空氣。相對於SUP價值的討論目前也是比原鏈社區最熱門的議題。畢竟,這是流動性提供者(LP)考慮是否入局挖礦的核心因素。
但對於治理代幣的價值捕獲問題,很多人都不甚明了。其實,從之前的DEX和借貸兩大類項目看,治理代幣價值捕獲主要來源於四個維度。
第一,來自項目的鎖定資產規模。DEX表現為儲備池積累的資產規模,這一指標實際上體現了DEX的好用程度,以MOV超導協議為例,雖然它從協議層面實現了低滑點等優勢,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為儲備池提供流動性,交易磨損還將進一步下降。 另外,安全性也會越高。
第二,業務量。DEX往往都會採取交易手續費回購的方式實現治理代幣的價值捕獲。在這一點上SUP就是如此。按照設定,流動性挖礦開始1周後,超導協議會將 20% 的手續費用來回購銷毀SUP,且每周回購銷毀一次。因而,SUP是通縮的經濟模型。
第三,治理博弈帶來的溢價,這是治理代幣的獨有特徵。此前,《DeFi治理代幣的價值捕獲》一文就深度討論過這個問題。在DEX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諸如手續費費率調整,流動性礦池贈加等都會引起極大關注,一旦不能形成一致看法,社區分歧就會擴大。因而,各方必然大量購入治理代幣以擴大對決策的控制,這種博弈會賦予治理代幣價值。長期看,Maker DAO治理代幣MKR主要的價值捕獲就源於對治理的巨大需求。SUP作為MOV超導協議的治理代幣,自然也是如此。
第四,MOV協議生態協同,這可能是SUP的獨有價值。很多人搞不清楚MOV到底是什麼,其實,比原鏈創始人長鋏不止一次提到MOV是比原鏈的DeFi協議簇,即超導協議作為DEX僅僅是MOV協議鏃中的一個協議。未來MOV可在借貸、合成資產等賽道開發更多協議。MOV是工程思維下統一設計的DeFi協議,所以這些協議之間不會相互衝突。在未來,SUP的價值還可能來自MOV整個生態賦能,這裡面的想像力有待開發。
據長鋏說,超導協議未來可能引入計息Token,這意味著LP將獲得一個計息憑證,他可以將此憑證進一步抵押進MOV未來的穩定幣協議,從而獲得無息或低息穩定幣。大大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也吸引更多用戶加入MOV。
但治理代幣的價值並不完全等同於價格,價格還是會受到買賣的影響。此番流動性挖礦的瘋狂Coinbase等交易所居功甚偉,其為各類代幣開通了在二級市場交易的資金通路。
比原鏈社區也在廣泛討論SUP是否會上線大型交易所,對於這一點,比原鏈官方在近期的AMA中提到:「其它交易所是否支持SUP交易不是項目方所能決定了的,但對於AMM而言,哪怕只能在MOV內交易也會有充分的流動性。」
這就是有趣的地方,就像Uniswap一樣,MOV超導協議也是自成體系。在SUP的流動性挖礦中BTM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初期MOV也僅開放了BTM/SUP交易對。這意味著,SUP的價值最終會反哺BTM,從而實現BTM的價值捕獲。這或許也是比原鏈團隊推出SUP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3
SUP,它可以為MOV超導協議帶來什麼變化?
為DEX或者借貸協議設置流動性挖礦玩法始於6月份的Compound分發治理代幣COMP,之後,像CRV(Curve)、YAM、YFI、SUSHI等項目開啟了長達3個月的流動性挖礦浪潮和DeFi代幣的小牛市。
如果僅從流動性挖礦的價值看,它的作用有目共睹。以借貸項目Compound為例,其總量1000萬枚COPM中的423萬枚通過「借貸即挖礦」的形式分發。在開啟挖礦後僅一天,其資金規模就突破2億,超越Maker DAO成為借貸項目第一名。3天後,其治理代幣市值達到15.1億美元,再次超越Maker DAO位列第一。同樣,DEX項目SushiSwap上線流動性挖礦後也快速超越了Uniswap,登頂DEX排行榜第一。
可以說,挖礦讓項DeFi目快速啟動,在業務量,資金量,用戶量,曝光度等數值上飛速成長。
SUP挖礦會對MOV超導協議業務本身有什麼影響呢?這還得看屆時市場的反饋。但藉此,我們有必要分析一下MOV超導協議它到底提供了怎樣的業務。
很多人知道MOV超導協議是一個DEX,採用了改進版本的AMM(自動化做市商)模式,即CFMM。它上線於2020年6月,彼時,V1版本僅支持USDT、USDC、DAI三種穩定幣之間的兌換。8月,超導協議V2版本上線,新增了BTM/ETH,BTM/BTC,ETH/BTC三個交易對。除了低滑點,低手續費的特點,它還引入了基金管理的策略,幫助 LP 在大行情中降低無常損失。
今天,如果為上述6個交易對提供流動性,LP可獲得最高14.5%的年化收益。在開啟流動性挖礦後,LP既可以獲得原有年化收益,還可額外獲得治理代幣SUP。
根據9月16日的 QKL123數據顯示,MOV日均活躍用戶為1183,位列DEX排行榜第三,僅次於Balancer。而在昨日成交數榜單裡,MOV以1.67萬筆位列第二。按昨日成交額排,MOV以3432.51萬位列第七。
可以說,MOV超導協議在經過2個多月運行後,其實具備了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在宣布但未正式開啟流動性時,其數據表現就說明了一切。從MOV官方頁面(https://mov.blockmeta.com/)可以看到,14日,MOV流入資產開始暴增。15日,流入資產接近5百萬美元。16日,流入資產接近1千萬美元。而17日,超導協議流動性礦池總值接近4000萬美元。如果對比Compound此前迅速超越MakerDAO的歷史,這並不讓人意外。
進入9月,DeFi概念代幣價格開始暴跌,流動性挖礦熱度下降,這讓很多人認為DeFi和過往DAPP等熱點一樣曇花一現。但長鋏顯然不這麼看,在16日針對SUP的AMA中(https://www.chainnode.com/ama/473423-6),他的觀點非常值得從業者思考。
「產品要有粘性,關鍵是產品本身要有價值。在MOV超導兌換上進行穩定幣兌換具有低滑點和低手續費等優勢。此前因為跨鏈對於很多用戶來說存在一定操作門檻,超導兌換的價值未被市場發現。流動性挖礦有助於將產品的價值傳遞給用戶,同時又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價值。」
長鋏相信,MOV超導協議上線以來,有產品,有用戶,有共識,在無流動性挖礦情況下可以入圍DEX排行榜前八。因而,DeFi的下半場到了。短期性項目將迎來末日,長期性項目將逐漸形成社區共識。協議利潤回饋給Token持有者,Token有了堅實的價值基礎,並能成為其它協議的抵押品或交易對,形成正循環。
潮水退去後,才能看到誰在裸泳。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名言,區塊鏈時代同樣適用,比原鏈MOV誕生於2019年,一年後市場進入黃金時代。SUP挖礦的經濟激勵機制建立在真實的產品之上,這或許是籌劃已久的MOV向DeFi王座發起的一場衝鋒。
4
比原鏈MOV,未來有怎樣規劃?
在DeFi領域,聚合收益協議yearn.finance創造了神話,這神話不僅僅來自YFI超越了比特幣的價格,還在於持續不斷的產品創新,引領DeFi潮流。
比原鏈後續有怎樣的規劃?從團隊近期逐漸增多的對外輸出看,主要還是在DeFi領域的基礎建設,尤其是上文提到的MOV宇宙,也就是完善MOV協議鏃。比如,DEX領域的超導協議可能會推出V3版本,而借貸協議,穩定幣及合成資產協議,衍生品協議(如基於AMM的永續合約等),這些賽道似乎也會是MOV持續發力的核心。
就像上文提到的,這些協議產品之間似乎都會有協同。據說,超導協議交易對的增加也會配合MOV其它產品,像MOV借貸協議上線後,可能就會支持LTC跨鏈,並且增加超導協議相關交易對。又比如,穩定幣協議上線後,可能會支持更多抵押型Token跨鏈,像POW類型的主流礦幣,乃至平臺幣都被認為是非常好的,有價值支撐的抵押型資產。
比原鏈從誕生之初就強調資產上鏈,而一段時間裡公鏈創業者其實很少再提資產上鏈,其中挑戰太多。但此輪DeFi熱潮裡,大家突然發現比原鏈其實非常匹配DeFi,主側一體的架構下,主鏈負責資產發行,側鏈負責交易效率,也就是用Layer2來滿足DeFi的業務需求,非常應景。長鋏也一再提及合成資產將是DeFi的核心賽道。於是,資產上鏈概念再度走火。
如果說DeFi不是曇花一現的幣圈故事,那麼,在這一賽道探索DeFi應用的項目都值得期待,它們有可能是DeFi真正的奠基者,穿越迷霧,實現DeFi應用的價值回歸,而不是單純用挖礦的短期收益去博得市場的追捧。
比原鏈和MOV是不是勝利者不好說,但至少是區塊鏈進化過程中的一種選擇,是DeFi下半場的有力競爭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