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恐怕被賣!34個網上賣房平臺,不足兩成有《隱私協議》

2020-12-21 騰訊網

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就被別人錄入了網上賣房平臺,成為「準購房者」。

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網上賣房被房企們演繹得風生水起。但是在各家房企推出的平臺中,對於個人隱私的保護可謂參差不齊,甚至僅有少數平臺給出《隱私協議》,讓人擔心隱私遭到洩露。

南都地產選取了34家上市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App或小程序)的隱私保護內容展開測評,希望促進網上賣房平臺的合規化。

擁《隱私協議》的平臺不足兩成

根據測評結果來看,此次選取的34家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中,只有6個平臺在註冊的時候,會提供單獨的《隱私協議》。在另外的28家房企的平臺中,並沒有專門的《隱私協議》。

研究員發現,在這些沒有專門《隱私協議》的平臺中,部分在《會員規則》中,會有少許關於個人隱私保護的內容表述,還有部分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則完全沒有與個人隱私相關的內容。

在這6個擁有《隱私協議》的平臺中,包括恆大集團的App「恆房通」,綠城中國的App綠城雲,以及碧桂園的小程序「碧桂園鳳凰雲」、萬科的小程序「萬小二」、龍湖集團的小程序「龍湖U享家」、中海地產小程序「海客通」。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六家房企的平臺上,隱私協議的規模也相差很大。萬科與龍湖的《隱私協議》可謂最詳細,均超過萬字。而中海地產儘管有專門的隱私協議,但內容相對簡單,僅一千多字。

僅三家房企彈窗提醒用戶協議

在擁有專門《隱私協議》,或者在《會員協議》中會涉及到個人隱私內容的房企平臺中,其《協議》的提醒方式,也很大程度能夠體現出該房企對於個人隱私保護的重視程度。

研究員發現,《協議》的提醒方式只要分三種,分別是默認勾選、需要主動勾選和彈窗提醒三種。其中默認勾選對用戶的提醒作用最差,很少人在沒看到「協議」的情況下,就直接註冊登入了。而彈窗提醒的效果最強,每一位用戶註冊時都會看到《協議》。

如藍光發展的App「藍朋友」,按確定即表示默認同意《協議》

新城控股的App「小新家」,需要主動勾選《協議》

碧桂園網上賣房小程序的隱私政策會通過彈窗提醒

測評結果來看,擁有《隱私協議》或者《用戶協議》中含有個人隱私保護表述的房企網上賣房平臺中,只有碧桂園、中海、綠城三家使用了彈窗提醒的方式,而恆大、融創、龍湖、佳兆業、新城控股以及世茂房地產的平臺,採用了主動勾選的方式。

至於萬科、藍光發展、金地、富力、陽光城、金融街等房企,則是採用了默認勾選,甚至註冊即同意《協議》的方式,並不能真正起到提醒用戶查看《協議》的效果。

六成網上賣房平臺隱私政策透明度低

本測評考察房企網上賣房平臺的隱私政策透明度(包括會員協議中涉及隱私部分的表述)。透明度越高,代表隱私政策中關於企業如何收集、使用、存儲和保護個人信息的描述越清晰全面。

本次測評結果發現,在34家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中,有14家房企的隱私協議中,包含上述七項隱私內容中的全部或部分。

但包括金地、龍光、招商蛇口、合景泰富、陽光城在內的20家房企平臺,由於沒有隱私協議,甚至用戶協議中都沒有涉及到隱私政策部分,因此完全沒有得分,需要在個人隱私保護方面多加重視。

按照透明度高(5項以上),透明度中(1-4項)和透明度低(1項以下)來統計可以看到,透明度低的房企平臺,佔比達到了65%。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擁有隱私協議的平臺,都有提到關於提供個人信息保護政策,以及收集、存儲、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的規則。

例如恆大恆房通在《隱私政策》就提到:將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遵循業界成熟的安全標準,採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來保護您的個人信息。並且寫明會平臺收集證件類型、證件號碼、省份常駐地、開戶行、銀行卡號、帳戶名等信息,是為了完善個人信息,若不提供或不同意收集這類信息,用戶可能無法正常使用客戶推薦功能及佣金發放服務。並承諾會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從非法渠道間接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

僅倆房企提醒要注意被推薦客戶的個人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大多是網上賣房平臺同時也是全民營銷平臺,推薦他人買房也是這些平臺的主力功能之一。但所研究的34個平臺中,只有「萬科萬小二」和「融創幸福通」的隱私政策中,涉及到了:「是否提醒須取得擬推薦客戶的合法授權和使用他的個人信息」這一項。

比如萬科在隱私政策中寫明:在將房源推薦給客戶時,需確保您已經取得擬推薦客戶的合法的授權以使用他的個人信息。

而《「融創幸福通」平臺經紀人使用許可協議》則寫明,如被推薦的意向客戶對經紀人向「幸福通平臺」提供其個人相關信息持有異議,或被推薦的意向客戶與經紀人就信息提供產生任何糾紛的,均與「幸福通平臺」及融創集團無關,所產生的責任均由經紀人自行承擔。

至於其他房企,並不太重視被推薦客戶的個人信息保護。這也導致不少人可能在自己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個人信息就被錄入到了這些網上賣房的平臺中,且有可能因此遭到「騷擾電話」。

一旦註冊就沒「回頭路」?

理論上,一個應用有註冊的入口,就應該也有註銷的出口。但是研究員統計34家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之後發現,只有碧桂園、恆大、綠城中國、龍湖集團和中海地產等五家房企的平臺,有明確的註銷出口。

龍湖小程序U享家有註銷帳戶的選項

反之,這也意味著在此次的研究樣本中,有多達30家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中,沒有明確的註銷選項,用戶一旦註冊,就很難再註銷,讓自己的個人信息在該平臺中刪除。

研究員發現,在這些平臺中,有些是完全沒有寫明註銷的方法的,還有部分則在《會員協議》或《隱私協議》中寫明,可以通過給平臺的個人信息保護專員發送郵件等方式,來註銷帳號。而且註銷帳號的時長,也在平臺方收到信息的15-30天不等,非常繁瑣,可謂註冊容易註銷難。

賣房平臺多要求獲取手機號碼和定位信息

小程序向系統申請獲取權限時,是否遵循了網絡安全法中的「合法、正當、必要」原則與《個人信息安全規範》的「最小夠用」原則。

超範圍獲取權限(除了必要的『存儲權限』,用戶首次打開App或小程序的時候,是否彈窗要求申請其他權限,如獲取手機號碼、IMEI、IMSI權限,定位權限,相機權限,通訊錄權限等,這大都違反了收集個人信息的最小必要原則)。

測評結果顯示,作為網上賣房平臺,大部分App和小程序在初次打開時,均要求獲取手機號碼和定位權限,主要為了根據定位推薦樓盤,以及通過聯繫方式以取得聯繫。如碧桂園、世茂、雅居樂等沒要求獲取手機號碼權限的在極少數。而奧園、金科、越秀等房企的平臺,在首次打開時則沒有要求獲取定位權限,而是到了必須要使用到時,才逐層申請獲取權限。

不過,也有少數房企的平臺超範圍獲取權限較為嚴重。例如通過華為手機下載綠城中國安卓版本的應用綠城+App,下載完成後,會要求獲取拍攝照片和錄製視頻、允許綠城+訪問設備上的照片、媒體內容和文件,還要求允許綠城+獲取包括讀取通話狀態和行動網路信息等設備信息,如果不允許則無法打開App,涉嫌超範圍獲取權限。

附:

一、測評目的

近年來,個人信息洩露事件屢見不鮮,一次App或小程序上的註冊,就可能導致個人信息被多次販賣。本測評通過個人隱私保護政策透明度、權限獲取合規度等多個方面,對網上賣房平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機製作出評價,督促個人信息控制著遵守國家規定,盡力保障個人信息安全且不侵犯個人信息主體權益。

二、測評對象

在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篩選的50家規模上市房企中,目前有34家房企開發了網上賣房或全民營銷的App或小程序。本次測評針對這34家規模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

當一家房企同時開發有App和小程序時,採取其主推的平臺作為測評對象。

三、測評方法

1、採集內容

針對是否提供專門的隱私協議,隱私協議提醒方式、隱私政策透明度、註銷難易度、權限獲取合規度等五個方面進行信息採集。

課題組會對《隱私政策》相關文件的全文複製,對《會員守則》、《隱私政策》、權限獲取、註銷頁面等進行截圖,以便後期查閱。

2、採集時間

本次測評的採集時間為2020年3月11日至3月15日。在此採集時間以外,App或小程序做出的修改,均不計入本次測評結果。

備註:評測所採用的標準只代表第三方機構的觀點,只要提供合規建議,企業並非必須按照這一標準進行隱私合規。

出品:規模上市房企研究中心

監製:王衛國

牽頭人:林廣

研究員:林廣 李美鈺 黃露 王豔玲 伊曉霞 邱永芬

設計:甘丹

製圖:何欣 林泳希

相關焦點

  • 網上開始賣房了,我試著買了一套
    不過,我再次向剛才那些人提出進一步的提問:「那如果在網上賣更便宜,也可以實地看過樓盤再買,而且在開盤之前可以隨時退訂呢?」之前持否定態度的人,口徑出奇一致地都改變了:「那可以」「可能會」「噢,這倒可以考慮」這本是一樣的問題,是什麼改變了他們的最終答案?
  • 619個樓盤「一房一價」 恆大網上賣房究竟「變」了什麼?
    繼全面實施「網上賣房」後,恆大又一次推出顛覆性的舉措:自3月18日起,619個在售樓盤每套房源價格將在「恆房通」全面公開,相關房源單價、房屋總價等信息詳情均有呈現。恆大通過一系列變革創新印證了,只有不斷調整自己的營銷策略以適應市場需要,才能在競爭中永葆活力。
  • 二手平臺倒賣個人信息 幾百元成交
    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賣家出售各種個人信息   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一位賣家的服務清單顯示,可以查詢的信息內容包括個人戶籍、名下房產、出行記錄、3到5年內的個人開房和同住開房記錄等20多項,不同信息的查詢等待時間不同,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 招聘網站緣何成隱私洩露「重災區」?
    招聘網站緣何成隱私洩露「重災區」?這種網上簡歷售賣目前已形成「一條龍」產業鏈,使眾多求職者掉進信息洩露「陷阱」。簡歷被賣,首先就要查找源頭。現在有些不法分子在招聘網站上註冊了「空殼」公司,以此「套取」求職者的簡歷。但這種做法獲得的簡歷畢竟有限,因而更多的不法分子是通過「黑客」以及招聘平臺員工中的「內鬼」,來取得大量個人資料,這成為簡歷洩露的主要渠道。
  • 疫情之下,不要讓個人隱私在網絡「裸奔」
    ,換個角度看,現在的趙某可能是你我中的任何一個。捫心自問,我們有多少人近期其實也像她這樣生活著,我們又何必以上帝視角、事後觀點去過度苛責她呢?@澎湃新聞:關注疫情別失焦 隨著朋友圈的熱傳,網上出現了一些「過度猜疑」和「過度解釋」的信息。女孩的身份信息、照片和真假難辨的視頻,被四處傳播。很多人指責她到處亂跑,甚至有人對她的私生活進行指摘。
  • 8.7億條個人信息在暗網上出售,大數據時代下人人如何自保?
    這幾天聽到一個新聞,鄭州西亞斯學院近兩萬名學生個人信息被洩露,信息具體到名字、身份證號、年齡、專業及宿舍門牌號。該學院在6月4日的一條微博評論中回復網友稱,關於文件信息,已經報備國家公安機關,正在調查當中。我有個同事,最近就因為信息洩露被騙了10000多元。
  • 恆大網上賣房政策再升級,「四張王牌」引爆黃金周!
    首創全面「網上賣房」至今,恆大持續發力,讓利舉措層出不窮。近日,恆大再度升級營銷新政,打出了優惠、獎勵、保障、透明「四大王牌」,為五一黃金周提前加溫。如果你是個「賣房小能手」,之前已成功推薦出若干套房源,那麼你很有可能已是鑽石會員或黃金會員,佣金獎勵分別高達3%和2.5%,即使是剛剛註冊新人會員,也可以獲得1%的佣金獎勵。面對動輒百萬的房源,1%-3%佣金獎勵絕非小數,只要動動手指就有數萬元進帳,這個從「獎勵」牌局中分一杯羹的機會豈可錯過?
  •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徐州一批樓盤賣不動了!有樓盤大半年只賣了一成!
    徐州一批樓盤賣不動了!有樓盤大半年只賣了一成!) 最近,大家似乎討論的都是徐州樓市進入年底衝刺階段,開盤潮來勢洶洶,買房人被壓抑的購房需求將迎來爆發。
  • 賣房流程和注意事項,都有什麼?
    許多人都會頭疼,賣房需要什麼流程又得注意什麼事項?本期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那些賣房的流程和注意事項。一、賣房流程和注意事項,與付款方式有關目前賣房的流程,因為買方的付款方式的不同,大概可以分為兩個流程。按照付款方式為全款和貸款兩種方式,具體的賣房流程也稍微有些差別。
  • 淘寶賣房靠不靠譜?
    近段時間如果說房地產圈大事件,一個是恆大事件,一個就是淘寶賣房事件。淘寶為啥要賣房?是因為看到貝殼上市,並且市值超過開發企業。目前,地產行業裡普遍有個說法,叫幹開發的不如賣房的。那麼淘寶賣房到底靠不靠譜呢?
  • 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消息,「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之下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消息,「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男子洩露成都確診女孩隱私信息,被警方處罰!
    趙某的個人隱私信息在多個社交平臺上被轉發,涉及的圖片包含了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等信息。02個人信息在微信群傳播6月,河北燕郊一街道辦工作人員賈某某,在微信群傳播《緊急突發事件快速報告表》,流傳的信息中涉及到居民張某等人的隱私信息,最終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隱私被依法拘留10日。
  • 成都確診女孩被曝光個人信息!法國人:新冠可以得,隱私不能丟
    而除了她本人信息之外,還有不少無關女孩被惡意造謠,視頻和照片傳遍了網絡。這場「網絡大戰」也掀起了非常大的波瀾,連幾個官媒都轉發評論了相關的帖子:也有不少網友開始擔心,在這場「暴力」之後,會不會再也不敢有確診者如實公布自己行動軌跡了。這位成都女孩的遭遇雖然最為極端,但「私人信息被洩露」這件事,但絕不是第一例。
  • 政府官網洩露個人信息,說好的隱私保護呢?
    而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和社會的發展,公眾對於政府信息公開的需求,也大大增強。力推政務信息公開、打造透明政府,成了自上而下的一個改革內容。然而,政務信息公開也是個「技術活」——既要兼顧公眾的知情權、表達權,也要平衡好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個人隱私權。在此基礎上,來達到行政效率和政府民眾互動的最大最優效果。
  • 調查:「代拍秒殺」背後 個人隱私和帳戶財產面臨被盜風險
    代拍秒殺讓賣家可以操作他人電商帳號或是獲得收貨地址及電話等個人信息,這是否潛藏信息洩露風險,風險誰來擔責?有賣家表示,並不知道對方的支付密碼,他也不能做什麼手腳。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研究員崔麗麗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上表示,代拍需要買家提供帳戶信息登陸密碼,對用戶隱私安全來說是一種威脅。
  • 恆大網上賣房成功,許家印真有兩把刷子,不愧是國內最強地產商
    早在2014年,恆大就上線了恆房通,把中國帶入了房地產的全民經紀人營銷時代,依託網際網路的渠道,建立了一個跨區域的立體式營銷網,所有的用戶都可以通過這個APP平臺推薦購房者,並因此獲得佣金獎勵。6年過去了,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已經達到9億,經過不斷升級進化,恆房通目前可以實現網上VR看房、網上選房、網上購房等的一站式服務。不得不佩服恆大管理層的遠見和行業的洞察能力。在目前這種特殊時期,企業克服困難的最有效方式不是「等、靠、要」,而是要想辦法自救。作為龍頭房企,恆大在某種程度上是要做出表率的,這不僅是在給恆大「探路」,也是在給整個地產業尋找特殊時期突圍的道路。
  • 恆大全國619盤房價全透明,打造「網上賣房」的模板案例
    隨著2月份「組合拳」的驚豔亮相,恆大叩開了「網上賣房」時代的大門。效果如何,業績數據已作出了最好的證明。然而,恆大的重拳出擊,遠不僅此。在延續3000元即可線上鎖定房源的基礎上,3月18日,恆大再次擊出具有開創性的一拳:全國參與活動的619個樓盤的「一房一價」數據在「恆房通」上全公開,相關房源單價、房屋總價以及享受78折與恆房通推薦97折後的價格,都清晰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