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流傳千年3句話,讓你悟透「天道、地道、人道」,說透天規

2020-12-08 花落花又落

說到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自然繞不開創始人老子。

老子建議無為而治,其學說對我國哲學開展具有深刻影響。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開山祖師。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隨著封建時代的發展,老子的思想越發受到統治者的歡迎和應用,不僅如此老子還成了國際文化名人,國際百位前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

不僅如此,由於老子太神秘,民間還把他跟「太上老君」扯上了關係。

據說太上老君在不同時期都化為不同的聖人到人間去,而在春秋時期化身成了老子,體驗人間疾苦之後,在周王室衰微之時離開,無奈被關令尹喜攔住,於是才有了老子五千言《道德經》。

其實這裡面有著很複雜的人物關係,民間很多人認為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主要原因是老子的《道德經》裡藏著「天道、地道、人道」的奧秘,讓人實在是覺得不可思議了。大家可以看看其中流傳千年的三句話。

一、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最大的特色是什麼?「自然,道法自然

這個「自然」並非我們今天所說的「大自然」,「道法自然」是說,道自本自根,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源,不需要取法任何東西。道也沒有什麼可取法的對象,因為萬事萬物都在道的海洋裡。

天地的運行是最接近於「自然」的,魚在水裡暢遊,鳥在天空飛翔,花開了花又落…日月交替,寒來暑往,四時運行…天地萬物似乎都接受著一個神秘力量的安排,一切都是井井有條。

魚不會妄想我為什麼不能在天上飛?鳥不會想我為什麼不能潛到海底遊?夏天不會跑到冬天后面去,秋天不會取代春天的位置… 一切都是那麼井然有序。

但人不一樣,人是具有極強自我意識的生物,他想上天入地,他想掌控支配世界,他甚至想成為自己的上帝。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告訴我們首先要學會敬畏!

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這段話的意思,累積到了滿盈,不如及時停止;銳氣如果太盛,不能長久保持;家裡金山銀山,沒人能守得住;富貴加上驕傲,自己埋下禍根;成功了就退下,這才合乎天道。

天道好循環。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成住壞空是佛教用語,「成」,事物出現;「住」,事物繁榮一段時間;「壞」,開始走下坡路;「空」,一切塵歸塵,土歸土。

世間萬物,莫不如此。

你想守住剛猛,剛則易折,你想守住財富,富不過三代,你想保住權力,新生一代早就等不及了。

老子提醒我們,要虛。虛才能放空外物,不把持,不佔有。《論語》記載,曾參稱讚顏回:「有若無,實若虛。」有的好像沒有,實在好像空虛,說的就是這種境界。

虛才能容納一切,不致招來怨仇。

虛才能不戀權位,該舍就舍,該去則去。「不要人誇顏色好,要留清氣滿乾坤。」

要有度!虛是境界,有度是實在的功夫。就人世間而言,人與人之間有邊界,不可冒犯;就物質取捨而言,只取所需,不取所欲;就人與自然而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三、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這句話非常精練的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我們現代人,非常的直接,我給你做多少事,你給我多少錢,你叫我做一件事,我一定要問有什麼利益?物質文明席捲之處,一切以現實的利害作為好壞的標準。沒有顯而易見的利益,值得做嗎?一切是如此的短視和虛浮。

老子這句話是說:「一切事物,有時是受損反而獲益,有時獲益反而是受損。」

中國古人更看重整體的平衡和長久的和諧。在中國人看來,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陽長陰消,陰進陽退。問題的關鍵不是陽佔多少、陰佔多少才合適,而是陰陽平衡才最符合天地之道。

有的時候暫時獲利,但破壞了陰陽的平衡,對將來的穩定有巨大的負面影響;有的時候暫時受損,但有利於維護陰陽的平衡,反而對將來的和諧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所以,古代的聖賢人物,不怎麼談利,而是喜歡談吉,談福。吉和福看重長期累積的效果,而不注重當下一城一地的得失。

所以中國人常說吉人自有天相,你能夠秉持天道,積德行善,當然天會眷顧你

這個「己立」,並非由自己亂來,而是有一個天命在,這個天命就是「善」。「己立」所立的根基,就是德,就是善。

《道德經》絕對開卷有益,簡簡單單的三句話,已是受益終生。

馬雲行商數十載,工作包裡總是放著幾本書,這幾本書總會不斷更換,但是唯獨一本沒有註解的《道德經》一直都在。

老子的《道德經》不僅蘊含了人生哲理,還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等等,甚至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

當你人生不順心的時候,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讀一讀老子的《道德經》,合上書籍,豁然開朗,對於這世界上的一切也就都釋然了!

《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不過想要讀的朋友們是不是有個擔心,那就是害怕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在這裡,特意給大家找到了一本白話文《道德經》。

裡面的文字幽默風趣,並且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簡單易懂,關鍵是還有600多張彩圖。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道德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

這本書才59元,現在59還能幹點啥?看個電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道德經》中流傳千年的3句話,讓你悟透天道、地道、人道的秘密
    而《道德經》這本書是道家的開山之作,可以說是我國智慧的瑰寶,對我們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病態和危機,我們依然能從老子的智慧中汲取營養來應對和解決。《道德經》裡藏著「天道、地道、人道」的奧秘,讓人實在是覺得不可思議了。大家可以看看其中流傳千年的三句話。
  • 老子《道德經》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說的「天道」
    然而,他卻說:不讀老子道德經,就不懂人生真諦。的確如此,老子《道德經》中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大智慧,甚至是「天機」。比如說,以下2條,就是《道德經》中不可意會而不可言說的「天道」。可見,天地本無心,人心卻很危險,「不仁」是天地和聖人的共同特徵,我們若是不能正確認識,儘早悟透這條「天道」,早晚要吃大虧。
  • 《道德經》中這3個成語,說透了天道,地道和人道的秘密!
    1/自知之明老子《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意是說,善於了解別人的人是明智的,善於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最智慧的。2、大器晚成老子《道德經》說:「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大意是說,最方正的卻沒有稜角;最貴重的器物總是最後製成;最洪亮的聲音卻聽來無聲;最巨大的形象卻看來不見;「道」精深而無名。
  • 天道、地道、人道的秘密,大悟之人的訣竅!
    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說都在一個「謙字」裡了。謙卦是《易經》之中唯一一個六爻全吉的卦象。《周易》上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牧就是守,卑以自牧謂以謙卑自守。一個君子應該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總是往低處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
  • 老子:什麼是天道?其實就是四大自然法則,悟透能避禍就福
    就是那些已經掌握了天道思維,對於一些了如指掌,一句話意見時間就能扭轉局勢的人最直觀的天道思維就如同電視劇《天道》中的丁元英那樣,運用結局的思考方式,倒向推演,完成布局丁元英就是靠著這種天道,一直站在制高點上。那到底什麼是天道呢?其實老子已經告訴過我們了,老子的《道德經》聞名於世,被譽為東方智慧源泉,天下第一奇書。
  • 《天道》中引人深思的6句話,男人悟透了,受益終生
    今天給大家分享《天道》中值得一生去悟的6句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1、一個「恕」字,我已經有罪了。當時肖亞文跟芮小丹這樣描述丁元英:「是人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丁元英「倒行逆施」,反向思維一流。當好友韓楚風讓他大膽說,恕他無罪的時候,他說一個「恕」字,我已經有罪了。丁元英這句話說得太妙了,既然無罪,又何「恕」之有?若非韓楚風這個人是個君子,和丁元英相交甚深,我想丁元英不會給他這個建議的。因為日常生活中,我們給人誠懇的建議,好處沒有你,一旦出錯,錯全在你,這就是普羅大眾的想法與做法。即使他恕你無罪,事後出現問題,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還是會怪你的。
  • 《易經》中最具大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悟透一句,便可不再平庸
    《易經》中,這3句話最為經典,最具有大智慧,你若能悟透一句,就代表你開悟了,便可不再平庸!1、一陰一陽謂之道。——《周易·繫辭上》釋義:一陰一陽的相反相生,運轉不息,為宇宙萬事萬物盛衰存亡的根本,這就是道。
  • 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誠、商道酬信
    道,這個詞由「老子」創造,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中國傳統哲學文化中最豐富的表達之一,「道」便是我們世間的萬物之理。老子講天道,孔子講人道,此外還有地道、商道......不同的領域講究不同的「道」,作為世人的我們又該遵循什麼樣的道呢?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源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天道莫奈何得老子
    q某強加給老子種種罪名:謀私、不仁、權謀、大野心等等,還不解氣,越說越離譜,最後嘆息「在老子書中卻像有一個天道隱隱管制著,不許平等。但這些天道卻給一位懷著私心的聖人窺破了,於是,此懷私之聖人卻轉過身來,利用這些天道,以完成一己之計謀,而天道終亦莫奈何得他。」
  • 電視劇《天道》中最有穿透力的6句話,悟透一句,改變一生
    別人給你的,如果你的能力承受不住,你還是接不住的。正如芮小丹說的,只要不是我悟到的,你給了也沒用,我也拿不住。 劇中有句話我非常贊同,「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當你知道你是你,你就不是你。」當我是個碌碌無為的人的時候,我對這個世界充滿偏見與諷刺,當我有了一番作為之後,才發現當初的自己是多麼的幼稚而悲哀。 常人總在抱怨生活,抱怨社會,而「神」則在改變生活,改變社會。
  • 道德經:何為天道?其實就是「四大天規」!悟透了趨福避禍
    道德經:何為天道?其實就是「四大天規」!悟透了趨福避禍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好與興趣是學習的內在驅動力,《道德經》是一首思想與內涵極其豐富的「哲學詩.「道」是老子哲學體系的核心,而道法自然是《道德經》的主題思想,講究復歸自然的生命樂趣,這與水的品格與特徵有著眾多共同之處,所以老子則用水來喻道,闡解為人處世的生命智慧。人生起起伏伏,千變萬化,再好的機遇,再厲害的技巧,都敵不過天道和規律。
  • 《易經》中的這3句話,悟透3條「天機」,好福氣自然會來
    《易經》中的這3句話,悟透3條「天機」,好福氣會不請自來《易經》是解釋世界萬物變化的古老經典,這是一本廣泛而深刻的辯證法著作。《易經》中解釋了人在遇到以下三條「天機」並能夠悟透它時,他的福氣就離他不遠了。一、自強不息宇宙在不斷移動,人們應根據天道而生活,並在無盡的生命和無盡的奮鬥中永遠前進,讓自己遲早會超越他人並取得成功。
  • 易經: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僅僅靠能力,還有看看這3條天道
    因為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天規和天道!何為天規?何為天道?《易經》早就說透了。《易·謙》:「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牢記《易經》3條天道,你的命運越來越順暢自強不息《周易》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剛健的第一條就是獨立,不假外物。命運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的,只有悟透了易經中這一點才能改變命運。
  • 《天道》:是什麼救了馮世傑,並讓他名利雙收?悟透了也會成就你
    在學習《天道》電視劇時,發現它真的是特別難得的解碼劇,為我們揭開了「人生命運、或文化屬性的密碼,裡面揭示的智慧很多,它們都是「改命」的法寶,這樣令人覺悟、且補腦的好作品實在太少了。果真應了丁元英的那句話:「從來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馮世傑這角色揭示了這「救人和被救」的因果規律。同時馮世傑也是用「NT思維」的人,他為了改變王廟村村民的貧困命運。
  • 《天道》:芮小丹經典語錄,當你悟透了可能成為人生的贏家
    芮小丹作為電視劇《天道》的女主角,是一個集美貌,智慧與武力的角色。用現在流行的話說: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要靠才華;明明可以做個衣食無憂的富二代,卻偏偏比任何人都要努力。今天小編分享給大家,悟透了你就是人生贏家。既是控制不了,那就愛唄。芮小丹愛上丁元英那是清高的女人,我本來就沒清高跟著湊什麼熱鬧?至於拿住拿不住,能拿住的就拿住,拿不住的不能拿,還拿什麼?愛就是了。說魔說鬼都是個表述,本質是思維邏輯和價值觀與普通人不同,所謂的地獄之門也無非是價值觀衝突所帶來的精神痛苦。
  • 龍與天道人道孔子荀子對龍文化的拓展-姚海濤
    孔子、荀子在龍的具體形象方面並無建樹,其主要貢獻在龍與天道、人道的理論貫通與文化塑造方面。其對龍文化的新推拓主要體現在龍德與天道方面,具體闡發了龍之德的三個方面,即神聖之德、玄妙之德與君子之德。龍德與人道中蘊含了龍之善惡,以龍喻君子、聖人、君主,龍與人間社會之禮三個層面。
  • 老子:人過四十,2不碰,3不動,4不換!道盡天道玄機,受教了
    道家開山鼻祖老子的言論,更是這一話題的經典。有的人活了大半輩子,就在最關鍵的時候,做錯了事情,剩下的人生便在苦難中度過,有些天道玄機,不可違背,順之則昌,逆之則災,這便是老子的智慧。3樣東西不能動一不動工作,二不動家庭,三不動朋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生馬上過半,有些東西牽一髮而動全身,若是換了工作,人脈自然是要變的,好不容易積攢下的人脈,就這樣被破壞掉,那你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重新建立。
  • 《天道》看了上百遍?悟不透這兩句話,也難於出人頭地
    《天道》這部內地電視劇,怎麼會人氣長盛不衰,讓各位道兄痴迷在這當中?事實上結論就隱秘在丁元英和芮小丹的聊天對話中,這是由於《天道》便是一部」深刻影響人的思想覺悟,觸動人的靈魂「的神作。「神便是道,道便是基本規律,基本規律如來,容不得你思議,按基本規律處事的人便是神。」《天道》:看商業思維,學市場經濟。悟生活,開眼界,學金融。但凡你能看得進去,就可能得到很多東西,《天道》中有兩句話,想出人頭地的人一定要悟透它,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
  • 《天道》中:女主角的經典臺詞,悟透了你也會成為人生的贏家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真實的芮小丹,悟透了她你也就成為了人生的大贏家。芮小丹愛上丁元英既然控制不了,那就愛唄。所謂的清高女人,我本就不是,我又為何要去湊清高這個熱鬧呢?至於能不能拿住對方,能怎麼住怎麼樣?拿不住又怎麼樣?既然喜歡還拿什麼?愛就是了!
  • 《天道》丁元英真的悟到了「天道」嗎?為什麼他可以,別人卻不能
    如果說天道也是一種思維,一種規則,一種潛移默化影響個體命運的存在,無論天道有情還是無情,無論天道為不為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我們生活在楚門的世界裡,這個世俗世界和我們看到的、想到的存在巨大差異,而個人價值的實現未必就是老實人行老實事,事實上善良的人是最容易被收割的韭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