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史趣談,二戰期間德國有哪些不甚出名卻逆天的武器?

2021-01-15 軍情研報室

二戰是奇思妙想不斷湧現的時期,尤其是軍工基礎較好的那些國家,都進行了大膽的武器嘗試和革新。

由於歷史的原因,美蘇這種戰勝國我們永遠不知道他們到底研發了什麼,而德國則被扒了個底朝天,讓我們能夠見識到那些壓箱底的東西。

一、突擊虎坦克

二戰中後期,面對著傳統裝甲部隊失去了閃電戰的優勢,德國面臨了新的困局,開始想了新的辦法。

一方面,自己的王牌武器虎式坦克,雖然野戰無敵,但是巷戰中就拿一些重要的工事目標辦法不多。

88炮打坦克在行,打步兵有點找不到感覺。

另一方面,看到蘇式坦克「大炮上車」的啟發,德軍也深受啟發,原來簡單粗暴的1+1是可以等於2的。

蘇式su-122以及su-152讓人看到了大口徑榴彈炮和坦克車體結合後的作戰效能,於是,把無敵虎式的車身與大口徑榴彈炮結合起來的想法,就出現了。

而且,要搞就搞最大的,由於沒有合適的火炮滿足德軍的需求,它們把目光轉向了海軍——艦用61型火箭發射器(Raketenwerfer 61)」,它可以將數百公斤的炸藥射向水下,摧毀藏匿於淺海的敵軍潛艇,德軍將它改裝成了380MM的榴彈炮。

從測試結果看,這款突擊炮的改裝還是符合了德軍的需求的,只不過由於彈藥設計過於複雜始終沒法大規模量產,突擊虎在戰爭中也缺乏亮眼的表演。

最終在二戰結束後,和另一款鼎鼎大名的鼠式坦克一起,被蘇軍繳獲。

經典照片——突擊虎和鼠式被裝載回國

二、夜視儀

今天,仍有大量國家無法自主生產夜視設備,但在二戰中的德軍中間,就曾研發並且試裝過。

德國在30年代初開始對夜視裝置這一划時代科技領域進行了探索,並很快將它應用到戰爭中去。

雖然早期,因為電氣設備和機械原因,故障率一度難以得到保障,但是的確證明了夜視功能的可行性。

1942年,德軍又研發了車載夜視觀瞄系統,並裝備了自行火炮和豹式坦克。而且批量提供給了一線部隊,可是此時德國陸軍參謀部依舊沒有重視起來,據說一個將軍曾經說道:「我們不需要這類東西,我們的戰士將以公平的騎士精神贏得這場戰爭」。

最終,在1944年德軍全面喪失制空權後,夜間不敢開啟照明設備的情況下,重要開始普及使用夜視裝置。並被列入最優先補給和訂購物資。幾個月以後,一定數量的紅外夜視設備被個別陸軍和空軍單位投入了使用。可惜,此時的德國戰爭走向已經不是一兩件先進武器所能夠改變的。

三、彈跳貝蒂

二戰也是反步兵武器密布的一場戰爭,而且在這場戰爭裡,殺傷有生人員的概念得到了普及,因此,德國s型地雷(德語Schrapnellmine )成為了許多盟軍的噩夢。

s型地雷由納粹德國在30年代開發,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國部隊廣泛使用。該型地雷被設計用來攻擊開闊地帶的無掩護的步兵。最初於1935年投產,是第三帝國國防計劃中重要部分。到因德國投降而停產時,德國總共生產了超過193萬顆s型地雷。這些地雷給敵軍造成了嚴重的傷亡,並延緩甚至阻止了敵軍的前進。

在盟軍在歐洲的行動中,s型地雷從美國步兵那裡得到了「彈跳貝蒂」的綽號。戰鬥時,這些地雷先彈射到齊腰高再爆炸,並將霰彈以致命的速度向水平方向射出。

該型地雷由於經常造成四肢和命根子殘廢(但不致命)噫…而對盟軍部隊有很大的心理作用。

四、21型潛艇

二戰中,德國的狼群戰術舉世聞名,但實際情況是,在41年美國參展後,水面裡面本身就薄弱的德軍,更無力面對鋪天蓋地的盟軍反潛力量,潛艇損失與日俱增,單位潛艇擊沉的噸位也在下降,因此,研發更先進更有作戰效能和更隱蔽的潛艇,是鄧尼茨需要的答案。

於是,一款新的被命名為21型的潛艇,就這樣誕生了,單看它的造型,我們就能看出他與傳統U艇有著截然不同的樣子。

簡潔光滑的外表,一體化的指揮塔以及終於沒有的礙眼甲板炮。

更重要的是,21型潛艇則專為長時間潛航設計,通氣管使其不必浮出水面就可啟動柴油機為電池充電,配合大容量蓄電池,該型潛艇可在水下航行數日不必上浮。

此外,21型潛艇採用能夠減少水下航行阻力的流線型設計,有效提高水下航速。可以說21型潛艇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潛艇。

只不過由於德國戰敗過快,儘管工廠生產出了一定量的潛艇,卻沒有足夠的人手來駕馭,最終21型潛艇只有一艘真正的踏入了戰場。但它關於水下巡航的技術革新,以及裝備火控聲吶使得不用潛望鏡即可攻擊的設計,都大大啟發了其他國家關於潛艇發展的思路。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21型潛艇就是今天現代潛艇的鼻祖。

相關焦點

  • 二戰中德國製造的逆天武器;卡爾臼炮,弧線步槍
    #老照片#二戰中的德國處於科學技術的爆發階段,德國不僅是軍事大國、經濟大國,政治大國,也是科技大國;二戰中德國設計出一大票「概念性」武器,有些開歷史新河,戰後被發揚光大,有些被廢棄,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 為何有人認為二戰德國元首是「穿越者」?德國黑科技武器確實罕見
    文/紀布話說,在二戰初期的納粹德國,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與此同時,大家也會想到他們的元首,正是因為有他的領導,才促使德國不顧一切地發動了二戰。鑑於德軍在二戰中的各種表現,網上曾有很多朋友對希特勒產生了懷疑,認為他是一個穿越者,為何這麼說?
  • 盤點一下二戰時期德國在戰場上一些讓盟軍聞風喪膽的武器裝備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主義是世界的噩夢,給全世界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是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揮之不去的一道裂痕。德國國土面積不是很大,資源人口也並不多,但是為什麼他能夠憑一己之力在發動二戰,攪動世界風雲。除了當時德國軍人軍事素質極高之外,他們的武器裝備也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因素。
  • 二戰德軍稀世之作腰間的殘忍武器,德國黨衛軍首領簡直愛不釋手
    在武器的發展史上,當屬德國的軍工產業更加的驚豔,其中就比如在當年二戰期間,德國的大批士兵腰間都會配有一個殘忍的武器,這款武器就是腰帶扣手槍,想必大家對這個名字都非常的陌生,但是在當年的德國卻非常的流行
  • 二戰十大差評武器,德國日本最多
    有句說得好「想像是美好的但事實是殘酷的」,二戰中很多武器在設計之初想的很好但實際使用之後卻與最初設計大相逕庭,下面我們就列舉十樣二戰比較「廢材」的武器看一看都有什麼武器榜上有名。
  • 二戰時,德國有哪些較先進的武器?「希特勒的電鋸」必是其中之一
    說到二戰時德國的先進武器,就不得不說一下德軍的通用機槍。一戰的失敗不僅讓德國的軍隊人員編制受限,還失去了領土的歸屬權和武器的使用權,受約於一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影響,水冷式的馬克沁機槍不再被允許製造,這樣一款大殺器被禁止使用,可以想像一下德軍的心理陰影面積。
  • 二戰德國4大「黑科技」武器,幸虧沒成功,否則真可能統治世界
    二戰,第三帝國預感到自己時日不多後,於絕望中將翻盤的機會寄托在了秘密武器上,於是孤注一擲的德國科學家們提出了大量千奇百怪的武器設計方案!二戰後期,兵敗如山倒的德國,為改寫命運開始瘋狂打造各種和現實嚴重脫軌的武器裝備。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
    雖然德國現在放棄了在軍事力量上面的快速增長,但因其超強的經濟能力及科技能力,在歐洲成為了最有影響力的一個國家,可見,德國的逆生長速率多麼快。現如今,德國人的想法同1929年時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此時的德國人,過著富足安定的日子,厭惡戰爭,不盲目崇拜軍事,覺得能滿足德國的基本防禦所需就很好了。
  • 二戰德國的「燒煤戰鬥機」:不燒油只燒煤,駕駛艙在垂尾裡
    在二戰期間,德國甚至採取了極端的煤變油工藝,以極高的成本獲得數量很少的燃料。而在二戰末期,德國則提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設想,即採用完全拋棄液體燃料,改為燃燒煤炭而非汽油、航空煤油或柴油的戰鬥機。由於戰鬥機不可能由人工添加燃料,德國工程師選擇煤粉來實現有限的流動性,以便自動填充到燃燒室內。相比於汽油和航空煤油而言,煤粉不僅熱值低、流動性較差,其燃燒效率也相當低。
  • 新遊《奇蹟武器計劃》上架Steam,體驗二戰尾聲德軍最後的瘋狂!
    不過今日,sream上架了一款比較有意思的新遊,它就是由Gameparic製作的策略遊戲《奇蹟武器計劃》。遊戲背景聚焦於二戰末期,玩家扮演德國隱藏在深山中秘密基地的負責人,研究終極毀滅武器來扭轉二戰戰局。遊戲題材清奇卻有史可依,倒是值得期待,目前該作暫未公布發售日期和售價,好消息是支持中文。遊戲背景設定在二戰尾聲,此時的德國正在被圍剿,在西方,盟軍正在逼近。
  • 德國有多大可能性打贏二戰
    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實上德國和自己的對手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德國僅僅只是一個千萬人口級的中等強國,而在其對手中卻有美國和蘇聯這樣洲級大國。
  • 德國二戰就能製造重達1.8巨型炸彈,工業強國值得我們思考
    從德國二戰軍事力量,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真正的強國必然是工業強國和實業強國,虛擬經濟或地產經濟是無法製造出優秀戰鬥機和軍艦的,美國軍事專家戴維斯裡卡曾如此評價。當我們驚訝德國竟然可以製造出逆天的v2飛彈時,其實我們忽視了他背後無數的工業專家和實體在支撐其誕生如此多的科學家和設計大師。
  • 二戰德國的末日武器
    希特勒下令組建「人民衝鋒隊」,從16歲到60歲之間的德國男性都要服兵役,由希姆萊擔任總司令,負責軍事組織、訓練和武裝。德國希望由此組建起600萬軍隊,一舉扭轉戰爭進程。直到那時,納粹高層還堅信「紀律嚴明」的德國人民只要武器起來,就能擊敗「鬆散懶惰」的蘇聯人和「鬥志不強」的英美軍隊。
  • 回顧二戰德國的鼠式坦克,又是一款中看不中用的「廢材」武器
    但並不是每一款坦克都能在戰爭中起到這樣「力挽狂瀾」的作用,歷史上也有一些國家留下過一些「中看不中用」的產物,這些「成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最後的結果也只是「一地雞毛」。比如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德國鼠式重型坦克。
  • 二戰日軍的變態的反坦克武器四式反戰車刺雷
    說到二戰各國單兵反坦克武器其中最為先進的恐怕是德國和美國了,二戰是機械化陸地戰爭新興崛起的時代,裝甲師和坦克部隊最為一戰結束後代替騎兵新型兵種,其發揮出來的威力在戰場甚至有比古代時候對騎兵更具備殺戮性,在戰場上只有運用得當一支裝甲師就能擊潰敵軍的一個步兵軍,期初德國蘇聯都發明了12
  • 德國曾是二戰王者,軍事實力有多強,看這幾樣裝備你就知道了!
    然而閃電戰對於一個國家的武器科技要求非常高,武器的發達水平,才是決定閃電戰發動能否成功的第一要素。因此無論是在一戰還是二戰,德國都特別注重本國的軍事科技發展,很多劃時代的軍事武器,都是出自德國人的手,即便是今天的德國,他的軍事工業也是歐洲排的上位的國家。
  • 二戰德國軍服為什麼不一樣
    我們看見的影片中,德國的軍服分為好幾種,有的戴鋼盔,有的軍帽,還有的穿的像雨衣,服裝顏色也不同,這是為什麼呢?二戰德國軍服二戰德國分為國防軍和黨衛軍兩種,何為國防軍,也就是一戰德國戰敗,依照凡爾賽條約,德國只能保留最多10萬人的軍隊用來護國,這是德國的正規的合法化武裝護國軍,被稱為國防軍。
  • 為啥二戰德國坦克兵不戴頭盔?他們沒錢做防護麼?還是有深層原因
    那個節目印象還是蠻深刻的,就是在一個坦克往前行進的過程中,不間斷地在底下放東西,包括行囊也包括一些比較堅實的東西,可是這些東西無一例外全都給壓扁了。直到拿出一個頭盔來,儘管這個頭盔也給壓扁了,但是明顯有遲疑。
  •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軍隊,為什麼還要分為政府軍和納粹黨衛軍?
    二戰中的德軍,為何一定要嚴格分成國防軍、黨衛軍?二戰中德國之所以能徵善戰,國防軍和黨衛軍都功不可沒。雖然二者同屬於一個國家,但是兩者分別屬於兩個體系。那既然是同一個國家為何要整兩個不同的體系呢?德國國防軍這個詞可以追溯到一戰,一戰失敗後,大部分德軍都被遣送回國。
  • 二戰的核心國家德國,同樣是戰敗國,為何發展還不如日本
    二戰中戰力排行第一的德國,現如今為何掉下戰力榜第一的王座,二戰期間,希特勒帶領部隊橫掃整個歐洲,在北非戰場上,「閃電戰」成為希特勒的代表性戰術。而現在德國卻變成近代戰力榜上的第八名,現在的軍事地位和二戰期間可謂大不相同。